第一三共抗腫瘤新藥3期臨床達終點

2020-12-02 健康一線視頻網

今日,第一三共株式會社(Daiichi Sankyo Company)宣布,其在研新藥pexidartinib在3期臨床試驗中顯著減少了患者的腫瘤尺寸,達到了主要臨床終點。這一臨床試驗的結果支持了其治療腱鞘巨細胞瘤(TGCT)的潛力。

腱鞘巨細胞瘤是一類通常為良性的腫瘤,生長於關節內和軟組織中。這種疾病可以被分為兩類,病發於局部的腫瘤往往是惰性的,而瀰漫性的腫瘤則更具有侵襲性。由於這類疾病的病發位置很微妙,手術的風險較高,對患者的損害往往大於益處。因此,如果有一種不通過手術的治療方法,將對患者生活帶來很大的改善。

Pexidartinib就是這樣一款有望造福患者的新藥。它是一款CSF1R抑制劑,能有效地抑制CSF1與之結合。先前的研究發現,腱鞘巨細胞瘤是由過量表達的CSF1所驅動的。因此,pexidartinib有望從根源上控制疾病的發生。

▲Pexidartinib的分子結構式(圖片來源:Selleck Chemicals)

在一項名為ENLIVEN的3期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評估了pexidartinib的治療潛力。該試驗分為兩組,一組接受pexidartinib的治療,另一組接受安慰劑作為對照。24周後,研究人員將使用MRI等技術對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評估。完成這一階段的患者,有資格進入下一個長期研究,並接受公開標籤的pexidartinib治療。

去年,數據監控委員會評估了臨床試驗中獲得的數據,指出該藥有肝臟毒性。因此,該試驗一度終止了招募新患者,但已招募的患者達到了121名,離126名的目標極為接近。因此,該委員會也建議在不影響隨機分組的情況下,繼續進行安全性和療效的評估。今日,研究人員也宣布,接受治療的患者其腫瘤尺寸顯著減少,達到了主要臨床終點。關於受益/風險比的綜合評估正在進行中,這將決定下一步的計劃。

參考資料:

[1] Daiichi Sankyo posts rare cancer data from suspended ENLIVEN test

[2] Daiichi Sankyo Announces ENLIVEN Phase 3 Study of Pexidartinib Met Primary Endpoint in 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

[3] PLX3397 Phase 3 Study for 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 (PVNS) or Giant Cell Tumor of the Tendon Sheath (GCT-TS) (ENLIVEN) 

相關焦點

  • 速讀社丨阿斯利康與第一三共ADC療法達到臨床主要終點
    (藥店經理人) + 產經觀察 康寧傑瑞今日香港上市 開啟「雙抗」公司上市熱潮 12日,康寧傑瑞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是港交所改制後第13家在港股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
  • 腸易激綜合症新藥BEKINDA2期臨床達終點
    腸易激綜合症(IBS)是最常見的胃腸疾病之一,影響約3千萬美國人。病例中約40%是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IBS-D)。2013年至2016 年間,美國IBS-D治療市場增長約550%。之前在一項BEKINDA®24毫克用於治療急性胃腸炎和胃炎的3期臨床研究(GUARD研究)中成功地達到主要終點。近日公布的這項在美國進行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2期臨床研究評估BEKINDA®12毫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招募了126名年齡超過18歲的成年患者,接受BEKINDA® 12毫克或安慰劑治療,每天一次,持續八個星期。
  • HER2陽性乳腺癌重磅新藥!第一三共抗體藥物偶聯物Enhertu在日本...
    在美國,Enhertu於2019年12月獲得加速批准,用於在轉移性疾病中已接受過2種或2種以上抗HER2藥物治療的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此次批准,基於註冊II期試驗DESTINY-Breast01的結果。
  • 信達生物3款抗腫瘤新藥獲批臨床,靶點涉及CTLA-4、GITR和PD-1
    舉報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報導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最新公示,信達生物三款抗腫瘤新藥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
  • 信達生物3款抗腫瘤新藥獲批臨床 靶點涉及CTLA-4、GITR和PD-1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最新公示,信達生物三款抗腫瘤新藥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包括抗CTLA-4單克隆抗體IBI310、抗GITR單克隆抗體IBI102和PD-1抑制劑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根據CDE官網,此次為IBI102首次在中國獲批臨床。
  • 亞盛醫藥抗腫瘤新藥管線深度解讀
    7月15日,Bcl-2選擇性抑制劑APG-2575在中國正式啟動治療血液惡性腫瘤的I期臨床試驗,並完成首例患者給藥。7月22日,用於TKI耐藥患者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新藥HQP1351獲得FDA臨床許可,可直接進入美國Ib期研究。藉此,我們對亞盛醫藥的腫瘤新藥管線做一深度解讀。亞盛醫藥2009年成立,也算是中國創新藥研發圈子的老江湖了。
  • 抗腫瘤新藥主流——靶向藥物發展現狀及未來市場預測
    圖3 全球癌症治療及輔助治療費用數據來源:Global Oncology Trends 2018靶向藥物由於其毒副作用小、特異性高等優勢,對於治療腫瘤有顯著療效,被醫學界譽為最有希望「攻克」癌症的藥物,已經成為近幾年抗腫瘤新藥的主流。從抗癌藥物種類來看,靶向藥物佔據了半壁江山。
  • 上海醫藥抗腫瘤新藥項目I期臨床試驗首例受試者入組
    日前,由上實集團下屬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藥項目「SPH4336片」,I期臨床試驗第一例受試者成功入組。SPH4336片屬化藥1類創新小分子藥物,由上海醫藥自主研發,擁有完全智慧財產權。臨床前研究表明該項目具有更優的體內外抗腫瘤活性和更好的安全性。
  • Intercept公司奧貝膽酸3期試驗達終點 首款NASH新藥有望誕生
    今日,業內傳來重磅新聞:Intercept公司宣布,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在研新藥奧貝膽酸(obeticholic acid,OCA)在一項3期試驗中達到主要終點,顯著改善肝臟纖維化。這有望帶來第一款治療NASH的新藥!
  • 研發日報丨羅氏發布Tecentriq早期膀胱癌3期臨床探索性數據
    【2020.12.11研發NEWS】艾伯維JAK抑制劑治療特異性皮炎達到3期終點;阿斯利康/第一三共發布Enhertu治療乳腺癌最新數據;德琪醫藥SVd聯合療法治療rrMM的3期臨床試驗申請獲NMPA受理;默沙東帕博利珠單抗在華獲批一線治療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我們專注醫藥研發最新動態
  • 默沙東抗感染新藥在中國申報上市
    【藥品研發】潤新生物第3代EGFR-TKI新藥關鍵性註冊3期臨床完成首例患者給藥今日,潤新生物宣布,其在研第三代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新藥RX518用於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3期臨床研究近日在上海市胸科醫院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 適應性設計加速抗腫瘤新藥的研發-法規與案例
    研究結果顯示納武利尤單抗組的ORR為31.7% (95% CI, 23.5–40.8)。這38例患者中4例(3.3%)完全緩解,34例(28.3%)部分緩解。PD-L1陽性結果的患者ORR為43.6% (95%CI, 30.3–57.7),PD-L1陰性/不確定患者的ORR為20.3% (95% CI, 11.3–33.6)。緩解持續時間DoR為2.6+至10+個月。
  • ...抗腫瘤原創新藥西奧羅尼治療SCLC關鍵性Ⅲ期臨床試驗申請(IND...
    2021年1月8日,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芯生物」,股票代碼:688321.SH)遞交的用於治療經過2線系統化療方案後疾病進展或復發的小細胞肺癌(SCLC)的國家1類原創新藥西奧羅尼(Chiauranib)關鍵性Ⅲ期臨床試驗申請(IND)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受理(受理號:CXHL2100009國)。
  • 再新醫藥靶向抗腫瘤新藥CM118進入臨床研究
    上海2016年12月19日電 /美通社/ -- 上海再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再新醫藥」)宣布,公司研發的靶向抗腫瘤新藥CM118已進入臨床研究,主要研究者為著名肺癌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潔教授
  • 10大重磅新藥來襲!抗腫瘤藥、罕見病藥遭哄搶,羅氏集齊「三將」,O...
    其抗體成分布妥昔單抗(CD30單克隆抗體)可特異性結合腫瘤細胞的CD30抗原,將偶聯的抗微管化療藥單甲基奧瑞他汀(MMAE)精準輸送至癌細胞內並將其殺死。 在臨床試驗中,霍奇金淋巴瘤和系統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患者的總體應答率分別達到73%和86%,而5年生存率分別達到41%和64%。
  • HER2陽性乳腺癌重磅新藥!阿斯利康/第一三共$69億合作產品Enhertu...
    2020年01月09日訊 /生物谷BIOON/ --第一三共製藥(Daiichi Sankyo)近日宣布,在美國市場推出乳腺癌新藥Enhertu(fam-trastuzumab deruxtecan-nxki,DS-8201),該藥與阿斯利康(AstraZeneca)合作開發,於2019年12月20日獲得
  • 速遞II CDE公開徵求《抗腫瘤藥臨床試驗影像終點程序標準技術指導...
    抗腫瘤藥是當前全球新藥研發的熱點之一,隨著腫瘤治療手段逐漸豐富,患者生存期不斷延長,越來越多的醫學影像評估結果的替代終點,成為支持新藥上市的關鍵研究的主要終點。
  • B肝HCC第3期新藥研發,PD-1抑制劑聯用,達到預設優效性
    近日,信達生物製藥旗下在研肝癌創新藥適用於晚期HCC的第3期臨床試驗,達到主要治療終點(見下圖信達生物製藥公告)。 B肝HCC第3期新藥研發,PD-1抑制劑聯用,達到預設優效性 公告顯示
  • 新藥加速審批的龍門魚躍 為中國「質」造豪森藥業阿美樂(R)喝彩
    在國內多家TKI新藥研發激烈競爭格局中,豪森阿美替尼可謂魚躍龍門、一枝獨秀。無獨有偶,4年前同為第三代EGFR-TKI的奧希替尼也通過加速審批通道在中國上市。阿美替尼披荊斬棘,順利獲批上市,與其科研創新突破和突出的臨床療效密不可分。 2018年1月,CDE在中華腫瘤雜誌上發表《單臂試驗支持抗腫瘤新藥註冊的考慮》文章。
  • 3月丨31個新藥品種獲批臨床
    歌禮計劃將其與拉維達韋聯用,用於治療難治型、肝硬化及 HCV/HIV 共感染的患者。藥品名稱:AZD4205膠囊企業名稱:上海復宏漢霖生物AZD4205 是一款 JAK1 選擇性抑制劑,由迪哲醫藥和阿斯利康合作研發,已在澳大利亞開展 I/II 期臨床試驗(NCT034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