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新醫藥靶向抗腫瘤新藥CM118進入臨床研究

2020-12-05 美通社

上海2016年12月19日電 /美通社/ -- 上海再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再新醫藥」宣布,公司研發的靶向抗腫瘤新藥CM118已進入臨床研究,主要研究者為著名肺癌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潔教授,試驗統計分析負責人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鄭青山教授,藥代動力學研究負責人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梁茂植教授和向瑾博士,試驗用藥的外包生產服務由合作夥伴上海創諾製藥公司提供。據項目經理劉冬花披露,目前試驗進展順利,已完成第一個劑量組全部受試者入組。

再新醫藥和同樣位於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卡南吉醫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卡南吉」是由同一個留學生核心創業團隊創立。卡南吉公司於2009年引入靶向抗腫瘤新藥CM082,應用VIC創新商業模式(即VC風投基金+IP智慧財產權項目+CRO研發外包服務)進行開發。CM082具有抗腫瘤和抗眼底病變兩個適應症開發方向,目前已進入臨床IIB期試驗。

在CM082項目成功的基礎上,創業團隊於2012年引入又一靶向抗腫瘤新藥CM118,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組建上海再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同樣用VIC商業模式進行開發。公司在隨後兩年先後得到鸞熙資本和張江科投兩家風投基金的投資。

CM118為cMET和ALK雙靶點激酶抑制劑新藥,還是由公司首席科學家、CM082的發明人梁從新博士設計。公司在2014年上半年完成了CM118項目的臨床前研究並申報臨床,今年上半年收到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出的臨床批件,並在9月份正式啟動了臨床研究。

相關焦點

  • 靶向抗肺癌新藥CM118完成臨床前研究申報臨床
    上海2014年2月28日電 /美通社/ -- 上海再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公司的抗肺癌新藥CM118項目已經完成臨床前研究,昨天向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臨床申請。 再新醫藥副總經理、復旦大學藥學院教授、「國家千人計劃」著名新藥研發專家餘科博士介紹,CM118項目是公司首席科學家、新藥設計研發大師梁從新博士設計的一系列新藥項目之一,剛完成的臨床前研究結果顯示CM118很可能是又一個國際領先水平的抗癌新藥。
  • 亞盛醫藥抗腫瘤新藥管線深度解讀
    作者:神龍大俠火熱7月,亞盛醫藥的研發管線迎來兩項裡程碑。7月15日,Bcl-2選擇性抑制劑APG-2575在中國正式啟動治療血液惡性腫瘤的I期臨床試驗,並完成首例患者給藥。7月22日,用於TKI耐藥患者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新藥HQP1351獲得FDA臨床許可,可直接進入美國Ib期研究。
  • 靶向抗癌新藥CM118項目落戶上海張江
    上海2012年9月7日電 /美通社/ -- 上海再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本周在上海張江註冊成立,宣布又一個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藥 CM118 項目最終落戶國際著名的張江高科技園區。 據再新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唐明博士介紹,再新醫藥的核心創業團隊就是同樣位於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卡南吉醫藥(上海)有限公司的留學生核心創業團隊,再新公司的抗癌新藥項目 CM118 與卡南吉公司的抗癌新藥項目 CM082 一樣,都是由國際著名新藥研發科學家梁從新博士設計開發;梁從新博士同時擔任再新公司和卡南吉公司的首席科學家兼執行副總經理。
  • 抗腫瘤新藥主流——靶向藥物發展現狀及未來市場預測
    一、靶向藥開啟腫瘤治療新時代靶向藥物特異性高、毒副作用較小,對多種惡性腫瘤具有顯著療效,近十年來已成為抗腫瘤新藥的主流。1997年FDA批准了第一個靶向腫瘤藥物:利妥昔單抗,開啟了腫瘤治療的新時代;1997年至2005年間有少數靶向小分子和大分子單抗上市,靶向藥物正在快速發展中;2005至2017年間FDA批准的抗腫瘤藥物中,靶向藥物所佔比例逐年升高,2015年批准的14個抗腫瘤藥物中,靶向藥物達到12個,2016、2017年批准的全部都是靶向藥物。
  • 貴州百靈抗腫瘤藥物布局再延伸 攜手凱因醫藥進軍千億CAR-T細胞...
    繼日前血液瘤化藥1.1類新藥「注射用甲磺酸普依司他」獲批臨床研究後,貴州百靈近日再宣布進軍當前最炙手可熱的腫瘤治療方法—— CAR-T,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資料顯示,過去幾年進行的大量臨床試驗標明,CAR-T療法有望為癌症患者帶來新的「治癒」希望。
  • 上海醫藥抗腫瘤新藥項目I期臨床試驗首例受試者入組
    日前,由上實集團下屬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藥項目「SPH4336片」,I期臨床試驗第一例受試者成功入組。SPH4336片屬化藥1類創新小分子藥物,由上海醫藥自主研發,擁有完全智慧財產權。臨床前研究表明該項目具有更優的體內外抗腫瘤活性和更好的安全性。
  • 亞盛醫藥新藥獲中美兩國臨床研究許可
    原標題:亞盛醫藥(6855)新藥獲中美兩國臨床研究許可   亞盛醫藥(06855)公布,
  • 中國自主研發抗癌新藥吡咯替尼研究成果再次登頂《美國臨床腫瘤...
    21日,由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徐兵河主持完成、獲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支持的國家1.1類抗腫瘤創新藥物吡咯替尼的II期臨床研究結果原文正式發表在《JCO》(美國臨床腫瘤雜誌)上,影響因子28.245 分。
  • 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增速超50%
    尤其是抗腫瘤類用藥市場倍受矚目。近兩年,國內抗腫瘤治療市場加速了臨床上大分子單克隆抗體和小分子靶向藥物的使用。眾所周知,靶向藥物已是國內精準醫療的首選藥物之一。小分子靶向藥物快速增長超過50%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重點省市公立醫院臨床使用的小分子靶向藥物用藥金額達到了38.79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了50.72%。臨床使用的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製劑統計數據有25個藥物。2017年以後新上市了11個小分子靶向藥物。
  • 信達生物3款抗腫瘤新藥獲批臨床,靶點涉及CTLA-4、GITR和PD-1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報導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最新公示,信達生物三款抗腫瘤新藥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包括抗CTLA-4單克隆抗體IBI310、抗GITR單克隆抗體IBI102和PD-1抑制劑信迪利單抗注射液。
  • 和腫瘤賽跑,中國新醫藥的創新速度
    在人類的抗癌史上,人們對腫瘤的治療手段在不斷的進步,對腫瘤的認知也在不斷提高。從最初的手術切除,發展到第二階段的放化療,再到現在的靶向藥物和免疫療法,腫瘤的治療方式在不斷進步,腫瘤患者的生存率也在提升。雖然,我們離最終攻克腫瘤還有很遠,但是相信技術的進步,會讓我們離這個裡程碑越來越近。
  • 信達生物3款抗腫瘤新藥獲批臨床 靶點涉及CTLA-4、GITR和PD-1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最新公示,信達生物三款抗腫瘤新藥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包括抗CTLA-4單克隆抗體IBI310、抗GITR單克隆抗體IBI102和PD-1抑制劑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根據CDE官網,此次為IBI102首次在中國獲批臨床。
  • 「重磅」深圳醫藥產業厲害了,一周內2款原創靶向新藥進臨床
    一周內2款原創靶向新藥獲批臨床試驗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城市,是目前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生物醫藥產業更是是粵港澳大灣區未來重點發展方向之一。2020年6月第一周,2家深圳企業的原創激酶抑制劑獲批中國臨床,分別為深圳吉瑞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的4代BCR-ABL抑制劑TGRX-678和深圳微芯生物的高選擇性JAK3抑制劑CS12192。這一進展 凸顯深圳在精準治療領域又獲新突破。
  • 新一代抗腫瘤、抗感染新藥項目 落地江北新區生物醫藥谷
    1月8日上午,「徵祥醫藥新一代抗腫瘤及抗感染新藥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落地江北新區暨A輪融資籤約儀式」在南京生物醫藥谷舉行。南京市江北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潺嵋、南京徵祥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金夫等出席活動。南京徵祥醫藥有限公司是一家臨床研發階段的創新藥研發企業。
  • 上市藥企密集砸重金研發腫瘤靶向藥物
    與此同時,國內的腫瘤靶向藥物研發近年來也取得突出進展,靶向新藥研發成為企業追逐熱點。考慮到研發成本、成功率和政策等因素,國內企業研發扎堆情況較為突出,EGFR、HER2等熱門靶點已有過熱苗頭。這是記者從日前閉幕的第三屆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上獲悉。  會上,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與零氪科技聯合發布了《中國肺癌藥物研發與醫療市場競爭態勢分析報告》。
  • 中國抗腫瘤創新藥物臨床研究成果「登陸」頂尖醫學期刊
    芊燁 攝中新網上海6月28日電 (孫國根 李靜 陳靜)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理事長、亞洲臨床腫瘤學聯盟主席、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李進教授攜手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八一醫院秦叔逵教授,經多年聯合攻關,終研發出針對三線治療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新藥——呋喹替尼。
  • 抗腫瘤藥物市場增長迅速
    其中,肺癌每年新發病例約60萬人,死亡約49萬人,發病率與死亡率皆名列各癌症榜首。排名其後的依次為乳腺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結直腸癌也挺進死亡風雲榜五強。此外,女性甲狀腺癌患病率上升趨勢明顯。  數據顯示,抗腫瘤藥自從2007年超越降血脂藥後,一直是全球醫藥市場的領頭羊,2012年的銷售額超過700億美元。
  • 國家「十三五」重大新藥創製靶向B肝新藥Ⅱ期臨床研究結果發布
    國家「十三五」重大新藥創製靶向B肝新藥Ⅱ期臨床研究結果發布 2019-09-16 15:17:00來源:央廣網
  • 這3款1類新藥獲批臨床,來自百濟神州、阿諾醫藥、多禧生物
    在靶向Trop-2的藥物開發中,已經相繼有不少於 5 款 Trop-2-ADC 進入臨床。 去年8月23日,SKB264已在美國獲批開展臨床試驗,2020年4月9日獲得CDE臨床默示許可,用於治療惡性腫瘤。 阿諾醫藥PI3K抑制劑Buparlisib 7 月 21 日,阿諾醫藥的 1 類新藥Buparlisib(AN2025)獲批臨床。
  • 強生公示抗腫瘤藥物Amivantamab 注射液臨床試驗 國內競品最高進度...
    每經AI快訊,「每經醫藥前沿觀察」欄目監控到的數據顯示,強生(NYSE:JNJ)控股子公司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研藥物Amivantamab注射液於12月31日公示評價新一代靶向治療聯合化療治療晚期不可切除肺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III期臨床試驗,適應症為EGFR突變晚期/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