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古法,只為這一口平遙牛肉香!

2020-12-06 三晉視野

在山西晉中,有一座有著近3000年歷史的古城,它就是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平遙縣境內,地處黃河流域中遊,黃土高原腹地。這裡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適宜農業發展。早在西漢時期,平遙農業耕種就比較發達,種田多用牛耕。發達的農業,快速發展的養牛業,促成了牛肉加工的必然。幾千年來,平遙古城的水土、氣候與人文,共同孕育出與古城相媲美的珍饈美餚——平遙牛肉,平遙因此被譽為「中國牛肉之鄉」。

2008年,平遙牛肉傳統加工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平遙牛肉這一傳承百年的老字號,煥發出新的生機。

「平遙的牛肉太谷的餅,清徐的葡萄甜盈盈……」 一曲被廣為傳唱的山西民歌《誇土產》,打頭的就是讓平遙人引以為豪的平遙牛肉。

平遙牛肉2000多年的傳統加工技藝,唯獨在平遙本地傳承發揚,這得益於平遙獨特的氣候、水質、鹽分、林木、地理等適宜的自然條件。平遙牛肉純熟嚴謹的加工技藝,凝聚著歷代平遙人的智慧。西漢發現了先醃後煮技藝,唐宋完善了沸煮溫燉工藝,明清時期更趨精細完美。清代中後期,晉商興盛,平遙商業、金融業空前繁榮,隨著商業活動,平遙牛肉被帶到全國各地,從而使平遙牛肉譽滿華夏。

當年,就連慈禧太后都對平遙牛肉讚譽有加。1900年秋,平遙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就是躲避八國聯軍的慈禧一行人。遍食珍餚卻食之無味的慈禧太后,在食得平遙牛肉時大讚其「聞得提神,食之解困」。此後,平遙牛肉一度成為皇家貢品。

平遙牛肉的起源年代無考,清代時已譽滿三晉。清嘉慶年間,邑人雷金寧及其子孫三代,在城內文廟街設有「興盛雷」牛肉鋪,長達百餘年。到光緒末年,又有任大才與其子任仰文在城內西大街設立「自立成」牛肉鋪,所制牛肉可與「興盛雷」牛肉相媲美,均為正宗產品。

牛肉的肉質纖維相對比較粗糙。比之其他牛肉,平遙牛肉瘦而不柴、肥而不膩、鮮嫩可口,不僅沒有牛肉特有的腥味,入口之後只餘鮮香之氣。想要製作出正宗的平遙牛肉,要經過五大工藝流程、近百道工序。靠著代代相傳的牛肉傳統加工技藝,平遙牛肉享譽全國。

1956年,平遙縣食品公司成立,將當地比較大的38處平遙牛肉加工作坊,公私合營統一管理。平遙牛肉由作坊式生產發展為公司規模生產並且逐步發展壯大,使平遙牛肉在鑄就民族品牌,爭創世界名牌中大步躍進。

說起平遙牛肉傳統加工技藝,不得不提的是「興盛雷」牛肉鋪的創辦者——雷金寧。

雷金寧只讀了兩年私塾,為了生計輟學,之後在牛肉鋪做徒工。他踏實忠厚,又聰明好學,師傅們都很喜歡他,也願意傾囊相授。

牛肉鋪傳授製作技藝要求非常苛刻,要求每一道工序都必須嚴格按照傳承規矩辦。比如屠宰、分割、醃製、滷煮等技藝,必須分階段,嚴格按照培訓時間訓練。比如學習切割需要一年的時間,掌握得不嫻熟,師傅絕不會讓你去學習其他的技藝。「學手藝不能急,基礎都沒有學牢靠、沒有記紮實,以後肯定得出紕漏。做事是這樣,做人也是這樣」,老師傅的教導,雷金寧銘記在心裡。

20歲時,雷金寧學會全套的牛肉製作技藝,當時稱作「全把式」。離開牛肉鋪後,雷金寧遇到他生命中的貴人——創建日昇昌票號的大掌柜雷履泰。由於對平遙牛肉的情有獨鍾,以匯通天下著稱於世的日昇昌票號創建者之一的雷履泰,以60兩銀子資助族人雷金寧擴大牛肉加工作坊。

清道光年間,日昇昌誕生。道光六年,也就是公元1826年,平遙成為當時最大的金融中心,全國51家票號,平遙就有22家之多。分號400餘個,遍布全國70多個城市。由於票號生意越做越大,商隊往來便是日昇昌的重中之重,為了保證商隊夥計的飲食安全,雷履泰急需一個品質有保障的牛肉供貨商。

據統計,清代山西人外出經商者有130多萬人,相當於當時山西人口的十分之一。商業網點遍布全國各地,北通沙俄,西至西歐,南至香港、東南亞,東至日本,朝鮮,而有商業網點的地方就有票號。雷履泰經常因為自己的夥計在路途上風餐露宿而擔憂。而據史料記載,這些路線中最長的甚至有半個月以上沒有驛站可供食宿。票號曾多次因食物出問題導致造成巨大損失的事件。幾經考察,雷履泰看中了雷金寧的忠厚踏實,不僅資助雷金寧開店,更成為「興盛雷」的最大客戶。

19世紀,雷金寧研發出古法保鮮技術。運銷時,把肉從冰房取出,包嚴,不讓透風,以保持肉的鮮美。然後作為食物伴隨商隊作為食品,以及作為禮品運往各地。之後,平遙牛肉便伴隨著日昇昌票號的生意,得以走向全國。而「興盛雷」也藉機生意大興,僱傭的人數甚至達到了60餘人。

雷金寧創辦的「興盛雷」牛肉鋪,讓牛肉加工技藝走向完善和成熟,生意越做越大,成為當時牛肉行業的第一大號。

1956年,「興盛雷」牛肉鋪第四代傳人雷時雨、馬生富成了平遙縣食品公司的牛肉加工技師,平遙牛肉在當年被評為「全國名產」。1995年,雷家後裔雷秉義組建的平遙牛肉集團有限公司使平遙牛肉,走上了飛速發展的快車道。

在平遙牛肉事業的發展中,傳承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王天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牛肉傳統加工技藝的第6代代表性傳承人,在傳統製作技藝屠宰、醃肉、滷煮的過程中,對切塊刀法、急火溫火、老湯封頂等技藝,進行了全面的繼承與創新,他還成功地對加工車間的微波解凍機、鹽水配製機、夾層鍋等設備進行改造,提升了牛肉的品質。

如今,王天明收了兩名徒弟,平遙牛肉傳統加工技藝有了第7代傳承人。他的這兩名徒弟踏實肯幹,認真修習技藝,踐行著誠信興業的秘訣。誠信,是這個古老的牛肉加工業最純粹的品質,也是這項技藝傳承與創新的本源,這種精神的傳承和技藝的創新,讓平遙牛肉香傳中國。

平遙牛肉加工的手工技藝,全面繼承了老字號的傳統,製作過程嚴謹、精深、獨特,可概括為相、屠、醃、滷、修五大工藝流程,每一道工藝流程都十分考究。

「相必健」,要嚴格按標準選擇肉牛,「非病,非殘,非犢之健牛,視為首選」。

選牛時要目測,肉牛無病、無傷殘,年齡不低於4歲,體貌長方形或圓桶形,軀體深厚,胸前端、尾巴根兩側突出豐滿,手壓牛脊部、腰部、肋部、肘部有厚實感,體重不低於300千克方可入選。

平遙當地養殖的黃牛是首選。平遙水草豐茂、氣候溫和,自然條件為平遙牛提供了很好的生長條件。牧草中間夾雜著苜蓿、馬蓮、艾蒿、五靈子、葦蘆、葛子花、地丁、小茴香、地骨皮等藥食兼用的植物,賦予了平遙牛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質,使其具有了補腎益心、扶胃健脾的功效。

「屠必靜」,肉牛屠殺時,講求淨、靜、穩。屠宰前要給牛禁食三日,沐浴。好的屠宰師,往往眼明手快,手起刀落殺牛剔骨,前後僅需15分鐘。宰後剔肉時,技師十分注意保持包骨皮與牛組織神經、肌肉連接不斷裂。

「醃必足」,肉牛宰殺後,進行窖藏醃足。肉塊注入鹽水,分層放入特製的缸中,在特定溫度下醃製。

整體肉按部位切割。每頭牛,冬季切割16塊,春、夏、秋宜小,切割20塊。肉塊切割好後,就是撒鹽醃製了。與傳統工藝不同的是,把過去傳統的手工刀縫中撒鹽、肉案上揉搓的工藝,改進為細小針孔自動注射鹽水和機械滾揉及全封閉無菌控制。這樣經過製作的牛肉,會變得綿軟細嫩。

「滷必精」,嚴格滷煮的時間和火候,以老湯煮肉。

在平遙牛肉傳統加工工藝中,滷煮工藝尤為縝密。由於一頭牛各個部位的肉質是有區別的,所以將哪個部位的肉放在上面、哪個部位的肉放在下面都是非常講究的。依耐熟程度分層入鍋,不加鍋蓋,好讓異味和水分蒸發出去。用一口直徑兩米左右、高度1.5米左右的鍋起火沸騰兩個小時,慢火燉煮8個小時,最後熄火燜燉兩個小時,使鍋中的牛肉慢慢熟化。

平遙牛肉講究老湯入味,將之前的老湯加入到滷煮的鍋中,可以更好地入味。在平遙牛肉的滷煮工藝中,最難的便是要分辨肉是否已經煮熟。由於鍋身太大,要用一根1.5米至2米長的大鐵釺插入肉中,根據插拔的阻力對肉是否煮熟進行判斷。這項工藝一直傳承至今。

牛肉加工過程,剩下最後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工序——修。修,是通過修整,去糟粕,留精華,整成形,根據部位、優劣劃定價格,這也是出售前的最後一道工序。可以說平遙牛肉每一道工序主要輔料甚至是用鹽、用水都要一絲不苟,嚴格按照傳統技藝進行加工,才能成為不可多得的美味佳餚。

「修必正」,去糟取精。修掉肥肉、雜肉。

2003年,國家質檢總局專門對平遙牛肉進行了地理標誌保護,確定保護範圍為平遙縣古陶鎮、洪善鎮及南政鄉、嶽壁鄉4個鄉鎮管轄行政區域,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1993年10月,平遙牛肉企業被國家貿易部認證為中華老字號,牛肉品牌企業均獲得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平遙牛肉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時光穿梭,平遙這座有著近3000年歷史的縣城,今天依然吸引著八方來客,為人們展示著世代綿延又獨具魅力的生活圖景,而平遙牛肉這個和古城交融在一起的老字號,也和古城一樣,歷經風雲變幻,幾經沉浮變遷,始終在這一方水土佔有一席之地。

「興盛雷」遠去了,但是其技法、手藝卻傳承了下來,忠厚、踏實、誠信的經營理念也融入今日平遙牛肉企業的骨子裡。

1995年,雷秉義走馬上任,成為平遙牛肉新一代掌門人。其時,企業歷經長時間的低谷,生產、銷售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因為新進的機器設備不熟悉,加之剛剛恢復批量生產,一批肉製作出來,味道、口感和之前出現巨大偏差。這批肉大概價值40萬元,對當時的冠雲來說是一年的利潤。

「味道和口感不對,就不是冠雲牌!」「品牌守不住,一時賺錢又如何?」40萬元的損失,儘管讓全體員工扎心扎肺,但雷秉義還是本著對市場負責、對顧客負責的理念,召回了那批牛肉。嚴重虧損的背後,信譽立起來了。平遙冠雲承接了先人的技法匠心,也承接了先人的字號商譽,憑藉良好的聲譽,打破之前的銷售紀錄,銷量、利潤翻番,企業從此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平遙牛肉傳統加工技藝,以其漫長的歷史積澱、深邃的文化內涵、縝密的工藝細節、醇香的獨特風味,成為中華美食長廊中的一朵奇葩。每一代傳承人,秉承先輩聰明、智慧、勤勞、誠信的優良美德,直面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傳承牛肉文化、發揚先輩精神、創新加工技藝,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發展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因「古」聞名,因「財」傳世,因「肉」留香。正是血脈不斷的傳承,才有了平遙牛肉的不老傳奇;晉商精神不倒,才有了平遙牛肉在歷史長河中的昂揚挺立。

相關焦點

  • 平遙牛肉首推「定製生產」每塊牛肉都可追溯
    一部手機,一個二維碼,就能看盡一塊牛肉的前世今生。是不是聽起來很匪夷所思?但是,隨著山西省平遙牛肉集團在省內首推「定製牛肉」,這個聽起來匪夷所思的事情,被「冠雲人」實現了。原先飽受消費者詬病的牛肉是否「生鮮」問題,將通過這項服務的推出,從根源上得到解決。
  • 平遙古城東城牆外發現一組東周和金代墓葬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3日對外發布考古新發現:考古工作者近期在平遙古城東城牆外的平遙縣會展、演藝中心項目建設工地成功發掘出一組東周和金代古墓葬。這是迄今在平遙古城附近發掘的年代較早的地下文物遺存,為實證平遙2000餘年建制史提供了重要依據。
  • 味多香烈火牛肉:集視覺、味覺於一體的感官盛宴
    要說烤肉,就不得不提最近特別火的味多香烈火牛肉燒烤了。       味多香烈火牛肉燒烤的肉類有著非常多的做法,各種各樣的做法都是可以體現出它的美味,所以說還是挺不錯的呢。烤肉看起來十分的誘人,味道特別的美味,吃起來也是過癮,想想起來就流口水。
  • 「黑科技」擼串,原切安格斯牛肉一口上癮,老闆還免費請喝酒!
    10米全息投影,一秒穿越不同景象360°全自動燒烤,解放懶人雙手無油煙 丨 原汁原味 丨 現切現串 安格斯牛小排、錫盟羊肉串、東北烤實蛋「燒烤界的「黑科技」,全新升級」在酒南串北家,無論是燒烤還是環境,都有一系列別家少有的「黑科技」,為的是給客人呈現更好的用餐環境。
  • 1塊牛肉2個雞蛋,在家也能做麻辣牛肉,火鍋百吃不厭,香辣解饞
    而在吃重慶火鍋時有一道菜總是不容錯過,那自然是那一片片紅彤彤的麻辣牛肉。麻辣牛肉在油碟的洗禮下,卸去了少許的刺激,然而火辣的感覺在咀嚼中再次迸發出來。貼在牛肉表面的辣椒在熱湯的滾煮下激發出香辣的味道,牛肉則保有了嫩滑的口感,入口時麻辣鮮香軟嫩可口。
  • 「樂山翹腳牛肉」口感脆嫩、鮮香爽口秘密是什麼?現在就為你解答
    樂山市屬於四川省管轄的地級市,古稱之為「嘉州」,同時有著「海棠香國」的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衛生城市等。同時也是文學家、詩人、書法家、歷史學家郭沫若的故鄉。還有世界級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和東風堰三處。
  • 燉牛肉時,別只會焯水,大廚教你這樣做,牛肉軟爛又入味,太香了
    燉牛肉時,別只會焯水,大廚教你這樣做,牛肉軟爛又入味,太香了對於愛下廚、愛烹飪的人來說,做飯絕對是一種享受。能夠做出顏值高又美味的美食,是一件非常幸福、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我就對下廚頗有研究,每天都想著能給家人做不同的美食。
  • 福州冷凝合香手藝人:古法制香 不燃也香
    【解說】黛玉窗前的「幽香」,寶玉佩帶的香串,這些在《紅樓夢》中經常出現的冷凝合香,近幾年以伴手禮、文創產品等形式,走進人們的視野。古法制香「重現江湖」,背後是福州冷凝合香製作手藝人陳衛平多年的守望與努力。日前,記者來到陳衛平位於福州閩侯山兜村的制香工作室實地採訪。
  • 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測評,什麼樣的花生油才算好油
    但是如今的花生油種類中繁多,質量參差不齊,同樣存在這很多劣質花生油,那麼什麼才算是真正的好花生油呢?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直觀的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優質花生油,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份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測評,從外觀、色澤、香味、壓榨技術等方位進行全方位的深度測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來古姑姑聽海,吃燒烤!享受深夜食堂的美食與浪漫
    讓古姑姑的露天深夜食堂安撫你的心靈靜靜地坐在古姑姑的露天食堂裡,入夜了,燈光朦朧,與月亮對酌,影子成三人看遠方的海浪翻起陣陣水花,一簇簇地,如碎玉般落進我的心田耳邊傳來了優美的民謠旋律,駐唱歌手深情獻唱,輕哼慢調中帶出詩情畫意古姑姑假日海灘店,露天的深夜食堂,隨處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爛漫情調
  • 海南奇特的古鹽田,海水曬鹽傳承千年,這才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這一個個平整的石槽,被海水灌入之後又經過陽光暴曬,就是可以提取的海鹽結晶,久而久之便有了規模,形成了中國最早的日曬鹽田,迄今已有超過1200年歷史。這片鹽田名為「洋浦千年古鹽田」,雖然大部分遊客不曾聽聞,在海南島上卻可謂家喻戶曉。在這裡,形狀各異的石槽共有7300多個,由於看似磨墨的硯臺,已被稱作「硯氏鹽槽」。
  • 古法黃金工藝大揭秘
    熱門文章推薦 古法黃金,一直得盛寵而不衰,很多人點名要古法黃金首飾,古法黃金已經成了一種潮流趨勢,每件產品都是由深染宮廷情懷的匠人手工製作而成,每件產品都是精心炮製,複雜而純粹,樸素而有溫度。
  • 包牛肉餡餃子怎麼挑選牛肉?11個部位哪個最適合?肥瘦相間才最香
    包牛肉餡餃子怎麼挑選牛肉?11個部位哪個最適合?肥瘦相間才最香。牛肉餡的餃子非常美味,由於牛肉都比較瘦,吃起來不會象豬肉餡那麼膩。牛肉屬清真食物,稍微有點羶味,營養豐富,脂肪含量低,富含肌氨酸,吃牛肉只長肌肉不長胖,所以受到眾多減肥和健身人群的喜歡。牛肉燉、炒、煎和剁餡包餃子都非常好,但挑選牛肉卻難道了不少人。
  • 大錯特錯,滷肉真正的香味,來自於這4種香
    一口肉,一口酒,這種愜意的日子,就是給個神仙也不換。我家附近就有許多滷肉店,其中一家老店已經開了30餘年。老師傅告訴我,現在好多滷肉師傅,沒有經過正規培訓,也沒有正經師傅給傳授技術,只知道一味的添加各種添加劑,或者使用幾十種香料,以為添加的香料越多,滷出的肉就會越香,這完全是本末倒置了。其實滷肉真正的香味,來自於這4種香!
  • 樂山這家百年傳承老店,遭媒體「牆裂」推薦,蹺腳牛肉日賣1000碗
    樂山的美食有川菜的特點麻辣鮮香,樂山還有一道美食不麻不辣,卻倍受食客歡迎,這道名菜就是樂山的翹腳牛肉,這是一道有著悠久歷史的名菜,將牛身上的各個部位燉在一起,色香味美,入口即化,味道異常鮮美。關於這道菜還有一個歷史傳說,樂山曾經一度民不聊生,貧困交加,有一位老中醫擅長用中藥,於是就將有錢人扔掉的牛雜,加入中藥熬成湯,這種湯味道香,又有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功效,因此在民間廣外流傳開,翹腳牛肉其實就是其他地方的全牛宴,把牛身上的各個部位,放在一起加中藥燉煮而成,由於裡面放了中藥,所以這道菜是不加辣椒的,防止中藥藥效受到影響。
  • 古法染色 潮流設計 隴西中草藥與色彩的「邂逅」
    十九世紀中葉西方發明化學染色之前,植物染色已在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包括從植物的採集、植物染液的提取、染色加工等一系列工藝。早在3000多年前,《周禮》中對植物染色有了明確的記載,周朝還設有管理染色的官職,稱「染人」。至今,在中國很多地方,依然保存著這一傳統技藝。古法染色是一種不使用或極少使用化學助劑、對產品進行染色的工藝,也稱「植物染色」「草木染色」。
  • 我只花了200塊,就在外灘商圈吃上了雲南黑松露、加拿大海膽!
    11月絕對是餐桌上豐收的季節,雲南黑松露、加拿大海膽、太湖大閘蟹……我們只花了200塊的價格,就在人均上千的外灘商圈 滾完了這些食材!快手奉上三號黃浦會Canton Table,20餘道網紅點心、8道秋季限定菜,全新網紅點心拯救你的秋乏菜苗海膽餃新晉網紅的菜苗海膽餃,不僅根據時令優選食材,夏天選用馬糞海膽,秋冬則為加拿大海膽;摸樣也非常可愛,一隻只端坐在胡蘿蔔底座上,配上橙色「外衣」,格外誘人。
  • 古老的造紙工藝——手抄古紙
    在騰衝沿高黎貢山西麓走向,距緬甸僅40公裡的界頭鎮,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雲南最美的地方」。尤其是每年的3月下旬,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鋪天蓋地。而就在這油菜花附近的村落,卻存留著一種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種古老的造紙工藝——手抄古紙,而且還有一個手抄紙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