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晉中,有一座有著近3000年歷史的古城,它就是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平遙縣境內,地處黃河流域中遊,黃土高原腹地。這裡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適宜農業發展。早在西漢時期,平遙農業耕種就比較發達,種田多用牛耕。發達的農業,快速發展的養牛業,促成了牛肉加工的必然。幾千年來,平遙古城的水土、氣候與人文,共同孕育出與古城相媲美的珍饈美餚——平遙牛肉,平遙因此被譽為「中國牛肉之鄉」。
2008年,平遙牛肉傳統加工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平遙牛肉這一傳承百年的老字號,煥發出新的生機。
根
「平遙的牛肉太谷的餅,清徐的葡萄甜盈盈……」 一曲被廣為傳唱的山西民歌《誇土產》,打頭的就是讓平遙人引以為豪的平遙牛肉。
平遙牛肉2000多年的傳統加工技藝,唯獨在平遙本地傳承發揚,這得益於平遙獨特的氣候、水質、鹽分、林木、地理等適宜的自然條件。平遙牛肉純熟嚴謹的加工技藝,凝聚著歷代平遙人的智慧。西漢發現了先醃後煮技藝,唐宋完善了沸煮溫燉工藝,明清時期更趨精細完美。清代中後期,晉商興盛,平遙商業、金融業空前繁榮,隨著商業活動,平遙牛肉被帶到全國各地,從而使平遙牛肉譽滿華夏。
當年,就連慈禧太后都對平遙牛肉讚譽有加。1900年秋,平遙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就是躲避八國聯軍的慈禧一行人。遍食珍餚卻食之無味的慈禧太后,在食得平遙牛肉時大讚其「聞得提神,食之解困」。此後,平遙牛肉一度成為皇家貢品。
平遙牛肉的起源年代無考,清代時已譽滿三晉。清嘉慶年間,邑人雷金寧及其子孫三代,在城內文廟街設有「興盛雷」牛肉鋪,長達百餘年。到光緒末年,又有任大才與其子任仰文在城內西大街設立「自立成」牛肉鋪,所制牛肉可與「興盛雷」牛肉相媲美,均為正宗產品。
牛肉的肉質纖維相對比較粗糙。比之其他牛肉,平遙牛肉瘦而不柴、肥而不膩、鮮嫩可口,不僅沒有牛肉特有的腥味,入口之後只餘鮮香之氣。想要製作出正宗的平遙牛肉,要經過五大工藝流程、近百道工序。靠著代代相傳的牛肉傳統加工技藝,平遙牛肉享譽全國。
1956年,平遙縣食品公司成立,將當地比較大的38處平遙牛肉加工作坊,公私合營統一管理。平遙牛肉由作坊式生產發展為公司規模生產並且逐步發展壯大,使平遙牛肉在鑄就民族品牌,爭創世界名牌中大步躍進。
人
說起平遙牛肉傳統加工技藝,不得不提的是「興盛雷」牛肉鋪的創辦者——雷金寧。
雷金寧只讀了兩年私塾,為了生計輟學,之後在牛肉鋪做徒工。他踏實忠厚,又聰明好學,師傅們都很喜歡他,也願意傾囊相授。
牛肉鋪傳授製作技藝要求非常苛刻,要求每一道工序都必須嚴格按照傳承規矩辦。比如屠宰、分割、醃製、滷煮等技藝,必須分階段,嚴格按照培訓時間訓練。比如學習切割需要一年的時間,掌握得不嫻熟,師傅絕不會讓你去學習其他的技藝。「學手藝不能急,基礎都沒有學牢靠、沒有記紮實,以後肯定得出紕漏。做事是這樣,做人也是這樣」,老師傅的教導,雷金寧銘記在心裡。
20歲時,雷金寧學會全套的牛肉製作技藝,當時稱作「全把式」。離開牛肉鋪後,雷金寧遇到他生命中的貴人——創建日昇昌票號的大掌柜雷履泰。由於對平遙牛肉的情有獨鍾,以匯通天下著稱於世的日昇昌票號創建者之一的雷履泰,以60兩銀子資助族人雷金寧擴大牛肉加工作坊。
清道光年間,日昇昌誕生。道光六年,也就是公元1826年,平遙成為當時最大的金融中心,全國51家票號,平遙就有22家之多。分號400餘個,遍布全國70多個城市。由於票號生意越做越大,商隊往來便是日昇昌的重中之重,為了保證商隊夥計的飲食安全,雷履泰急需一個品質有保障的牛肉供貨商。
據統計,清代山西人外出經商者有130多萬人,相當於當時山西人口的十分之一。商業網點遍布全國各地,北通沙俄,西至西歐,南至香港、東南亞,東至日本,朝鮮,而有商業網點的地方就有票號。雷履泰經常因為自己的夥計在路途上風餐露宿而擔憂。而據史料記載,這些路線中最長的甚至有半個月以上沒有驛站可供食宿。票號曾多次因食物出問題導致造成巨大損失的事件。幾經考察,雷履泰看中了雷金寧的忠厚踏實,不僅資助雷金寧開店,更成為「興盛雷」的最大客戶。
19世紀,雷金寧研發出古法保鮮技術。運銷時,把肉從冰房取出,包嚴,不讓透風,以保持肉的鮮美。然後作為食物伴隨商隊作為食品,以及作為禮品運往各地。之後,平遙牛肉便伴隨著日昇昌票號的生意,得以走向全國。而「興盛雷」也藉機生意大興,僱傭的人數甚至達到了60餘人。
雷金寧創辦的「興盛雷」牛肉鋪,讓牛肉加工技藝走向完善和成熟,生意越做越大,成為當時牛肉行業的第一大號。
1956年,「興盛雷」牛肉鋪第四代傳人雷時雨、馬生富成了平遙縣食品公司的牛肉加工技師,平遙牛肉在當年被評為「全國名產」。1995年,雷家後裔雷秉義組建的平遙牛肉集團有限公司使平遙牛肉,走上了飛速發展的快車道。
在平遙牛肉事業的發展中,傳承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王天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牛肉傳統加工技藝的第6代代表性傳承人,在傳統製作技藝屠宰、醃肉、滷煮的過程中,對切塊刀法、急火溫火、老湯封頂等技藝,進行了全面的繼承與創新,他還成功地對加工車間的微波解凍機、鹽水配製機、夾層鍋等設備進行改造,提升了牛肉的品質。
如今,王天明收了兩名徒弟,平遙牛肉傳統加工技藝有了第7代傳承人。他的這兩名徒弟踏實肯幹,認真修習技藝,踐行著誠信興業的秘訣。誠信,是這個古老的牛肉加工業最純粹的品質,也是這項技藝傳承與創新的本源,這種精神的傳承和技藝的創新,讓平遙牛肉香傳中國。
魂
平遙牛肉加工的手工技藝,全面繼承了老字號的傳統,製作過程嚴謹、精深、獨特,可概括為相、屠、醃、滷、修五大工藝流程,每一道工藝流程都十分考究。
「相必健」,要嚴格按標準選擇肉牛,「非病,非殘,非犢之健牛,視為首選」。
選牛時要目測,肉牛無病、無傷殘,年齡不低於4歲,體貌長方形或圓桶形,軀體深厚,胸前端、尾巴根兩側突出豐滿,手壓牛脊部、腰部、肋部、肘部有厚實感,體重不低於300千克方可入選。
平遙當地養殖的黃牛是首選。平遙水草豐茂、氣候溫和,自然條件為平遙牛提供了很好的生長條件。牧草中間夾雜著苜蓿、馬蓮、艾蒿、五靈子、葦蘆、葛子花、地丁、小茴香、地骨皮等藥食兼用的植物,賦予了平遙牛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質,使其具有了補腎益心、扶胃健脾的功效。
「屠必靜」,肉牛屠殺時,講求淨、靜、穩。屠宰前要給牛禁食三日,沐浴。好的屠宰師,往往眼明手快,手起刀落殺牛剔骨,前後僅需15分鐘。宰後剔肉時,技師十分注意保持包骨皮與牛組織神經、肌肉連接不斷裂。
「醃必足」,肉牛宰殺後,進行窖藏醃足。肉塊注入鹽水,分層放入特製的缸中,在特定溫度下醃製。
整體肉按部位切割。每頭牛,冬季切割16塊,春、夏、秋宜小,切割20塊。肉塊切割好後,就是撒鹽醃製了。與傳統工藝不同的是,把過去傳統的手工刀縫中撒鹽、肉案上揉搓的工藝,改進為細小針孔自動注射鹽水和機械滾揉及全封閉無菌控制。這樣經過製作的牛肉,會變得綿軟細嫩。
「滷必精」,嚴格滷煮的時間和火候,以老湯煮肉。
在平遙牛肉傳統加工工藝中,滷煮工藝尤為縝密。由於一頭牛各個部位的肉質是有區別的,所以將哪個部位的肉放在上面、哪個部位的肉放在下面都是非常講究的。依耐熟程度分層入鍋,不加鍋蓋,好讓異味和水分蒸發出去。用一口直徑兩米左右、高度1.5米左右的鍋起火沸騰兩個小時,慢火燉煮8個小時,最後熄火燜燉兩個小時,使鍋中的牛肉慢慢熟化。
平遙牛肉講究老湯入味,將之前的老湯加入到滷煮的鍋中,可以更好地入味。在平遙牛肉的滷煮工藝中,最難的便是要分辨肉是否已經煮熟。由於鍋身太大,要用一根1.5米至2米長的大鐵釺插入肉中,根據插拔的阻力對肉是否煮熟進行判斷。這項工藝一直傳承至今。
牛肉加工過程,剩下最後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工序——修。修,是通過修整,去糟粕,留精華,整成形,根據部位、優劣劃定價格,這也是出售前的最後一道工序。可以說平遙牛肉每一道工序主要輔料甚至是用鹽、用水都要一絲不苟,嚴格按照傳統技藝進行加工,才能成為不可多得的美味佳餚。
「修必正」,去糟取精。修掉肥肉、雜肉。
2003年,國家質檢總局專門對平遙牛肉進行了地理標誌保護,確定保護範圍為平遙縣古陶鎮、洪善鎮及南政鄉、嶽壁鄉4個鄉鎮管轄行政區域,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1993年10月,平遙牛肉企業被國家貿易部認證為中華老字號,牛肉品牌企業均獲得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平遙牛肉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秀
時光穿梭,平遙這座有著近3000年歷史的縣城,今天依然吸引著八方來客,為人們展示著世代綿延又獨具魅力的生活圖景,而平遙牛肉這個和古城交融在一起的老字號,也和古城一樣,歷經風雲變幻,幾經沉浮變遷,始終在這一方水土佔有一席之地。
「興盛雷」遠去了,但是其技法、手藝卻傳承了下來,忠厚、踏實、誠信的經營理念也融入今日平遙牛肉企業的骨子裡。
1995年,雷秉義走馬上任,成為平遙牛肉新一代掌門人。其時,企業歷經長時間的低谷,生產、銷售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因為新進的機器設備不熟悉,加之剛剛恢復批量生產,一批肉製作出來,味道、口感和之前出現巨大偏差。這批肉大概價值40萬元,對當時的冠雲來說是一年的利潤。
「味道和口感不對,就不是冠雲牌!」「品牌守不住,一時賺錢又如何?」40萬元的損失,儘管讓全體員工扎心扎肺,但雷秉義還是本著對市場負責、對顧客負責的理念,召回了那批牛肉。嚴重虧損的背後,信譽立起來了。平遙冠雲承接了先人的技法匠心,也承接了先人的字號商譽,憑藉良好的聲譽,打破之前的銷售紀錄,銷量、利潤翻番,企業從此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平遙牛肉傳統加工技藝,以其漫長的歷史積澱、深邃的文化內涵、縝密的工藝細節、醇香的獨特風味,成為中華美食長廊中的一朵奇葩。每一代傳承人,秉承先輩聰明、智慧、勤勞、誠信的優良美德,直面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傳承牛肉文化、發揚先輩精神、創新加工技藝,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發展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因「古」聞名,因「財」傳世,因「肉」留香。正是血脈不斷的傳承,才有了平遙牛肉的不老傳奇;晉商精神不倒,才有了平遙牛肉在歷史長河中的昂揚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