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小廚大劉」的美食廚房!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文章是「滷肉不香要用添加劑?大錯特錯,滷肉真正的香味,來自於這4種香」,如果您喜歡,記得點擊關注和分享喲!
滷味是我們日常生活最常見的美食之一,吃起來又香又入味,深受大家的喜愛。無論逢年過年,還是居家過日子,人們都會去滷店或者街邊攤,買一些滷豬蹄、滷雞爪、滷菜等等,當作下飯菜。尤其是對一些喜歡喝酒的人,滷味更是一道不可或缺的下酒菜。一口肉,一口酒,這種愜意的日子,就是給個神仙也不換。
我家附近就有許多滷肉店,其中一家老店已經開了30餘年。老師傅告訴我,現在好多滷肉師傅,沒有經過正規培訓,也沒有正經師傅給傳授技術,只知道一味的添加各種添加劑,或者使用幾十種香料,以為添加的香料越多,滷出的肉就會越香,這完全是本末倒置了。其實滷肉真正的香味,來自於這4種香!
今天,小編就請這位30年的老師傅為大家講解滷肉的一些基本原理及其中的一些技巧,希望能對你真正有所幫助。
香味之一:肉香味。工藝上乘的滷肉,就是能吃出肉本身的肉香味,咬一口,能很輕鬆地分辨出是豬肉還是牛肉。好多人本末倒置,只是一味地添加各種添加劑和香料,致使最後的成品,根本吃不出自然的肉香味。像使用了牛肉精的牛肉,確實有點牛肉味,但這個味和牛肉本來的味道絕對是不同的,內行吃一口就能分辨出來。此外,滷肉最大魅力就是它的複合型的口味,每一鍋滷肉,因為滷水、食材、火候等有所不同,滷出來的肉香味都會有一些差異。如果你使用了添加劑,那肯定是每次都是一樣的單調的香味。所以正宗的滷肉,必須要能吃出肉香味。
香味之二:頭香味。滷肉的香味,除了本身自帶的肉香味外,還有三種香料帶來的香味,其中之一便是這種「頭香味」。「頭香味」就是離得很遠,鼻子就能聞到滷肉的香味。要產生這種所謂的「頭香」味,就必須要加桂皮和白豆蔻裡這2種香料。大家知道,傳統的滷肉配方中,一般都不會缺少這2種香料,原因就在這裡。這個一般滷肉店的人是不會告訴你的。
香味之三:靈魂香味。頭香味是用鼻子聞到的香味,而這裡所說的靈魂香味則是指吃到嘴裡,能吃出來的香味,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這個肉挺香」,這就是「靈魂香」。要能吃出這種靈魂香味,必然少不了草果和白芷裡這2味香料。它與「頭香」的最大區別就是,它是吃到嘴裡後產生的香味,是融於肉當中。大家在吃肉的時候說「這肉真香」,說的是除了肉本身的香味之外,就是吃出來的草果和白芷的香味。這個香味對滷香味起到一畫成點睛的效果,會讓你感覺肉香味更濃了,但條件是是不能過量了,掩蓋了肉本身的香味。
香味之四:尾香味:尾香味是指滷肉已經吃到肚子裡了,嘴巴中還有股淡淡的香味,讓人回味無窮,有種還想再吃一口的感覺,這就是尾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餘香味。產生尾香的香料一般包括香茅草和丁香。大家可能不理解為什麼要加丁香,而且用量卻特別少,主要是因為尾香只是起到一個「讓嘴巴中留有餘味」的作用,加多了自然會發苦,因此一定要控制好用量。
這時大家可能已經明白了,想要做出上乘正宗的滷肉,有了上面這4種香味,共計6種香料(桂皮、白豆蔻、草果、白芷、茅草和丁香),已足夠了。而且添加的這些香料都是純天然的,是添加劑代替不了的。如果你只是一味的加添加劑,或者一次性加入很多種香料,你只能吃出一股濃濃的化學香味,或者是完全掩蓋了豬肉本身的香味,吃完之後嘴裡就沒味了,哪裡來的肉香、頭香、尾香、靈魂香啊?
最後再給大家分享做滷肉的一些小技巧:
技巧1:肉一定要新鮮。一般要是想滷肉吃起來香爛不油膩,那麼食材必須要選擇最新鮮的。而且必須肥瘦搭配,肉新鮮,才能做出來正宗又美味的滷肉來;技巧2:滷肉如果添加的食材太多,除了控制好以上6種香料的用量之外,一定要記得不斷的調整食鹽、老抽和冰糖的用量,這樣滷煮出來的肉才會色香味俱全,吃起來也不會感覺到油膩。當然這些都需要不斷的調整和積累經驗。
好了,今天的美食文章「30年滷肉師傅:做滷水時,6種「料」必不可少,否則滷啥都不香」就分享到這裡。如果您還有更好的做法或經驗,歡迎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感謝閱讀,感恩有你!
本文內容由「小廚大劉」原創,嚴禁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無意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及時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