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滷肉,相信不少吃貨已經口水直流了,基本上現在很多人都是不吃肉的,肉食配上純正的滷水,那樣滷出的肉食食品真的色澤紅亮,香味十足!而滷肉除了美味外,其營養價值也十分豐富,能滿足人體所需蛋白質及維他命的補充,還具有開胃健脾、消食化滯等功效。
或許平時想吃滷肉一般都是到滷味商店去買,雖然說外面的滷肉確實很好吃,但是如果長期去買的話,感覺價格還是比較貴,加上不知道滷味店裡面是否衛生,有沒有添加,所以想吃的話,不如自己在家做,這樣吃起來更放心,而且味道也不會輸給滷味店鋪,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老爺爺收藏了40年的滷味配方,無論哪種肉,煮一煮,保證美味。
配方:
小茴香6 g,草果12 g,桂皮4 g,白豆蔻6 g、香砂8 g、香料4 g、砂仁4 g;當歸1.6 g,丁香2 g,陳皮8 g,甘草3 g,洋蔥3 g、肉豆蔻4 g和三奈4 g:香菜籽5 g,紅梔子2 g;(這個配方自己不知道怎麼搭配的話,可以拿到香料店裡面讓老闆給你做一次就好了)
成分:
蔥、姜各200 g,料酒100 g,豬油400 g,糖、鹽、味精各60 g,豬骨頭2斤,土雞2公斤,清水18公斤,肉料5公斤。(如果肉的配料不太多的話,這些配方和配料可以減半添加)
製造方法:
先把配方放在清水裡洗淨,再浸泡30分鐘,然後把草果、草豆蔻、砂仁拍碎放進調料包裡,其實配方也是一樣的,這樣可以避免調味品在燉的時候到處散落,然後再把豬大骨、土雞肉放進清水裡煮,再放入足量的水煮,然後轉小火燉1小時,把所有的食材都撈出來,這樣一鍋鮮湯就做好了。
然後在鮮湯中加入炒好的糖,蔥段,薑片,豬油,調料包,慢火燉1小時,在中間撈起蔥段,避免蔥段直接溶解在湯裡,最後加入鹽,味精,鹽,醃3小時,然後把醃好的滷肉和滷水一起倒入鍋裡,再把燒好的肉放入碗裡,加料酒,生薑片,花椒,鹽醃3個小時,接著把醃製好的菜放進鍋裡煮,然後再把肉放進滷水裡,純肉用中火滷40分鐘,如果有骨頭的話,滷汁要有70分鐘。
烹調提示:
取決於食材的不同,最好是分開滷水,因為一次滷水可以用很多次,對於那些味道較重的食材,分湯時可以保證滷水和滷肉的質量,另外,配方千萬不要隨意改變,如果覺得這樣量較多,可以將配方減半,但不能隨意改變量,這樣會導致滷水超苦,聞起來也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