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挖竹筍。特約通訊員 譚顯全 攝
剛剛採挖的竹筍。特約通訊員 譚顯全 攝
華龍網4月10日15時41分訊(特約通訊員 譚顯全 通訊員 吳成英)4月10日筆者從重慶市大足區農委獲悉,大足區一市級農業龍頭企業以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為契機,決定將免費給珠溪鎮小灘村、龍石鎮青山村兩個市級貧困村的村民們提供雷竹苗、技術幫扶,引領貧困村民脫貧致富。
大足區雷竹種植2008年從浙江省寧波市引進,目前在全區種植雷竹面積1萬餘畝,成林產竹筍3000餘畝。 種植基地充分利用本地廢棄的稻殼資源種植高效筍竹,通過對雷竹冬眠期的控制,錯亂生長常規,冬天地面升溫,夏天土地降溫,土壤保溫,兩種雷竹錯位種植等各方面的技術控制,掌握了一年四季有新鮮雷竹筍產出的出筍新技術,雷竹全部成林後,一年四季內有新鮮的新筍可供採挖上市,極大地提高了經濟效益。
為了幫扶市級貧困村脫貧,在大足區農委牽頭引領下,該企業負責人一行,實地查看了珠溪鎮小灘村、龍石鎮青山村雷竹種植條件,以及土質土壤是否適宜種植雷竹的監測報告。根據監測報告顯示,珠溪、龍石的土質土壤、地形條件、交通區位等都很適合種植雷竹,發展竹筍產業。
在珠溪鎮的座談時,該企業負責人信心百倍地表示,來大足發展10年了,幫助貧困村民,是我們農業龍頭企業的義不容辭的責任。並當場承諾,將免費給珠溪鎮小灘村、龍石鎮青山村兩個市級貧困村提供雷竹苗,免費提供技術,進行統一收購等,發展雷竹產業,打造一個高效、長效的脫貧產業。
珠溪鎮、龍石鎮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全力做好相關服務,搞好後勤,快速統計有種植意願的貧困戶數量,組織開展技術培訓等,爭取在5月底前種植起來一批,形成示範帶動。同時,將以此為契機,積極邀請社會資本投資,在兩鎮發展雷竹產業,以雷竹產業為基礎的鄉村旅遊等,將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落在土地上。
大足區農委相關人士分析稱,貧困村民因地制宜,種植雷竹,是一項很好的產業,栽種後3年產筍,每畝可收穫7500斤竹筍,按照目前平均價格20元一斤,每畝雷竹林地收入就可以達到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