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重大!專家解讀天問一號深空機動四大看點

2020-12-06 中國青年網

  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機動。至此,探測器的飛行軌道變為能夠準確被火星捕獲的、與火星精確相交的軌道。

  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稱,截至深空機動前,天問一號已飛行超過78天,距離地球超過2900萬公裡,目前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對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而言,此次深空機動意義重大。

  圖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機動地面控制現場。北京飛控中心供圖

  深空機動與軌道修正有何區別?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火星環繞器團隊專家介紹,深空機動是指在地火轉移段實施的一次變軌機動。通過深空機動可以改變探測器原有的飛行速度和方向,使其能夠沿著變軌後的軌道順利飛行至火星。

  專家介紹,執行深空機動是運載火箭入軌彈道和地火轉移軌道聯合優化的結果,能夠提升運載的發射能力、增加探測器的發射質量,使探測器可以攜帶更多的推進劑,更好地完成探測任務。

  此前,天問一號已完成兩次軌道中途修正。專家表示,與速度增量較小、發動機工作較短的常規中途修正不同,深空機動過程中,探測器由發射入軌的逃逸轉移軌道變軌為精確到達火星的軌道,速度增量大、發動機工作時間長,對探測器控制和推進系統提出了極高要求。

  天問一號在跑,地球在跑,火星也在跑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副總指揮張玉花說,執行深空機動任務需要飛行控制團隊根據預定到達火星時間、軌道參數與即時測控定軌參數制定深空機動變軌策略,完成對應的探測器姿態和軌道控制,確保探測器在深空機動後處於與火星精確相交的軌道上。

  「天問一號在跑,地球在跑,火星也在跑。」她告訴記者,目前天問一號已經距離地球超過2900萬公裡,它和地球互相之間的時延已經比較大了,所以很多動作都要靠地面人員事先設計和探測器自己完成,這些都具有難度和挑戰。

  她表示,為了完成地面測控的精密定軌和探測器上精確自主的軌道控制,此次深空機動中,地面對探測器的定軌任務由我國深空測控站和天文臺共同完成,準確保證了探測器變軌的精密定軌需求。為了能夠精確自主控制軌道,火星環繞器裝備了具備故障識別與自主處理能力的計算機,充分保證了軌道控制的精度和可靠性。

  深空機動有「三大好處」

  據八院專家介紹,通過使用深空機動進行軌道設計和軌道控制,不但成功增加了探測器的推進劑攜帶量,還實現了三方面目標——

  首先,深空機動將一個大的捕獲速度增量分解為兩次相對較小的速度增量,有利於減小發動機單次工作時間,保證發動機工作的可靠性。同時,深空機動的實施有利於3000N發動機的標定,過程中可對3000N發動機進行推力和比衝標定,而精確的發動機標定參數可以更好地確保火星捕獲的精度。

  此外,通過深空機動,八院火星環繞器研製團隊實現了對探測器到達時間的優化,能夠得到更加有利的捕獲點處的光照條件和通信條件,也使捕獲時探測器經歷的火影時間,即探測器進入太陽光被火星遮擋的陰影區和通信盲區時間更短。

  誤差相當於從北京到上海瞄準0.8米的目標

  八院專家表示,此次深空機動中,環繞器距離瞄準的火星位置約3億公裡,誤差控制約200公裡,這相當於從北京到上海約1200公裡的距離中瞄準一個直徑約0.8米的目標,難度可想而知。

  結果顯示,此次深空機動控制的實際精度優於設計指標,任務順利完成。

  記者從北京飛控中心了解到,後續,地面人員將根據探測器實際飛行狀態,迭代優化中途修正策略,利用中途修正持續對到達火星的軌道進行精確修正,確保探測器能夠按計劃準確進入火星捕獲走廊,被火星引力捕獲進入環火軌道,開展著陸火星的準備和後續科學探測等工作。

  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顯示: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期間將實施兩到三次軌道中途修正。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深空機動「四大看點」詳解
    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軌道機動,對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來說,此次變軌意義重大。未來,探測器將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期間將實施兩到三次軌道中途修正。看點一:什麼是深空機動?與軌道修正區別在哪?在航天術語中,為了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修正」。
  • 「天問一號」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四大看點
    10月9日,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努力下,「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機動。至此,探測器的飛行軌道變為能夠準確被火星捕獲的、與火星精確相交的軌道。截至深空機動前,「天問一號」已飛行超過78天,距離地球超過2900萬公裡,目前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對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而言,此次深空機動意義重大。什麼是深空機動?與軌道修正有何區別?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深空機動與軌道修正有啥區別?此前,天問一號探測器進行了兩次軌道修正。那麼此次深空機動與軌道修正有何不同?
  • 「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修正,就是為了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而進行的軌道控制。機動,就是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
  • 「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修正,就是為了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而進行的軌道控制。機動,就是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此次深空機動是「天問一號」從地球飛向火星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一次軌道控制。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此前,「天問一號」運行的軌道傾角約為1度,而火星的軌道傾角約為1.8度。
  • 「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就像汽車從一條高速公路轉向另一條高速公路時,需要打方向盤變道一樣。」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這四大看點請收好
    這麼重大的航天任務中,包含哪些重大技術看點,後續又有哪些不能錯過的關鍵節點呢?探測這個紅色星球的意義在哪裡,中國為什麼要探火呢?,但這只是「天問一號」一次性完成「繞、落、巡」系列任務的第一步。具體來講,任務後續計劃分為以下幾個環節:一是器箭分離後,探測器太陽翼和定向天線相繼展開,在測控系統支持下,飛行約7個月抵達火星,其間進行深空機動和中途修正。二是探測器進入環火軌道並經過制動後,通過2至3個月的環繞飛行後首選進入窗口,其間在著陸區上空對著陸區開展探測。三是探測器擇機實施降軌機動,著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環繞器升軌返回到停泊軌道,為著陸過程提供中繼通信。
  • 邁出關鍵一步,「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4個月後將到達火星
    據介紹,「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飛行路程已經達到一億千米了。更加值得開心的事情是,天問一號順利完成了深空機動,換句話說就是,在天空中實現了「變道」。很多網友禁不住提出疑問:我們離火星還有多遠?有專家直言:還有4個月就能到達火星了。
  • 邁出關鍵一步,「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4個月後將到達火星
    據介紹,「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飛行路程已經達到一億千米了。更加值得開心的事情是,天問一號順利完成了深空機動,換句話說就是,在天空中實現了「變道」。很多網友禁不住提出疑問:我們離火星還有多遠?有專家直言:還有4個月就能到達火星了。
  • 深空機動完成!天問一號奔火「闖關」繼續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那麼此次深空機動與軌道修正有何不同?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機動。類似於我們平時開車,在行駛途中調整方向盤,保證車身不偏離車道,這就是軌道修正。而在規劃的轉彎處轉彎,就可以理解成深空機動。 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完美完成深空機動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是建設航天強國進程中的重大標誌性工程,在8月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20,火星探測器軌道機動是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軌道設計是航天設計團隊綜合考慮從發射再到被火星捕獲各種約束條件並使推進劑消耗使用極低的前提條件而採取轉移過程中進行一次深空機動的策略
  • 「天問一號」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實際精度優於設計指標
    圖說:「天問一號」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來源/國家航天局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 通訊員 謝攀)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的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在距離地球約2940萬公裡的深空,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新軌道
  • 權威發布丨「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解放軍報北京10月9日電 (徐童、記者安普忠)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探測器調姿示意圖 專家介紹,為了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修正。
  • 天問一號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 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距登陸火星還有多遠?
    ,順利完成深空機動關鍵一步,對此網友紛紛祝賀,看來航天科研人員攀巖高峰的雄心不再掩飾,那麼距登陸火星還有多遠?這次天問一號的軌道機動,是在距離地球3千萬公裡外的深空進行的,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的控制下,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480秒後,順利完成機動任務,需要指出的是,天問一號點火機動後,運行軌道將產生1.8度的偏差,看似不起眼,但從長遠來看,這個微小的角度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會使探測器在後續的運行中匹配火星軌道。
  • 為什麼天問一號要軌道修正和深空機動?
    在2020年7月,人類再次迎來探測窗口,阿聯「希望號」、中國「天問一號」和美國「毅力號」三個任務相繼出發。距離和時間也帶來了一個巨大的挑戰:地火轉移軌道只是一條理論軌道,而由於實際飛行情況極其複雜,它是不可能實現的,必須通過軌道修正和深空機動去逼近。
  • 深空機動完成!奔火旅途中 天問一號的「闖關」還將繼續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此前,天問一號探測器進行了兩次軌道修正。那麼此次深空機動與軌道修正有何不同?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4個月後將與火星相遇
    「天問一號」正式離開「母親懷抱」北京時間10月9日23時,在中國第一次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的操作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至此,探測器的飛行軌道變為可以準確被火星捕獲的能夠與火星精確相交的飛行軌道。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變道」
    10月9日23時,在我國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天問一號在軌道設計中,安排了一次深空機動和四到五次軌道修正。這次深空機動相當於唯一一次「變道」,意義重大。至此,探測器飛行軌道變為能夠準確被火星捕獲的與火星精確相交的軌道。也就是說,沿著變道後的軌道飛行,天問一號就能直接抵達火星附近。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天問一號將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其間還將實施兩到三次軌道中途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