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功能差異指數(Functional differences index)

2020-12-05 江蘇大學王從彥課題組

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功能差異指數(Functional differences index, FDj)按照以下公式計算(Gross et al. 2013 Gross N, Brger L, Duncan RP, Hulme PE. 2013. Func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alien and native species: do biotic interactions determine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highly invaded grasslands? Functional Ecology 27: 12621272.):

式中FDj為樣方j內入侵植物特徵加權值(CWTij)與本地植物特徵加權值(CWTnj)的功能差異指數。CWTi為所有樣方入侵植物特徵加權值,CWTn為所有樣方本地植物特徵加權值。若FDj大於0表明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的生理生態特性指標差異較大(Functionally diverge),存在生態位分化(Niche differentiation);若FDj小於0表明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的生理生態特性指標差異較小(Functionally converge),存在生境過濾(Habitat filtering)。

其中植物特徵加權值(CommunityWeighted Trait Values, CWT)按照以下公式計算(Violle et al. 2007 Violle C, Navas ML, Vile D, Kazakou E, Fortunel C, Hummel I, Garnier E. 2007. Let the concept of trait be functional! Oikos 116: 882892.; Gross et al. 2013 Gross N, Brger L, Duncan RP, Hulme PE. 2013. Func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alien and native species: do biotic interactions determine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highly invaded grasslands? Functional Ecology 27: 12621272.):

式中S為調查樣方內所有物種種類的數量。Pi為調查樣方內物種i的相對豐度,即Pi= ni/Nni為調查樣方內物種i的植株數量,N為調查樣方內所有物種的植株數量。Xi為物種i生理生態特性指標的平均值。

相關焦點

  • 兩種入侵植物共同入侵對植物多樣性、群落穩定性和可入侵性之影響
    同一樣方內每一物種各選取3株長勢良好的個體進行植株功能性狀的測定,並隨機選取3片成熟且完整的葉片進行葉功能性狀的測定,並分析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功能性狀差異指數(The functional differences index, FDj)。
  • 入侵植物火炬樹與本地植物無患子葉功能性狀之差異
    作者:王從彥https://doi.org/10.1002/clen.201600144AbstractThe differences in leaf functional traits between invasive and native species are considered to be closely linked to the
  • 入侵植物的株高和葉片大小哪一個對其入侵競爭力的貢獻度較大?
    入侵植物的株高和葉片大小哪一個對其入侵競爭力的貢獻度較大?2. 株高和葉片大小對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黃花的入侵競爭力貢獻度大還是對入侵植物小飛蓬的入侵競爭力貢獻度大?3. 入侵植物的株高和葉片大小對其入侵競爭力貢獻度是否存在入侵程度依賴性?入侵植物的株高和葉片大小對其入侵競爭力貢獻度是隨入侵植物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還是隨入侵植物入侵程度的增加而減弱?
  • 入侵植物入侵強度係數(Invasion intensity index, III)
    入侵植物入侵強度係數(Invasion intensityindex, III)按照以下公式計算(Wang CY, Wei M, Wang S, Wu:III=Pi/MaxPi式中MaxPi為所有調查樣方內入侵植物相對豐度最大值,Pi為調查樣方內入侵植物的相對豐度。III值越大表示入侵植物的入侵強度越高。
  • Plant Growth Regulation:植物葉片色素功能與反射光譜指數的變化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華南師範大學和澤泉生態開放實驗室最新合作研究成果「六種亞熱帶景觀植物葉片發育過程中色素功能與反射光譜指數的變化」(Spectral reflectance parameters and pigment functions during leaf ontogenesis in six subtropical landscape plants)發表在國際著名科學雜誌
  • 飛機草入侵,本地植物群落越豐富抵抗力越強
    原標題:飛機草入侵,本地植物群落越豐富抵抗力越強   飛機草為菊科多年生半灌木,原產於拉美等地,是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的惡性入侵雜草。   此前的眾多研究證實,外來植物入侵過程中,本地植物群落中的許多生物和非生物因子會抵禦外來植物入侵,抵抗力越強,則群落的可入侵性越低。
  • 董鳴團隊揭示陸地和溼地植物功能性狀變異的差異及其沿氣候梯度的...
    跨空間尺度的植物性狀變異格局對於理解生態系統功能和服務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對這些格局與生境相關的驅動因素知之甚少。在較大的氣候梯度下,生境類型(陸地與溼地)是否以及如何驅動不同空間尺度植物性狀變異的格局還鮮有報導。
  • 華北理工大學王希胤課題組提出多倍體指數,並對植物基因組進化史上...
    被子植物進化過程中的系統發育樹和多倍體。藍色方塊或多邊形標示可能的異源多倍化,紅色指同源多倍化;不同植物類群用色塊適當區分;左則標示了地質年代。該課題組利用多倍化指數,對44個被子植物基因組進化史上的24個多倍化事件進行了評估,推斷其中87.5%的多倍化產生的亞基因組間有顯著丟失差異,從而推斷可能是異源多倍體,同時估計99.7%以上的被子植物的基因組可能直接來自異源多倍體祖先。  P-index指數定義如下:
  • 入侵植物知多少?
    若外來物種改變並威脅本地生物多樣性並造成經濟損失和生態損失,就成為了外來入侵物種。,破壞了本地群落,危及本地物種的生存。860餘種歸化植物中,其中369種被認為是入侵植物。,草本植物佔外來入侵植物種數的3/4以上,木本植物和水生植物僅佔不到1/5。
  • 控制外來植物入侵的新思路
    記者從中山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彭少麟團隊首次提出叢枝菌根真菌(AMF)對外來植物入侵的促進作用具有土壤磷濃度依賴性,並揭示其內在機制。
  • 有害植物入侵對熱帶珊瑚島森林植被影響研究獲新進展
    與大陸相比,島嶼森林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低,群落結構簡單,有害植物入侵往往會造成更大的危害。西沙群島是一群面積較小且年輕的珊瑚島,遠離大陸,終年高溫強光,存在鹽鹼和季節性乾旱,生態系統脆弱。近年來,我們發現西沙群島的森林植被出現退化現象,有害植物入侵是導致其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物種多樣性和群落結構指數是評價森林生態系統健康的最直接指標,通常包括香農-威納指數、均勻度、豐富度、密度和生物量等。
  • 中國確認291種外來入侵植物
    由於氣候適宜,外來入侵植物極易在深圳本地定植。2016年調查發現,深圳常見的外來入侵植物有12種。三是從外來植物入侵途徑來看,包括人為有意引入、國際貿易帶入、入境旅客攜帶或郵寄帶入、經香港定植後自然入侵等多樣化途徑。四是從業務量來看,深圳出入境旅客佔全國近50%,車輛進出境數量佔全國近60%。
  • 版納園外來植物飛機草入侵歷史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
    飛機草 (Chromolaena odorata) 是世界公認的多年生入侵性雜草, 原產於中、南美洲,現已擴散至非洲、亞洲、大洋洲和西太平洋(601099,股吧)群島的大部分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是世界上危害嚴重的100種有害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嚴重威脅著入侵地本地植物的生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
  • 110餘種植物入侵深圳
    深圳商報記者 文燦 文/圖昨日,記者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了解到,全市近2000種野生維管植物中,深圳常見的外來入侵植物有110多種,其中有8種被列為世界100種惡性外來入侵生物,如薇甘菊、含羞草、三裂葉蟛蜞菊、馬纓丹、鳳眼蓮等;還有如空心蓮子草、飛揚草、三葉鬼針草、飛機草、野甘草等。
  • 一池春水逐波去——入侵蕨類植物槐葉萍
    在我國的所有入侵有害生物中,植物類佔比例最大,約80%。在515種入侵植物中,蕨類植物只有槐葉萍(Salvinia adnata)和細葉滿江紅(Azolla filiculoides) 2種。此外,這兩種入侵蕨類植物也常常形成共同入侵(也稱次生入侵或入侵漩渦或入侵塌陷)(下面個別圖中既有槐葉萍也有滿江紅)。槐葉萍是槐葉蘋科槐葉蘋屬植物,多年生漂浮草本。株高可達15釐米。葉3枚輪生,具柄,長5-10毫米。大孢子果小而少,生少數有短柄的孢子囊,各含1個大孢子,星花瓶狀;小孢子果路大又,生多數具少數長柄的小孢子囊,各含64個小孢子,星球形近球形。
  • 科學網—揭示植物功能性狀與生產力模擬新機制
    本報訊(記者黃辛 通訊員戴琪)地球上現存30多萬種維管束植物,它們在進化過程中呈現出豐富多樣的生理生態學和形態學特徵,
  • 發表文章 | 入侵植物金雀兒沿海拔梯度對其花大小的自然選擇
    已建群的入侵植物物種在其本地生長範圍內比單一種群具有更多樣化的基因庫。
  • 紫莖澤蘭——1級惡性入侵植物
    物種入侵,是外來物種從外地自然傳入或者人為傳入,並對本地生態系統產生巨大破壞的一種現象。今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入侵植物的等級劃分有以下7個等級:1級,惡性入侵類;2級,嚴重入侵類;3級,局部入侵類;4級,一般入侵類;5級,有待觀察類;6級,建議排除類;7級,中國國產類。
  • 一種外來入侵植物在東非竟成瘧疾的幫兇
    沒有血液作為食物的時候,吸食外來入侵植物銀膠菊花蜜的蚊子,與依靠本地植物汁液為生的同類相比壽命可延長一倍。由於一種入侵植物,東非抗擊瘧疾的戰鬥可能遭遇挫折。原產美洲的銀膠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也叫聖馬利亞菊,正在非洲東部大肆蔓延。
  • GEB | 木本入侵植物的降雨分配全球模式
    (1)採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降雨再分配各組分變異性是否與物種生活型(即喬木和灌木)、樹皮粗糙度(即粗糙或光滑)、葉類型(即闊葉、針葉或羽狀葉)和葉物候學(即常綠或落葉)有關;(2)採用Tukey’s檢驗植被形態特徵morphological traits,採用擬泊松誤差分布quasi-Poisson error distribution檢驗諸如葉面積指數的數量性狀quantit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