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問近期南方強降雨為什麼持續這麼久,強度這麼猛?

2020-12-07 騰訊網

13日,國新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據水利部介紹,6月以來,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目前,長江幹流監利以下河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和太湖水位仍處於超警狀態。

1.近期南方強降雨有多猛?

從6月2日至7月12日6時,中央氣象臺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一組數據看南方這輪降雨之「猛」

截至7月10日,我國南方共出現15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其中,自6月11日至7月10日,主雨帶北抬至長江中下遊一帶,多雨中心位於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湖北東部、安徽南部、浙江中部等地,浙江、安徽、江西局地累計降水量超過800毫米。

多地日雨量突破歷史極值。在7月4日至10日的強降雨過程中,湖北黃梅、浠水,江西吉安、峽江,湖南隆回等國家級氣象觀測站日雨量突破極值。

6月1日至7月9日,湖北、安徽等省份85站累計降水量超過年降水量的一半

6月1日至7月9日,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達到369.9毫米,較1998年同期偏多54.8毫米,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

2.今年南方汛情與1998年同期相比有何異同?

7月12日0時,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超過1998年歷史水位,標誌著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歷史最高值

△12日,航拍位於鄱陽湖東岸的江西鄱陽縣珠湖聯圩,一側為清澈的鄱陽湖內湖珠湖,一側為因暴雨變渾濁的鄱陽湖外湖,呈現一堤之隔涇渭分明的景觀。(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 從強度看

6月27日至7月9日期間,我國南方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綜合強度為1961年來第五強(1998年為最強),具有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等特點

■ 從區域看

1998年暴雨過程覆蓋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超過250毫米區域集中在江南北部及廣西東部等地。而今年暴雨過程位置偏北,集中在江淮、江漢東部、江南大部及重慶、貴州等地,超過250毫米區域集中在湖南西北部、湖北東南部、江西北部、安徽西南部、福建西部等地。

3.近期南方暴雨為何如此頻繁?

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頻繁出現強降雨過程。其頻繁性不僅體現在強降雨過程多,而且體現在間歇期非常短。

△7月8日,浙江新安江水庫9個洩洪閘孔全開洩洪,這是自1959年9月該水庫建成以來的首次。

專家表示,今年6月以來,副熱帶高氣壓帶比往年同期勢力偏強,其外圍的西南氣流將來自孟加拉灣或我國南部海區的充沛水汽輸送到我國南方。同時,北方的冷空氣活動也比較頻繁,造成了冷暖空氣在南方地區持續交匯的局面,由此導致強降雨過程頻繁而持續發生。

4.南方持續強降雨是否與梅雨有關?

專家表示,今年南方進入梅雨季比往年早了7天,以及梅雨鋒偏強,都是長江中下遊近期降雨異常偏多的原因。

2019年秋季還發生了一次弱「厄爾尼諾」事件,同時北印度洋海溫異常偏暖,導致副熱帶高壓顯著偏強。與此同時,中高緯度經向環流發展、冷渦活躍,冷空氣在向長江中下遊地區移動過程中暴發偏強。由此,冷暖空氣在長江中下遊交匯,致使梅雨鋒偏強,長江中下遊地區降水也明顯偏多。

5.未來雨帶如何移動?

7月以來,我國主雨帶維持在西南地區東部至長江中下遊地區。7月11日至12日,主雨帶階段性北抬;7月13日至16日,主雨帶又將南落至長江中下遊地區。

△航拍江西鄱陽洪災現場,多個村莊浸泡在洪水中。

在此期間,主要強降雨區域會出現在長江中下遊地區,重慶東部、貴州北部、湖北、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蘇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還將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專家提醒,即使7月中下旬雨帶東段北抬,長江流域防汛的壓力並不會減輕,長江中上遊地區的明顯降水依然會給水位高位運行的江河庫湖帶來威脅。

6.未來極端天氣會更加頻繁嗎?

專家表示,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1951年以來,我國平均溫度和極端溫度都呈顯著升高的趨勢,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現出強度更強、發生更加頻繁、持續時間更長的特點。

△1961年至2019年全國暴雨日數歷年變化(圖片來源:國家氣候中心)

△1961年至2019年全國平均高溫日數歷年變化(圖片來源:國家氣候中心)

來源:中國氣象報、新聞聯播

編輯:莫愁

審核:周佳佳

相關焦點

  • 氣象專家詳解近期南方暴雨
    一個多月以來,我國南方接連遭遇暴雨,多地降雨量刷新歷史紀錄,中央氣象臺更是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今年南方的暴雨到底有多「暴烈」?為什麼持續這麼久?南方暴雨還要下多久?即將到來的「七下八上」北方主汛期,又將帶來哪些挑戰?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相關專家。
  • 近期南方暴雨不停歇究竟是啥在作怪?氣象專家詳解
    一個多月以來,我國南方接連遭遇暴雨,多地降雨量刷新歷史紀錄,中央氣象臺更是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今年南方的暴雨到底有多「暴烈」?為什麼持續這麼久?南方暴雨還要下多久?即將到來的「七下八上」北方主汛期,又將帶來哪些挑戰?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相關專家。
  • 為什麼2020年梅雨汛期南方降雨這麼強?專家分析
    每年6月,隨著梅雨季的開始,我國南方陸續進入降水集中期,但今夏汛情尤為特別,不僅天氣氣候形勢複雜,極端事件頻發,南方地區還出現多輪大範圍持續性強降雨,累積雨量大、極端性強、災害影響重。截至目前,由南方降雨導致的洪澇災害已造成廣西、貴州、湖南、四川、江西等10餘省份上千萬人受災。今年梅汛期南方降雨究竟有多強?雨水為啥這麼多?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對流性降水明顯——中央氣象臺專家解析近期南方強降雨特點和成因
    嘉賓: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馬學款 張玲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張娟 新華網記者郝多記者:南方此次強降雨過程主要影響哪些地區?預計還會持續多久?馬學款:此次強降雨過程從20日開始展開,主要強降水落區在我國西南地區東部、江南南部、華南地區,受影響的主要省份有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福建、臺灣及重慶、貴州等地,多地雨勢較強。
  • 我國南方近期強降雨持續,暴雨如何防禦?氣象專家教你→
    廣東天氣炎熱南方強降雨迎來了「間歇期」但短暫減弱後新一輪強降雨天氣明天又將來臨降雨主要集中在我國西北東南部以及西南東北部地區為什麼會下暴雨?暴雨的形成過程是相當複雜的,一般來說,產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條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斷的水汽、大氣層結構的不穩定和強盛而持久的氣流上升運動。第一點:廣東暴雨的水汽來源,一是來自南海海面和孟加拉灣,二是來自西太平洋。此外,江河、湖泊等也是水汽源地之一。
  • 中國多地強降雨天氣持續 氣象臺續發暴雨預警(圖)
    中新網7月17日電 綜合消息,中國多地近期出現的強降雨天氣目前仍在持續。中央氣象臺7月17日6時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內,四川盆地西南部、貴州大部、湖南大部、江西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目前,各地相關部門正加強部署,防範強降雨帶來的洪澇和地質災害。
  • 中國北方迎大範圍強降雨 四川盆地暴雨持續(圖)
    北方迎大範圍強降雨 南方高溫進一步擴張  中央氣象臺15日晚間發布的天氣預報顯示,未來24小時,除四川盆地西部、雲南南部及華南南部局地,南方大部少雨或無雨;而北方地區尤其是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大部將面臨近日最猛烈的一場大範圍強降雨天氣。
  • 南方多地為啥雨下個沒完?與1998年相比有啥異同?權威解讀來了
    政策加持,水利板塊個股大漲水利部的最新監測顯示,受近日持續降雨影響,南方多地水位持續超警。當前洪澇情況,對上市公司影響幾何?面對惡劣天氣情況,公司應該如何應對?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做好防汛救災工作、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防汛信息化進入加速期,水利板塊個股今日紛紛大漲。1.近期南方強降雨有多猛?
  • 為什麼這麼大?青島市氣象臺官方解讀來了
    這次降雨為何會這麼大呢?對此,青島市氣象臺預報科首席預報員江敦雙介紹,這次降雨主要由副高邊緣西南暖溼氣流和氣旋共同影響引起,短時強降雨強而且持續時間長,所以雨量很大。採訪時記者也發現,最近幾次降雨嶗山區的降雨量都比較大,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 近期南方暴雨有多暴烈?為何陷入「車輪戰」?未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6月以來,我國南方迎來持續強降雨,呈現出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極端性強、局地強降水重疊度高等特點。7月4日至10日,重慶、貴州至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今年以來最強降雨過程。從6月2日至7月12日6時,中央氣象臺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
  • 為什麼1秒是這麼久,1米是這麼長?
    那麼,為什麼1秒是這麼久的時間?1米是這麼長的距離?1秒的時長古人觀察到,太陽的東升西落非常有規律,太陽連續兩次出現在天頂的時間間隔是一致的,這個間隔就被定義為一天(太陽日)。一天被分為24小時,每小時又分為60分鐘,每分鐘又細分為60秒。所以1秒的長度是一天的1/86400。不過,早期並沒有精確的計時器,1秒的確切長度人們並不清楚。
  • 全國天氣預報降水量預報圖:南方新一輪強降雨今天進入最強時段
    據了解,今年6月以來,南方強降雨不斷,長江中下遊沿幹流的平均面雨量已經超過了長年6-8月的總和,土壤基本飽和。7月12日,國家防總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後面「接踵而來」的這輪強降雨過程又會給防汛造成不小的壓力,尤其是安徽西部、重慶東北部等地,未來三、四天要注意地質和山洪氣象風險,做好防護措施。此外,太湖河網部分支流還有超保水位的氣象風險,需特別注意。  而身處北方的華北和西北地區東部等地,近期則雷雨頻繁,雨量分布不均。
  • 南方今日陽光上線,但更猛的3月連陰雨就要來了
    對於今天(3月3日)來說,是我國南方很多地方難得的天氣轉好的一天——下午15時的風雲4號高清衛星雲圖上可見,除了一貫晴朗的雲南外,2019年前幾個月陰雨連綿的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廣西都開始全面放晴或部分放晴,明朗的陽光照射在南方三月的大地上,各種社交圈都是出門曬太陽的朋友。
  • 南方降雨如「潑水」!今年這麼多的雨都是哪來的?
    汛期降雨之所以如此猛烈、持續時間長且後勁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水汽條件好。像是近期盤踞在江南、江淮一帶的梅雨,就是水汽充足帶來的持續降雨(鋒面雨)。那麼汛期這些龐大的水汽究竟都是從哪來的?胡嘯提醒,汛期雨日多、雨量大且範圍廣,強降雨頻繁的地區容易出現中小河流洪水、內澇、泥石流等災害,公眾一定要做好防範。
  • 戀愛這麼久,怎麼還不結婚?
    茫茫人海中遇到你是一種緣分,說出你的故事,我願傾聽——24點清零戀愛這麼久,怎麼還不結婚?是不是很多人這樣的問你?女朋友、男朋友談了幾個了,怎麼還沒有合適結婚的人麼?「怎麼談戀愛這麼久了還不結婚啊?再等年紀就大了,生孩子就晚了,等你年紀大了,孩子年紀還小噢」。每次逢年過節是不是很多姑姑,姨,伯母,姐問這樣的問題。這時候自己也會想,是呀,為什麼談了這麼久還不想結婚呢?為什麼一想到要結婚心裡就牴觸,為什麼結婚想一下就只是想一想,卻不敢行動呢?
  •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超98年同期 未來3天仍有強降雨
    7月13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減災委員會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鄭國光,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等有關部委負責人介紹防汛抗旱相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此外,中國氣象局組織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王永光、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適應室研究員黃磊、國家氣候中心副研究員翟建青等專家,從多角度詳解近期南方強降雨之兇猛。
  • 新的一輪強降雨又來了!
    目前來看,雨水將會一直持續到本周五!好消息是,受雨水影響,周五前氣溫都不會太高。雙休日的天氣也不錯,會以多雲天氣為主,但雨一停,氣溫又會上升到30℃以上。杭州的梅雨已經持續了一個半月,到現在還沒有出梅的跡象,估計很多小夥伴都想問,為什麼今年的雨水那麼多,究竟要下到什麼時候,未來的極端天氣是不是會越來越多?中央氣象報就此採訪了多位氣象專家多角度詳解了近期南方強降雨之兇猛。
  • 未來一周南方還有新一輪強降雨
    從6月2日到今天(6月29日)早上,中央氣象臺已經連續28天發布暴雨預警,持續時間為近年來少見。 新一輪強降雨來勢洶洶,中央氣象臺今晨6點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今天降雨帶將南壓,四川、湖南、安徽等地有大到暴雨。
  • 核酸檢測結果為什麼需要這麼久?答案來啦!
    核酸檢測結果為什麼需要這麼久?答案來啦!問為什麼核酸檢測需要4~6小時才出結果,不能更快點嗎?核酸檢測是利用PCR擴增方法對新冠病毒進行檢測,它是目前儘早確定是否感染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核酸檢測包括樣本滅活、手工標本處理、核酸提取、手工加樣、上機擴增、結果報告六個步驟,每個步驟都只能純手工操作,工作量異常巨大,所以常規檢測最快也要四個小時才能出結果,而且操作者直接面對新冠病毒,危險性非常高,要求實驗室的條件也非常高。問聽說有很多快檢設備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出結果,是不是在採樣的地方放一臺就行了?
  • 跑了這麼久的步,你的訓練強度到底怎麼樣?
    無論是馬拉松、越野賽,還是平時的休閒跑,要跑得更長更久,首先要提升耐力耐力是長跑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而提升一般耐力的其中一個有效方法是持續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