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答安吉萎縮寶寶問題 卡介菌病正常孩子別擔心

2021-01-12 浙江在線

寶寶免費接種疫苗(圖片人物與本文無關)。胡凌翔 攝

  浙江在線05月19日訊昨日,省衛生廳召開專家解答會,對這一事件進行了通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呼吸科主任陳志敏、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預防所副所長李倩等專家,現場表示:小睿睿的不幸讓人惋惜,病因是「先天性免疫缺陷」和「卡介苗接種」兩個因素不幸相遇,引起了肺部感染、播散性卡介菌病,這是浙江30多年的卡介苗接種史上從未遇到的。

  他們表示,根據國際防癆聯合會報導,全球因接種卡介苗而引起的卡介菌病,發生率僅為0.19~1.56/100萬,概率非常低,正常孩子的媽媽不需要擔心。

  打卡介苗發病治癒希望渺茫

  記者了解到,小睿睿出生於去年9月21日,出生時7斤半,是個活潑的寶寶。一個多月後的10月26日,外婆抱著他到安吉遞鋪鎮衛生院接種預防結核病的卡介苗。誰也不會想到,這一劑預防針卻成了小睿睿痛苦的開始。一周後,寶寶全身皮疹,奇癢無比;一個月後,腋下淋巴腫大,肺部感染;再過半個月,脖子及後腦出現多個淋巴腫大,醫院發出病危通知書……

  孩子只有12斤重,毛髮脫落,全身皮膚鬆弛萎縮,看上去像個老人。頭上和身體的皮膚褪了一層又一層,因為疼痛,一碰到就用沙啞的嗓音哭喊,讓人感到揪心。突如其來的怪病,家人帶著小睿睿輾轉多家醫院都沒有給出明確的診斷。最後,在上海公共衛生中心被確診為肺部感染、播散性卡介菌病、高IgE症候群。更悲劇的是,專家預測,小睿睿治癒的可能已經為零。目前只能用大量的激素和抗生素維持生命,這需要很多錢,而且最多也只能活到15歲。

  什麼是「高IgE症候群」,「播散性卡介菌病又是什麼病」?現在接種卡介苗是否有風險?這樣的事會不會發生在自家寶寶身上?記者就讀者關心的問題現場對專家進行了專訪。

  目前為止全球約發現200例

  問:什麼是高IgE症候群?

  答:高IgE症候群,是一種極少見的先天性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目前為止,全世界約有200多例報導,而在國內僅有個案報導。這種病是一種多系統損害為特徵的疾病,症狀包括反覆感染、肺膿腫、溼疹等。大多數高IgE症候群患者有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特點,但也有部分患者具有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特點。

  通俗地說,寶寶對某種病原微生物天生就沒有免疫力,一旦感染,就會發病。

  提前篩查基本不可行

  問:寶寶出生後,能不能早期識別先天性原發性免疫缺陷?

  答:兒童先天性原發性免疫缺陷發病率極低,且種類繁多,因此早期識別先天性原發性免疫缺陷存在諸多困難。如果對每個孩子進行篩查,可能篩查了5000萬人,才能找到一兩個病例,無異於大海撈針。而每個孩子的檢測費用和耗費的醫療資源非常高,現在的醫療條件下,基本不可行。

  正常兒童沒有發病危險

  問:小睿睿得的播散性卡介菌病是怎麼發生的?

  答:卡介苗是一種減毒的活菌疫苗。通過人工注射,使未感染的人產生一次輕微的感染,從而產生抗體等,減少粟粒性肺結核和小兒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生。正常兒童沒有發病的危險,但在極少數情況下,比如免疫缺陷兒童接種卡介苗後,由於身體缺乏免疫力,卡介菌進入血液,發生全身性播散,出現播散性卡介菌病。國際防癆聯合會曾報導,全球因接種卡介苗而引起卡介菌病的發生率為0.19~1.56/100萬。

  新生兒打卡介苗還是有必要的

  問:新生兒卡介苗不接種可以嗎?

  答:在我國目前環境中,結核桿菌普遍存在。新生兒由於沒有對結核桿菌的免疫力,一般在出生2天至3個月內接種卡介苗,主要預防粟粒性肺結核和小兒結核性腦膜炎。而一旦新生兒由於沒有接種卡介苗而感染結核桿菌,最初症狀和普通肺炎極其相似,晚期結核性腦膜炎的致殘率達到50%以上,孩子會留下失聰、運動能力喪失等多種終身殘疾。

  讀者如還有疫苗相關問題,可以撥打省疾控中心諮詢電話:0571-87115169(工作日8:30~16:30)。

相關焦點

  • 你家孩子身高、體重正常嗎?對照新版兒童生長曲線圖,爸媽別大意
    你家孩子身高、體重正常嗎?對照新版兒童生長曲線圖,爸媽別大意前段時間,剛滿1歲的外甥女去醫院體檢,報告顯示:身高標準,體重偏低。吃得好睡得香,為什麼會體重偏低?難道是輔食添加不標準,或者是消化系統有問題?急的嫂子團團轉,非要給孩子做個全面檢查不可。
  • 寶寶經常流口水、吐泡泡正常嗎?媽媽掌握這4個發育節奏,別擔心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孩子的生長與發育過程當中,往往會經歷一些轉折階段。在這些起承轉合的時期,總會出現一些奇怪的小問題。小寶寶從剛出生,一直到兩三歲,都常常帶著一臉口水,看起來髒兮兮的,還有點可愛。有的寶寶還會吐泡泡,親戚們常常調侃說:「懷孕時候吃螃蟹,子生出來就會吐泡泡。」
  • 【專家答疑】關於孩子挑食的常見問題,這篇文章有答案!
    很擔心孩子的營養。 Q2 男孩子3周歲8個月,蔬菜水果肉都可以主動吃,唯獨海鮮一點都不吃,一點魚肉拌在飯裡或他喜歡的菜裡,他吃到了馬上就會噁心,會把剛才吃的飯菜全部吐了。
  • 你在擔心孩子英語和拼音會混淆?專家卻說會兩種語言的寶寶智商高
    不過姥姥卻有些擔心:「他現在開始說英語,上了幼兒園之後就會學拼音。到時候兩種語言混淆了,怎麼辦?」其實,英文和漢語拼音的混淆,還真不是因為孩子學英文太早的原因。針對剛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來講,既要學習拼音,又要學習拼讀,出現一點點的混亂,的確是正常現象。倘若正處在這個階段煎熬的家長和孩子,只有多加練習才好,多加區分,熟能生巧;當兩種語言都可以信手拈來,自然也就不存在混淆的情況了。急不得,是對家長的告誡;亂不得,是對孩子的忠告。
  • 孩子多矮才會懷疑有醫學問題?這篇文章涉及身高、體重、生長激素、骨齡、長得矮和睡眠有關嗎?吃保健品有用嗎?
    正常寶寶的生長曲線都會是差不多的趨勢,但是每個寶寶都有一條自己的曲線。只要寶寶的生長狀況在參考曲線的正常範圍內,且穩定地符合生長規律的增長(沒有大起大落),就是正常的發育。寶寶的增重應該每四個周為一個觀察周期來看,而且一般要在固定時間固定情況下測量。要排除寶寶有沒有小便和大便,是不是剛喝過奶,最近是否有生病,最近孩子的牛奶攝入情況,最近的胃口情況,這都會影響到寶寶的體重。
  • 秋冬常喝3碗湯,寶寶脾胃好少生病,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積食了
    相信有很多寶媽都抱怨過,寶寶不喜歡吃飯、時不時的還會拉肚子、感冒發燒流鼻涕也是家常便飯,經常三天兩頭就要跑醫院,這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孩子的脾胃功能比較差,需要從根本上調理,堅持調理下去脾胃就會得到改善。如果判斷寶寶是不是脾胃虛弱?
  • 寶寶正常體溫是多少?和大人不一樣,專家:別弄錯了
    那寶寶的體溫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多少度呢?又該怎樣測量呢?寶媽們且往下看~口腔溫度寶寶正常的口腔溫度範圍在36.7℃—37.7℃之間。在給寶寶測量體溫時,寶媽們可以先將口腔體溫計進行消毒,然後將水銀柱反覆甩動,直到確保在35℃以下,再扶好寶寶的頭部,把體溫計放到舌下的熱窩位置測量,最後稍等4—7分鐘取出查看即可。
  • 寶寶睡覺愛踢被子,用不用給寶寶穿上「襪子」?別搞錯了
    別隨便給寶寶穿襪子睡覺薇薇的女兒今年2歲多,明明是個小女孩,但卻特別活潑好動,就連睡覺也不老實,經常晚上踢被子。最近氣溫下降很快,薇薇也給女兒買了「加絨」睡衣,雖然衣服加絨了,但寶寶的腳還露在外面,這讓寶媽不禁擔心寶寶會「寒從腳起」。
  • 樂卡兒童汽車安全座椅 寶寶出行的首選
    然而記者卻發現,在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產品面臨著新一輪洗牌時,樂卡兒童汽車安全座椅以其獨有的強大優勢深受消費者青睞,在國內為數不多的幾家知名兒童汽車安全座椅品牌中嶄露頭角,在天貓上銷量很高,深得客戶們的好評。  那麼樂卡兒童汽車安全座椅到底有何獨特優勢呢?為此,記者採訪到已經為孩子加裝樂卡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的張女士。
  • 保障寶寶安全出行,樂卡一直在行動
    可見,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依然處於偏低狀態,而兒童乘車交通事故又頻頻發生,兒童乘車安全問題真是讓人糾心。關愛孩子,從孩子身邊做起,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  據權威機構各項研究結果表明:有效保障兒童出行安全,降低、避免兒童在乘車事故中受到傷害,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讓0-12歲的寶寶乘坐兒童汽車座椅。
  • 寶寶開始學走路,有些問題你必須知道!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寶寶在10個月到1歲半左右開始學走路都屬於正常,因為有的寶寶運動功能的發育可能比以上規律稍早些或稍晚些,所以,家長不必過於糾結孩子到底從多大開始學步。但是大部分專家認為寶寶不要過早地學走路。因為嬰兒時期的生理特點,骨骼中的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容易變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整。
  • 新生兒一個月長几斤算正常?寶寶體重計算公式,寶媽要知道
    雖然一開始有點厭煩,但也會有點擔心,寶寶是不是體重不達標、身體是不是出現問題。其實新生兒的成長有自己的規律,一般來說,新生兒一個月長1~1.6斤左右,家長可以參考以下,也有專家歸納出一歲以內寶寶的體重公式家長要牢記,這樣才能科學判斷寶寶的發育狀況。
  • 兩個月寶寶拉幾次正常
    孩子在不同的月齡時有不同的表現,其中排洩的情況各位家長也是非常注意的,比如孩子拉肚子或者正常時會有明顯的不同,那麼兩個寶寶拉幾次正常?
  • 第一天像櫻桃,滿月像雞蛋,別再怕寶寶吃不飽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很多新手媽媽都會擔心寶寶「吃不飽」,尤其是一些母乳媽媽她們生怕自己的奶量不足,會影響到寶寶的正常發育。但其實寶寶的胃口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大,你知道嗎?他們出生後的胃容量只有「櫻桃」大小,寶媽們快別擔心了。喝完母乳喝奶粉,別撐壞寶寶雨晴是一個新手媽媽,和其他媽媽一樣她也經常擔心寶寶會「吃不飽」,雖然寶寶剛剛滿月,但她每次都會給寶寶喝很多奶。
  • 寶寶蛋蛋「一大一小」?可能是這種影響生育能力的病!-重慶小米熊
    有的家長擔心鞘膜積液看起來「腫」得厲害寶寶肯定很痛吧? 判斷鞘膜積液其實很簡單,家長在家就可以進行初步的判斷: 一摸二看三照,「蛋蛋」問題無所遁形! 一摸:男寶寶剛生下來時應摸摸確定雙側睪丸是否都在陰囊內,給男寶洗澡時也可以留意摸一摸。
  • 寶寶一到三歲正常身高是多少?擔心寶寶矮的媽媽們,趕緊看過來
    其中,孩子的身高一直是帶娃黨見面之後,討論的中心話題。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長得比自己高,很在乎寶寶的體重和身高是不是正常的標準。那麼,1-3歲的寶寶標準身高身是多少呢?寶寶剛出生時,身高一般在50釐米(早產的寶寶一般會低於50釐米),1-6個月每個月平均長2.5釐米;7-12個月每個月平均長1.5釐米。1歲以後,寶寶們的身高發育會稍微放緩。
  • 寶寶出牙有順序,不用羨慕別家孩子,拔苗助長反而不利於牙齒發育
    不僅如此,寶寶的出牙都是有順序的,所以別再羨慕別家孩子,你這樣拔苗助長反而會害了孩子。小月追問道:「為什麼不能羨慕別家孩子?為什麼我這麼做會害了孩子?」 影響寶寶長牙的因素 1、遺傳因素 影響寶寶長牙最重要的因素便是遺傳。
  • 你家寶寶的便便正常嗎?
    寶寶的大便不僅可以反映飲食情況是否良好,更能夠反映出孩子的消化系統是否正常,可以說是寶寶消化的「晴雨表」。 家長該如何練就火眼金睛,在不同類型的正常大便中分辨出異常大便?快搬個小板凳學習起來啦!
  • 寶寶不喝奶!新手爸媽焦急狂問……專家授5原則:泡奶比例不要亂改
    面對新生兒,新手爸媽總是有無數的問題需要解答,像是寶寶睡著半夜是否需要叫醒餵奶?奶粉應該如何選?其中,泡奶就是一項挑戰!專家也說,在正常狀況下,只要掌握5原則,包括奶粉選擇可信賴品牌、泡奶比例不隨意變更、視情況調整奶量及大小餐以寶寶狀況為準即可,就能找到育兒出路。
  • 寶寶第一次發燒,我卻擔心了一整晚
    我家寶寶還是屬於比較乖的孩子,一般只要寶寶不生病都是很好帶的,給他幾個玩具,我家寶寶自己就可以坐在爬行墊上面玩半天,我也比較輕鬆。在寶寶七個多月的時候,第一次發高燒,白天還好好的,該玩玩,該吃吃,等到晚上十點多突然就開始高燒了,額頭特別的燙,一量體溫38度,當時寶寶就是特別蔫,不愛樂,不管怎麼逗都表現出不種不耐煩的樣子,因為我家孩子平時超喜歡別人逗她,她可開心了,給奶也不吃,水也不喝,一摸額頭才知道寶寶發燒了因為第一次經歷寶寶發燒,根本什麼都不懂,又是晚上,寶爸就給醫生打了電話諮詢,醫生說不超過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