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爾旗漢林業局:按下復工復產「重啟鍵」
「大家按順序檢測體溫,進行登記,完事兒後再上車……」2月24日早7時30分,呼倫貝爾牙克石市烏爾旗漢林業局安全營林生產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有序地為林業局森林管護二大隊復工職工檢測體溫。
-
內蒙烏爾旗漢林業局建管處森林撫育工作見聞
中國園林網12月25日消息:近日,烏爾旗漢林業局建管處組織職工上山進行中幼齡林綜合撫育。帶著對大山的渴望,帶著對工隊生活的嚮往,帶著對綜合撫育工作的好奇,近日,筆者乘車來到了距局址72公裡的建管處綜合撫育所在地點。一下車,筆者便被這裡的景色吸引住了。
-
燈蛾
燈蛾(《綱目拾遺》)【異名】飛蛾、火花、慕光(崔豹《古今注》),撲燈蛾(《祝穆試效方》)。【來源】為燈蛾科昆蟲燈蛾的全蟲。【動物形態】燈蛾體肥大,茶褐色,長約3釐米,展翅闊約8釐米。頭小,兩側有複眼1對;口吻發達,下唇須長。觸角1對,羽狀。
-
燈蛾用聲吶警告蝙蝠
6500萬年來,蝙蝠和燈蛾一直進行著空中軍備競賽:蝙蝠通過回聲定位探測並捕捉燈蛾,而燈蛾利用飛行策略和自身的超聲波躲避蝙蝠。科學家一直懷疑,為何有些燈蛾物種會釋放這些高頻嘀嗒聲。它們聽上去像是咯吱作響的地板發出的聲音。
-
豹媽媽帶倆幼豹集體出鏡(組圖)
城市晚報延邊訊 繼昨日本報報導琿春東北虎國家自然保護區發現一隻雌性野生東北虎帶2-3隻幼崽活動後,昨日下午,汪清林業局又傳來喜訊:近日,汪清林業局架設的遠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東北豹雌豹帶兩隻幼崽從鏡頭前走過的視頻及照片
-
飛翔的荷爾蒙-燈蛾求愛記
而在處於食物鏈低端的昆蟲的一生中,除了只能在限定時間內尋找伴侶,大多還得利用工具,今天我們講的是燈蛾如何求偶的事兒: 大多蛾類喜歡夜晚活動,夜深人靜,月黑風高,枝繁葉茂的林子裡燈蛾是咋找著對象的呢?發香器為一囊狀的結構,表面布滿了毛,平日裡藏在燈蛾腹部之中,在夜晚無風的時候,可通過呼吸系統將其充氣,從尾部伸出以散發性激素吸引異性的到來。
-
生物學家發現:無脊椎動物燈蛾毛蟲生病也"吃藥"
生物學家發現:無脊椎動物燈蛾毛蟲生病也"吃藥" 2009-09-01 19:43:26 來源:網絡資源
-
迷霧中的-桑給巴爾豹
桑給巴爾豹的標本Zanzibar leopard桑給巴爾豹
-
[思維拓展]植物的生殖與生活史
植物的生活史(又稱生活周期),是指植物在一生中所經歷的生長發育和繁殖階段的全過程。孢子植物的生活史指從孢子萌發開始,經過生長和發育階段,最後又產生同一種孢子為止所經歷的過程。種子植物的生活史是指從種子開始經萌發產生幼苗、成年植株、開花、受精到果實形成,直至種子成熟為止的過程。植物的生活史最終通過植物的生殖而完成。
-
藝術家製作動物標本拍出天價遭批
據博寶藝術網 ■連結 英國藝術家將動物標本製成時尚飾品 來自英國倫敦的雷德·佩帕德從大學時期開始迷上剝製動物標本,她熱衷於將嚙齒類和鳥類等動物製成項鍊、領結、髮夾和錢包等隨身飾品。 ■聲音 批評:這些並不是藝術 達明安·赫斯特富有、成功、有名氣,創造了多個藝術品交易市場的第一,將藝術創作發展成龐大的產業。但是,批評赫斯特的人認為,他的成功不過是將高等藝術變成了一門生意。
-
【生命歷程】水墨丹青——藍鳳蝶生活史
藍鳳蝶的生活史與玉帶鳳蝶(玉帶鳳蝶生活史:【生命歷程】梁祝後轉——玉帶鳳蝶生活史)相似,但是幼蟲體型更大。本文會在介紹幼蟲時介紹藍鳳蝶幼蟲和玉帶鳳蝶幼蟲的區別。「兩年前在南京拍攝到的碧鳳蝶追逐藍鳳蝶的畫面,可惜導出失誤,導致像素如此多嬌」今年春天,閃先生有幸獲得一批來自四川的藍鳳蝶卵,幼蟲期一路順利,沒想到化蛹後一路坎坷,最終僅成功羽化了一隻雄蝶
-
猛獁象、袋狼、桑給巴爾豹……它們為何消失?
我們所說的「物種」包含了這種個體的整個演化進程,每一個物種都累積了上百萬年的演化經驗,濃縮了其先祖成功與失敗的歷史。我們確實看不到物種滅絕的直接後果,可正如電影《流浪地球》中所說,「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災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早已只存在研究報告中的,消失的動物們。
-
臥虎藏龍之北京林業大學標本館
標本整理、建檔、維護,策劃秋季野外標本採集……不滿周歲的標本館像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它的成長需要工作人員傾注大量的心血。 北京已有諸多涉及動植物資源的博物館和標本館,北林大建標本館又是圖什麼?
-
豹的價值是多少?獵殺一隻可判幾年?
中心實驗室專家通過分子生物學DNA數據分析比對,認定送檢樣品分別為豹99.75%及以上相似度,馬麝(麝香香香囊)99.50%及以上相似度,均為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送檢1號、7號、25號樣品豹(檢索《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豹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依據《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價值評估方法》及附件《陸生野生動物基準價值標準目錄》,該物種整體價值為500000元/只。
-
黑龍江林口林業局51年首現野生東北虎 專吃頭羊
東北網11月19日訊 「林口林業局建局51年,從沒有過東北虎的記載。」「老虎跑到『人工林』裡吃了兩隻羊,又差點兒弄死一頭牛。」最近一段時間,牡丹江市林口林業局因為東北虎的光顧變得熱鬧起來。野生東北虎現身「人工林」在黑龍江省尚屬首次,森林之王為何選擇在「人工林」作案,又為何逗留數日才離去,成了人們最關心的話題。
-
猴頭菇的形態特徵與生活史
導語:猴頭菇長期以來深受人們喜愛,在明清時期還被列為貢品,接下來一起了解一下猴頭菇的形態特徵和它神奇的生活史。二:猴頭菇的生活史猴頭菇的生活史與其他擔子菌相似,需要經過擔孢子、一次菌絲、二次菌絲、三次菌絲、擔孢子等幾個連續的發育階段。猴頭菇的擔孢子為單核,單倍體,有性的區別。擔孢子在適宜的條件下萌髮長出單核單倍體菌絲,稱為一次菌絲。
-
科學家建立滅絕蒼蠅模式標本:喜歡腐爛屍體
然而,許多骨蠅是被業餘研究者發現的,而且是用圖片和視頻記錄下來,真正的實物標本非常罕見。切雷蒂及其同事首次為一種骨蠅建立了「模式標本」,即「模式種」。在未來其他種類骨蠅的鑑定可以與該模式標本進行比較。「(這些蒼蠅)之前的分類幾乎都是不準確的——一個爛攤子,」 皮耶爾菲利波·切雷蒂說,「如果沒有好的標本,就無法獲得準確的分類。」
-
森林殺手挑戰雪山之王:豹與雪豹同框,背後竟然有這麼多故事……
豹,俗稱花豹或金錢豹,世界上分布範圍最廣的大型貓科動物,其足跡從亞洲東北部直到非洲最南端;雪豹,活動於亞洲高原地帶,從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蒙古高原到西亞
-
三峽地區最大的動植物標本館在宜昌建成
中國園林網6月14日消息:6月12日,宜昌建成三峽地區最大的動植物標本館,館藏動物標本100餘件,植物標本近千件,均收集於三峽地區,充分反映了三峽地區動植物的多樣性、豐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