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年來,蝙蝠和燈蛾一直進行著空中軍備競賽:蝙蝠通過回聲定位探測並捕捉燈蛾,而燈蛾利用飛行策略和自身的超聲波躲避蝙蝠。科學家一直懷疑,為何有些燈蛾物種會釋放這些高頻嘀嗒聲。它們聽上去像是咯吱作響的地板發出的聲音。這些聲音幹擾了蝙蝠的聲吶,還是在警告蝙蝠虎蛾有毒?
為查明真相,科學家收集了兩種燈蛾:紅頭飛蛾(如圖所示)和地衣飛蛾。隨後,他們將一些飛蛾身上製造聲音的器官移除。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片草地上,研究人員設置了紅外攝像機、超聲波麥克風和紫外光,其中紫外光被用來吸引蝙蝠。
在黑暗中,他們一次釋放一隻燈蛾,並且記錄下飛蛾和蝙蝠之間的互動。研究發現,燈蛾很少產生快到足以幹擾蝙蝠聲吶的超聲波嘀嗒聲。同時,在沒有聲音器官的情況下,64%的紅頭飛蛾和94%的地衣飛蛾會被捉住。
這些日前發表於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的發現表明,這些物種並非像一些燈蛾那樣幹擾蝙蝠聲吶,而是通過收縮製造聲音的器官,警告捕食者它們有毒。(徐徐)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