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難問題:《細胞生物學》認為,秋水仙素的作用後,讓細胞同步化停留在分裂中期。很難理解怎麼會停留在中期,即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赤道面上,原因是秋水仙素作用於前期抑制紡錘體的形成,而著絲粒的分裂仍然進行,怎麼會停留在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赤道面上?
看了內質網平臺上的討論後,發現觀點也不怎麼統一,眾說紛紜,也很難說明哪個觀點是對的,下列是摘錄的部分解釋。
觀點一:不同時期都有。
解釋:不同細胞是在不同時期接觸到秋水仙素,所以有不同情況。
觀點二:停留在中期。
解釋:秋水仙素可以抑制微管聚合,因此可有效的抑制細胞分裂期的形成,將細胞阻斷在細胞分裂中期。處於間期的細胞,受到藥物的影響相對較弱,處於分裂期細胞數量會逐漸積累,通過輕微震蕩,將變圓的分裂期細胞搖脫,可得到大量的分裂中期細胞,這就是分裂中期阻斷法,所以細胞停留在中期。
秋水仙素在前期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細胞分裂停止於中期。
觀點三:停留在前期。
解釋:按照教材上的內容來理解應該是停留在前期。因為紡錘體是在有絲分裂的前期形成,染色體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是紡錘絲牽引的結果。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紡錘體不能形成了,染色體怎麼能移動呢?
觀點四:停留在後期。
著絲點的分裂與紡錘體無關,因為在用秋水仙素處理,破壞微管的情況下,兩條單體也可以分開。
我的理解是:
秋水仙素抑制紡錘體沒錯,但染色體儘管沒有因為紡錘絲的牽拉著絲粒排列在赤道面,但染色體仍然在縮短,到最短(這裡的中期說法是因為染色體的形態,不是著絲點排列在赤道面上),然後需要人工方法進行收集,可以達到在中期同步化。如果是自然情況下,不去收集,那麼,細胞會進入到後期,甚至末期,但細胞已經是加倍了細胞,也就是常說的多倍體細胞的形成。
也就是說,中期同步化和秋水仙素作用後處於哪個時期是不矛盾的,因為中期同步化需要人工參與收集。
以下附《細胞生物學》的中期阻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