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好多了!現在可以幹活了!」王大姐面色紅潤,充滿欣喜的臉出現在門診診室。這次王大姐來做CRT-D植入手術後6個月的術後隨訪,整個人的狀態與她第一次來門診時幾乎判若兩人。
去年9月,醫生第一次見到王大姐,她端坐在床上大口喘氣,面色發紺,全身高度浮腫,充滿滄桑的臉上沒有一道皺紋,眼中毫無生氣,一幅聽天由命的神情,任由護士及家人搬動她腫得變形的軀體。詢問後得知,王大姐於2018年確診為擴張性心肌病,因家庭經濟條件較差,也沒有健康管理意識,沒有系統服藥治療,導致病情快速惡化。2019年初已經發展到需要長期臥床的狀態,最近病情進一步加重,反覆出現暈厥,這才不得不到醫院就診。
經過相關各項檢查,明確擴張性心臟病的診斷,而且已經發展為全心擴大;左室短軸舒張期橫徑89mm,左室射血分數(EF)值僅為28%,隨時面臨猝死的威脅。醫生建議王大姐進行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必要時房顫射頻消融術,但10多萬元的費用,讓她和家屬猶豫不決,最終選擇先採用藥物進行保守治療。
初期藥物治療還是有效的,浮腫開始逐漸減輕。到9月底王大姐又開始頻繁出現暈厥,心電監護確診為:陣發性室速。陣發性室速是擴張性心臟病的併發症,隨時可能引發猝死,威脅患者生命。 這已經是藥物治療無法控制的情況了,經家屬同意後在國慶期間安排做了CRT-D植入手術。3個月後又為王大姐安排了房室結改良消融術,術後王大姐的起搏比例達到99%。
術後一周,王大姐出院剛剛回到家裡,又一次發生暈厥,家人趕緊又送到醫院就診。查看CRT程控記錄顯示,王大姐剛剛發生了室速,CRT-D準確識別自動除顫後終止室速,挽救了王大姐的生命。大家這才切實的感受到了安裝CRT-D的重要性。
藥物治療和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是目前治療心衰的主要方法。對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或心衰程度較嚴重的患者,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是更為有效的治療方式。根據王大姐的病情,擴張型心肌病造成的心動過緩是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的主要適應症之一。經過一年的藥物治療,王大姐病情加重,EF值明顯偏低(僅為28%),並發陣發性室速,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成為更好的選擇。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兼具除顫和同步起搏的雙重功能,治療心衰的同時,對猝死預防也具有更好的效果。
大家在為王大姐感到高興的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心衰患者可以了解並接受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可以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