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水腫 少了衰竭:心衰患者如何補液?

2020-12-01 丁香園

ICU 病房中發生的心力衰竭以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急性發作最為常見,急性心衰又以急性左心衰更為常見。心衰病人輸液主要是為了從靜脈內不斷給藥,以達到糾正心衰,抗心律失常之目的。然而,急性心衰多以急性肺水腫、心源性休克為主要臨床表現,對補液的要求就更加苛刻:

因為,過度補液會加重肺水腫,補液量不足則引起組織氧合障礙,進而引起腎血管收縮(保障重要臟器灌注)從而導致腎功能損傷。那麼,心衰患者補液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液體的選擇

靜脈滴注的液體大都是糖、鹽、低分子物質和膠體溶液等,而這些液體對血容量的影響卻是不同的。

晶體液

葡萄糖對血容量的影響不大,不會增加血容。生理鹽水則可明顯增加血容量,且心衰患者的瀦鈉能力明顯增強,故心衰病人應控制生理鹽水的攝入。一般限制鈉攝入每日少於 2 g,按輸注生理鹽水計算:

100 mlNS 含有 0.9 g×[23/(23+35.5)]= 0.35 g 鈉。

則每日 2 g 鈉相當於(2/0.35)×100 = 570 ml 的生理鹽水注射液。必要時需要根據血氣分析提示的血鈉水平,動態控制鈉的攝入量,以維持電解質平衡。

膠體液

膠體液輸入後可增加血液的滲透壓,使組織間隙的液體或組織液進入血管,也會間接增加血容量。如果輸注白蛋白,可採用「蛋白後利尿」的方法脫水,如輸注白蛋白後靜推 20 mg 呋塞米注射液。因此,心衰病人在滴注鹽水、低分子溶液或膠體溶液時更應注意,忌多忌快,以免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衰。一般情況下,心衰病人的液體輸注需控制在每分鐘 20 滴以內。

出入量的管理

有液體瀦留證據的所有心衰患者均應給予利尿劑。而「凡事均有度」過度利尿則會導致血容量不足引起低血壓,進而代償性心跳加快引起或加重心律失常。因此必須每日觀察和記錄出入量,做好出入量管理:

出入量平衡 = 24 小時的入量-24 小時的出量

若為負值則為負平衡,正值則為正平衡。對於急性心衰伴有肺淤血、體循環淤血及水腫明顯的患者,在無明顯低血容量因素(大出血、嚴重脫水、大汗淋漓等)的前提下,正常人體每日所需總量為 2000~2500 ml,心衰病人 24 h 攝入液體量一般宜在 1500 ml 以內。

這樣,保持 24 h 出入量負平衡約 500 ml,而嚴重肺水腫得病人負平衡為 1000~2000 ml。具體程度還需依據臨床和床旁 X 線胸片所示肺水腫的程度而定:

間質性肺水腫應負 500~1000 ml;

肺泡性肺水腫應負 1000~1500 ml;

極重度肺泡性肺水腫(大白肺)時 24 小時負平衡 1500~2000 ml 也不為過,甚至可達 3000~5000 mL/d。

3~5d 後,如肺淤血、水腫明顯減退,應逐漸減少負平衡量,逐漸過渡到出入量大體平衡。出入量負平衡期間應注意防止發生低血容量、低血鉀(袢利尿劑的使用)和低血鈉等。

液體量的監測

有條件的話,推薦採用 PICCO 補液技術:利用此技術指導補液量尤其適用於需要補液卻合併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避免盲目補液從而縮短病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費用較高,不過,沒有 PICCO 也不用著急,以下指標也可以來相助:

直接觀測

直觀地觀察患者水腫情況,如有無球結膜水腫、雙下肢有無水腫等。

中心靜脈壓(CVP)

中心靜脈壓(CVP)CVP 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靜脈胸腔段的壓力。它可反映患者血容量、心功能與血管張力的綜合情況。CVP 的正常值為 5-12 cmH2O。CVP 偏高,補液治療前,首先需改善心功能,根據 CVP 調整補液速度。需要注意的是 CVP 不能單從數值上進行判斷,還需要看其動態的發展,從而做出判斷。

CWP

即肺毛細血管楔壓,正常範圍 6-15 mmHg。CWP 增高,而 CVP 即使正常時,也應避免輸液過多,以免加重肺水腫,並應考慮降低肺循環阻力。CWP 低於正常值時,則反映血容量不足,比 CVP 的靈敏度高。

CI

即心指數,等於(心率×每搏輸出量)/體表面積。代表每平方米體表面積的每分輸出量,非連續指標,正常範圍 3~5,降低時提示心功能較差。

利尿劑的應用

強效袢利尿劑可大量迅速利尿,降低心臟容量負荷,從而緩解肺淤血,緩解急性左心衰的症狀。

呋塞米(速尿)

呋塞米(速尿)、託拉塞米靜脈應用列為首選。呋塞米,先靜脈注射 20-40 mg,繼以 5-40 mg/h 維持,總劑量在起初 6 h 不超過 80 mg,起初 24 h 不超過 200 mg。或託拉塞米注射液 10-20 mg 緩慢靜脈注射。

其他利尿劑

噻嗪類利尿劑、保鉀利尿劑(螺內酯)等僅作為袢利尿劑的輔助或替代藥物,或在需要時作為聯合用藥。一般在利用利尿劑效果不佳、加大劑量仍未見良好反應以及容量負荷過重的急性心衰患者,可加用噻嗪類和(或)醛固酮受體拮抗劑:

氫氯噻嗪 25-50 mg,bid,或螺內酯 20-40 mg/d。

臨床研究表明,利尿劑劑量聯合應用,其療效優於單一利尿劑的大劑量,且不良反應也更少。利尿劑的應用過程中應監測尿量,並根據尿量和症狀的改善情況調整劑量;另外,需要監測電解質水平,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最後,還有思考題哦:對於心衰的患者,給予吸氧是否是正確的治療措施?為什麼?

答案:

氧氣用於治療急性心衰,對CHF並無應用指徵(Ⅲ類,A級) 。

無肺水腫的心衰患者,給氧可導致血流動力學惡化,但對心衰伴夜間睡眠呼吸障礙者,夜間給氧可減少低氧血症的發生。



相關焦點

  • 哪些患者要補液?燒傷、重症怎麼補?這份補液攻略請收好!
    補液看似簡單,實則是個「技術活」,界小藥便經常被科主任提問: 哪些患者需要補液?該怎麼補? 重症患者如何安全補液? 酸中毒患者如何補? 心衰患者如何補? 燒傷患者又如何補?
  • 如何治療心衰 心衰病人能活多久
    如因心臟本身或與心臟有關的臟器如肺臟、肝臟、腎臟等的原因引起心臟負擔過重,開始心臟還能通過加快心率來代償,但在不斷努力代償後心肌變厚,心臟收縮的能力已不足以把血液送到全身組織時,就會引起全身一系列的變化,如呼吸加快、心臟擴大、肝臟增大、全身水腫、內臟瘀血等,若不及時搶救,勢必會危及生命。  怎樣警惕心臟衰竭?
  • 18歲小夥患紅斑狼瘡致多臟器衰竭,這個壞習慣很多人還在犯
    12月初的一個凌晨,甘肅18歲小夥小餘因高熱、胸悶氣短、全身皮膚紅斑伴重度水腫被120連夜送到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急診科。 「患者當時來的時候是一個高熱的狀態,體溫在40℃以上,全身重度水腫多臟器衰竭且意識不清,隨時有呼吸心跳驟停的風險,病情危重。」
  • 18歲小夥患紅斑狼瘡致多臟器衰竭 這些錯誤很多人還在犯!
    12月初的一個凌晨,甘肅18歲小夥小餘因高熱、胸悶氣短、全身皮膚紅斑伴重度水腫被120連夜送到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急診科。「患者當時來的時候是一個高熱的狀態,體溫在40℃以上,全身重度水腫多臟器衰竭且意識不清,隨時有呼吸心跳驟停的風險,病情危重。」
  • 心衰病人能活多久 這些因素影響存活時間
    心衰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心衰是心力衰竭的簡稱,因為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所以心衰很嚴重,那麼請問心衰病人能活多久?如何預防心衰?心衰的症狀有哪些?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心衰病人能活多久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心衰也有能治好的。要看現在的具體病理指標才能確定預後,治療方法也起到關鍵作用。積極進行保守治療,消除心衰是關鍵。
  • 臨床補液,這3點你不容忽略
    注意下列情況不宜採用口服補液:  1)少尿或無尿;  2)嚴重脫水、有休克徵象時須靜脈補液;  3)嚴重腹瀉(糞便量超過每小時30ml/kg);  4)葡萄糖吸收障礙;  5)由於嚴重嘔吐等原因不能口服者;  6)腸梗阻、腸麻痺和腸穿孔;  7)酸鹼平衡紊亂,伴有代謝性鹼中毒時。
  • 心臟衰竭能活多久?熬夜傷身危害
    這麼下去不禁讓人有些擔憂:會不會引起心臟衰竭,心臟衰竭能活多久?熬夜到什麼程度會猝死?其實這種擔憂不無道理,雖然熬夜看似小事,一時半會兒不會釀成什麼大禍。但是縱觀歷來發生的猝死事件可以發現,很多時候猝死往往就發生在夜晚。就像年前參加某夜間綜藝的明星一樣,儘管平素身體健康、熱愛鍛鍊,但是仍然發生了猝死、突然離世,徒留粉絲們唏噓不已。
  • 心內科主任:警惕老年人心衰的5大早期症狀,早防早治能保命
    對於老年人來說,對其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並不是癌症,而是是心臟衰竭。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劉洪智表示,心臟衰竭是長期的不良用藥、生活習慣、以及血壓控制不利等因素導致的,如果能從心臟衰竭的早期症狀,發現心衰的苗頭,及早進行幹預,就能儘可能低延緩心臟的惡化速度。
  • 心衰了該如何控制?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這些
    心衰了該如何控制?心衰患者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家中,因此患者及其家人對於心衰患者的生活管理非常重要。首先是按醫囑服藥,切不可私自停藥、減藥,以免疾病反覆或加重。未經專科醫生同意,更不可擅自加用消炎止痛藥、激素等。
  • 臨床補液總結,簡明扼要!
    ③ 脈搏:補液後脈搏逐漸恢復正常,表示補液適當:若變快,變弱,預示病情加重或發生心功能不全。   ④ 尿量:尿量正常(每小時50 ml以上)表示補液適當。   ⑤ 其他:觀察脫水狀態有無緩解,有無肺水腫發生,有無心功能不全表現等。
  • 心衰病人去世前的徵兆 小心這些症狀
    心衰的診斷是預防的前提所以即使發現可以少很多的麻煩。根據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壓等基礎心血管病的病史,有休息或運動時出現呼吸困難、乏力、下肢水腫的臨床症狀,有心動過速、呼吸急促、肝臟腫大的體徵,有心腔擴大、第三心音、水平升高等心臟結構或功能異常的客觀證據,有收縮性心力衰竭或舒張性心力衰竭的特徵,可作出診斷。
  • 中國心衰離子管理專家共識
    心衰患者離子異常很常見,如何更好管理?近日,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家委員會發布了新共識。01鉀離子管理低鉀血症管理:正常低值血鉀也應當補鉀1.圖3心力衰竭合併急性症狀性低鈉血症的治療2、高鈉血症:補液速度不宜過快補液速度不宜過快,並密切監測血鈉,以每小時下降不超過0.5~1.0 mmol/L,24 h不超過10~12 mmol/L為宜,但24 h也不要補液過程中應進行血鈉監測及神經系統檢查以調整補液量。
  • 這例心衰,90% 心內科醫生沒見過
    心衰的病因差異很大,原發性心肌損害和異常是引起心衰最主要的病因,除心血管疾病外,非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代謝性疾病也可導致心衰,識別這些病因、儘早採取相應治療,往往可以有效逆轉甚至治癒。近期,我科成功診治一例罕見長時間嚴重心力衰竭合併肺部感染患者,以期引大家注意。
  • 心衰早知道,這7大預警信號要警惕!丨11.26全國心衰日
    此時,心臟的泵血功能衰退,就像彈性減退的「皮球」,輸出血量不能夠滿足身體代謝的需要,器官和組織中的血液也不能順利回流到心臟。患者可出現呼吸困難、乏力、水腫(尤其下肢)等表現。 心衰有什麼危害?1.心衰是一種進展性疾病。隨著疾病的發展,臨床症狀會不斷加重,甚至影響生命。
  • 李新立:2018年 AHA右心衰竭評估和管理共識|SCC 2019_心力衰竭_SCC...
    臨床表現右心衰竭患者可表現為疲乏/活動能力降低、心腎症候群、心肝症候群、蛋白質營養不良、凝血功能異常、惡病質,患者死亡率增高。2.急性右心衰竭管理急性右心衰竭診斷時,容量管理和維持灌注至關重要。低血壓合併低容量時應適當補液;容量過多時,需靜脈推注利尿劑。對於利尿劑抵抗的頑固性容量負荷重的患者,可行持續靜脈血液濾過或超濾。急性右心衰竭患者均應監測尿量、腎功能以及血流動力學狀態,以指導下一步治療決策。
  • 休克:液體復甦的原則和層次|液體|患者|休克|反應性|-健康界
    1.休克的定義2014年歐洲重症協會將休克定義為伴有細胞氧利用不充分的危及生命的急性循環衰竭。中國教科書的定義是: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組織灌注不足所導致的細胞缺氧和功能受損的臨床症候群。
  • 下肢水腫的原因 下肢經常水腫快試試這些方法
    1、器質性疾病引起的水腫腎性浮腫患急性腎炎慢性腎炎或腎病,由於腎血流減少,鈉、水瀦留,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尿中丟失蛋白太多,會造成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使組織間隙已液聚集而引起浮腫。心源性浮腫當各種心臟病發生右心衰竭時,由於靜脈血液不能順利回流,引起靜脈內壓力升高,體液漏出進入組織間隙,引起浮腫。
  • 每發病一次,與死亡更近一步,直至呼吸衰竭……肺心病的防治不容忽視!
    急性肺心病是由於肺動脈栓塞,肺循環大部受阻,肺動脈壓急劇增高,急性右心室擴張,右心室功能衰竭。表現為起病急驟,突發嚴重的呼吸困難,常伴胸痛、焦躁不安、暈厥、休克、猝死,可有發熱、劇咳、咯血等。 慢性肺心病發病緩慢,一般長達數年或數十年,多由肺組織、肺動脈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變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