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患者要補液?燒傷、重症怎麼補?這份補液攻略請收好!

2020-12-01 騰訊網

補液攻略在手,再也不用抖!

補液治療是指液體(如葡萄糖水、生理鹽水、電解質、膠體等)通過輸液或口服進入內環境的治療方法,以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和補充能量,恢復正常生理功能。

補液看似簡單,實則是個「技術活」,界小藥便經常被科主任提問:

哪些患者需要補液?該怎麼補?

重症患者如何安全補液?

酸中毒患者如何補?

心衰患者如何補?

燒傷患者又如何補?

為了避免「一問三不知」,界小藥參考文獻,總結這篇較為全面的補液攻略,供臨床補液參考。

一.哪些患者要補液?

補液治療主要應用於下列情況:

1、不能經口攝入或經口攝入不足,難以維持生理需要,如昏迷患者、食道嚴重狹窄患者等。

2、需要迅速補充有效血容量,如各種休克、脫水、失血、大面積燒傷。

3、危重患者的搶救治療。

4、外科患者術中及術後。常用的平衡鹽溶液有乳酸鈉和複方氯化鈉溶液(1/6M乳酸鈉溶液1/3+複方氯化鈉溶液2/3)、碳酸氫鈉和等滲鹽水溶液(1.25%碳酸氫鈉溶液1/3和等滲鹽水2/3)。

二.補液的液體有哪些?

1、晶體液(電解質)常用:葡萄糖水、糖鹽水、等滲鹽水、林格氏液、平衡鹽液等;

2、膠體液常用:全血、血漿、右旋糖酐、羥乙基澱粉等;

3、鹼性液體常用:5%碳酸氫鈉或11.2%乳酸鈉。

表1 補液常見液體及主要功能

界小藥特別提醒的是:

0.9%氯化鈉注射液為等滲等張液,可以較好地維持血管的血容量。

5%葡萄糖注射液為等滲低張液,葡萄糖進入體內很快被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不能起到維持滲透壓的作用,主要用於補充水分及供能。但是在糖代謝障礙(如高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應謹慎使用。

三.補液四大經典秘籍

秘籍1:什麼是量出而入?

在制定補液計劃時,需要對患者的脫水錶現進行估計,在患者就診後,準確測量並記錄失水量,以後的繼續失水量就按照記錄的失水量進行補充,丟失多少,補充多少,即量出為入

一般補液量為生理需要量+額外丟失量+繼續丟失量;

額外丟失量包括:嘔吐、腹瀉、胃腸鹼壓、腸瘻等喪失的液體量、高熱皮膚散熱出汗量等;

繼續丟失量包括:脫水利尿劑使用後尿量、插胃管等體液引流量、抽取胸腹水量等。

秘籍2:為何要先鹽後糖?

一般先擴容,後調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擴容時,先晶體後膠體,體液丟失的主要是胃腸液、血漿或血,需要用等滲的液體來補充。

原因看這裡:葡萄糖注射液雖然也是等滲的(10%葡萄糖是高滲的),但進入體內後迅速被代謝為二氧化碳和水,達不到恢復血容量的目的,因此需要先鹽後糖。

▍秘籍3:見尿補鉀在何時?

脫水患者的鉀的總量不足,但在缺水的情況下,血液濃縮,患者的血鉀不一定降低;再額外補鉀甚至可能使血鉀升高,引發高鉀血症。

因此,只有患者尿量達到40ml/h(1000ml/天)以上時,補鉀才是安全的,此即見尿補鉀。

秘籍4:先快後慢,速度幾何?

補液速率遵循先快後慢的原則(當然搶救休克時速度應快),即先快速輸入鹽水使血壓回升至正常,而再根據情況減慢輸液速度。

通常60滴/分,相當於250ml/h。需注意的是心、腦、腎功能障礙者補液應慢,補鉀時速度應慢。

四.3類特殊患者如何補液?

▍重症患者該如何補?

首先根據危重患者的實際情況選用不同的液體:

(1)擴容常用全血、血製品、右旋糖酐、羥乙基澱粉等膠體液及0.9%氯化鈉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晶體液等;

(2)熱量補充常用:10%葡萄糖注射液等;

(3)糾正酸中毒常用:5%碳酸氫鈉或11.2%乳酸鈉等。

心、腦、腎功能障礙者補液均應慢;補鉀時速度應慢;但搶救休克時速度應快,應用甘露醇脫水時速度應快。

在補液過程中密切注意觀察以下指標:

滑動查看

(1)平臥時頸靜脈充盈不明顯,表示血容量不足;若充盈明顯表示心功能不全或補液過多。

(2)血容量減少會導致心率加快,補液後脈搏逐漸恢復正常,表示補液適當;若脈搏變快變弱,則預示病情加重或發生心功能不全。

(3)中心靜脈壓(CVP):CVP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靜脈胸腔段的壓力,它可反映患者血容量、心功能與血管張力的綜合情況:

CVP和血壓同時降低,表示血容量嚴重不足,需要加快補液;

CVP降低而血壓正常,表示血容量不足,需要適當補液;

CVP增高而血壓降低,表示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對過多,應減慢補液並給予強心藥物;

CVP增高而血壓正常,表示容量血管過度收縮,需要使用舒張血管的藥物;

CVP正常而血壓降低,則表示血容量不足或心功能不全,應做補液試驗,即10min內靜脈注入生理鹽水250ml,若血壓升高而CVP不變,則為血容量不足,若血壓不變而CVP升高,則提示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

(4)尿量:患者尿量是比較直觀的指標,尿量正常表示補液適當。

(5)血乳酸:血乳酸是休克早期最敏感的指標,血乳酸高於2mmol/L稱為高乳酸血症,高於4mmol/L即為乳酸酸中毒,血容量不足會導致血乳酸升高,因此血乳酸也是反映血容量的一個指標之一。

(6)其他:觀察脫水狀態有無緩解,有無肺水腫發生,有無心功能不全表現等。

臨床上心衰患者是最常見的危重患者,心衰患者的補液還需注意以下兩點:

滑動查看

(1)心衰患者在滴注鹽水、低分子溶液或膠體溶液時更應注意,忌多忌快,以免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衰。一般情況下,心衰患者的液體輸注需控制在每分鐘20滴以內。

特別是要控制生理鹽水的攝入,一般限制鈉攝入每日少於2 g,必要時需要根據血氣分析提示的血鈉水平,動態控制鈉的攝入量,以維持電解質平衡。

(2)有液體瀦留證據的所有心衰患者均應給予利尿劑。強效袢利尿劑可大量迅速利尿,降低心臟容量負荷,從而緩解肺淤血,緩解急性左心衰的症狀。

利尿劑的應用過程中應監測尿量,並根據尿量和症狀的改善情況調整劑量;另外,需要監測電解質水平,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酸中毒時如何補?

酸中毒包括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謝性酸中毒,糾正酸中毒最重要的措施是去除病因;酸中毒往往合併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還需要注意預防鉀、鈉、鈣、鎂等電解質。

滑動查看

(1)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是由於原發性的PaCO2升高導致的pH降低。

多是由於呼吸中樞抑制、呼吸機麻痺、胸部活動障礙、上氣道阻塞、肺部疾病等導致。治療最重要的是改善通氣障礙,排除體內瀦留的二氧化碳。在通氣障礙糾正前儘量避免給予鹼性液體糾正酸中毒,否則會增加體內CO2的形成,加重呼吸性酸中毒。

(2)代謝性酸中毒

是酸鹼平衡紊亂最常見的類型,多見於PaCO2升高的疾病,如休克、心臟驟停等引起的缺血和缺氧導致。代謝性酸中毒是因體內各酸性物質增高,使血漿HCO3水平原發性降低,故治療方案主要為去除病因,減少酸性物質的生成,必要時給予鹼性藥物。

輕度代謝性酸中毒可以通過補液而自行緩解;重度代謝性酸中毒需用鹼性溶液糾正,臨床常用的是5%碳酸氫鈉,給藥劑量計算公式為:

5%碳酸氫鈉(ml)=(24-血測得HCO3值)×體重(kg)×0.7

避免矯枉過正。嚴重酸中毒時,其目標並非是將pH糾正到正常範圍(7.35~7.45),而是糾正到pH7.2或者等於HCO3為20即可。且因肺臟的代償作用,PCO2大多偏低,故可能需要的碳酸氫鈉並不多。

所以為避免酸中毒糾正過快、過度,一般先給計算量的1/2,待HCO3水平升高後再加以調整。

▍燒傷患者如何補?

燒傷患者往往有嚴重的失水失液,補液是燒傷患者重要的治療措施,燒傷補液國內指南建議:

滑動查看

(1)燒傷後第一個24小時,每1%燒傷面積每千克體重補膠體和電解質液1.5 ml(小兒2.0ml),另加水分,一般成人需要量為2000ml,小兒依年齡或體重計算。

(2)膠體和電解質或平衡鹽液的比例一般為0.5:1,嚴重深度燒傷可為0.75:0.75。

(3)補液速度:開始時應較快,傷後8小時補入總量的一半,另一半於後16小時補入。燒傷後第二個24小時的膠體和電解質液的補液量為第一個24小時的一半,生理需水量仍為2000 ml。

(4)液體的種類視情況而定。水分除口服外,可用5%葡萄糖溶液補充。膠體液一般以血漿為首選,也可採用5%白蛋白或全血,特別是面積較大的深度燒傷可補充部分全血。還可選用右旋糖酐、409液、706液等血漿增量劑,但24小時用量一般不宜超過1000~1500ml。

(5)應用平衡鹽液:目的是一方面避免單純補充鹽水時,氯離子含量過高可導致高氯血症;另一方面可糾正或減輕燒傷休克所致的代謝酸中毒。

若深度燒傷面積較大,出現明顯代謝性酸中毒或血紅蛋白尿時,部分平衡鹽溶液量可改用單純等滲鹼性溶液,以糾正代謝性酸中毒或鹼化尿液。

(6)應用利尿藥物:為了迅速使游離血紅蛋白從尿中排出,減少對腎臟的刺激和引起腎功能障礙的可能,在適當增大補液量糾正血容量的同時,可間斷應用利尿藥物,常用的為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100~200ml,每4小時1次。

如效果不明顯時,可加用或改用利尿酸鈉或速尿。

(7)燒傷補液過要避免補液量過少或過多:少往往使休克難以控制,且可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過多則可引起循環負擔過重及腦、肺水腫,並促使燒傷局部滲出增加,有利於細菌的繁殖和感染。

因此一定要根據病情,密切觀察如下指標進行調整:

尿量:腎功能正常時,尿量大都能反映循環情況。一般要求成人均勻地維持每小時尿量30~40ml。低於20ml應加快補液;高於50ml則應減慢。有血紅蛋白尿者,尿量要求偏多;有心血管疾患、複合腦外傷或老年患者,則要求偏低。

精神狀態:安靜、神志清楚、合作,為循環良好的表現。若患者煩躁不安,多為血容量不足,腦缺氧所致,應加快補液。如果補液量已達到或超過一般水平,患者出現煩躁不安,應警惕腦水腫的可能。

無明顯口渴。如有煩渴,應加快補液。

保持血壓與心率在一定水平。一般要求維持收縮壓在90mmHg以上,脈壓在20mmHg以上,心率每分鐘120次以下。脈壓的變動較早,較為可靠。

呼吸是否平穩:如果出現呼吸增快,就查明原因,如缺氧、代謝性酸中毒、肺水腫、急性肺功能不全等,及時調整輸液量。

維持中心靜脈壓於正常水平。一般而言,血壓低、尿量少、中心靜脈壓低,表明回心血量不足,應加快補液;中心靜脈壓高,血壓仍低,且無其他原因解釋時,多表明心輸出能力差。補液宜慎重,並需研究其原因。由於影響中心靜脈壓的因素較多,特別是補液量較多者,可考慮測量肺動脈壓(PAP)和肺動脈楔入壓(PWAP)以進一步了解心功能情況,採取相應措施。

參考文獻:

[1]陳偉.燒傷後補液的計算公式研究[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35(03):542.

[2]李登倫,陳寶國,孫宏建,田曉東,黎鳳明.分析大面積燒傷休克期補液治療的臨床特點及注意事項[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誌,2020,7(13):22-23.

[3]楊傑孚.2014年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新亮點(慢性心衰)[A].中國南方各省市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港澳臺地區心血管病專科學院.第16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專刊[C].中國南方各省市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港澳臺地區心血管病專科學院:嶺南心血管病雜誌編輯部,2014:2.

本文首發:醫學界臨床藥學頻道

本文作者:醫者仁心仁術

責任編輯:茜茜

相關焦點

  • 補鈉、補鉀怎麼補?怎麼算?這份補液攻略請收好
    補液攻略,建議收藏!  低鈉血症、低鉀血症是臨床常遇到水鹽失衡類型,是臨床上最容易忽視的問題之一。其中,補鈉公式在臨床上廣泛地被應用,但由於大家對它的看法不同而算法各異。  臨床上,造成低鈉的原因各有不同,最常見的有脫水後低鈉與疾病相關性低鈉,今天我們來講講大家關心的臨床補鈉、補鉀問題。  補鈉量怎麼算?  我們知道,正常人血鈉值的範圍在135-148 mmol/L,鈉鹽攝入量為7-12 g/d。
  • 臨床補液總結,簡明扼要!
    注意改善循環;   3、根據化驗結果:白蛋白、鈉、鉀、鈣等,缺多少補多少,補到化驗複查基本正常;   4、禁食大於3天,每天補20%脂肪乳250 ml;   5、糖尿病。血糖高,補液時一定要記得加RI。根據不同情況:a:老年人,即使沒有糖尿病,也要加RI,按5:1給,因為手術是一個應激,會有胰島素抵抗血糖升高;b:糖尿病病人,根據具體血糖情況。
  • 臨床補液,這3點你不容忽略
    臨床上,補液是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但這個「技術活」,需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問題。補液怎麼補?補液的給藥途徑有哪些?補液順序和速率又該怎麼選擇?這篇補液精華,帶你熟知補液一二三,只需幾分鐘,補液知識全帶走。
  •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臨床學資料:燒傷補液知識點的總結
    更多考試試題請輕戳>>>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題庫燒傷是急診常見的急症,也是外科學中常考的章節,中公衛生人才網的老師就燒傷補液進行了相關知識點的總結,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進行複習。首先我們來看一道考題:1.【單選題】男,40歲。
  • 多了水腫 少了衰竭:心衰患者如何補液?
    然而,急性心衰多以急性肺水腫、心源性休克為主要臨床表現,對補液的要求就更加苛刻:因為,過度補液會加重肺水腫,補液量不足則引起組織氧合障礙,進而引起腎血管收縮(保障重要臟器灌注)從而導致腎功能損傷。那麼,心衰患者補液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補液時換算液體張力和濃度總頭疼?這 2 點補液技巧請收好!
    眾所周知,兒科補液向來精細,不同濃度和低張的液體是應用主體。那麼,天天都在開液體的你,知道如何快速換算液體的張力和濃度嗎? 丁香公開課《兒科必備:臨床補液全解析》中,總結出以下 2 個技巧: 一、如何搞定張力計算? 臨床溶液的張力,是指溶液溶質的微粒對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濃度越大,對水的吸引力越大。
  • 寶寶腹瀉之後,補液鹽怎麼用?最靠譜的攻略和評測來啦!
    秋天感染了腹瀉的寶寶比較多,而一般來說,腹瀉的時候,都建議給寶寶用「補液鹽」。很多寶媽在後臺詢問補液鹽的使用問題,今天口袋育兒就聊聊這個:01 | 為什麼要用補液鹽?什麼時候用腹瀉疾病本身不會對寶寶造成嚴重傷害,而由此引發的嚴重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可能造成死亡。
  • 燒傷患者為什麼要輸血漿?
    燒傷患者為什麼要輸血漿?舉報 (原標題:燒傷患者為什麼要輸血漿
  • 兒童急性感染性腹瀉病的補液治療,最新診療規範這樣說!
    關於兒童急性感染性腹瀉病的補液治療,該規範主要涉及以下內容。 1 口服補液 口服補液與靜脈補液同樣有效,是預防和治療輕度、中度脫水的首選方法。目前推薦選擇低滲口服補液鹽(ORSⅢ)。
  • 這份攻略請收好!
    這份攻略請收好!核酸檢測是精準防控的有效手段,是主動篩查無症狀感染者、落實「四早」要求的第一道防線。尤其是進入秋冬季節以後,大量的普通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流感、其他病毒性疾病與新冠肺炎臨床表現極為相似,單靠臨床診斷無法確診。怎樣知道自己是否存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核酸檢測怎麼做?做完檢測多久可以拿到報告?
  • 武漢|31個重症慢病病種全覆蓋!武漢患者請收好這份名單
    武漢患者請收好這份名單 2020-03-08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6山東醫療衛生護理學備考:燒傷後休克護理的高頻考點
    2016山東醫療衛生護理學備考:燒傷後休克護理的高頻考點 1.傷後個24小時補液量:按患者每千克(kg)體重每1%燒傷面積(二度~三度)補液1.5ml(小兒1.8ml,嬰兒2ml)計算,即個24小時補液量=體重(kg)×燒傷面積(%)×1.5ml另加生理曰需水量
  • 補鉀補鈉簡易換算公式,補液高手必備
    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是每個兒科醫生的必備基本功。 記住下面這些常見的數值及公式計算,可以讓我們在計算液體量的時候,事半功倍。 總液體量和能量 總液體量和熱量補充,是我們計算補液非常重要的一步。
  • 西藏軍區總醫院利用豬皮成功救治三度燒傷患者
    7月20日9時,西藏軍區總醫院住院一部13樓燒傷科,痊癒的燒傷患者卓瑪為醫護人員一一獻上哈達。她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說:「謝謝『金珠瑪米』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卓瑪是西藏軍區總醫院首次利用改良異種豬皮成功救治的大面積三度燒傷藏族牧民。
  • 家長要怎麼預防和護理?
    一般成人中腹瀉更常見,兒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現嘔吐,少數患者有噁心、腹痛、頭痛、發熱、畏寒和肌肉疼痛等症狀。諾如病毒感染主要表現為自限性疾病,一般情況下無需特殊治療,以對症或支持治療為主。多數患者發病後1-3天即可康復。
  • 補鉀補鈉簡易換算公式,補液高手必備
    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是每個醫生的必備基本功。記住下面這些常見的數值及公式計算,可以讓我們在計算液體量的時候,事半功倍。
  • 讀圖丨2020線上智博會怎麼看?你需要了解一下這份「雲遊」攻略
    讀圖丨2020線上智博會怎麼看你需要了解一下這份「雲遊」攻略 讀圖丨2020線上智博會怎麼看?你需要了解一下這份「雲遊」攻略
  • 補鉀補鈉簡易換算公式,補液高手必備
    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是每個醫生的必備基本功。 記住下面這些常見的數值及公式計算,可以讓我們在計算液體量的時候,事半功倍。
  • 休克:液體復甦的原則和層次|液體|患者|休克|反應性|-健康界
    1.休克的定義2014年歐洲重症協會將休克定義為伴有細胞氧利用不充分的危及生命的急性循環衰竭。中國教科書的定義是: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組織灌注不足所導致的細胞缺氧和功能受損的臨床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