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立:2018年 AHA右心衰竭評估和管理共識|SCC 2019_心力衰竭_SCC...

2020-12-06 醫脈通

李新立:2018年 AHA右心衰竭評估和管理共識|SCC 2019

2019-04-12 來源:醫脈通

醫脈通整理報導,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4月12日上午,在第21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SCC 2019)心力衰竭論壇專場,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李新立教授作了題為《2018年 AHA右心衰竭評估和管理共識》的精彩報告,要點如下。


右心衰竭的病理生理學和病因


右心衰竭是指伴有右心室功能不全(RVD)所致心衰體徵和症狀的臨床症候群。


右心衰竭時,左右心室相互作用,右心室舒張,室間隔左向運動,右心室幾何形狀改變,同時右心室的快速舒張亦可導致心包束縛增強。這些改變使左心室膨脹性降低,前負荷減少,心室順應性下降,從而導致機體心排出量降低。


右心室壓力超負荷、容量超負荷、收縮力降低均可導致右心衰竭,如表1。


表1 右心衰竭病因 


右心衰竭的表現


1. 臨床表現


右心衰竭患者可表現為疲乏/活動能力降低、心腎症候群、心肝症候群、蛋白質營養不良、凝血功能異常、惡病質,患者死亡率增高。


2. 體徵和症狀


頸靜脈壓升高、有顯著V波、外周水腫、伴腹脹/早飽/腹部不適、有腹水和肝腫大、胸腔積液、S2(P2)亢進、右側S3奔馬律、全收縮期雜音、胸骨左緣收縮期雜音、胸骨旁右室抬舉性搏動。


右心衰竭的評估


1. 輔助檢查


(1)心電圖:電軸右偏,有右房增大的P波表現,伴SI、QIII、TIII 型(提示肺栓塞,特異性高,敏感度低)。


(2)血清標誌物:轉氨酶、膽紅素、血尿素氮(BUN)、肌酐(Crea)無特異性,需密切結合臨床。


(3)超聲心動圖:篩查右心衰的重要手段。三尖瓣環收縮期位移(TAPSE)/肺動脈收縮壓(PASP)比值已被提議用來作為右室-肺動脈偶聯的一種潛在標誌物,以反應右室收縮功能。


(4)心臟核磁共振:測量右室容量、質量和射血分數定量的金標準,可識別右室纖維化。


(5)多層螺旋CT:可評估右室大小和功能。


(6)放射核素成像:可評估右室大小、功能和浸潤,可通過通氣/灌注掃描篩查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


(7)胸片:可觀察患者的心影、肺紋理和胸腔積液。


(8)多種血流動力學改變可提示右心衰竭,如表2。


表2 右心功能血流動力學評估相關變量 


2. 生物標誌物


N端腦利鈉肽前體(NT-proBNP)或可用於診斷右心衰,但特異性不高。B型利鈉肽(BNP)可用於評估右心衰合併肺動脈高壓患者的預後。新近研究發現,STEAP4、SPARCL1和VSIG4或可作為右心衰特異性生物標誌物。另外,某些micro-RNA也可作為右心衰特異性生物標誌物。


右心衰竭的管理


1. 急性右心衰竭管理


急性右心衰竭診斷時,容量管理和維持灌注至關重要。


低血壓合併低容量時應適當補液;容量過多時,需靜脈推注利尿劑。對於利尿劑抵抗的頑固性容量負荷重的患者,可行持續靜脈血液濾過或超濾。急性右心衰竭患者均應監測尿量、腎功能以及血流動力學狀態,以指導下一步治療決策。


患者可應用血管擴張劑和/或強心劑、血管加壓藥物維持灌注。若患者存在肺動脈高壓時,可應用吸入性肺動脈擴張劑。頑固性休克患者可進行機械循環輔助治療。


2. 慢性右心衰竭管理


(1)利尿劑是慢性右心衰竭管理的中流砥柱。


(2)對於肺動脈高壓患者,無論有無右心衰竭,均不推薦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及β受體阻滯劑用於治療肺動脈高壓患者,除非患者伴有高血壓、冠心病或左心衰。


(3)地高辛在慢性右心衰竭患者中長期應用的臨床療效尚不明確。


(4)前列腺素類似物、磷酸二酯酶-5抑制劑(PDE5i)、內皮素受體拮抗劑等肺血管擴張劑在慢性右心衰竭中的療效尚不明確。


(5)單純右心衰竭可選擇植入式右室輔助裝置、經皮右室輔助裝置和體外膜肺氧合(ECMO)等進行機械循環支持。


(6)對於終末期頑固性慢性右心衰竭患者可考慮心臟移植或心肺移植。但患者必須排除所有可逆性病因,並仔細評估惡病質、心源性肝硬化、慢性腎臟疾病、蛋白營養不良等合併症,及其它移植禁忌證。


瓣膜性病變的手術管理


1. 三尖瓣狹窄


三尖瓣狹窄的手術指徵包括C期和D期三尖瓣狹窄,表現為T1/2≥190 ms,瓣膜面積<1.0 cm2,伴或不伴臨床症狀。此類患者可以考慮三尖瓣修復,但術後復發率高。


 

圖1 三尖瓣反流手術管理


2. 肺動脈瓣反流


現行指南推薦,嚴重肺動脈瓣反流合併中重度右室功能障礙、中重度右室擴大、症狀性/持續性心房和心室心律失常,或中重度三尖瓣反流的患者,需考慮手術治療或經導管肺動脈瓣置換(Ⅱa)。


3. 肺動脈瓣狹窄


肺動脈瓣發育不良或合併嚴重三尖瓣反流的患者可進行手術治療(Ⅰ)。


專題連結>>> 第21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SCC 2019)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國際大咖「雲」上對話心衰治療,中藥研究最新進展備受關注
    心力衰竭,是最嚴重的心血管病之一。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心衰患者已高達2300萬,其5年死亡率高達50%。心衰是各種心臟病的晚期階段,且患病率在逐步上升,也被稱為「心臟病最後的戰場」。即使是在歐洲發達國家,也有大約40%因心衰入院的患者可能在1年內再次入院或死亡。同時,心衰還擁有致殘率高、醫療花費高等特點,已經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社會問題。
  • 什麼是scc鱗狀細胞癌抗原 抗原偏高怎麼辦
    隨著現在快節奏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力不從心,感覺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就連年輕人都有這樣的想法,那你知道什麼是scc鱗狀細胞癌抗原嗎,scc鱗狀細胞癌抗原的意義有哪些呢,scc鱗狀細胞癌抗原偏高怎麼辦,一起來看文章介紹吧。
  • 老人半夜憋悶或是心衰 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原標題:老人半夜憋悶或是心衰 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心衰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狀態,是所有心臟病的終末階段,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死亡率,五年生存率與惡性腫瘤相近,嚴重者一年內病死率高達50%,心衰也是導致65歲以上人群住院的首要原因,致死率是乳腺癌、腸癌等晚期癌症的2-3倍!
  • 中國心衰離子管理專家共識
    心衰患者離子異常很常見,如何更好管理?近日,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家委員會發布了新共識。01鉀離子管理低鉀血症管理:正常低值血鉀也應當補鉀1.圖5心力衰竭低鎂血症的評估和治療2、高鎂血症:推薦使用鈣劑心衰患者一旦出現高鎂血症,應立即停用含鎂的藥物,輕度高鎂血症且腎功能正常患者,腎臟能快速清除鎂,無需特殊治療。
  • 譽衡磷酸肌酸獲《2018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推薦
    中訪網訊 《2018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日前正式發布,《指南》在慢性HFrEF藥物治療中指出:「心肌細胞能量代謝障礙在心衰的發生和發展中發揮一定作用,有研究顯示使用改善心肌能量代謝的藥物,如磷酸肌酸等可以改善患者症狀和心臟功能,改善生活質量。」
  • 什麼時候老人容易發生心力衰竭?提醒:留意這些情況
    心力衰竭主要是由於心臟問題引起心功能下降導致的,其典型症狀有呼吸困難、乏力、水腫、心慌等,特別是老人,要尤其注意心力衰竭的誘因。那出現哪些情況老人容易發生心力衰竭?1、引起心力衰竭的常見誘因中,以呼吸道感染最為多見,有數據顯示,大概是佔全部誘因的75%,其中包括肺炎、支氣管炎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
  • 乾貨丨靜脈正性肌力藥物在心衰患者中的使用
    近年來,心力衰竭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是65歲以上老年人住院和死亡的主要病因。臨床常規採用聯合應用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等治療。正性肌力藥物也是臨床醫生治療心力衰竭的有力武器。就此,2020長城會心力衰竭論壇中,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白玲教授對靜脈正性肌力藥物的使用情況及新藥的進展等進行了介紹。
  • 2020 CHDC|黃峻教授: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治進展與思考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心力衰竭是 21 世紀心血管病最大的挑戰,具有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再住院率高和醫療花費高的特點。
  • 高血壓合併心衰,β受體阻滯劑該如何選擇
    同樣的,我國開展的心力衰竭病因學的橫斷面研究也顯示,我國心力衰竭患者合併高血壓的比率高達54.6%,高血壓已成為我國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2]。與此相對的是,研究也已證實心衰患者中較高的基線收縮壓、舒張壓和脈壓水平與較高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相關[3]。因此,高血壓合併心衰患者,應從整體上進行規範治療,從而實現高血壓和心衰的雙重管理。
  • 2020年15個心衰生物標誌物全面大盤點!
    心力衰竭(以下簡稱"心衰")作為心血管疾病的一種,其發病率正在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增加;此外關於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學新數據顯示,2012~2015年,≥35歲的成年人中,心力衰竭的患病率為1.3%,較2000年增加了44.0%,可見對其早期診斷和優化治療的重要性。心衰生物標誌物可以輔助心衰的預測、早期診斷、預後評估和指導治療,對心衰的防治非常重要。
  • 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英文版)簡介
    9期發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簡稱AECOPD共識)。    雖然AECOPD在呼吸內科臨床上佔據重要地位,但至今國際上還沒有現成的AECOPD指南或共識,可以說這一共識的頒布在國內外醫學界尚屬首次,顯示了中國專家的共識也能走出國門,面向世界。
  • 心力衰竭只能活五年?努力做到這些,心衰同樣長壽
    劉永欣醫生指出,如果心力衰竭能夠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同樣可以長命百歲。「對於腫瘤這一類嚴重的疾病,我們可以講它的五年生存率。但是,心衰本身和基礎的心臟病相關,有一些心力衰竭甚至是可以治好的,比如說心肌炎引起的心力衰竭,輸液過快、容量負荷突然增加引起來的心力衰竭等,這些類型的心力衰竭甚至是可以治癒的。」
  • 【專家共識】妊娠合併結構異常性心臟病並發產後出血MDT管理專家...
    2.2.1.2    紫紺型先心病患者妊娠後的血流動力學變化    紫紺型心臟病主要包括未糾正的紫紺型複雜先心病和繼發重度肺動脈高壓導致的艾森曼格症候群以及病程較長的特發性肺動脈高壓。2016年我國《妊娠合併心臟病診治專家共識》將紫紺型心臟病歸為心臟病女性妊娠風險分級Ⅳ級或Ⅴ級,改良WHO心臟病女性妊娠風險分級指出「未糾正的紫紺型先心病妊娠母兒嚴重併發症風險極大」。
  • 佳文分享 | "羊水栓塞臨床診斷與處理專家共識(2018)"解讀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結合國內外文獻,參考美國母胎醫學學會(Society for Maternal-Fetal Medicine,SMFM)"AFE專家共識"等,根據我國的臨床實踐制定了"羊水栓塞臨床診斷與處理專家共識(2018)",旨在提高及規範AFE的診斷和治療水平,以改善孕產婦與圍產兒結局。
  • 走進包醫一附院國家級心衰中心:讓患者享受規範化治療 守住心血管...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被稱為心血管病的「最後戰場」,是複雜的臨床綜合症,冠心病、高血壓、瓣膜病,心肌炎等都會引發心衰。數據顯示,心衰的發病率在0.9%左右,5年死亡率高達50%。以往心衰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反覆住院,帶來沉重的經濟和心理負擔。因此,明確心衰治療和預防的最佳方案,對於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最終轉歸至關重要。
  • 辨機制、尋靶點,新策略助力基層管理CKD合併高血壓/心衰
    而今,2019亞洲ABPM專家共識提出沙庫巴曲纈沙坦是新一代降壓藥物、適宜亞洲人群,ISH 2020 高血壓指南首次表示了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可替代RASI用於高血壓人群心衰患者的治療。劉虹教授分析,ARNI類藥物得到指南青睞的原因在於其獨特雙重作用機制——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系統的同時調節利鈉肽系統,從而增強血管舒張、降低血壓。
  • 行研| 心室輔助裝置——晚期心衰患者的希望
    隨著心力衰竭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對供體需求的缺口日益增大,臨床亟待可替代心臟移植的新治療技術。因此,採用心室輔助裝置的機械性循環支持已成為當前最有希望的替代技術。心室輔助裝置(VAD)作為人工心臟的一大分支,既可作為心臟移植的過渡又可用於心衰患者的輔助循環以利於自體心臟恢復功能。VAD的應用將為各種原因引起的頑固性心衰的患者治療開闢新的途徑。
  • 李為民教授:心衰生物標誌物的研究進展
    早期診斷和早期幹預對改善 HF 患者預後、降低死亡率至關重要,而一些生物標誌物對 HF 臨床診斷與鑑別診斷、療效評估、危險分層及預後評估有重要價值。在第十二屆東方心臟病學會議上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為民教授就《生物標誌物和射血分數——心衰監測標誌的討論》進行了介紹。
  • 指南共識 l DC中文 l ADA/EASD2018共識:T2DM的血糖管理-介紹(01)*
    ASCVD: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CKD:慢性腎功能不全;HF:心衰;DSMES: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教育和支持;SMBG:自我血糖監測本共識討論了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方法圖1總結了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的原則,並為管理和關懷提供了支持。這些推薦一般不適用於單基因糖尿病、繼發性糖尿病、1型糖尿病或兒童糖尿病患者。數據來源、檢索和研究選擇撰寫組以2012年版[4]和2015年版共識[5]作為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