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只能活五年?努力做到這些,心衰同樣長壽

2021-01-15 醫聯媒體

心力衰竭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3》提出,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於持續上升階段,心衰已成為我國心血管病領域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根據全球各地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總人口數中,平均每100個人,就會有3到5個人有某種程度的心力衰竭。因此,心力衰竭可謂是一個嚴重的醫療問題。

心力衰竭十分嚴重,不僅可能會對身體多器官造成損害,還有一定的機率發生猝死,對患者造成巨大的生命威脅。而且,對於心力衰竭也有另外一個說法,一旦患上心力衰竭之後就很難長壽,這種說法有道理嗎?醫聯媒體採訪了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劉永欣,與大家聊一聊心衰患者的長壽秘訣。

心力衰竭後,真的只能活五年?

劉永欣醫生指出,如果心力衰竭能夠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同樣可以長命百歲。

「對於腫瘤這一類嚴重的疾病,我們可以講它的五年生存率。但是,心衰本身和基礎的心臟病相關,有一些心力衰竭甚至是可以治好的,比如說心肌炎引起的心力衰竭,輸液過快、容量負荷突然增加引起來的心力衰竭等,這些類型的心力衰竭甚至是可以治癒的。」劉永欣醫生說道,「還有一部分心力衰竭是一個慢性的過程,比如說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這樣的心力衰竭,只要患者能夠很好的控制、嚴格的用藥、改善生活方式,同樣能活很長時間。在臨床當中,活過十年以上的病例也是非常多見的。」

心衰患者並非不能長壽,但是需要在控制好自身疾病的同時,注意生活的方方面面。飲食是心衰患者應該重點關注的一方面,那麼,心衰患者在飲食方面需要注意什麼呢?

心衰患者在飲食方面需要注意什麼?

對於心衰患者的飲食,劉永欣醫生表示,因為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不好,所以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要做到對患者心臟的功能的,以不誘發他出現心功能的失代償為非常大的一個原則。在飲食方面需要注意3點:

1、少吃多餐,不可暴飲暴食:因為進餐會引起心臟負擔的加重,所以主張心衰的患者要少吃多餐,每一次不要吃太多的食物;

2、低鹽飲食:因為鹽會增加體循環的循環血量,引起心臟負擔的加重,不利對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保護;

3、選擇易消化、低脂肪的食物:儘量讓心衰患者吃容易消化、低脂肪的食物。低脂飲食既對心衰的病人有好處,也對心臟的血管的保護有利。此外,低脂飲食還能避免心衰的基礎疾病的發生。

很多患者認為,一旦患了心衰應該更加注重靜養,避免運動,這樣才能更好保護心臟。實際上是這樣嗎?心衰患者應當避免運動嗎?

心力衰竭應當避免運動嗎?

劉永欣醫生表示,很久以前的一個觀點認為,心力衰竭的患者應當少活動,減少心肌的耗氧,避免心衰的發作。但目前從長期的觀察得到了新的結果,近幾十年發展起來的心臟康復的理論建議,心力衰竭的患者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一定量的運動。長期看來,運動對於心衰的患者是有一定的好處的,和不運動的心衰患者相比較而言,運動的心衰患者的生活質量、遠期的預後會好很多。

劉永欣醫生補充道,心衰患者運動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運動的量。運動過量也是比較危險的,會有引發心衰的風險,嚴重的時候還可能發生生命危險。因此,心衰的患者雖說不是不能運動,但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的運動,把握好運動的方式、運動的量,還有運動的時間。

總而言之,心衰患者並非不能長壽,只要做好對原發疾病的治療,注意飲食和運動,心衰患者同樣可以擁有長久的生存期以及高質量的生活。

相關焦點

  • 老人半夜憋悶或是心衰 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原標題:老人半夜憋悶或是心衰 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心衰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狀態,是所有心臟病的終末階段,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死亡率,五年生存率與惡性腫瘤相近,嚴重者一年內病死率高達50%,心衰也是導致65歲以上人群住院的首要原因,致死率是乳腺癌、腸癌等晚期癌症的2-3倍!
  • 如何治療心衰 心衰病人能活多久
    心衰就是我們常說的心力衰竭,也是常見面的一種心臟疾病,心臟在我們的身體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心臟出現了問題那麼我們的身體就會有大問題。那麼心衰病人能活多久呢?心衰的治療有哪些方法呢?  心衰病人能活多久這個與很多因素有關,有的人可能身體、心理素質都很好,所以活的就會久點,但是有的人被疾病折磨的苦不堪言,可能會活不了多久。
  • 心衰病人去世前的徵兆 小心這些症狀
    心臟是我們最重要的身體器官之一,如果心臟有問題,那麼我們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而心力衰竭就是心臟出現問題了。用藥物治療心衰往往只能起到緩解症狀、解除患者一時痛苦的作用。那麼,心衰病人去世前的徵兆是什麼?來了解一下吧。
  • 心衰病人能活多久 這些因素影響存活時間
    心衰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心衰是心力衰竭的簡稱,因為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所以心衰很嚴重,那麼請問心衰病人能活多久?如何預防心衰?心衰的症狀有哪些?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心衰病人能活多久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心衰也有能治好的。要看現在的具體病理指標才能確定預後,治療方法也起到關鍵作用。積極進行保守治療,消除心衰是關鍵。
  • 什麼時候老人容易發生心力衰竭?提醒:留意這些情況
    心力衰竭主要是由於心臟問題引起心功能下降導致的,其典型症狀有呼吸困難、乏力、水腫、心慌等,特別是老人,要尤其注意心力衰竭的誘因。那出現哪些情況老人容易發生心力衰竭?1、引起心力衰竭的常見誘因中,以呼吸道感染最為多見,有數據顯示,大概是佔全部誘因的75%,其中包括肺炎、支氣管炎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
  • 2020 CHDC|黃峻教授: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治進展與思考
    2020年11月28日,在重症心臟病大會(CHDC)上,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黃峻教授,就慢性心力衰竭(簡稱「心衰」)近年來的預防與治療新進展作了精彩分享。一個爭議的概念:慢性心衰命名與分類黃峻教授介紹,慢性心衰已經成為我國中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和死亡原因。
  • 2017年全國心力衰竭日:關注心臟病最後的戰場,讓心跳更有力
    上海2017年11月26日電 /美通社/ -- 11月26日是「全國心力衰竭日」,為促進心衰的規範治療,正確引導患者和高危人群早診斷、早治療,諾華在上海舉行了「2017全國心衰日媒體溝通會」。
  • 得糖尿病後能活多久?做到這幾點照樣能長壽
    中國是糖尿病第一大國,目前糖尿病人已經達到1.14億,這麼多人得糖尿病,對國家也是一種負擔,所以國家越來越重視糖尿病的防控工作,目的就是讓糖尿病人健康長壽,不得併發症。經常有糖尿病朋友問:得了糖尿病能長壽嗎?
  • 高血壓合併心衰,β受體阻滯劑該如何選擇
    高血壓與心力衰竭密切相關,兩者形成了相互促進的惡性循環。Framingham研究提示,血壓水平越高,患者的慢性心力衰竭終身風險越高;而有關Framingham研究20年隨訪數據的歸因分析進一步發現,心力衰竭發生的歸因風險中以高血壓最高,超過心肌梗死、冠心病及糖尿病[1]。
  • 得了心衰到底有多嚴重?還能活多久?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指由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臟泵血功能受損,也是心臟疾病發展的終末階段。在我國35歲以上的居民中,約有1370萬心衰患者。而作為心衰的高危人群,80歲以上老人心衰患病率接近12%,約有370萬人左右。老年心衰患者發生心衰惡化和再入院的風險高,高齡是心衰患者預後差的危險因素。
  • 譽衡磷酸肌酸獲《2018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推薦
    中訪網訊 《2018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日前正式發布,《指南》在慢性HFrEF藥物治療中指出:「心肌細胞能量代謝障礙在心衰的發生和發展中發揮一定作用,有研究顯示使用改善心肌能量代謝的藥物,如磷酸肌酸等可以改善患者症狀和心臟功能,改善生活質量。」
  • 心衰是我國ICD/CRT植入者死亡的首因!POSCD-China研究
    近期發布的POSCD-China研究結果顯示,我國接受這些器械植入的患者中主要為非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 該研究是一個多中心、前瞻性心衰註冊登記研究,是中國樣本量最大一組有一級預防心原性猝死適應證的慢性心衰患者。
  • 李新立:2018年 AHA右心衰竭評估和管理共識|SCC 2019_心力衰竭_SCC...
    醫脈通整理報導,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心衰老人能活多久?2個因素很重要,無法一概而論
    心衰的全程是心力衰竭,是心臟因為多種病變的原因導致功能下降而引起的。心臟是為人體各器官和組織供應血液的重要器官,如果心臟功能無法正常運行,體內的血液無法正常循環,因此,心衰是一種相當嚴重的疾病。出現心衰之後患者會經常感覺到胸悶、氣喘、心悸、乏力、下肢水腫等症狀,而心衰是一種很難逆轉的疾病。因此,一般被診斷為心衰之後,患者最關心的就是自己還能活多久。心衰病人能活多久心衰在心內科是非常常見的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得了心衰後使十分兇險的。主要原因在於一方面上了年紀的人身體素質開始變差,另一方面可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基礎病。
  • 走進包醫一附院國家級心衰中心:讓患者享受規範化治療 守住心血管...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被稱為心血管病的「最後戰場」,是複雜的臨床綜合症,冠心病、高血壓、瓣膜病,心肌炎等都會引發心衰。數據顯示,心衰的發病率在0.9%左右,5年死亡率高達50%。以往心衰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反覆住院,帶來沉重的經濟和心理負擔。因此,明確心衰治療和預防的最佳方案,對於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最終轉歸至關重要。
  • 久坐會增加心衰風險,少坐多走多預防
    很多人知曉運動的好處,也會定期鍛鍊鍛鍊,但為什麼還是會發生心衰?兩項涉及絕經後女性的研究發現,久坐的行為增加了患心力衰竭的風險,但步行會減少患高血壓的風險。,心力衰竭,冠心病或中風。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康納·米勒(Connor Miller)是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他在獲得UB的流行病學碩士學位後一直在工作,他說:「簡而言之,請您迅速採取行動,並努力使其步入正軌
  • 心衰早知道,這7大預警信號要警惕!丨11.26全國心衰日
    最新統計顯示,我國心衰患病率大概為1.3%,約有1370萬人,而在>70歲的人群中,患病率>10%,住院心衰患者的病死率也很高,大約為4.1%,儘管如此,大多數人對心衰的認知度和重視程度均較低。為了更好地提高全民對心衰的認知和關注,每年的11月26日定為「全國心力衰竭日」。下面和小編一起來學習心衰的相關知識吧!心衰是什麼?
  • 研究認為:久坐或增加女性心衰機率
    據美國健康生活新聞網11月24日報導,最新研究提醒說,即便運動量達到建議水平,久坐或久躺也會大大增加老年女性心衰住院的風險。這些女性在該研究開始時無一確診心力衰竭。報導稱,在平均9年的隨訪期間中,只有1400多名女性因心衰入院治療。與每天坐著或躺著少於6.5小時的女性相比,每天坐著或躺著6.6小時至9.5小時的女性心衰住院的風險高出15%,每天坐著或躺著超過9.5小時的女性則高出42%。
  • 研究認為:久坐或增加老年女性心衰機率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新媒體專電 據美國健康生活新聞網11月24日報導,最新研究提醒說,即便運動量達到建議水平,久坐或久躺也會大大增加老年女性心衰住院的風險。這些女性在該研究開始時無一確診心力衰竭。報導稱,在平均9年的隨訪期間中,只有1400多名女性因心衰入院治療。與每天坐著或躺著少於6.5小時的女性相比,每天坐著或躺著6.6小時至9.5小時的女性心衰住院的風險高出15%,每天坐著或躺著超過9.5小時的女性則高出42%。
  • 得了心衰還能活多久?延長心衰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案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能活多久?】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種漸進性疾病,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如果沒有得到治療,這種疾病通常是由其他削弱心臟的條件引起的,例如:心臟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出錯,高血壓,心臟肌肉的炎症或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