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揭示ALKBH1對非配對DNA 6mA去甲基化的結構基礎
2016年,耶魯大學Andrew Xiao首次報導ALKBH1在真核生物中具有DNA 6mA去甲基化酶活性,而後一系列的研究表明人源ALKBH1的異常表達導致了多種發育缺陷和癌症的發生。然而,ALKBH1的生化機理和分子機制並不清楚。
-
生物物理所等發現SALL4A蛋白調節增強子上的DNA去甲基化
哺乳動物DNA的胞嘧啶甲基化修飾被認為是最穩定的表觀遺傳修飾,在維持性DNA甲基轉移酶的作用下,親代細胞基因組的DNA甲基化信息經過有絲分裂以半保留複製的方式傳遞給子代細胞。近年來的研究發現,TET家族蛋白能夠將5mC逐步氧化成5-羥甲基胞嘧啶(5hmC)、5-醛基胞嘧啶(5fC)和5-羧基胞嘧啶(5caC),並走向最終的去甲基化。
-
6mA甲基化-DNA甲基化研究新熱點
當我們談DNA甲基化時,一般討論的是5mC類型的DNA甲基化(如圖1,經DNA甲基轉移酶催化胞嘧啶轉化為5-甲基胞嘧啶),包括:CG、CHH、CHG,這種5mC類型甲基化修飾廣泛存在於真核生物的C鹼基上,通過5mC修飾可以調控相關基因的轉錄、染色體的形態變化等過程。
-
生物物理所揭示DNA甲基化維持的動態過程和調控機制及其對衰老和...
6月24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實驗室以Kinetics and mechanisms of mitotic inheritance of DNA methylation and their roles in aging-associated methylome deterioration為題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在Cell Research
-
DNA甲基化 |「雙面間諜」或將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思路!
毫無疑問,胞嘧啶甲基化的缺陷與發育異常、遺傳疾病以及癌症有關。最新的一項研究中,La Jolla免疫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揭示了DNA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之間的平衡是如何阻止基因組不穩定性,進而阻止癌症發展的。
-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轉錄因子STAT6特異識別N4位點DNA的分子機制
11月1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題為Structural basis for DNA recognition by STAT6 的研究論文,首次揭示STAT6對N4位點DNA的識別機制。
-
基因研究新突破:科學家揭開DNA甲基化之謎
但在最近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丹麥技術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anish)諾和諾德基金會生物可持續性中心(Novo Nordisk Foundation Center for Biosustainability, DTU Biosustainability)的科學家們將酶與兩種細菌的特定甲基化模式結合起來
-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組蛋白乙醯轉移酶活性調節的新機制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組蛋白乙醯轉移酶活性調節的新機制 2018-08-10 生物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染色質局部結構的動態變化影響許多重要的生命活動過程,如DNA複製、RNA轉錄、DNA損傷修復、重組等。組蛋白翻譯後修飾是影響染色質結構的重要因素,這些修飾主要發生在組蛋白末端的尾巴上,包括甲基化、乙醯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修飾。 2007年,張志國和許瑞明課題組合作報導組蛋白H3K56位乙醯化現象,並鑑定出真菌特有的乙醯轉移酶Rtt109是催化該修飾的酶。
-
...生物物理所王豔麗/章新政課題組從結構上揭示Cas13a切割RNA機制
2016年6月,布羅德研究所成員Feng Zhang和他的同事們首次描述了一種靶向RNA的CRISPR相關酶(之前被稱作C2c2,如今被稱作Cas13a),而且能夠經編程後切割細菌細胞中的特定RNA序列(Science,doi:10.1126/science.aaf5573)。
-
首次從結構上揭示酶DNMT3A介導的DNA從頭甲基化
2018年2月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人員解析出一種在DNA甲基化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的酶的晶體結構。理解從頭建立的DNA甲基化的作用機制的一種困難是這些酶的結構是未知的。如今,這些研究人員解析出底物結合的DNMT3A的晶體結構。這一突破揭示出這種酶如何識別它的底物並讓這種底物甲基化---這對理解從頭建立的DNA甲基化是非常重要的。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生物化學副教授Jikui Song說,「這個結構揭示出DNMT3A分子攻擊同一個DNA分子上相鄰的兩個底物位點。
-
揭示DNA去甲基化與DNA損傷修復之間的調控作用—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
-
Science:朱健康等植物DNA去甲基化調控研究獲進展
該研究揭示了編碼一個組蛋白的乙醯化酶IDM1在植物去甲基化作用機制中的重要作用,是近年來表觀遺傳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DNA甲基化修飾是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學標誌,在基因表達、細胞分化和生長發育過程中均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同時也是植物逆境響應的重要機制。
-
生命科學學院王應祥課題組揭示減數分裂細胞中組蛋白去甲基化酶...
染色體濃縮是細胞分裂的前提基礎,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都需要將複製後的細長染色體濃縮成棒狀的染色體,進而保證後期的正確分離。相比之下,有絲分裂中染色體從前期到中期是快速的一步濃縮,而減數分裂包括減數分裂I和II,其中減數分裂I是該細胞分裂方式所特有,前期I又包括細線期、偶線期、粗線期、雙線期和終變期,過程主要涉及到父母同源染色體之間的配對、聯會和重組。
-
研究發現植物DNA主動去甲基化新機制
該研究發現了植物DNA主動去甲基化的完整調控途徑,詳細闡述了植物DNA主動去甲基化的最新機制。同時,該研究揭示了擬南芥SWR1複合體通過識別常染色(組蛋白乙醯化)和異染色(DNA甲基化)標記物而被招募到染色質上的靶向機制。 DNA甲基化修飾發生於胞嘧啶的第五位碳原子上,是一種很重要的、保守的表觀遺傳學標記。DNA甲基化與DNA去甲基化決定了生物體內的甲基化水平和圖譜。
-
PNAS:揭示DNA甲基化對番茄果實成熟的重要作用
該研究利用CRISPR/Cas 9技術獲得了番茄sldml2 的突變體植株,發現了番茄SlDML2 調節的DNA去甲基化不僅可以激活成熟需要的基因,同時還可以抑制成熟不需要的基因,在調節番茄果實成熟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DNA甲基化是一種保守的表觀遺傳學標記,在生物發育和環境應答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
-
浙江大學聯合耶魯大學揭示衰老相關DNA甲基化時鐘
導言:衰老生物標誌物研究對基礎和轉化醫學均具有重大意義和價值。近年來基於年齡與DNA甲基化(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修飾)之間的密切聯繫,學者們建立了可以表徵衰老的DNA甲基化時鐘(表觀遺傳鐘),後者成為目前衰老最具前景的生物標誌物。
-
科學網—朱健康小組植物DNA去甲基化調控研究獲進展
,他們研究揭示了編碼一個組蛋白的乙醯化酶IDM1在植物去甲基化作用機制中的重要作用。 DNA甲基化修飾是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學標誌,也是植物逆境響應的重要機制。DNA甲基化的水平主要由甲基化和去甲基化這兩個方向來協同調控。目前在植物中對甲基化途徑的研究已經比較清楚,但是對DNA去甲基化的調控機制仍然不很明確。
-
張蘅團隊揭示染色質重塑因子PKL在RNA介導的DNA甲基化中的功能
)與支架RNA(scaffold RNA)的鹼基配對引導DNA甲基轉移酶到特定的位點進行全新DNA甲基化。RNA介導的DNA甲基化在外源基因沉默、維持基因組穩定性、生殖細胞DNA甲基化模式建立等生物學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解析其分子機理對於實現特定基因的轉錄沉默或激活具有重要意義。
-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核糖體在蛋白翻譯過程中倒退的分子機理
自該現象被報導後,EF4蛋白以及核糖體的倒退機理成為各國科學家的研究熱門,引發全球數十個課題組研究這個課題,包括於2006年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成立的RNA實驗室(秦燕為首席技術專家)。經過多年的努力,秦燕課題組解釋了EF4的分子作用機理,即EF4通過催化轉運RNA (tRNA)的3』-端,將其拉動,以此實現核糖體的倒退(見下圖)。
-
生物物理所揭示DNA甲基化維持的動態過程和調控等機制
2020年6月24日,《Cell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實驗室的研究論文"Kinetics and mechanisms of mitotic inheritance of DNA methylation and their roles in aging-associ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