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關注
宇宙的起源,佛教中的宇宙觀,不同世界的形成,人類源自哪裡?感悟生命與科學論證,讓我們共同走進《佛說起世經》一探究竟。
閻浮洲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在舍婆提城迦利羅石室。時,諸比丘食後皆集常說法堂。一時坐已,各各生念,便共議言:「是諸長老,未曾有也。今此世間,眾生所居國土天地,云何成立?云何散壞?云何壞已而復成立?云何立已而得安住?」
爾時,世尊獨在靜室,天耳徹聽,清淨過人。聞諸比丘食後皆集常說法堂,共作如是希有言論。世尊聞已,晡時出禪,從石室起,往法堂上,在諸比丘大眾之前,依常敷座,儼然端坐。於是世尊知而故問:「汝等比丘!於此集坐,向來議論有何所說?」
時,諸比丘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等比丘,於此法堂,食後共集。大眾詳議作如是言:『是諸長老,未曾有也。云何世間如是成立?云何世間如是散壞?云何世間壞已復立?云何世間立已安住?』大德世尊!我等向來集坐言論,正議斯事。」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善哉!善哉!汝諸比丘!乃能如是,如法信行。諸善男子!汝以信故,舍家出家。汝等若能共集一處,作如是等如法語者,不可思議。汝等比丘!若集坐時,應當修此二種法行,各為己業,不生怠慢,所謂論說法義及聖默然。若能爾者,汝等當聽如來所說如是之義,世間成立,世間散壞,世間壞已而復成立,世間立已而得安住。」
時,諸比丘同白佛言:「大德世尊!今正是時。修伽多!今正是時。若佛世尊,為諸比丘說此義者,我諸比丘聞世尊說,當如是持。」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汝等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次第演說。」時,諸比丘同白佛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比丘!如一日月所行之處照四天下,如是等類,四天世界有千日月所照之處,此則名為一千世界。諸比丘!千世界中,千月千日千須彌山王,四千小洲、四千大洲、四千小海、四千大海、四千龍種姓、四千大龍種姓、四千金翅鳥種姓、四千大金翅鳥種姓、四千惡道處種姓、四千大惡道處種姓、四千小王、四千大王,七千種種大樹,八千種種大山,十千種種大泥犁,千閻摩王、千閻浮洲、千瞿陀尼、千弗婆提、千鬱單越、千四天王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兜率陀天、千化樂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摩羅天、千梵世天。諸比丘!於梵世中,有一梵王,威力最強,無能降伏,統攝千梵自在王領,云:『我能作能化能幻。』云:『我如父。』於諸事中,自作如是憍大語已,即生我慢。如來不爾。所以者何?一切世間,各隨業力,現起成立。諸比丘!此千世界,猶如周羅(周羅者隋言髻),名小千世界。諸比丘!爾所周羅一千世界,是名第二中千世界。諸比丘!如此第二中千世界以為一數,復滿千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諸比丘!此三千大千世界同時成立,同時成已而復散壞,同時壞已而復還立,同時立已而得安住。如是世界,周遍燒已,名為散壞。周遍起已,名為成立。周遍住已,名為安住。是為無畏一佛剎土,眾生所居。
白話文解
閻浮提洲品第一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
有一個時候,佛陀在於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住在於俱利窟(花林窟,祇園精舍中的一建築物),和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在。這時,眾比丘們吃食之後,集在於講堂上論議而說:「諸位賢者!真是未曾有之事,現在看得到的此天地,到底會由於甚麼理由而敗壞?是由於甚麼緣由而成立的呢?眾生所居的國土到底是如何呢?」
那個時候,世尊在於閒靜處,由於天耳徹聽,而聽到諸比丘在於食後,集聚於講堂上面議論如此之言。那時世尊,就在於靜窟站起,到了講堂,坐在於該堂。世尊知而故問,問諸比丘們說:「剛才所議的,是談議甚麼事呢?」
諸比丘們白佛說:「我們在於吃食後,集合在於法講堂上論議而說:『諸位賢者!真是未曾有之事!現在這天地到底會由於甚麼緣由而敗壞?由於甚麼緣由而成就的呢?眾生所居的國土到底是怎樣呢?』我們集在於講堂,乃論議如是之事的。」
佛陀告訴諸比丘們說:「善哉!善哉!凡是出家的人,應該要行二種法:第一就是賢聖默然(要靜默思道),第二就是講論法語(談論真理)。你們集合於講堂,也應該如是的:不是賢聖默然,就是講論法語。諸比丘們!你們欲聽聞如來記說天地的成敗,眾生所居的國邑與否嗎?」
這時,諸比丘們白佛說:「唯然!世尊!現在正是時候,我們願樂欲聞。如世尊講說後,當會奉持教言!」
佛陀說:「比丘!諦聽!諦聽!聽後要善思念它,當會為你們講說。」
佛陀於是告訴諸比丘們說:「如有一個太陽與月亮,周行於四天下,其光明所照得到的範圍那樣,像如是的,有千個世界,千世界當中,有一千個日與月,有一千個須彌山王(妙高山,為一小世界的中心),有四千個天下,四千個大天下,四千個海水,四千個大海水,四千隻龍,四千隻大龍,四千隻金翅鳥,四千隻大金翅鳥,四千處惡道,四千處大惡道,四千位王,四千位大王,七千株大樹,八千處大泥犁(地獄),十千個大山,千名閻羅王(縛,地獄的總司),千處四天王天(持國、增長、廣目、多聞,第一層天),千處忉利天(三十三天,第二層天),千處焰摩天(時分天,第三層天),千處兜率天(知足天,第四層天),千處化自在天(化樂天,第五層天),千處他化自在天(第六層天,欲界天到此為止),千處的梵天(大梵天,裡面包括梵眾天、梵輔天,為初禪天),以上就是一個小千世界。像如是之一個小千世界,其處,有小千世界的千倍的世界,為之中千世界;如一個中千世界那樣,其處的中千世界的千倍世界,就為之三千(小千、中千、大千)的一個大千世界。像如是的,有世界的周匝成敗,眾生所居的,名叫一佛剎(佛土、佛國,指一佛所教化的範圍)。
來自慈航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