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情緒的秘密 中國人不善表達喜悅

2020-12-02 半月談

資料圖

核心提示:我們的情緒反應還受到我們所處文化體系的影響。「關於情緒的詞彙,比如喜悅,英文中有大量的詞表達這種感受,中文裡則少很多。相反,中文裡關於克己、忍耐的詞彙卻很多。」心理學家宋國萍把她的發現同記者分享。這個有意思的觀點表明,我們認識情緒的層次不夠分明,在我們的文化中佔主導地位的價值觀仍然是壓抑自我。

有些情緒會被認同:由於某些重大事件而引起的集體的快樂或悲傷,比如中國贏得奧運會主辦權時的狂歡,或東南亞海嘯那樣的災難。還有電影,走出《泰坦尼克》的放映廳,你可以落淚,但失去親人的你卻很難在辦公室哭泣。這樣做的好處是,情感一旦減弱,受到調節和控制,份量就變輕了,會讓你感到某種精神上的「舒適」;但是,這樣做的壞處也很大,因為不能盡情表現我們的真實情緒,我們會感到遺憾和失落。表裡不一無疑會傷害我們。

情緒的用處

情緒是有用的,在個體和物種的生存中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從達爾文開始,我們就知道所有的生物——人類和動物,都是生來就擁有與自己的同類相同的情緒,讓他們可以憑藉本能反應,來適應複雜的處境。換句話說,不顧一切地控制我們的情緒,會讓我們的生命陷入危險的境地。

恐懼,從洞穴時代開始,對於那些知道如何戰勝它的人來說,就是一服興奮劑。它會提醒我們危險的到來,讓血液流向腿部,讓我們做好逃跑的準備。同時,身體在一剎那突然不能動了,這個時間恰好讓人決定是否應該躲藏起來。

憤怒,它的名聲向來不好聽,人們總是把它與暴力混為一談。事實上,它可以釋放出很多荷爾蒙,比如說腎上腺素,讓人做好進攻的準備。此外,它也表明我們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從而嚇退對手,不用訴諸暴力。

憂傷,讓剛剛經歷分離痛苦的人回歸自我,用一點時間與過去告別。「眼淚中的緊張激素是血液的十倍」,神經學研究員思沃說。也就是說,哭泣是一種最為自然的發洩痛苦的方式。

喜悅,不僅讓人陶醉,還是天然的抗抑鬱劑,幫助產生快樂激素,讓人充滿熱情地完成繁重的任務。喜悅就像一塊磁鐵,將別人吸引到我們身邊,也讓我們打開心扉與人分享。更好的是,我們現在都知道笑是有治療功效的。事實上,免疫力和情緒有很大關聯。喜悅和快樂能夠加強人的免疫力,而恐懼、憂愁、痛苦和緊張則會減弱免疫力,降低我們對病菌和病毒的抵抗力。

情商幫助職場成功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多把精力放在研究理智思維上,忽視了對情緒的研究,低估了情緒的作用。這是因為,情緒產生於我們還是爬行動物時所形成的原始大腦,然後才轉移到負責思維的大腦。科學家們還發現,純粹的理智是不存在的,理智需要情緒的滋養。

神經科醫生達馬修證明,如果我們只是學習,而沒有深刻的感受,這樣的學習是沒有任何用處的。一個「情緒冷漠」的人無法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精神醫生塞胡尼克則認為,由於理性的發展,人們學會了不再相信自己的衝動、直覺、情緒……可是,對於人類而言,沒有單純的感知,別人的每個話語、動作、畫面、味道都會立即被我們的情感功能闡釋。假如沒有情緒,我們就變成了機器,我們的生活也將是黯淡無光的。「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就像聖埃克蘇佩裡筆下的小王子所說的那樣。

情緒反應還被用在人際交流上。一個不會說話的嬰兒,他微笑,叫喊,他的父母理解了他的意思:「他很高興,他餓了……」以後,小嬰兒就會有意運用表情來傳達信息,並且控制環境。心理學家伊克芒認為,情緒反應是一種坐標,每一個人都是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推測別人的想法,這樣才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理解別人,也讓別人理解自己。

按照情緒智力理論的創使人丹尼爾·戈爾曼的說法,一個人的成功更多地取決於他的情商(EQ),而不僅僅是智商(IQ)。通過長時間調查,他用不少證據表明,在職場中,勝利者並不一定是那些高學歷者,而是那些在人際關係方面得到肯定的人,他們有能力認識、分析、掌握自己的情緒以及別人的情緒。當他們面對困難需要幫助時,他們能立刻得到。但是,一個情商有障礙的人需要等上好幾天才能找到辦法。

中文缺乏表達喜悅的詞彙

我們的情緒反應還受到我們所處文化體系的影響。「關於情緒的詞彙,比如喜悅,英文中有大量的詞表達這種感受,中文裡則少很多。相反,中文裡關於克己、忍耐的詞彙卻很多。」心理學家宋國萍把她的發現同記者分享。這個有意思的觀點表明,我們認識情緒的層次不夠分明,在我們的文化中佔主導地位的價值觀仍然是壓抑自我。

宋國萍強調,在心理學中,沒有好壞、對錯之分。情緒就像鐘擺,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分佔左右兩邊。如果壓抑了負面情緒,正面情緒也沒有辦法存在。情緒應當被管理,而不是被壓抑。因為我們越是否認自己的情緒,它們就越是肆無忌憚地壓迫我們。

憤怒如果不被表達出來,可能會轉而發洩到自己身上,或是變為對別人的怨恨和猜疑。「我們不會忘記自己的情緒,記憶是無法消除的,」 研究員杜克斯提醒說,「大腦皮層會將其掩蓋,但不是 抹掉。」所以,這些情緒還會隨時出現,以新的面目,比如恐懼症,嗓子堵,偏頭痛,抑鬱,或者空虛的感覺。這種空虛要用暴飲暴食來填補。

此外,情緒的語言之所以那麼難以破譯,是因為它帶有欺騙性。強烈的快樂可能隱藏著哀傷,厭惡的背後可能是喜歡。弗洛伊德指出,這是潛意識在「努力工作」。

為了讓我們的內心坦然自在,一些情緒會被壓抑、轉移,或投射到他人身上,或轉變成相反的情緒,避免被人看出這些情緒原本是自己的真實感受。比如一個喪夫的妻子,她的悲痛可能通過極度的興奮表現出來;有些人大笑是為了不被哀傷淹沒,喜極而泣的情形也很常見。

所有這些針對情緒的自我防禦機制讓我們身心俱疲。最後還沒有什麼效果。我們可以裝出大笑,假裝憤怒,能夠欺騙自己的情感一時,但是真實的情緒最終總會表現出來。

我們從來都不知道怎樣管理自己的情緒。幸好,只要經過一些訓練,我們就可以避免那些破壞性的情緒宣洩。一旦情緒表達的渠道暢通了,情緒就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鹽。

情感腦:掌握情緒的精靈

你踩到一條貌似毒蛇的條狀軟物,你迅速地跳起來;稍後,你認識到,這不過是根枯樹枝,不用躲了。你為什麼會跳起來?那是我們的情感腦率先做出了反應,它讓我們的身體處於應激狀態。為什麼又不跑了?那是我們的認知腦判斷出這個東西並沒有危險。於是你的身體在緊張的「戰鬥—逃跑」反應中鬆懈下來。

情感腦負責感性,引導我們與自己的經驗、情緒和身體在一起;而認知腦負責理性,讓我們更理智地達到目標。我們的這兩個腦就像一對好朋友,既分工又協作。當然,它們有時候也打架。它們的合作與協調,對我們的身心平衡非常重要。如果情感腦壓過認知腦,我們就會特別「情緒化」;認知腦壓過情感腦,我們就會失去可貴的直覺,甚至難以做出決定。當它們之間不合作時,我們就會出現情緒障礙。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給每一個情緒一個名字
    要是我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對的,你可以告訴我。」她沒有多說,但是我明顯看出來她平靜了很多。我前幾天看到《穿越力》(Empathy) 一書作者說到,當他的小孩鬧情緒的時候,他就幫助把小孩的情緒表述出來,他說的結果和我的體驗完全一樣:小孩每次惡劣的情緒都能因為有準確表達和溝通,而舒緩下來。這種情感的準確表達,有助於促進人與人的相互了解,繼而改善關係。
  • 情緒表達的幾種方式
    現在的人有心理衛生問題的人非常多,尤其是有情緒障礙的人非常多。在以前,我們尚未解決溫飽問題時,我們每天考慮的是如何找到飯吃,如何有房子住。但是現在,生活慢慢富裕了,我們就開始要關注自己的情緒。情緒其實是指我們對客觀事物態度的一種體驗。你感受到這個客觀事物對你有利,你就高興;你感覺到這個事物對你有害,你就痛苦。我們要調整自己的情緒,就需要了解自己情緒的特點。
  • 「別人家孩子」有秘密 保持積極情緒
    原標題:「別人家孩子」有秘密 保持積極情緒  核心速讀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家長陪讀時,常被孩子專注力不夠、效率不高、做事拖拉等問題困擾。  不停的催促、無端的批評、嚴苛的指責甚至體罰,引發的是憤怒、恐懼、悲傷、痛苦等消極情緒,對孩子的學習毫無幫助,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快樂、喜悅等積極情緒,有助於孩子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 研學之路——探索辣椒的秘密
    雖然天公不作美,但是我們全體成員興高採烈地、滿懷喜悅地迎著雨,整裝待發來到生態園。來到生態園不久,我們便進行了開營儀式,開營儀式過後,教官便帶著我們來到七彩滑道,我們都玩了七彩劃草,十分刺激。隨後,我們便參觀無土栽培辣椒基地。在這裡,我看到了多種多樣的辣椒,有的頭大身子小,有的頭小身子大,有的又尖又彎像牛角,真是千姿百態。
  • 昆蟲是否能表達各種情緒?
    查爾斯·達爾文曾經在他的書《人類與動物的表情》(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中寫道:昆蟲能夠「表達憤怒、恐懼根據這周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研究報導,大黃蜂似乎具有「類似積極情緒的狀態」。換句話說,它們也許能體驗到某些類似高興的感覺。然而,這個觀點仍受到某些人的質疑。對於蜜蜂,你不能像對人那樣簡單地詢問它們的情緒並讓它們做出描述。研究人員不得不尋找證據來證明:蜜蜂具有認知、行為和生理學方面的特性,當這些特徵結合起來的時候,能夠產生諸如情緒之類的複雜現象。
  • 揭秘達爾文最後實驗:探索人類情緒表情扭曲
    據國外媒體報導,有關人類情緒的實驗是進化論之父達爾文最後進行的實驗之一,當時只有區區24人參與。現在,英國劍橋大學複製了這項實驗,繼續探索人類情緒的奧秘。實驗中,他們藉助了網際網路的巨大優勢,最後共有1.8萬人參與。實驗結果表明情緒不僅受到文化因素影響,同時也隨著歷史的變遷發生改變。
  • 孩子的叛逆與衝突,源於兒時自由情緒表達受阻
    當我們表達出:「這麼點小事就把你愁成這樣了,想想辦法啊!」孩子就會感受到我怎麼這麼糟糕,我不應該有這樣的情緒啊,然後更加糾結。 如果當孩子表達出苦惱時,看到別人的反應是煩躁、不知所措、無奈或不屑,他們就會就質疑自己,更加害怕面對這件事,同時他們學到面對這件事的態度也是煩躁和不屑。
  • 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情緒有多少種呢?伊扎德分解出十種基本的情緒:喜悅、興趣—興奮、驚訝、悲傷、憤怒、厭惡、輕視、恐懼、害羞和內疚,他認為其他情緒都是這十種基本情緒的組合。這些情緒的大多數,在嬰兒時期就已經出現。
  • 不做情緒的奴隸,走進「情緒定律」,透視情商的秘密
    一、到底情商裡有什麼隱藏的秘密?泰德·卡因斯基是一個智力超群的人,他16歲考進了哈佛大學,20歲從哈佛畢業後又在密西根大學求學,先後獲得碩士、博士學位。學業到達頂峰後,他加入了世界一流大學加州大學任教。雖然泰德·卡因斯基智力超群,但是,他在求學期間從來沒有培養過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大學期間同學們根本看不到他的身影,他不同任何人交往,大家送他一個綽號:「哈佛隱士」。
  • 知樂日記:是寫日記這個過程 帶來安寧與喜悅
    事實上,一件事站在旁人看來有無數的觀點有無數的角度就像老子所說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硃砂是中國紅的顏色我把這個花的顏色定義為金紅色有麥達昶大天使的金也有麥克大天使的金紅看到這花的時候我就想到了這兩位大天使金色陽光下的葉子其實拍的是同樣枝條下的葉子這個圖片只是背景色不一樣感覺就多了一些秋天的味道可能是因為黃色是麥穗的顏色寓意著豐收的喜悅
  • 英語沙塔·經濟學人精讀·用英語表達情緒
    觸怒某人的表達還有step on one's toes字面意思上是踩在了某人的腳趾上,比較容易理解記憶【寫作推薦】詞彙積累regulate their emotions:regulate one’s emotion調節某人的情緒,同義的表達還有【寫作推薦】同義互換
  • 70%的疾病與情緒有關,看看你會經常有哪些情緒?
    據統計,目前與情緒有關的病已達到200多種,在所有患病人群中,70%以上都和情緒有關。恐懼、焦慮、內疚、壓抑、憤怒、沮喪……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一張關於情緒的地圖。研究指出,70%以上的人會遭受到情緒對身體器官的「攻擊」。
  • 植物也互相嘮嗑,還能表達情緒,它們說得最多的詞彙是這個
    植物交流最多的是環境變化,也有微量情緒表達畢竟人類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無限的然而最新研究表明,植物除了能夠利用分貝極低的聲波交流之外,還可以表達恐懼、興奮這樣的情緒。 靈長目的動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已經適應了周圍的環境,對於進化過程中與我們分道揚鑣的植物而言,不同的語言體系已經完全阻礙了我們的交流,人們還需要在高科技的支持下才能初步了解它們表達的信息
  • 探尋M-SPACE盡情釋放情緒 和廣汽三菱駕馭探索之趣
    無論是民生,還是經濟;無論是嚴律,還是情緒;我們都在昂著頭體會著不斷探索的意義,體驗著人生。生活有時單調、灰色,快樂更是珍奇、稀有。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而後那些受過的傷定會成為最堅強的地方。這時我們為何不去追求樂趣,放下束縛。把心打開,哪裡都是屬於自己的空間和原野。就像最近火熱的動畫《心靈奇旅》,如文章開頭的三連問,我們何不放下情緒,去兜風、去浪費時間,盡情地做喜歡的事。
  • 人民日報:情緒釋放需要理性表達
    表達哀傷、進行分析甚至有所猜測、提出質疑,都體現了對同胞的關切、對生命的尊重,很可貴。不過,輿論熱潮中,也有一些聲音,讓人覺得不那麼和諧:一些不負責任的推測四處擴散,更有所謂「大V」言辭激烈地號召「抵制馬來西亞」,把馬來西亞人也視為攻擊對象,連來自馬來西亞的歌手、演員都不幸「躺槍」。   經過起落如過山車一樣的心情波動,一個「終結」的推論,的確很難令人平靜。
  • 什麼是情緒?情緒有哪些特點?
    情緒是什麼?情緒是什麼呢?情緒本質上是跟隨身體的能量。這個能量包含了喜悅,開心,恐懼,害怕,悲傷,難過,厭惡,輕蔑,煩躁,和善愛等等,而這些情緒相互之間是可以流通轉化的。我們這個其實就像一個池塘的水一樣,他也是不斷的在變化狀態。
  • 情緒反應類型!
    Hockenbury)的《發現心理學》一書,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狀態,涉及三個不同的部分:主觀體驗,生理反應以及行為或表達反應。除了試圖定義什麼是情緒外,研究人員還試圖識別和分類不同類型的情緒。然後可以將這些情緒組合起來以創造其他情緒(例如幸福+期望=興奮)。為了更好地了解什麼是情緒,讓我們集中研究情緒的三個關鍵要素,即主觀體驗,生理反應和行為反應。
  • 《生氣的亞瑟》:一本絕無僅有的情緒繪本,探索孩子情緒的真相
    一、繪本用嘆為觀止的罕見手法,用「顯微鏡」去看孩子的情緒。描繪了孩子難以捉摸的情緒。全文聚焦孩子的情緒,凸顯情緒的重要性。該繪本把孩子的情緒放在了「顯微鏡」下,把孩子的情緒進行放大,讓人們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孩子的情緒變化。亞瑟是一個幾歲的小男孩。一天晚上,他想要看美國西部牛仔片,不肯睡覺。可是,媽媽命令到:「太晚了,去睡覺。」亞瑟說:「我要生氣了!」
  • 「洩露秘密」應該怎麼用英語表達?
    (*^◎^*)我記得有一期小S講到有關朋友的秘密這個話題。她自認自己是一個很容易說漏嘴的人。同時,她認為要是別人告訴她秘密的話就意味著讓她將這件事告訴別人。(*^◎^*)那麼,如果我們想用英語說「小S總是洩露別人的秘密」的話,應該怎麼表達呢?
  •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從牛津大學畢業:「言語已無法表達我的喜悅...
    「我已在牛津大學完成了哲學、政治學、經濟學學位,言語已無法表達我的喜悅和感激,」她寫道,「我不知道前方有什麼,但現在,暫時會是Netflix、閱讀和睡覺。」2012年,馬拉拉由於反對塔利班在她的祖國巴基斯坦限制女性接受教育而遭到槍擊,因此成為國際上爭取女童接受教育的象徵性人物。傷愈後,她與家人一同搬到了英國伯明罕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