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抓住比原有醫療保健更大機會?就來改變人們的行為吧

2021-01-07 36kr

編者按:文章原文作者Vijay Pande博士是A16Z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同時也是史丹福大學生物工程的兼職教授。他從《改善美國人民的健康,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一文中受到啟發,認為那些能將行為學與產品設計很好的結合起來,促使人們的行為習慣變得更健康的公司,一定能在市場上獲得成功,並且能對降低人類死亡率作出貢獻。文章原文標題:Consumer Focused Healthcare Can Save Lives By Focusing On Changing Behavior

10%和40%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一項研究表明,在美國,醫療保健實際只影響了10%的過早死亡,而有40%的過早死亡主要是受自身行為習慣的影響。

影響過早死亡的因素佔比

這也就是說,在減少過早死亡方面,醫療保健的作用相對較小,人們在美國3萬億美元的醫療保健市場上做的所有事,實際只影響了10%的過早死亡。而影響過早死亡的40%的行為習慣方面,往往被政策制定者、企業家、創業者忽視,但其實,這裡有著比原有醫療保健市場更多的機會。

學術研究表明,身體健康主要受到遺傳學、自然環境、社會環境、行為模式和醫療保健五個因素的影響。但遺傳基因難以被改變,自然和社會環境短期內也難以變化,既然如此,醫生、企業家和創業者為何不把目光投向行為習慣領域呢?將改變生活方式當作藥物(和治療)來思考呢?

技術擁有改變生活方式的力量

屏幕上癮症、滑鼠手、手機病等都源自技術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網際網路技術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方式、閱讀習慣、出行模式。在這個時代,通過技術手段,人們的出行軌跡可以被跟蹤,健康狀況可以被監控。

我們每天都生活在技術的包圍之下,問題是我們怎麼利用技術從3萬億美元的醫療保健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又或是打開另一片新的市場?

怎樣利用技術改變人們的行為?

利用機器學習尋找生活中那些不健康的蛛絲馬跡。

將大量新數據交由機器學習分析,可以識別出人類行為中的各種細微差別,而這些差別人類自己往往很難察覺到。

移動網際網路的使用,使得我們的行為習慣以數據的形式暴露出來,例如在哪裡購物、何時吃午餐、看的什麼電影、運動量多少、睡眠如何,甚至可能是否記得給手機充電都能被統計出來,將這些數據和模式進行分析,就能找到增加影響身體健康的線索,這是改變和改善生活方式的第一步。

利用技術快速快速精準比對,找到改善生活方式的最優解。

技術能夠進行恆定的A/B測試,或是醫學生物領域的隨機對照試驗(RCT)。RCT能幫助研究者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或提高療效的最佳手段。比如亞馬遜(Amazon)為優化電子商務而進行的A/B測試,從網站外觀到體驗流程,再到產品的性能一切都能通過對比而優化。

如今,技術發展使得人們也能將A/B測試(或是RCT)應用於行為修正領域。通過使用比較兩種不同算法對兩種不同人群的行為模式轉變情況的即時效果,可以在數周甚至數天的時間內,更快地找到改善人們生活方式的最優解。

利用技術擴大既有療法的應用量級。

目前,醫學上已經有許多通過人際互動來矯正行為的療法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因為這些療法需要對患者的行為進行仔細密集地跟蹤記錄和複雜精準地分析處理,因而難以推廣,這但是藉助技術,這些治療方法可以是數十億人受惠的。抑鬱症就是一個例子,對於抑鬱症來說藥物治療是有挑戰性的,但通過認知行為治療(CBT)進行治療就非常有效,有研究已經證明,擁有計算機科學輔助的CBT是可以推廣且有效率的。

即使是像認知功能衰退這樣困難的情況,也可以通過技術更有效地治療。在生物學層面這個問題十分複雜,但在行為層面上的認知則是非常清晰的。因而,以認知刺激的形式進行的行為治療就會有很大幫助。例如,在這項研究中,接受認知刺激訓練的患者,在8周內,每天1小時,每周5天的聽覺記憶和注意力訓練,其狀態的改善明顯大於未接受認知刺激訓練的患者。

是挑戰也是機遇

生活方式是每時每刻數千個小決定的匯集的結果,於是,我們面臨的巨大挑戰第一是:我們如何「解讀」這些行為並將其轉化為可靠的數據。第二,是小樣本量的問題:為了縮小到一個有意義的實驗範圍,必須對行為有非常清晰的定義,這通常意味著總是在需要y條件下去x人小樣本量進行試驗。

行為和決策本身的科學是複雜的、有爭議的,並且經常在進化。另外還有公司建設現實性:要在這個領域建立公司,你需要找到了解臨床科學、數據科學、實驗方法、行為科學、產品設計和用戶界面的人。

但這也是機會。因為隨著智能設備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健康數據變得越來越精細,我們每天對行為的了解越來越多。行為科學與產品設計相結合的概念也越來越清晰。並且所有數據、理念、技術都不是排他的,都能結合起來成為幫助人們轉變健康行為習慣的強大力量。

那些能將行為學與產品設計很好的結合起來,通過技術和產品促使人們的行為向健康方向發展的公司,一定等在市場上獲得成功,並且能對降低人類死亡率作出貢獻。

有一個老笑話,水管工比醫生挽救了更多的生命,因為改善下水道和衛生設施,便消除了隨之而來的疾病,這也就延長了人類的壽名。通過建立真正的技術基礎設施,清理我們現代生活方式的現代「下水道」 ,技術將帶來類似的影響。

相關焦點

  • 醫療保健 | 人工智慧和物聯網如何幫助老年痴呆患者?
    老年痴呆症是出現幾種精神狀態和功能狀態上的障礙,比如記憶力衰退,思考方式的改變等。現在人工智慧在醫療科技上廣泛應用,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的結合是否可以有效改善老年痴呆的症狀?阿爾茲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學名是阿爾茲海默病,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
  • 保時捷諮詢:新冠肺炎加速的四個範式轉變將徹底改變醫療保健行業
    新冠肺炎加速的四個範式轉變將徹底改變醫療保健行業。即使在危機消退之後,也必須保持四個範式轉變,以便更好地把握這些機會。範式轉變1:從面對面護理到大規模虛擬護理護理服務的關注點開始從醫院和傳統護理提供者轉移到患者身上,以儘可能提供便捷的家庭診斷和治療。
  • 美國醫療保健產業進入不確定時代
    美國的醫療保健產業正在歷經巨變,充滿了不確定性。雖然歐巴馬總統的醫改計劃已經在去年籤字生效,但仍有一些法律問題有待訴諸法庭。而且對於這部法案,人們依然懷疑它是否真的能像所承諾的那樣讓更多人享受到醫療服務,同時更加嚴格地控制不斷攀升的就醫成本。
  • 安永:人體才是最龐大的數據平臺 生命科學4.0時代如何抓住機遇?
    2.個性化:個性化是消費者健康數據豐富的關鍵機會之一。為了改變商業模式,生命科學公司必須根據個人行為、參與風格以及對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容忍度來定義個性化。3.數據素養:現有的數據量從臨床結果到付款人的索賠數據,再到移動傳感器產生的實時數據,已經爆炸式增長。為了從這些數據中提取全部價值,公司必須打破現有困境,並與擁有分析專業知識的公司合作。
  • 研究:醫療保健行業需著手解決環境汙染問題
    據外媒報導,日前發表在《Health Affairs》上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表明,醫療保健行業的汙染正在損害它所服務的社區。該研究發現,如果把2018年美國人的健康壽命因工業排放的所有汙染物減少的年數加起來的話,總數則達到了38.8萬年。這類似於可預防的醫療事故造成的壽命損失。
  • 虛擬雙胞胎:它們在醫療保健,藥物發現和抗擊疫情中的作用
    但是他也相信,在當前的疫情中,虛擬雙胞胎正在影響從工程到醫療保健的各個領域,虛擬模型存在著巨大的機會。&34;虛擬雙胞胎的核心是模型,達索系統擁有悠久的建模歷史。萊文解釋說,1989年,達索系統公司製造了一架民用飛機的數字孿生飛機,即波音777。&34;萊文說,人體是下一個合乎邏輯的步驟。
  •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心理學:改變損害健康行為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心理學:改變損害健康行為 健康行為這一考點,難度不大,只要考生掌握了相關知識點,總結歸類好就非常好記憶了。今天,就由山東中公衛生人才網的小編為大家總結改變損害健康行為的相關知識點。
  • 機會比努力重要?普通人改變命運的秘密
    最近,姜超發了一篇研報廣為流傳,其中大膽預測了普通人改變命運的第八個機會。我看完後忽然感覺打滿了雞血,距離走上人生巔峰不遠了呢……這改變普通人命運的前面7次機遇到底是啥?對於姜超討論的第8次機會,我個人有些不一樣的看法。
  •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老年醫療保健分會2020年內分泌代謝...
    原標題: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老年醫療保健分會2020年內分泌代謝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9月26日,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老年醫療保健分會主辦
  • 學透經典概率,抓住獲勝機會
    學透經典概率,抓住獲勝機會——遊戲中概率是如何反直覺的概率不僅用來決定遊戲時爆頂級裝備的機會,它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你出現遇到與自己脾氣秉性契合的人的概率有多大。概率是數學領域中最容易被誤解的領域之一∶ 它的法則並不那麼顯而易見,有時甚至完全違反直覺。
  • 一種瑪雅人的祭神儀式,讓人大跌眼鏡,卻是現代人的醫療保健方法
    一種瑪雅人的祭神儀式,讓人大跌眼鏡,卻是現代人的醫療保健方法 | 文 青衫文齋瑪雅人,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個族群,公元前約2500年就已生活今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貝里斯以及薩爾瓦多 和 宏都拉斯的部分地區。
  • 「譯文分享」人類行為模式改變的研究論證
    人類行為模式的改變為什麼這麼困難,怎樣才能更好的改變行為模式。前言我們對「改變、變化」這一詞並不陌生,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臨時有事會取消之前約定好的聚會或者重新規劃商務會議的時間。既然改變對於我們來說這麼容易,那麼為什麼改變我們的行為、習慣或者運動模式卻這麼難呢?主要是由於人們的行為是非常複雜而神秘的。
  • 健康,從改變相關行為開始
    從事我國健康教育,營養宣傳多年,著有《會保養更年輕》、《四季養生保健全書》、《百家健康講壇:頂級專家教你吃什麼》、《百家健康講壇:健康從心開始》等書籍。本報見習記者 王俊寧「我一直說我們是個草根團隊,一開始對於健康教育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到現在培養出了一些成功的行業專家,我們一年跟著一年走,人越來越多,人氣也越來越旺。
  • 人的一生有三次保存幹細胞的機會,你想抓住嗎?
    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29日訊(朱灝 鎖千程) 2007年6月,當賈伯斯將第一代蘋果手機展現在大家眼前時,誰也不會想到,若干年後這種「智慧型手機」會成為普通人的「標配」,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實,醫療技術也是如此。人類在經歷了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兩次醫療技術革命後,終於在本世紀迎來了第三次革命——幹細胞治療。1999年以來,幹細胞領域研究成果先後11次入選《科學》雜誌全球十大科技突破,成為當今生命科學的前沿和熱點,細胞研究亦頻繁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青睞。正值第三次醫療技術革命蓬勃發展之際,您是否擁有參與這次革命的入場券——一份優質的「種子細胞」儲備。
  • 疫情給公眾認知及行為帶來哪些改變
    孫鳳:疫情改變了人們對於幸福的認知,使我們重新審視人生的意義,重新審視什麼是幸福的來源。眾多研究顯示,疫情發生前人們對幸福的追求更多集中在物質需求方面,特別是更多關注財富的積累,以及與他人相比在物質因素方面的優越感。新冠肺炎疫情有助於我們認識健康在幸福中的作用,疫情期間,好好活著、身體健康變成了人生的要事,錢沒了還有機會賺,東西沒了還有機會去買,可是健康沒了一切都沒了。
  • 當科技碰上傳統醫療,AR/VR會帶來什麼改變?
    (原標題:當科技碰上傳統醫療,AR、VR會帶來什麼改變?)先別覺得這是醫務人員的不負責任,我們來感受醫生平均下來的工作強度,69.2%的醫生每周工作時間超過50小時,59.7%的醫生每半日需要看超過30例患者。在此情況下,想要保證工作8小時內精神每分每秒都高度集中幾乎是不可能的。以前曾有人幻想,這時候如果我們擁有集成了谷歌、愛普生、Realmax或者meta等智能眼鏡的智能化醫療信息方案,這些失誤或者遺漏都將從根本上得到改善。
  • 【思考】疫情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習慣,家電企業該怎樣應對
    疫情確實改變了人們的一些消費行為觀念。家電作為大消費品,在新冠疫情肆虐之下受影響是必然的,但是要客觀的看到,疫情期間對消費者的認知和行為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對電商以前不感興趣的,在疫情逼迫之下不得不參與到線上購物當中。  疫情過後,消費者一些習慣會回到原來的方式上,會頑固的回到原先線下購物,這樣的消費者不是沒有。但是,至少線上購物的體驗,令其有了新的體驗。
  • 預計到2025年,AR在醫療保健中的採用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
    打開APP 預計到2025年,AR在醫療保健中的採用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 發表於 2020-05-12 15:00:00 我們很可能會看到大量令人興奮的新硬體,它們將提供更大的沉浸感和現實主義以及創新的用例,隨著行業逐漸掌握其能做什麼。 今天,大多數人對VR和AR的初體驗可能是在遊戲和娛樂中。隨著研究表明企業XR解決方案的開發已超過消費者解決方案的開發,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
  • 人類基因組計劃欲改變未來醫療—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近日,來自英國倫敦的消息稱,英國欲成為癌症和罕見病遺傳研究的全球領先者,這些研究將改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式 據悉,該項目規模堪稱世界之最,科學家將歷時4年開展創新研究來解碼10萬個人類基因組,如病患個人DNA密碼。同時,該項目也得到了英國首相的承諾,以此來確保NH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以及英國的研究和生命科學領域處於全球現代醫學發展的前沿。 專家表示,了解一個癌症患者或某種罕見病患者的基因組,將會更好地幫助科學家和醫生了解疾病如何發展。
  • 醫療保健讓尼安德特人發揮出捕食者的能力
    醫療保健不僅僅是現代人類社會的特殊權益。它源遠流長,甚至可以追溯到尼安德特人時代。我們知道他們有一些方法來超過30例曾經受傷但並未因此死亡的尼安德特人案例進行了分類,來研究前現代人類的醫療保健模式他們得出結論的是,醫療保健措施可能是尼安德特人徵服極端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