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世界發布大運河文化數字文創戰略 打造大運河智慧文旅品牌IP

2020-12-04 TechWeb

【TechWeb】11月17日消息,完美世界發布完美世界大運河文化數字文創戰略,宣布將以文創化思維賦能大運河文化建設,打造大運河智慧文旅品牌IP,促進線上線下消費和應用場景加速融合。

在消費升級新常態下,很多產業都在尋求數位化升級和模式創新,期望能和新興消費者產生更深度的連接。文創的獨特價值在哪裡呢?

完美世界CEO蕭泓認為,「好的產業生態是能夠向外賦能的,除了產業內部的迭代創新,還要挖掘外部的需求,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新的機會。」「跨界賦能是未來數字文創行業新的生命力所在。」

據悉,從2019年以來,完美世界控股集團就提出,要用文創化思維賦能傳統行業,讓各類品牌方切實提升在用戶、特別是年輕用戶中的口碑。

近兩年來,完美世界控股集團在ToB端進行了大量跨界實踐。在科技領域,為國航開發出首款專屬遊戲《雲伴旅程》,今年還用IP化方法幫助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區增進與用戶的情感交流,幫助科技園區實現數位化和文創化升級。在線下文旅領域,跟南京夫子廟等一大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深度合作。

在數字時代,如何用新技術手段與創意內容將大運河文化傳承好,打造具有行業領先地位的品牌IP和文旅開發模式,是大運河建設面臨的問題。而完美世界要做的就是聯合合作夥伴,依託各自專業經驗和資源優勢,在文化資源、數字資源、優質IP資源、文旅資源及活動資源等多方面進行資源整合和拓展,把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同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統一起來,推動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

相關焦點

  • 2020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 北京城市副中心起航
    大賽組委會將組織「設計師運河沿線歷史文化名城創作採風」、「大賽交流會」等活動,深層共振,全方位整合大運河文化帶各項資源,並組織對大賽優秀作品成果進行融合轉化、落地推廣,推動文化創意與大運河文化帶融合發展。希望2020大運河文創大賽,能夠為文化遺產、企業品牌、文創設計與熱愛文化的消費者提供共同的畫布、窗戶和橋梁,相通相融,共同創造大運河文化帶上的當代文化明珠。
  • 場景理論下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
    獨具特色的「大運河文化」,匯聚了運河沿線的京津文化、燕趙文化、齊魯文化、中原文化、淮揚文化、吳越文化等六大中華地域文化,展示出漕運文化、水利文化、船舶文化、商貿文化、宗教文化、建築文化、飲食文化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形態,肩負起融通南北、穩定政權、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國家和人民訴求,承載著天人合一、勤勞智慧,兼收並蓄、包容開放,傳承不息、創新發展的文化價值觀。
  • 為美好而來,大運河智慧中心 智慧香河能量場
    另外在香河的區域規劃裡,還將著力推動培育以總部經濟、商務服務為重點的現代服務產業兩大產業和以「網際網路+」、雲計算為重點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構建「3+2」產業格局,產業迎來高光時刻,與世界長夜的聯繫更加緊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香河的高新產業未來更加明朗。在京津冀一體化時代,香河地處京津冀核心發展區域,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全力打造智慧科技新城、生態活力之都。
  • 大運河山東段規劃出爐,這18個縣市區為文化保護核心區
    大運河(山東段)沿線地區與蘇皖豫冀四省交界,是貫通運河南北的重要河段,世界遺產眾多,文化底蘊深厚,戰略地位重要,發展基礎良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大運河(山東段)擁有運河、泰山、曲阜三孔等世界文化遺產,8段河道、15個遺產點入選大運河遺產名錄。
  • 水脈文脈交融 文化經濟共生 古韻今風大運河
    大運河的水,除卻溫潤靈動,更多添一分智慧與韌勁。  大運河是流動的文化。她貫通了中華文明腹心地帶和黃河、長江等五大水系,串聯起七大古都,連接起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這一項春秋戰國始建的偉大水利工程,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 央視大型系列紀錄片《大運河》開播
    10月26日,CCTV-4《遠方的家》欄目大型系列節目《大運河》第一集《從寧波啟航》正式開播。當天傍晚,該片的首播儀式在寧波慶安會館舉行,多位研究大運河和寧波歷史文化的學者和《遠方的家》欄目組主創一起,在中國大運河的起點,揭開寧波和中國大運河的故事。
  • 大運河(紹興段)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芻議
    今年9月中旬,紹興市委、市政府剛剛聯合發布了《關於大運河(紹興段)世界遺產保護、利用、傳承工作的意見》,為我市今後運河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因為筆者曾經參與草擬了這個「意見」的文稿,所以有了一些關於運河遺產利用的建議和思考。
  • 思想者|劉士林:成為世界遺產的大運河,並不只是戴了一個「帽子」
    【編者按】日前,《大運河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規劃》正式印發實施。這是文化和旅遊部組建以來出臺的第一個關於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政策文件。事實上,自2014年正式入選世界遺產名錄以來,大運河的發展就牽動了全中國乃至世界的目光。
  • 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上海舉辦 參展單位超過1000家
    展示新技術,打造新業態長135米,高3米,一幅《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通過微動畫製作技術,從時間、空間、人文、自然等多個維度,展現大運河的「前世今生」,其間水可流、船可行、鳥可飛,引來眾多觀眾駐足。這是江蘇展區的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精心策劃實施的「千問千尋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傳播行動的一次生動展示。
  • 2020清華同衡學術周 | 解析文旅融合,構建創新格局
    大運河是中華文明的縮影,更是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集合的貢獻。因此,規劃強調「高起點、重統籌、抓落實」,以「將揚州打造為世界運河文化之都」為目標,以問題及實施為導向,兼顧國家戰略、公眾訴求和政府發展。規劃從價值認知角度出發,以歷史、當代、未來三大時間脈絡,系統梳理了城市及運河段落特色;以文化、旅遊、生態、社會治理角度,多系統、多維度提出戰略引導;從市域、城區、分區、節點層面進行空間落實和支撐;通過規劃運營、上下傳導、組織實施的一體化,加強大運河文旅帶建設的可操作性,以大運河建設為抓手,提升揚州城市綜合效益。
  • 首屆大運河網絡文學徵文大賽徵稿啟事
    舉世聞名的中國大運河縱貫南北,分布六大文化形態以及眾多文化類別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拱墅區位於京杭大運河最南端,經濟興盛、文化繁華,具有獨特而深厚的人文積澱。近年來,拱墅區大力發展數字內容產業,招引網絡文學領軍企業入駐,力邀網絡文學名家落戶開設工作室,著力打造拱墅網絡文學創作交流集聚地,開創網絡文學的運河時代。
  • 《中國大運河》完整版亮相央視
    趕製三集「特別版」助力運河申遺據悉,《中國大運河》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廣電總臺攝製出品,數十人組成的團隊,歷時一年多,拍攝了中國大運河沿線城市,定位「真實紀錄中國大運河歷史與今天、創造與傳承、命運與抗爭、影響與未來的大型系列人文紀錄片」,主題是「它以世所罕見的時間與空間尺度證明了人類的智慧
  • 正式定名: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內部展陳方案曝光
    「運河上的舟楫」展廳   昨日,國務院辦公廳在中國政府網公開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揚州大運河博物館冠名問題的函》,同意將在揚州建設的大運河博物館定名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穿越2500年時光,縱貫6400裡大地,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通航裡程最長、使用時間最久、文化價值最豐富的運河,作為中華文明的標誌之一,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由揚州建設,南京博物院運營,預計明年7月1日開館。
  • 為美好而來 大運河孔雀城 香河人居再起飛
    香河縣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促增收、生態環境促宜居、鄉村治理促文明」的思路,一手抓美麗鄉村建設,一手抓新民居改造,把鄉村振興戰略抓深入、抓具體、抓實在。目前,全縣300個村街中已有228個啟動了美麗鄉村建設,覆蓋率達到76%。今年,將實現美麗鄉村全覆蓋,在全省率先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加快新民居建設步伐,力爭年內5個以上村街實現回遷。
  • 為美好而來 大運河孔雀城 以向心力帶動華北
    ,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新格局,打造中國經濟發展新的支撐帶。」以香河為軸打造東南走廊帶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給以香河為核心、京津冀三地交會的東南走廊帶,帶來了巨大發展機會。而隨著富力、萬科、鴻坤等品牌房企爭相進駐香河,將形成聚集效應,將區域打造成為宜居、高品質居住板塊,香河也隨之進入發展快車道。香河佔據要塞位置,產業與城市有機融合、經濟與民生共同發展的產業新城,悄然崛起在京東運河之畔。
  • 世界上最長的運河是哪一條,隋唐大運河全長2700公裡,你知道嗎
    世界上最長的河是自然傑作,世界上最長的運河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世界上最長的運河是哪條呢?京杭大運河很多人都知道,相信它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其實只是第二, 隋唐大運河全長2700公裡,比京杭大運河長得多。一、最長運河為隋唐大運河2700公裡世界上最長的運河是哪條?那是我國隋唐大運河,有很多人相信會困惑的,而京杭大運河當然不是,京杭大運河全長只有1797公裡,隋唐大運河達2700公裡,已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從春秋戰國開始開鑿,到隋唐時代各大運河相連,運河的裡程增加,到最後達到了2700公裡。
  • 世界六大遺產運河除了中國大運河其它的你知道嗎?
    中國大運河中國大運河(TheGrandCanalofChina),世界文化遺產,始建於春秋時期公元前486年,由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浙東運河共三大部分、十段河道組成。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中國大運河由隋唐大運河(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段)、京杭大運河(通惠河、北運河、南運河、會通河、中河、淮揚運河、江南運河段)、浙東運河共三大部分、十段河道組成。
  • DNF以文化內容為源泉 構建數字IP的文創新體驗
    DNF以文化內容為源泉 構建數字IP的文創新體驗 發布時間:2019-05-23 11:38 來源:官方 作者:騰訊遊戲
  • 論京杭大運河區域生態基礎設施戰略和實施
    值得一提的還有建立在遺產保護區域化和綠道概念基礎上的遺產廊道概念,它針對包含獨特文化資源的線形景觀提出,包括運河、鐵路線都屬於記載人類早期運動路線的遺產廊道。遺產廊道的目標是包括遺產保護、休閒、教育、生態功能在內的多贏戰略。在遺產廊道的綠地系統規劃中應注意連續性、多樣性和關鍵區等。
  • 夜泊楓橋 大運河邊「一宿千年」
    「楓橋夜泊詩碑」是寒山寺又一張文化名片。據《吳郡圖經續記》記載,早在北宋,宰相王珪就手書《楓橋夜泊》詩並刻上石碑。明代,著名畫家文徵明也刻制了一通詩碑,歷經風雨,而今能辨認的不到十字,依然可以感受文徵明超逸神俊的書法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