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研究揭示金屬鈹如何導致致命的肺部疾病

2020-11-30 生物谷

2014年7月5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日,National Jewish Health研究人員已經發現金屬鈹如何引發肺部的致命免疫反應。相關研究已經發表在Cell雜誌上,John Kappler博士和他同事的研究表明金屬鈹引發肺部疾病的情況下,一種免疫系統蛋白質HLA-DP2的分子口袋可以捕獲鈹離子並觸發肺部炎症反應。

研究結果第一次描述了一種介於經典形式的過敏性變態反應和自身免疫之間的免疫應答。研究表明機體免疫系統實際上並沒有「看到」鈹,Kappler.博士說:鈹改變其形狀,成為無害的一種肽,使T細胞無法識別他們作為外源入侵危險物質。

鈹是一種比較罕見的金屬,其有獨特的強度和亮度,它有各種工業用途。它可以引起疾病,當在鈹金屬環境下工作的人吸入顆粒卡在肺部,有可能導致肺部疾病。約85%因鈹導致慢性病的人中有免疫系統蛋白質HLA-DP2,HLA-DP2位於細胞表面上,攜帶保留從細胞內部來源的小的蛋白片段(肽)。

免疫系統的哨兵T細胞「撞到」HLA-DP2和其呈現的蛋白片段(肽),如果該蛋白片段是從人體自身蛋白衍生的,T細胞會忽略它;如果它是一個外源肽,例如來自細菌,病毒或其它病原體,T細胞發出警報後,觸發免疫應答。Kappler博士和他的同事們進行了一系列的非常詳細的基因,X-射線衍射,分子結合和靜電研究,以說明與HLA-DP2結合的一些肽如何創建一個獨特的分子口袋,捕捉鈉離子及單個鈹離子。

結合HLA-DP 2的肽來自機體自身組織,正常情況下無法引起免疫應答。隨著鈹-鈉牢牢卡在分子口袋,然而,這些肽具有一個非常輕微的形狀和電荷改變,使得T細胞識別為外來的和危險的物質。他們發起的免疫反應,導致肺部炎症和疤痕。這個響應類似於過敏性超敏反應,Kappler.博士表示:但是,這也類似於自體免疫反應,新發現的是免疫反應的一種新形式,此研究可能導致新的治療策略,以治療和預防此類肺疾病。(生物谷Bioon.com)

Structural Basis of Chronic Beryllium Disease: Linking Allergic Hypersensitivity and Autoimmunity

Gina M. Clayton, Yang Wang, Frances Crawford, Andrey Novikov, Brian T. Wimberly, Jeffrey S. Kieft, Michael T. Falta, Natalie A. Bowerman, Philippa Marrack, Andrew P. Fontenot, Shaodong Dai, John W. Kappler

T-cell-mediated hypersensitivity to metal cations is common in humans. How the T cell antigen receptor (TCR) recognizes these cations bound to a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protein and self-peptide is unknown. Individuals carrying the MHCII allele, HLA-DP2, are at risk for chronic beryllium disease (CBD), a debilitating inflammatory lung condition caused by the reaction of CD4 T cells to inhaled beryllium. Here, we show that the T cell ligand is created when a Be2+ cation becomes buried in an HLA-DP2/peptide complex, where it is coordinated by both MHC and peptide acidic amino acids. Surprisingly, the TCR does not interact with the Be2+ itself, but rather with surface changes induced by the firmly bound Be2+ and an accompanying Na+ cation. Thus, CBD, by creating a new antigen by indirectly modifying the structure of preexisting self MHC-peptide complex, lies on the border between allergic hypersensitivity and autoimmunity.

 

相關焦點

  • Cell Stem Cell:吸菸如何加劇新冠病毒對肺部的感染
    2020年11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項研究中,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使用由人類幹細胞產生的呼吸道組織模型確定了吸菸如何加劇SARS-CoV-2對呼吸道組織的感染。
  • 研究揭示ILC2促進癌症肺部轉移的機制
    研究揭示ILC2促進癌症肺部轉移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4 21:12:04 英國劍橋大學Timotheus Y. F.
  • Nature:構建出人類肺部細胞圖譜,為治癒肺部疾病奠定基礎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構建出人類肺部的細胞圖譜,該細胞圖譜突出了構成肺部不同部分的幾十種細胞類型。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1月18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molecular cell atlas of the human lung from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 Nature:構建出人類肺部的細胞圖譜,為理解和治癒肺部疾病奠定基礎
    2020年11月2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構建出人類肺部的細胞圖譜,該細胞圖譜突出了構成肺部不同部分的幾十種細胞類型。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1月18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molecular cell atlas of the human lung from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在這篇論文中,他們描述了他們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單細胞RNA測序)以及他們在研究工作中了解到的一些關於肺部的事情。
  • Cell:對伊波拉病毒進行單細胞研究,揭示了這種病毒的致命策略
    2020年11月15日訊/生物谷BIOON/---伊波拉病毒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病原體之一。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布羅德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和史丹福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伊波拉病毒在感染過程中如何改變宿主免疫反應以有利於自己的新細節。
  • Cell Stem Cell丨肺部疾病研究新工具:iPSC誘導的氣管基底幹細胞
    撰文 | 鹹姐  人類肺部小氣道在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閉塞性細支氣管炎和囊性纖維化等多種肺部疾病中均會發生病變,稱為病理性氣道重塑,可影響上皮細胞、基間質以及這些組織之間的相互營養作用。
  • 研究揭示白細胞介素33抑制肺部固有γδT細胞反應的機制
    研究揭示白細胞介素33抑制肺部固有γδT細胞反應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30 15:12:43 白細胞介素(IL)-33通過激活調節性T細胞(Treg)來抑制肺部固有的
  • 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COVID-19,Cell期刊最新研究進展一覽(第6期)
    9.Cell:揭示輕度和中度COVID-19疾病狀態之間的急劇變化doi:10.1016/j.cell.2020.10.037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拉根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哈佛醫學院和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對139名不同疾病嚴重程度的COVID-19患者的臨床測量結果、免疫細胞和血漿多組學(plasma multi-omics)數據進行了綜合分析,
  • 年終盤點:2016年Cell雜誌重磅級突破性研究成果
    同期發表的還有另外兩篇關於基因和環境如何影響免疫應答的研究。這些研究是人類功能基因組學計劃(HFGP)的一部分。我們都知道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易受到感染;有些人會患自身免疫疾病,而其他人卻不會。研究人員希望通過研究發現基因,環境因素以及腸道菌群如何影響免疫系統,如何影響人們對疾病的易感性以及如何影響免疫系統對不同病原體的應答。
  • Cell:揭示為何吸菸導致人患上肺結核風險增加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6年3月24日那期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Lysosomal Disorders Drive Susceptibility to Tuberculosis by Compromising Macrophage Migration」。TB是由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導致的傳染性疾病。
  • 西藏喜馬拉雅成礦帶發現超大型鈹-錫-鎢稀有金屬礦床
    記者15日從中國地質調查局獲悉,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科學家在西藏喜馬拉雅成礦帶東段扎西康礦集區南部的錯那洞一帶,識別出大型片麻巖穹隆構造,穹隆內高分異淡色花崗巖具有多期侵入特徵,在穹隆邊部發現厚大的矽卡巖型鈹-錫-鎢稀有金屬礦體。
  • 多項研究表明神秘的血凝塊是COVID-19的最新致命驚喜
    血凝塊不僅對我們的四肢有害,而且還可能進入肺部,心臟或大腦,在這些地方可能導致致命的肺栓塞、心臟病和中風。在近期的一項研究中,荷蘭科學家發現184名患者中有31%出現血栓性併發症,他們稱這個數字「非常高」,即使截肢等極端後果很少見。
  • 2020年9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新研究揭示細菌鞭毛旋轉馬達的定子單元其實也是一個小型的旋轉馬達doi:10.1016/j.cell.2020.08.016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如今從根本上深入了解這種細菌運動的動力,解決了這個領域長達一年的謎團。
  • 重大進展 | 同濟大學左為團隊研究揭示新冠重症患者肺部幹細胞可參與肺損傷修復
    analysisidentified lung progenitor cells in COVID-19 patient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的幹細胞可能參與的再生修復機制。已有的病理學等研究顯示,ARDS的發病機制主要是冠狀病毒攻擊肺泡細胞之後誘發免疫反應,免疫細胞浸潤導致肺泡血管內皮結構的破壞,使血漿、血漿蛋白和血細胞湧入肺間質和肺泡腔,形成肺水腫。由於肺泡上皮組織被破壞,水腫液大量湧入肺泡內,導致肺泡彌散功能受限,無法行使正常呼吸功能。
  • Immunity:某些肺部巨噬細胞可導致肺部遭受嚴重的病毒攻擊
    2021年1月2日訊/生物谷BIOON/---在某些情況下,肺部中的免疫細胞會導致病毒攻擊的惡化。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不同種類的稱為巨噬細胞的免疫細胞如何在肺部產生,以及其中的哪些巨噬細胞可能導致嚴重的肺部疾病。這些研究結果可能有助於在未來治療COVID-19等疾病。
  • 動物疾病模型研究進展一覽
    以果蠅為研究對象,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者們發現了一種人類心臟疾病遺傳性突變導致心臟增大變厚以及功能衰竭的分子機制。,可以更好地模擬不同因素導致肺部慢性炎症對肺功能產生的變化。這個新的模型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方法檢測病理變化是如何影響肺功能的。「這項研究最令人興奮的是通過這些分析,我們可以通過簡單測定喉嚨的氣流和氣壓確定肺部組織發生了什麼。」這篇文章的共一作者 Andrew Gow說。未來的工作需要修改這些新模型和確定這些結果在人類身上的應用如何,這項研究打開了研究的新渠道。
  • Cell Rep:科學家首次揭示人類腸道幹細胞的行為機制
    在人類的健康腸道中,幹細胞會不斷地彼此競爭得以生存,而在某一個時間某一個腸道區域往往只會存在一種特定數量的幹細胞生存下來;然而當研究者調查早期腫瘤組織中的幹細胞時,他們卻發現隨著幹細胞生存競爭的劇烈增加,幹細胞的數量也在相應增加,這就明顯揭示了腸癌發生和幹細胞活性之間的關係。
  • Cell:來自活化PMN細胞的外泌體竟是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致病元兇
    當將從活化的PMN細胞收集的外泌體灌注到健康小鼠的肺部中時,它們導致COPD肺部組織損傷。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研究人員還收集了來自人類COPD患者和新生的患有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的重症監護病房嬰兒的肺液中的外泌體;當將這些來自人體的外泌體灌注到健康小鼠的肺部時,它們也會引起COPD肺部組織損傷。這種損傷主要來自人肺部PMN細胞分泌的外泌體。
  • Cell年度巨獻——2020年閃閃發光的醫學評論和研究|抗生素|研究|...
    在重症病例中,最初可能出現抗病毒反應的延遲,隨後炎性細胞因子的產生增加,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湧入肺部,導致細胞因子風暴症候群。這些細胞因子,包括白細胞介素(IL)-1、IL-6、IL-12和腫瘤壞死因子-α,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能導致呼吸衰竭。嚴重病例的另一個標誌是淋巴減少,這可能是由於淋巴細胞直接感染或抗病毒反應對骨髓的抑制。感染後2周內可檢測到SARS-CoV-2的中和性IgM和IgG抗體。
  • Cell:世界上首次實時揭示肺泡巨噬細胞與細菌之間的戰鬥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如何捕捉肺部免疫細胞的「活」圖像。他們是世界上首次找到一種方法來實時記錄免疫系統如何與影響小鼠肺部肺泡的細菌進行戰鬥。這一發現為人們提供了關於免疫系統的清潔工---所謂的肺泡巨噬細胞---的新見解。肺泡巨噬細胞曾經被認為是靜止不動的,如今他們觀察到它們在發揮作用,在肺泡空間上、之間和周圍移動,以便尋找細菌和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