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ILC2促進癌症肺部轉移的機制

2021-01-09 科學網

研究揭示ILC2促進癌症肺部轉移的機制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4 21:12:04

英國劍橋大學Timotheus Y. F. Halim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在肺部ILC2誘導的先天免疫檢查點機制拮抗NK細胞的抗轉移功能。相關論文發表在2020年8月3日出版的《自然-免疫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發現,肺部駐留2型先天淋巴樣細胞(ILC2s)的激活有效抑制了自然殺傷(NK)細胞介導的先天抗腫瘤免疫,這導致肺轉移和死亡率增加。使用多種肺轉移模型,研究人員發現肺部白介素(IL)-33依賴的ILC2激活主要參與了腫瘤負荷。ILC2誘導的2型先天性炎症伴隨著幹擾素-γ的產生和肺部NK細胞細胞毒性功能的局部抑制。

ILC2依賴的NK細胞抑制是通過一種固有的調節機制實現的,該機制依賴於IL-5誘導的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最終妨礙了NK細胞的代謝適應性。靶向IL-33或IL-5的治療可逆轉NK細胞抑制並減輕肺部癌症負荷。因此,該研究揭示了IL-33和ILC2s通過抑制1型先天性免疫促進腫瘤轉移的機制。

研究人員表示,轉移是造成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肺是常見的受累器官。

附:英文原文

Title: ILC2-driven innate immune checkpoint mechanism antagonizes NK cell antimetastatic function in the lung

Author: Martijn J. Schuijs, Shaun Png, Arianne C. Richard, Anastasia Tsyben, Gregory Hamm, Julie Stockis, Celine Garcia, Silvain Pinaud, Ashley Nicholls, Xavier Romero Ros, Jing Su, Matthew D. Eldridge, Angela Riedel, Eva M. Serrao, Hans-Reimer Rodewald, Matthias Mack, Jacqueline D. Shields, E. Suzanne Cohen, Andrew N. J. McKenzie, Richard J. A. Goodwin, Kevin M. Brindle, John C. Marioni, Timotheus Y. F. Halim

Issue&Volume: 2020-08-03

Abstract: Metastasis constitutes the primary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s, with the lung being a commonly affected organ. We found that activation of lung-resident group 2 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2s) orchestrated suppression of natural killer (NK) cell-mediated innate antitumor immunity, leading to increased lung metastases and mortality. Using multiple models of lung metastasis, we show that interleukin (IL)-33-dependent ILC2 activation in the lung is involved centrally in promoting tumor burden. ILC2-driven innate type 2 inflammation is accompanied by profound local suppression of interferon-γ production and cytotoxic function of lung NK cells. ILC2-dependent suppression of NK cells is elaborated via an innate regulatory mechanism, which is reliant on IL-5-induced lung eosinophilia, ultimately limiting the metabolic fitness of NK cells. Therapeutic targeting of IL-33 or IL-5 reversed NK cell suppression and alleviated cancer burden. Thus, we reveal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IL-33 and ILC2s in promoting tumor metastasis via their capacity to suppress innate type 1 immunity. Pathological group 2 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2s) have mainly been implicated in allergy. Halim and colleagues demonstrate that ILC2s orchestrate a prometastatic pathway via the recruitment of eosinophils that suppress NK cell function.

DOI: 10.1038/s41590-020-0745-y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0-0745-y

相關焦點

  • 重磅級文章聚焦癌症轉移研究新成果!
    【5】Nat Mater:研究揭示癌症轉移的新機制doi:10.1038/s41563-019-0504-3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Material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控制組織結構的關鍵機制,這種機制可能有助於識別使癌細胞更難擴散的藥物。
  • 揭示氧氣抑制癌症免疫療法機制
    2016年9月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和國家過敏症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小鼠肺內,鑑定出一種抗癌免疫反應受到抑制的機制,其中肺部是很多癌症的一種常見的轉移位點。通過基因或藥物手段抑制免疫細胞的這種氧氣檢測能力就會阻止肺轉移。
  • 癌症演化樹:揭示癌症轉移機制
    【環球科技】    基因突變的演化樹不僅能揭示不同組織中致癌細胞的相互關聯性,還能揭示癌症的演化歷史。在癌症早期,某些致癌基因發生突變,似乎是導致原發性腫瘤以及轉移性腫瘤的罪魁禍首。
  • NK細胞介導的癌症轉移的免疫編輯機制!
    ,而且NK細胞介導的免疫壓力還可能被預測會對CTCs的命運產生效應;這就好像達爾文的選擇進化機制一樣,免疫細胞的選擇性壓力被認為可以塑造腫瘤的表型和基因型,這一過程稱之為「癌症的免疫編輯」(cancer immunoediting),研究者表示,NK細胞能夠選擇性地控制單一CTC衍生的單克隆轉移,但並不能控制CTC簇衍生的多克隆轉移,這或許就能為研究人員提供新的思路來揭示NK細胞介導的轉移性腫瘤細胞的免疫編輯
  • 重磅級文章解讀近期癌症轉移研究新進展!
    【7】Nat Commun:揭示蛋白AKAP8抑制乳腺癌轉移機制doi:10.1038/s41467-020-14304-1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人類腫瘤的動物模型中發現一種在體內天然產生的稱為AKAP8的蛋白抑制乳腺癌轉移。他們還發現高水平的AKAP8可預示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更高。
  • 重磅級文章解讀癌症轉移研究新進展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1月2日的PNAS期刊上。上皮細胞形成排列在器官外表面的組織。間充質細胞是通常參與傷口修復等過程的遷移性細胞。上皮-間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是一個將上皮細胞轉化成遷移性的間充質細胞的過程。癌症劫持了這一過程,並通過讓它停止在中間階段而形成轉移性的雜合細胞而變得最具侵襲性。
  • 【科研】尚永豐院士團隊Cancer Cell揭示GATA3功能喪失促進乳腺癌轉移的機制
    而大多數乳腺癌相關死亡都是由於癌症轉移。轉錄因子GATA3是促進和維持乳腺腺腔上皮細胞分化狀態所必須的,GATA3的表達經常會隨著乳腺腺腔細胞癌症的發展而丟失,但是GATA3的丟失是如何影響乳腺癌進程的機制目前尚不清楚。  該研究發現一個以GATA3為核心的轉錄抑制複合體,它的組成包括組蛋白甲基轉移酶G9A和以MTA3為組分的NuRD複合體。
  • Nat Commun:科學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癌症轉移的新型分子機制
    2019年7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機體癌症轉移的分子機制,同時研究者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工具來檢測特定癌症患者機體中引發疾病的誘導子,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科學家們開發治療癌症的新型療法。
  • Cell:揭示轉移性癌細胞逃避免疫系統檢測機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MSK)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闡明了癌細胞如何躲藏起來並且仍然不被我們的免疫系統檢測出來,從而提供一種大有希望的新途徑來開發療法。
  • 3D列印複雜「腫瘤-血管-骨」癌症轉移模型研究癌細胞轉移機制
    癌症轉移是癌症治療的關鍵挑戰,目前尚缺乏合適的體外癌症模型來研究癌症轉移背後的生物學機制。研究背景癌症導致的死亡中90%以上與癌症轉移臨床證據表明,70%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發生骨骼轉移,導致嚴重的疼痛、骨折甚至死亡。研究癌症轉移背後的生物學機制是癌症治療的關鍵。癌症轉移的過程往往很難直接在患者體內進行研究,目前已經開發了一些體外癌症模型。
  • 肥胖讓癌症更危險!新發現揭示脂肪促進癌細胞轉移的原因
    研究論文指出,三分之一的女性和半數男性會在有生之年被診斷出癌症。幸運的是,當腫瘤局限於很小的部位,可以藉助手術、化療等治療手段將其清除。然而危險的是,癌細胞有時候會從原發腫瘤的位置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造成更廣泛的侵襲,也使治療更加困難。事實上,90%的癌症死亡是由癌細胞轉移而引起的。
  • Blood:揭示癌症腦轉移新機制!抑制凝血因子可以降低腦轉移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整理,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只有當癌細胞首先離開細小的血管,進入到腦組織中,才能形成腦轉移。為了促進這一步,癌細胞會影響血液凝結,來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和海德堡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能夠在小鼠身上證實這一點。
  • PNAS:揭示特殊蛋白幹擾細胞抗癌機制促進癌症發生的分子機制
    2014年3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名為STAT3的細胞蛋白幹擾細胞的抗癌機制並且促進癌症發展的分子機制,STAT3蛋白是在大多數人類癌症中過表達的一種蛋白質,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PNAS上,該研究為理解癌症發展以及為開發新型靶向療法來抑制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 上海藥物所揭示組蛋白甲基轉移酶G9a促進乳腺癌發展機制
    組蛋白甲基轉移酶異常表達會導致組蛋白甲基化模式失衡並廣泛促進人類癌症的發生發展。自2000年第一個組蛋白賴氨酸甲基轉移酶Suv39h1被發現後,至今已有50多個賴氨酸甲基轉移酶被確證,其中G9a(也被稱作KMT1C或者EHMT2)是第二個被報導的組蛋白甲基轉移酶。
  • 新研究揭示轉移相關巨噬細胞在乳腺癌骨轉移中的表型和作用機制
    然而,研究也指出,不同癌症不同器官中的轉移相關巨噬細胞具有不同的表型和作用機制[2, 3],這種異質性為設計靶向巨噬細胞的免疫治療方案帶來了嚴峻挑戰。在骨髓中,研究發現了不同類型的巨噬細胞亞群,這些亞群來源不同,並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例如,單核細胞來源的破骨細胞參與骨骼的吸收與重塑,胚胎來源的骨定居巨細胞對維持造血系統具有重要作用。
  • 科學家揭示代謝如何促進腫瘤轉移
    科學家揭示代謝如何促進腫瘤轉移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26 14:21:52 近日,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Karen H.
  • Nature:揭示癌細胞「腐化」鄰近的健康細胞,促進癌症生長
    2019年9月2日訊/生物谷BIOON/---一項新的研究揭示緊鄰腫瘤周圍的健康細胞變得更像幹細胞,從而支持癌症生長。這一發現是利用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IlariaMalanchi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新技術取得的。
  • Cancer Res:癌細胞缺氧導致癌症生長和轉移機制
    然而,大量研究已證實腫瘤缺氧,即腫瘤部分區域含有極低濃度的氧氣,的確與更加侵襲性的腫瘤行為和更差的預後相關聯。這似乎表明腫瘤不會屈服於缺氧,相反腫瘤過量增加血液供應,因而經常會導致缺氧,從而給腫瘤發送生長和轉移的信號以便尋找新的氧氣源。比如,缺氧性膀胱癌可能轉移到肺部,而這經常是致命性的。
  • 研究人員揭示腫瘤轉移前的免疫逃逸機制
    這種劃分使得對癌症早期演化的機制研究變得簡單起來,但是對於侵襲前病變組織的缺乏限制了我們對癌症發生過程中分子和免疫機制的理解。  近日,來自法國巴黎大學的Jér?me Galon研究組在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Immune evasion before tumor invasion in early lung squamous carcinogenesis的研究論文,通過對肺鱗狀細胞癌發生過程中基因表達情況的檢測,對侵襲前病變組織和腫瘤微環境的基因表達時序改變以及相關細胞定位進行了研究,發現腫瘤微環境的重塑促進了腫瘤的發生發展和遠端轉移。
  • Nat Commun:成纖維細胞或能促進乳腺癌的生長和轉移
    2020年1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被稱為成纖維細胞的結締組織細胞對於機體從傷病中恢復過來至關重要,當成纖維細胞感知到組織損傷時,其就會被吸引到受傷部位,引發炎症反應並修復受損的組織;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成纖維細胞或在乳腺癌發生過程中扮演著一種破壞性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