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科學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癌症轉移的新型分子機制

2021-01-09 生物谷

2019年7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機體癌症轉移的分子機制,同時研究者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工具來檢測特定癌症患者機體中引發疾病的誘導子,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科學家們開發治療癌症的新型療法。

圖片來源:Levchenko lab

癌症轉移通常會通過一種名為上皮間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過程來發生,這一過程會使相鄰的細胞彼此分離並開始運動,此前研究者推測,細胞中的化學信號或遺傳改變或會誘發上皮間質轉化過程,本文中,研究者則發現,上皮間質轉化過程是由細胞外基質結構的簡單改變所引發的,細胞外基質扮演著細胞支架的功能,細胞基質纖維的排列或會誘發上皮間質轉化過程。

研究者Andre Levchenko博士說道,在某些癌症中,在細胞離開腫瘤開始發生擴散之前,環境中就存在這種改變,當基質中的纖維開始排列時,其就會創造細胞運動的軌跡,我們在文章中揭示了這種複雜分子網絡被控制的分子機制。文章中,研究者設計了一種能夠模擬細胞環境的方法,同時他們在分子水平上深入分析了上皮間質轉化過程,發現了兩種單獨的反饋機制,也就是說,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子相互抑制或激活作用,其中一種是將YAP蛋白與基因調節子WT1相聯繫,其會誘發細胞彼此分離,而另外一種則將YAP蛋白與TRIO蛋白相聯繫,其會誘發細胞開始運動,甚至增加細胞的運動速度。

當將實驗分析和臨床數據相結合後,研究者在腎癌患者中證實了這種機制處於活性狀態;Levchenko說道,相關信息或能用來開發新型預測性技術以及新型的癌症個體化臨床幹預手段。本文研究結果有望幫助研究者利用特殊藥物來靶向作用關鍵分子進而治療癌症,後期研究人員將會繼續深入研究癌症轉移的分子機制,為治療更多癌症開發新型療法。(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JinSeok Park, Deok-Ho Kim, Sagar R. Shah, et al. Switch-like enhancement of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by YAP through feedback regulation of WT1 and Rho-family GTPas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DOI:10.1038/s41467-019-10729-5

相關焦點

  • Cancer Res:科學家揭示結腸癌發生及轉移的分子機制
    2018年9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盧森堡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闡明了一種負責癌細胞擴散以及結腸癌患者癌症轉移發生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有效抑制腫瘤生長的新型療法。
  • Nat Commun:揭示調節機體免疫系統「崗哨」細胞的新型分子機制 有...
    2020年4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班牙馬德裡的國立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細胞核受體介導的新型分子機制,其或能幫助確定巨噬細胞的識別和擴張,巨噬細胞在機體中扮演著「免疫崗哨」的角色,這種新型機制或能特異性地影響漿膜腔(serous cavities
  • iScience:闡明前列腺癌轉移引發繼發性腫瘤的分子機制 或有望幫助...
    2020年9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i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于默奧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前列腺癌細胞移動和擴散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科學家們開發治療惡性前列腺癌的新型療法。
  • Nat Commun:科學家揭示細胞間交流的分子機理
    2015年1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脊柱動物胚胎發育期間,特殊的信號分子會告知配一個細胞其所處的位置在哪兒,因此細胞就會以這種方式來形成自身獨特的結構和功能。近日,一項發表於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揭示了,這些信號分子可以通過長絲狀的細胞突出物被成捆地進行傳輸。文章中,研究人員對斑馬魚研究揭示了信號分子的傳輸影響細胞間信號特性的分子機制。
  • 科學家們揭示機體免疫細胞激活的新型分子機制!
    2020年11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IFITM3 functions as a PIP3 scaffold to amplify PI3K signaling in B cell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機體免疫細胞激活的新型分子機制。
  • PNAS:揭示腸道菌群負面影響機體血糖水平的分子機制
    全球數百萬人都經歷著引發糖尿病的嚴重血糖問題,近日,來自福林德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腸道菌群影響血清素從而負面影響機體血糖水平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
  • 科學家揭示MLL家族蛋白甲基轉移酶活性調節的分子機制
    )於2月18日以Article的形式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雷鳴、陳勇研究組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國輝研究組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Structural basis for activity regulation of MLL family methyltransferases,揭示了組蛋白甲基轉移酶
  • 癌症演化樹:揭示癌症轉移機制
    【環球科技】    基因突變的演化樹不僅能揭示不同組織中致癌細胞的相互關聯性,還能揭示癌症的演化歷史。在癌症早期,某些致癌基因發生突變,似乎是導致原發性腫瘤以及轉移性腫瘤的罪魁禍首。
  • Nat Chem Biol:揭示藥物泊馬度胺有效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分子機理
    2020年10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白細胞癌症,患者通常會在5年內發生死亡,而臨床醫生通常會使用藥物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及其在結構上類似的藥物(比如來那度胺和泊馬度胺)來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藥物泊馬度胺通常能給對來那度胺耐藥性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帶來一定的治療效益,但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其背後作用的具體分子機制。
  • Nat Commun:一種新型的分子策略有望抑制機體腫瘤的形成
    FASN是否能作為一種開發新型癌症療法的潛在靶點。>圖片來源:CNIO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FASN和癌症發生之間的關聯,研究結果表明,抑制FASN的療法能夠有效用於癌症早期階段來阻斷小鼠和細胞培養液中腫瘤的形成;FASN在癌症發生過程中的重要性與其產生脂肪酸的能力並無關聯,研究者認為,腫瘤細胞能過量表達FASN來產生能量,構建細胞膜等;然而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卻發現,癌細胞能夠持續捕捉來自循環血液中的脂肪酸,FASN合成脂肪酸的功能或許對於癌細胞而言並不必要
  • 科學家揭示腫瘤細胞遷移分子機制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閻錫蘊課題組與中科院動物所劉峰小組合作發現,細胞黏附分子CD146作為Wnt5a的受體,激活了非經典Wnt通路,從而促進腫瘤細胞的遷移。
  • PNAS:揭示特殊蛋白幹擾細胞抗癌機制促進癌症發生的分子機制
    2014年3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名為STAT3的細胞蛋白幹擾細胞的抗癌機制並且促進癌症發展的分子機制,STAT3蛋白是在大多數人類癌症中過表達的一種蛋白質,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PNAS上,該研究為理解癌症發展以及為開發新型靶向療法來抑制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 南極嗜冷綠藻基因組水平適應極端環境的分子機制被揭示
    Current Biology | 南京師範大學鍾伯堅研究組揭示南極嗜冷綠藻基因組水平適應極端環境的分子機制來源:CB BioArt植物製版:光明2020年7月2日,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鍾伯堅教授研究組聯合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繆錦來
  • Nat Cell Biol:鑑別出減緩並修復致癌DNA損傷的分子機制
    2019年3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哥本哈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鑑別出了一種保護細胞免於天然DNA錯誤的特殊機制,這種天然DNA錯誤會永久損傷機體的遺傳代碼,並誘發諸如癌症等多種疾病發生。
  • Nature | 北化工馮越組揭示新型泛素化反應的分子機制
    ——SdeA及其與泛素複合物的晶體結構,揭示了其修飾泛素及催化新型泛素化過程的工作機理。常規的泛素化過程是由E1、E2、E3三個酶的級聯反應催化的,最終將泛素蛋白轉移到底物的賴氨酸殘基上【2】。從直觀上看,這與R42被mART修飾是相矛盾的。經過查閱文獻,馮越研究組發現部分mART蛋白的催化機制被認為是SN1反應,即煙醯胺基團會先從NAD+中脫離,使得NAD+轉變為活性中間體(oxocarbenium cation intermediate),之後發生親核攻擊反應。受此啟發,馮越研究組將複合物結構中的NADH替換成該活性中間體,並對該體系進行了分子動力學模擬。
  • Science和Nat Commun兩篇研究揭示出塑料PET降解分子機制
    2018年2月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韓國科學技術高級研究院(KAIST)的一個代謝工程研究小組發現了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具有優異的可降解性的分子機制。
  • Nat Commun:特殊G蛋白偶聯受體有望作為開發新型癌症藥物的關鍵靶點
    2019年2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卡羅琳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癌症突變影響細胞膜表面特定類型受體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或為開發治療特定類型癌症的個體化藥物療法提供新的思路,比如直腸癌和肺癌等。
  • 科學家揭示催化烯反應酶及其周環選擇性分子機制
    自2011年首次鑑定出能夠催化DA反應的周環酶SpnF後,科學家先後從多種天然產物的生物合成途徑中鑑定出了不同的新型周環反應酶。唐奕課題組在這項研究中以多功能周環酶LepI為基礎,從真菌天然產物生物合成途徑中鑑定出6個具有很高序列相似度的O-甲基轉移酶蛋白:PdxI、AdxI、ModxI、EpiI、UpiI及HpiI,同時發現並驗證PdxI、AdxI、ModxI催化烯反應,而EpiI、UpiI、HpiI催化氧雜DA反應。
  • Nat Commun:癌症擴散和復發的新型細胞機制—生長環境的柔軟程度
    一些特殊的癌細胞往往會促進癌症在別的器官組織中發生,這種現行稱之為癌症擴散;研究者發現,這種腫瘤擴散細胞往往會在堅硬的細胞環境中潛伏,而在較軟的空間環境中茁壯成長。Mary Lou Hoeft教授表示,是什麼促使癌症復發尚不清楚,為何癌症發病過程中總會有一些細胞留存下來?
  • Nat Chem Biol:科學家鑑別出誘導抑癌蛋白產生的特殊分子
    2014年9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肯塔基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名為Arylquin 1的新型分子,其可以作為正常細胞分泌Par-4的誘導子,Par-4是一種抑制腫瘤的蛋白質,在正常細胞未受傷害時其可以有效殺滅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