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視覺中國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 21金融圈
記 者丨滿樂 王帆
編 輯丨巫燕玲 周上祺
部分內容來自:中新社、國是直通車
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首批授權事項清單發布!
10月18日,國新辦召開發布會,就紮實推動深圳綜合改革試點落地見效有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當日國家發改委網站還印發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首批授權事項清單》(以下簡稱《事項清單》),授權事項包括六個方面40條。
其中,就包括了:「推出深市股票股指期貨,不斷豐富股票股指期貨產品體系」。
「深市相關股指期貨的產生,有望盤活相關對衝基金等資金,帶來深市股票流動性的改善和市場的擴容,對於市場長線資金來說也是好事,股指期貨的引入,將有效降低市場波動性」。10月18日中午,華東地區某期貨公司分析師表示。
目前,國內共有三種股指期貨產品,分別是中金所於2010年4月16日推出的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2015年4月上市的上證50股指期貨及中證500股指期貨合約。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深市相關期貨衍生品的產生將改變現有投資組合形式,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改變風險收益特徵。
不過對於未來的深市股指期貨,究竟在哪一交易所上市,市場也有不同的看法。
「按理來說股指期貨放在中金所是符合邏輯的,但此次爆出要推出相關品種,是在深圳的改革方案中。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也許股指期貨會落戶深交所。」有期貨公司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
「我個人認為應該是推出創業板指數期貨期權、深圳500期貨期權,期貨品种放中金所,對應的etf期權放深交所。」有滬上地區期貨公司高管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除擬推出深市股指期貨外,今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閻慶民同時表示,將著力穩步擴大股票期權試點,更好地滿足投資者的風險管理需求。
可以預見的是,深圳市場相關金融衍生品,將在此次改革試點中進一步擴容。
圖:速看首批40條授權事項清單
20多項需要修訂現行法律法規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首批授權清單中40條授權事項每條內容都很豐富。
據統計,20多項需要突破現有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涉及到近百項具體法律法規和政策條款的調整,具有很強的創新性、突破性,體現了中央授權改革的力度和深度,這將為推動高質量發展釋放巨大的改革紅利。
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中央給予深圳的政策力度比海南「自貿島」更大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彭森近日接受中新社專訪時表示,和海南自貿港相比,「深圳則是立足於神州大地,要能夠儘快提供一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這是最大的區別。」彭森說。
這次中央給予深圳的相關政策力度比海南「自貿島」更大,特別是提出了在法律方面做更多授權,鼓勵深圳在新經濟領域加快一些立法創新。
自然資源部權威解讀深圳土地「大禮包」:是改革的權而非擴張的權
10月18日,國新辦舉行發布會,就如何推動深圳綜合改革試點落地見效等情況,邀請相關部委及地方政府相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10月1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其中,關於深圳的土地以及空間發展等問題提到,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健全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制度、提升城市空間統籌管理水平,以及一系列具體措施。
對此,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在發布會上解讀表示,這次實施方案賦予深圳市更大的土地審批自主權,目的是要深化審批制度改革,解決建設項目「落地難、落地慢」等審批效率問題,提高空間資源的配置效率。放權實際上放的是改革的權,不是擴張的權。是為改革提供更大的改革空間,而不是城市建設的規模。
莊少勤介紹,關於推進要素市場化的配置改革以及空間治理改革,包括深圳的發展空間問題,實施方案從三個方面給予了重大改革的政策支持。
第一,更好地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的統籌作用,從區域和可持續發展角度更好地優化空間資源的時空配置。
莊少勤解讀稱,這句話裡有兩項重大政策,一是允許深圳市統籌建設用地、用林規模和指標,意味著可以通過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各種空間資源,包括優化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控制邊界,這是堅守安全底線的條件下的優化布局。
二是如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尤其是中央提出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將深圳市放在更大的新發展格局中優化區域空間布局,形成區域開放式、網絡化、多中心、集約型的發展格局。深圳市就可以在開放的背景下,不僅用好自己的資源,也可以充分協同區域資源,使未來的發展空間得到更有力支撐。
莊少勤還指出,除了空間布局統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時序上的統籌,可以按照國土空間規劃的期限,這次規劃是15年,到2035年,按照長周期的資源規模來進行用地指標管控,通過「規劃形成項目」,「要素跟著項目走」的資源配置模式,這樣可以從整體上更長遠的來考慮資源配置。
通過空間布局統籌、時序統籌,可以說提高了深圳空間資源配置的整體性和戰略性,層級更高,可以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更高起點地用好資源。
第二,更好地發揮空間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作用,提升空間資源配置的針對性和靈活性。
實施方案裡提出支持符合在國土空間規劃要求的前提下推進二、三產業混合用地,還提到要對用地地上、地表和地下,海域水面、水體、海床、底土分別設立使用權。
莊少勤解讀稱,這裡意味著兩個優化,一是功能結構優化,深圳市可以結合本市的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的需求賦予地塊的功能用途更有包容性、兼容性、靈活性,對於土地用途管制也有更多靈活性,這樣可以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更好地滿足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需求,以及空間治理要求。
二是通過分別設置使用權還可以進行空間豎向結構優化,對地上、地表、地下設置使用權,對海域的水面、水體、海床、底土設置使用權,使資源利用從原來的平面配置向三維空間配置進行轉變,也可以為市場提供更加豐富的空間產品。
第三,更好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增強空間流量配置的充裕性和便利性。
實施方案中提出支持建設自然資源資產交易平臺,深化深汕特別合作區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包括剛才說的分別設立使用權以及探索利用存量建設用地進行開發建設的市場化機制,支持盤活利用存量工業用地,探索解決規劃調整、土地供應、收益分配、歷史遺留用地問題。
莊少勤解讀稱,這都是為激活空間流量給予積極支持,通過三個方面激活流量,
一是區域流量,通過完善市場交易平臺,加快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將區域資源可以在一個平臺上進行交易、進行流通;
二是通過分別設立使用權,可以更加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形成多元化的使用主體和方式,一般稱之為結構性流量;
三是通過探索利用存量建設用地進行市場化建設的機制,完善閒置土地使用權的收回機制,使空間資源的周轉更加有效,一般叫周轉流量。
通過這三個流量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集約節約利用資源,關鍵是滿足市場對流量的需求,這個流量也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活力。
總的來講通過國土空間規划進行空間布局統籌、利用時序統籌,通過兩個結構優化,功能優化、空間豎向結構優化以及三個流量,能夠有效解決深圳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
因微信平臺推送規則改變,大家如果想經常看到21金融圈的文章,就趕緊星標我們吧。在每次閱讀之後點個「在看」,我們的推送就會在第一時間出現在訂閱列表內。21金融圈已入駐微信號,頭條號、企鵝號、新浪看點、微博、抖音、B站各分發平臺,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