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重磅清單來了!中央給予深圳的政策力度比海南「自貿島」更大,權威解讀深圳土地「大禮包」

2021-01-20 21金融圈
對於未來的深市股指期貨,究竟在哪一交易所上市,市場也有不同的看法

 圖/視覺中國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 21金融圈

記   者丨滿樂 王帆

編   輯丨巫燕玲 周上祺

部分內容來自:中新社、國是直通車


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首批授權事項清單發布!


10月18日,國新辦召開發布會,就紮實推動深圳綜合改革試點落地見效有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當日國家發改委網站還印發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首批授權事項清單》(以下簡稱《事項清單》),授權事項包括六個方面40條。

其中,就包括了:「推出深市股票股指期貨,不斷豐富股票股指期貨產品體系」。


「深市相關股指期貨的產生,有望盤活相關對衝基金等資金,帶來深市股票流動性的改善和市場的擴容,對於市場長線資金來說也是好事,股指期貨的引入,將有效降低市場波動性」。10月18日中午,華東地區某期貨公司分析師表示。


目前,國內共有三種股指期貨產品,分別是中金所於2010年4月16日推出的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2015年4月上市的上證50股指期貨及中證500股指期貨合約。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深市相關期貨衍生品的產生將改變現有投資組合形式,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改變風險收益特徵。


不過對於未來的深市股指期貨,究竟在哪一交易所上市,市場也有不同的看法。


「按理來說股指期貨放在中金所是符合邏輯的,但此次爆出要推出相關品種,是在深圳的改革方案中。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也許股指期貨會落戶深交所。」有期貨公司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


「我個人認為應該是推出創業板指數期貨期權、深圳500期貨期權,期貨品种放中金所,對應的etf期權放深交所。」有滬上地區期貨公司高管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除擬推出深市股指期貨外,今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閻慶民同時表示,將著力穩步擴大股票期權試點,更好地滿足投資者的風險管理需求。


可以預見的是,深圳市場相關金融衍生品,將在此次改革試點中進一步擴容。


圖:速看首批40條授權事項清單


20多項需要修訂現行法律法規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首批授權清單中40條授權事項每條內容都很豐富。


據統計,20多項需要突破現有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涉及到近百項具體法律法規和政策條款的調整,具有很強的創新性、突破性,體現了中央授權改革的力度和深度,這將為推動高質量發展釋放巨大的改革紅利。



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中央給予深圳的政策力度比海南「自貿島」更大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彭森近日接受中新社專訪時表示,和海南自貿港相比,「深圳則是立足於神州大地,要能夠儘快提供一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這是最大的區別。」彭森說。


這次中央給予深圳的相關政策力度比海南「自貿島」更大,特別是提出了在法律方面做更多授權,鼓勵深圳在新經濟領域加快一些立法創新。


自然資源部權威解讀深圳土地「大禮包」:是改革的權而非擴張的權


10月18日,國新辦舉行發布會,就如何推動深圳綜合改革試點落地見效等情況,邀請相關部委及地方政府相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10月1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其中,關於深圳的土地以及空間發展等問題提到,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健全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制度、提升城市空間統籌管理水平,以及一系列具體措施。


對此,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在發布會上解讀表示,這次實施方案賦予深圳市更大的土地審批自主權,目的是要深化審批制度改革,解決建設項目「落地難、落地慢」等審批效率問題,提高空間資源的配置效率。放權實際上放的是改革的權,不是擴張的權。是為改革提供更大的改革空間,而不是城市建設的規模。


莊少勤介紹,關於推進要素市場化的配置改革以及空間治理改革,包括深圳的發展空間問題,實施方案從三個方面給予了重大改革的政策支持。


第一,更好地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的統籌作用,從區域和可持續發展角度更好地優化空間資源的時空配置。


實施方案提出,允許深圳統籌建設用地、用林規模和指標,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完成後探索按規劃期實施的總量管控模式。


莊少勤解讀稱,這句話裡有兩項重大政策,一是允許深圳市統籌建設用地、用林規模和指標,意味著可以通過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各種空間資源,包括優化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控制邊界,這是堅守安全底線的條件下的優化布局。


二是如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尤其是中央提出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將深圳市放在更大的新發展格局中優化區域空間布局,形成區域開放式、網絡化、多中心、集約型的發展格局。深圳市就可以在開放的背景下,不僅用好自己的資源,也可以充分協同區域資源,使未來的發展空間得到更有力支撐。


莊少勤還指出,除了空間布局統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時序上的統籌,可以按照國土空間規劃的期限,這次規劃是15年,到2035年,按照長周期的資源規模來進行用地指標管控,通過「規劃形成項目」,「要素跟著項目走」的資源配置模式,這樣可以從整體上更長遠的來考慮資源配置。


通過空間布局統籌、時序統籌,可以說提高了深圳空間資源配置的整體性和戰略性,層級更高,可以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更高起點地用好資源。


第二,更好地發揮空間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作用,提升空間資源配置的針對性和靈活性。


實施方案裡提出支持符合在國土空間規劃要求的前提下推進二、三產業混合用地,還提到要對用地地上、地表和地下,海域水面、水體、海床、底土分別設立使用權。

莊少勤解讀稱,這裡意味著兩個優化,一是功能結構優化,深圳市可以結合本市的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的需求賦予地塊的功能用途更有包容性、兼容性、靈活性,對於土地用途管制也有更多靈活性,這樣可以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更好地滿足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需求,以及空間治理要求。


二是通過分別設置使用權還可以進行空間豎向結構優化,對地上、地表、地下設置使用權,對海域的水面、水體、海床、底土設置使用權,使資源利用從原來的平面配置向三維空間配置進行轉變,也可以為市場提供更加豐富的空間產品。


第三,更好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增強空間流量配置的充裕性和便利性。


實施方案中提出支持建設自然資源資產交易平臺,深化深汕特別合作區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包括剛才說的分別設立使用權以及探索利用存量建設用地進行開發建設的市場化機制,支持盤活利用存量工業用地,探索解決規劃調整、土地供應、收益分配、歷史遺留用地問題。


莊少勤解讀稱,這都是為激活空間流量給予積極支持,通過三個方面激活流量,


一是區域流量,通過完善市場交易平臺,加快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將區域資源可以在一個平臺上進行交易、進行流通;


二是通過分別設立使用權,可以更加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形成多元化的使用主體和方式,一般稱之為結構性流量;


三是通過探索利用存量建設用地進行市場化建設的機制,完善閒置土地使用權的收回機制,使空間資源的周轉更加有效,一般叫周轉流量。


通過這三個流量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集約節約利用資源,關鍵是滿足市場對流量的需求,這個流量也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活力。


總的來講通過國土空間規划進行空間布局統籌、利用時序統籌,通過兩個結構優化,功能優化、空間豎向結構優化以及三個流量,能夠有效解決深圳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




因微信平臺推送規則改變,大家如果想經常看到21金融圈的文章,就趕緊星標我們吧。在每次閱讀之後點個「在看」,我們的推送就會在第一時間出現在訂閱列表內。21金融圈已入駐微信號,頭條號、企鵝號、新浪看點、微博、抖音、B站各分發平臺,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中央給予深圳的政策力度比海南「自貿島」更大
    中國官方日前發文賦予深圳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這一政策「大禮包」與此前的自貿區、自貿港相比有何不同?
  • 專家解讀 | 中科院院士、南科大理學院院長楊學明:深圳建設大科學裝置是「剛需」
    此次規劃的中能高重複頻率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將成為又一臺先進的高重複頻率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將覆蓋整個軟X射線波段,與上海的裝置形成波段和地域上的互補,可以支撐8條世界一流的光束線和數十個實驗終端,為物理、化學、生物、醫藥、材料、能源、環境等領域,提供最先進的大科學實驗平臺。
  • 深圳樓盤促銷力度加碼 成交量仍低迷
    《華夏時報》記者近期走訪了深圳多個樓盤,在整體市場下行,開發商和購房者對其預判低迷的情況下,開發商優惠力度再次加碼,但實際成交量卻不盡如人意。每平米減少近5800元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多個樓盤在年底推出不同程度的讓利促銷活動。
  • 宋丁:中國房地產大退潮從深圳供應大漲潮開始
    上述三大跡象明明白白地表明,中國房地產既往20年的熱鬧局面即將呈現大退潮格局,住宅地產即將從中央佔位和虛擬經濟泡沫態勢退出,回歸基礎民生常態化通道。 我再重申一遍,大退潮不是大退場,住宅地產永遠存在,只是它不能以投機加槓桿炒作的眼球經濟虛擬經濟形態繼續混跡於江湖,要回歸常態,回歸民生。
  • 打造美麗中國「深圳樣本」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必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中央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意見》也要求深圳建設成為可持續發展先鋒,率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
  • 2020年深圳十件大事出爐!
    3.深圳綜合改革試點落地,首批授權40項清單發布,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順利落地10月18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布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首批40項授權事項清單。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正式啟動了創業板註冊制改革。8月24日,18家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集體開市交易,標誌著創業板改革註冊制順利落地。伴隨近20年來科技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創業板的設立有機融合,進一步鞏固深圳金融中心的地位。
  • 把深圳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
    站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新歷史機遇和起點上,深圳金融如何在服務實體經濟、加強金融監管、有效防範風險、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和融入「一核一帶一區」等領域持續改革,為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3 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金融改革開放南方日報: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是深圳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年來,深圳在金融領域的工作進展如何,在深化金融改革方面有什麼部署安排?劉平生:一年來,在中央監管部門的統籌指導和市委、市政府各部門的支持下,先行示範區金融改革創新取得了積極進展。
  • 深圳40年慶典!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總結十大深圳經驗,提出六點希望...
    要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投入力度,發揮深圳產學研深度融合優勢,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要對標國際一流水平,大力發展金融、研發、設計、會計、法律、會展等現代服務業,提升服務業發展能級和競爭力。要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引進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第二,與時俱進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永遠在路上,改革之路無坦途。
  • 深圳房地產稅,這三大信號才值得注意
    房地產稅遲早要來,但不是現在。 而深圳,很可能就是接下來率先試點的城市。 01,房地產稅最新情況 先來說說引發討論的新華社時評。
  • 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做客央視《對話》欄目,解答「為什麼是深圳」
    事實上在過去這40年的時間當中,深圳也誕生了非常多優秀企業,無論是華為、無論是大疆、中興等等,而且特別有趣的是,他們都誕生在同一個街道,這條街道很有名,叫粵海街道。這個街道現在挺受傷的。深圳的企業從來不是順風順水中長大王偉中:說起受傷我想您可能指的是中美貿易摩擦,美國對我們深圳的一些龍頭企業,像華為等這些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給予了極限的施壓和打擊。
  • 城市規劃留的後遺症 深圳高爾夫球場何去何從?
    這個高爾夫球場由深圳經濟特區發展(集團)公司與香港華聯實業公司共同投資興建,被稱為深圳市中心最後的「城市綠洲」,佔地面積達136萬平方米,其土地使用權將於2015年到期。  據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第一直屬管理局方面稱,深圳高爾夫用地的土地使用期限為30年,屬於政府無償行政劃撥用地,將於2015年2月17日到期,土地使用期限屆滿後,也可以收回該用地。
  • 深圳「十四五」規劃建議全文
    優化要素市場化配置,完善要素確權、定價、交易、監管等制度,在土地管理、技術成果轉化利益分配、人才流動和工時薪酬等方面實施更加靈活的創新舉措。深化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健全長期租賃、先租後讓、彈性年期供應等工業用地市場供應體系,探索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完善土地二級市場規則,盤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
  • 火速圍觀:AR還能這麼玩,深圳福田為吸引企業放了個大招
    新政策:送出「1+9+N」年度惠企「大餐」繼疫情期間推出「福企」十一條和新十條後,直播期間,福田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馮向陽重磅推出年度產業政策「三部曲」的第三部——2020年「1+9+N」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政策,安排資金20億元!
  • 2020年深圳樓市八項政策回顧,事關2021年買房!
    一直以來,深圳樓市都是關注的焦點。 2020年的深圳樓市,更是魔幻般的存在,成為老百姓茶餘飯後永不改變的話題! 在715、731兩大調控政策嚴控下,不少人失去購買住宅資格。潤璽一期「代持」風險四伏,「眾籌買房」被嚴厲禁止。
  • 深圳出臺補貼政策,鼓勵動力電池回收
    深圳明確出臺政策補貼,鼓勵動力電池回收關鍵詞:   深圳
  • 深圳2020年供應土地1238公頃 為建設全球標杆城市提供堅實國土空間...
    2021年伊始,隨著《深圳經濟特區城市更新條例》《深圳市創新型產業用房管理辦法》等一批法規政策先後發布,深圳灣超級總部等六大總部基地、光明科學城等18個城市重點片區和中國中車、今日頭條、小米集團等一批深圳全球招商大會重大項目的規劃建設加快落地,深圳正以堅實的國土空間保障,推動高質量發展,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加速邁向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杆城市
  • 深圳中央公園旁的頂流公寓┃深圳豪華公寓鼻祖
    (2019)》)加上市政大樓、「龍脈福山」蓮花山、中央公園、「雙龍起舞」、豐盛的文化藝術館、深圳極繁華的交通網絡等拱衛,擁有全球「集權」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藝術中心、交通樞紐等奢配。
  • 燃爆眼球的深圳天際線 |2021年深圳10大摩天地標
    進入新世紀,轟轟烈烈的中央商務區建設在全國拉開帷幕,一座座彰顯深圳「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符號的建築也相繼崛起。塔樓的頂部擁有世界上最高觀景體驗區和俱樂部設施,包括餐廳,夜總會,水療服務和大型遊泳池,均可欣賞到深圳的城市景色。©Adrian Smith + Gordon Gill Archit深港國際中心以擬人化的特徵,以抽象的形式來展現和致敬運動員們參與競技而經歷的刻苦訓練和奮鬥,通過擁有多層材質構成的曲線形元素的高性能玻璃,展現出如同人體肌肉般的效果。
  • 深圳,終於動真格了!
    在土地政策以及房地產稅沒有大消息之前,深圳樓市未來只有兩個故事:「嚴防」+「鎖死」。 01 深圳住建局放大招 11月20日,有媒體記者在某APP看到「購房誠意登記上線」的連結。
  • 深圳攻堅「上學難」,2025年新增學位近百萬座
    深圳「教育大禮包」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措施,其中包括:到2025年,深圳市合計將新增基礎教育學位接近一百萬座;規劃新增100公頃教育用地;新增中小學教師5—6萬名等。聶新平在發布會上表示,深圳在一線城市中人口流入增速最快,近年來每年人口淨流入達40~50萬,常住人口出生率維持在千分之十五的高位。雖然深圳近年來學位建設力度空前,但高供給仍難充分滿足入學高需求,市民對擴大學位供給呼聲較高。數據顯示,2020年深圳共有93336人參加中考,約8.92萬人符合中考報名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