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波士頓郵報》1月5日消息,著名基因組編輯技術公司Editas Medicine已於本周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說明書,計劃在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掛牌交易。《波士頓郵報》表示,本次IPO將是市場對於新興的生物技術公司的態度的又一次測試。如果最終IPO達成,Editas Medicine也將成為首家上市的基因編輯公司。
在Editas Medicine周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中,這家成立僅2年的公司並沒有詳細說明上市之後的股價範圍。根據相關文件披露,該公司計劃通過IPO募資1億美元,其中1500~2000萬美元用於LCA10項目的臨床前和臨床試驗,2200萬美元用於與Juno Therapeutics合作項目的癌症治療臨床前研究。不過這個數字可能只是先期提交的數字,以用來計算上市所需手續費,未來可能會出現調整。
Editas Medicine由張鋒和JenniferDoudna創立於2013年11月,兩位創始人均為CRISPR的早期發明人。該公司在創立之初名字為Gengine,後來更名為Editas,本次上市之後,股票代碼為:EDIT。
作為一家基因組編輯公司,Editas Medicine一直致力於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改造有缺陷的基因,以治療超過6000種遺傳疾病。由於其創始人張鋒發明的CRISPR-case9基因編輯新技術在基因編輯方面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使得該公司一直受到資本熱捧。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成立兩年以來,Editas Medicine總共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融資,已經累計融資超過2.1億美元。根據本次招股說明書顯示,進行首次公開招股之前,風險投資公司Flagship Ventures和Polaris Partners分別持有該公司超過15%的股權。Alphabet旗下的風險投資公司Google Ventures、蓋茨以及風險投資公司Khosla Ventures,同樣也持有該公司的部分股權。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相關機構的數據,2015年上市的生物技術公司有44家,這相比2014年的63家下滑不少。而麻省地區上市的生物技術公司也從15家減少到了11家。這樣減少的趨勢在2015年下半年表現得尤為明顯,不僅上市的公司大大減少,還有許多公司都取消了自己的IPO計劃。
去年8月,Editas通過私募基金融資1.2億美元,投資方包括了Fidelity Investments以及比爾蓋茨旗下基金。而投資機構之所以願意對Editas投下重金,很大程度上都由於Editas掌握的特有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新技術。值得注意的是,CRISPR Therapeutics 和 Intellia Therapeutics Inc.等另兩家公司宣稱也掌握了該技術。
Editas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該公司的技術使用了分子剪刀,能夠實現「精準、直接」的基因改變,以治療多種遺傳疾病。
Editas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表示,由於美國監管機構的規定,Editas的CEO Katrine Bosley和其他高管目前並不能夠公開就上市問題發表任何評論。
Editas於2013年開始在哈佛大學和麻省醫院以及MIT和哈佛的海外研究機構研發基因編輯技術。
目前,該公司正在進行多項研究,包括對於一種導致美國10000人失明的罕見眼部疾病。同時,該公司也與西雅圖的Juno Therapeutics Inc.合作,共同研發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治療癌症。
Editas目前尚未通過產品銷售產生任何營收,而且該公司也已表示,預計在「可預期的未來」無法獲得營收。通過與Juno的合作,Editas獲得了83.7萬美元收入。在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前三季度,Editas的淨虧損為6030萬美元。
文|布拉德皮蛋
轉載請註明來源:貝殼社(微信號:iBio4P)
讓醫健創業更好玩!
離不開每個人的觀點和智慧。
醫健產業的小夥伴們~
歡迎來搞(稿):
· END ·
貝殼社,引領醫健創業!
- 以下硬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