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和蓋茨投資的基因編輯公司Editas要上市了?

2021-02-24 貝殼社

根據《波士頓郵報》1月5日消息,著名基因組編輯技術公司Editas Medicine已於本周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說明書,計劃在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掛牌交易。《波士頓郵報》表示,本次IPO將是市場對於新興的生物技術公司的態度的又一次測試。如果最終IPO達成,Editas Medicine也將成為首家上市的基因編輯公司。

在Editas Medicine周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中,這家成立僅2年的公司並沒有詳細說明上市之後的股價範圍。根據相關文件披露,該公司計劃通過IPO募資1億美元,其中1500~2000萬美元用於LCA10項目的臨床前和臨床試驗,2200萬美元用於與Juno Therapeutics合作項目的癌症治療臨床前研究。不過這個數字可能只是先期提交的數字,以用來計算上市所需手續費,未來可能會出現調整。


Editas Medicine由張鋒和JenniferDoudna創立於2013年11月,兩位創始人均為CRISPR的早期發明人。該公司在創立之初名字為Gengine,後來更名為Editas,本次上市之後,股票代碼為:EDIT。

作為一家基因組編輯公司,Editas Medicine一直致力於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改造有缺陷的基因,以治療超過6000種遺傳疾病。由於其創始人張鋒發明的CRISPR-case9基因編輯新技術在基因編輯方面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使得該公司一直受到資本熱捧。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成立兩年以來,Editas Medicine總共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融資,已經累計融資超過2.1億美元。根據本次招股說明書顯示,進行首次公開招股之前,風險投資公司Flagship Ventures和Polaris Partners分別持有該公司超過15%的股權。Alphabet旗下的風險投資公司Google Ventures、蓋茨以及風險投資公司Khosla Ventures,同樣也持有該公司的部分股權。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相關機構的數據,2015年上市的生物技術公司有44家,這相比2014年的63家下滑不少。而麻省地區上市的生物技術公司也從15家減少到了11家。這樣減少的趨勢在2015年下半年表現得尤為明顯,不僅上市的公司大大減少,還有許多公司都取消了自己的IPO計劃。


去年8月,Editas通過私募基金融資1.2億美元,投資方包括了Fidelity Investments以及比爾蓋茨旗下基金。而投資機構之所以願意對Editas投下重金,很大程度上都由於Editas掌握的特有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新技術。值得注意的是,CRISPR Therapeutics 和 Intellia Therapeutics Inc.等另兩家公司宣稱也掌握了該技術。

Editas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該公司的技術使用了分子剪刀,能夠實現「精準、直接」的基因改變,以治療多種遺傳疾病。

Editas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表示,由於美國監管機構的規定,Editas的CEO Katrine Bosley和其他高管目前並不能夠公開就上市問題發表任何評論。

Editas於2013年開始在哈佛大學和麻省醫院以及MIT和哈佛的海外研究機構研發基因編輯技術。

目前,該公司正在進行多項研究,包括對於一種導致美國10000人失明的罕見眼部疾病。同時,該公司也與西雅圖的Juno Therapeutics Inc.合作,共同研發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治療癌症。

Editas目前尚未通過產品銷售產生任何營收,而且該公司也已表示,預計在「可預期的未來」無法獲得營收。通過與Juno的合作,Editas獲得了83.7萬美元收入。在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前三季度,Editas的淨虧損為6030萬美元。

文|布拉德皮蛋

轉載請註明來源:貝殼社(微信號:iBio4P)

讓醫健創業更好玩!

離不開每個人的觀點和智慧。

醫健產業的小夥伴們~

歡迎來搞(稿):

· END ·


貝殼社,引領醫健創業

- 以下硬廣 -


相關焦點

  • 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人類需要「基因改造的嬰兒」麼?
    科幻題材影視劇中基因技術定製和改造人類的案例竟然成真了。 11月26日,人民網報導,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基因編輯10大公司榜單
    ,對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精確性提出質疑,三家專注該技術的上市公司股價瞬間由雲端跌入谷底,3月9日至8月20日期間:§ CRISPR Therapeutics在7月27日從56.72美元跌至47.01美元,然後回歸48.92美元。
  • 基因編輯:中美均投重金,全球6家公司上市,下一個千億市場正處爆發...
    具體要發展精確或定量化的新型基因操作技術,真核生物細胞的基因(組)編輯技術,在工業生產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具重要應用價值的新型微生物基因重組技術,促進多種基因(組)編輯手段的融合,重視基因操作的效率和通量,提高易操作性,降低脫靶性,擴大應用範圍。
  • 腫瘤基因檢測公司扎堆上市,誰是一哥?
    技術沒有突破前,資源會向現有頭部企業集中,先上市是一種優勢,但最終還是要看醫生用不用產品 文 | 辛穎 編輯 | 王小 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敲鐘儀式已經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改變
  • 盤點全球10大基因編輯公司
    近年來,這把神奇的「基因剪刀」鋒芒畢露,掀起了革命性的技術創新,也掀起了學術界、產業界和資本界的巨大浪潮。近日,全球生物技術最權威的雜誌《基因工程與生物技術新聞》(GEN)發布《全球10大基因編輯公司》,該榜單包括了基因編輯領域的TOP5上市公司(Public Companies)和TOP5非上市公司(Private Companies)。
  • 比爾·蓋茨的2018年終總結:阿爾茨海默、核能與基因編輯
    文中,比爾·蓋茨總結了他所工作的阿爾茨海默症、能源、基因編輯、小兒麻痺症和流感疫苗領域在2018年的創新和不足之處。和許多人一樣,比爾·蓋茨也為他的2019年設計了一個小目標:致力於學習和思考兩個關鍵領域——隱私與創新的平衡、教育和技術的關係。
  • 蓋茨基金巨額投資科技新貴CureVac,支持mRNA疫苗產業化
    CureVac是以獨特的mRNA平臺研發低成本核酸疫苗及藥物的生物技術公司。核酸疫苗是將編碼某種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DNA或RNA)直接導入動物體細胞內,並通過宿主細胞的表達系統合成抗原蛋白,誘導宿主產生對該抗原蛋白的免疫應答,以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
  • CRISPR先驅Editas與義大利SR-TIGET籤訂基因編輯幹細胞合作研究協議
    2016年8月2日訊 /生物谷BIOON/ --基因編輯技術專家Editas醫藥公司最近宣布和位於義大利米蘭的San Raffaele Telethon Institute for Gene Therapy(SR-TIGET)達成了一項為期三年的合作協議,雙方將致力於利用最新的基因編輯技術開發新一代幹細胞療法和T細胞療法
  • 基因編輯技術,你該知道的7個事實
    相反,在中國、日本、愛爾蘭和印度,對人類胚胎編輯只有非強制性的準則限制。許多研究人員渴望國際指導方針,他們中的很多人希望這次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峰會是很好的開始。3. 基因編輯的門檻越來越低但是在9月,MIT&哈佛大學的合成生物學家張鋒報導了一種新蛋白的發現,叫做Cpf1,這個蛋白使基因編輯過程更加容易。5. 基因編輯實驗「衝」在前線的實驗動物是豬
  • 萬字長文看懂阿里、微軟和谷歌的接班人系統
    馬雲還給阿里巴巴設定了一個小目標:2002年上市。大家一起湊了50萬,就這樣開始了新的創業之路。那年5月,幫朋友談收購事宜的蔡崇信和馬雲談了一次,產生了加入這個團隊的衝動。蔡崇信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而後在一家全球知名投資公司工作,當時的年薪70萬美元(當時約合人民幣580萬)。
  • 人類基因編輯技術基本原則確立 基因編輯概念龍頭一覽
    同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出臺報告,表示在嚴格的監管和風險評估下,基因編輯技術應可用於對人類卵子、精子或胚胎的編輯。受此消息刺激,當日美國首家上市基因編輯公司Editas股價大漲29%。  解讀: 基因編輯技術在人類基因治療的應用及普及已是大勢所趨、隨著更深入的研究和發展,其商業價值不容小覷。
  • 全球十大基因編輯公司,最年輕的才成立1年
    近日,全球生物技術最權威的雜誌《GEN》發布了《全球10大基因編輯公司》,該榜單包括了基因編輯領域的5家上市公司和5家非上市公司。其中,上市公司按照2017年的收入進行排名,包括來自產品或服務銷售以及合作和研發活動;非上市公司根據所披露的籌集到的總資本進行排名。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42期:新基因編輯技術可修復89%遺傳缺陷
    研究中心將致力於研發編輯、編寫和調節核酸的前沿技術及對抗重大疾病的基因與細胞療法,同時發展基於機器學習與AI的精準醫療世界首例:北大教授以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10月25日,北京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北大教授鄧宏魁把基因編輯變成了可以治療愛滋病的工具。
  • 基因編輯食品要上市?專家:植物脫靶不影響食品安全
    (原標題:基因編輯食品要上市?專家:存在脫靶風險,不影響食品安全性)據中國之聲報導: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的一個專家小組發布的公告稱,日本將允許基因編輯食品在不進行安全評估的情況下銷售給消費者,前提是相關技術符合一定標準。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本文共3459字閱讀完約3分鐘金融投資報記者 陳美近日,一則「華大基因編輯58個嬰兒」的消息突然在社交平臺上瘋傳。12月7日晚間,針對該消息,華大基因緊急聲明,稱不存在「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12月7日晚間,針對該消息,華大基因緊急聲明,稱不存在「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   面對突如其來的闢謠,有財經人士認為,這背後或與華大基因旗下子公司華大智造敲門科創板有關。   「基因編輯嬰兒嚴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如果此事為真,那麼很可能影響華大智造上市。」該財經人士稱。
  • 150年後,基因編輯下的社會形態
    已有150歲高齡的蓋茨,容貌看上去在40歲左右。他擁有符合全人類審美的完美五官,體格健碩,呈黃金比例分割。他既是世界首富,也是全球精英協會的會長。他還是創作型歌手、運動健將、鋼琴家和作家,所有領域樣樣精通,無所不能,當然也是一名演講家。他每年的跨年演講《基因的朋友》,吸引無數人朝聖聆聽,將「倫理可為科技讓步」奉為真理。
  • 腫瘤基因檢測公司上市潮背後
    文丨記者 馬丹萌 6月以來,腫瘤領域基因檢測公司迎來上市潮。燃石醫學(NASDAQ:BNR)與泛生子(NASDAQ:GTH)先後赴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此外,上交所科創板顯示已經受理北京諾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諾禾致源」)的上市申請。
  • 基因檢測公司GRAIL和Cirina合併 專注早期癌症篩查
    近日,由基因巨頭Illumina創立的基因檢測公司GRAIL宣布與Cirina公司合併,並稱雙方將專注早期癌症測試及診斷產品的開發。  官方消息稱,在這次公司合併後,GRAIL會繼續開發全球商業性產品市場,包括歐美和亞洲各地。 Cirina成為GRAIL的營運附屬公司後,會繼續與香港中文大學開展研究,並進一步深化此關係。  Grail「出身顯赫」,一直頂著明星公司的光環。
  • 蓋茨分享個人財富增長秘籍:證券投資比例超資產60%
    雖然蓋茨當前依舊看好美國和全球經濟,但他懷疑自己過去實現的財富增值是否能夠持續下去。「有理由認為,未來十年的絕對回報率將低於過去幾十年,」他說。騰訊科技訊 據外媒報導,前世界首富、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周一在出席彭博電視訪談節目時分享了自己的投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