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蛙銅案 一個民族的信仰神話
蛇蛙銅案。
臂韝。
羊 首雷紋「幹」字型杖。
鹽源老龍頭墓地出土的三女背水銅杖。
更多涼山寶藏,掃碼上封面新聞。
銅戈。
蛇蛙銅案。
老龍頭墓地工作照。
□文/李曉超圖/涼山州博物館提供
1銅俎部落巫師所用法器 上世紀80年代,鹽源盆地出土了不少戰國至西漢時期的青銅器,其中,蛇蛙銅案是最具代表性的亮點之一。
蛇蛙銅案,也稱蛇蛙銅俎,俎是古人用來盛放祭品的器具。長方形的案面四周邊緣上是32隻立體的蹲蛙,案面兩端,有兩條陽線蛇紋,蛇頭上昂,口中銜著一條魚,蛇身盤桓於案之中部。案腳由兩片柵欄形銅片構成,案腳上鑄有魚紋,魚的骨骼畢露,蛇和魚的鱗片都十分清晰。
在當時,鹽源最負盛名的要數以老龍頭墓地為代表的青銅文化,被認為是三星堆和金沙之外,四川的第三大青銅文化。一時間,鹽源名聲大噪,被大批盜墓者光顧。
特別是老龍頭,幾乎十步之內必有盜洞。盜洞小到讓考古人員驚訝,這群所謂的「摸金校尉」,難道會縮骨功?否則他們又是怎樣通過這麼小的盜洞,進入墓室呢?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有的盜墓者竟然使用的是考古人員發掘古墓的手法,先在墓室旁邊開一道溝,辨認清楚墓室的方位再下手。
最讓考古人員痛心的是,有的盜墓者把帶不走的文物直接砸爛,讓原本可以展示在世人面前的珍寶就這樣成為一堆殘品。他們破壞的不僅僅是一座座墓室,更是給考古研究工作帶來重大的損失。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蛇蛙銅案也難逃被盜的命運。
它是怎樣被盜?在哪裡被盜?墓主是誰?它又有怎樣的來歷?蛇蛙銅案的背後,是一連串有待解開的謎團。
蛇蛙銅案的身世之謎,難倒了經驗豐富的考古人員。就連涼山州博物館館長唐亮,也為此頭痛。警方在繳獲文物時,由於數量眾多,並沒有一一記錄每件文物的出土地點,有的文物在倒過幾次手之後,更沒有了身份信息。
離開了墓室的蛇蛙銅案,把原本完整的故事,變得不完整了。
考古人員只能從後期的研究中,運用科學手段,慢慢尋找突破口。
終於,細心的考古人員從這件造型怪誕的文物身上,發現了一絲蛛絲馬跡。經過反反覆覆的對比,唐亮判斷出,這件蛇蛙銅案的材質與鹽源出土的青銅器如出一轍,是鹽源出土的戰國到西漢年間的東西,而從其獨一無二的外觀造型也可以推斷出,這是一件古代部落巫師所用的宗教法器。
鹽源青銅文化是西南地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且老龍頭墓地發掘出的七座墓葬中,就有巫師墓穴,巫師們會用各種奇形怪狀的法器來祭祀天地祖宗神靈,法器陪葬也是很合理的。由於年代和地緣上的相同,很多新聞媒體報導時,都會把老龍頭和蛇蛙銅案相提並論,那麼,蛇蛙銅案是否出自老龍頭呢?
唐亮認為,從整體的發掘和研究工作結果來看,蛇蛙銅案並不是出自老龍頭,只是因為都是來自鹽源,都具有代表性,都屬於同一個時期,所以才會在各種報導中同時出現。
既然不能從老龍頭的巫師墓穴找到更多的身份信息,那麼從年代上能不能有什麼新的發現呢?
從各種文獻史書上可以查證到,在戰國至西漢時期,鹽源盆地生活著笮人。他們擅長修橋,並因手藝精湛得名。而從記載中不難發現,笮人有著巧奪天工的青銅工藝,創造出了無數堪稱奇絕的青銅精品。所以,蛇蛙銅案出自笮人之手,並不是沒有根據的。
笮人是一個尚武的民族,據史籍記載,最先居住在川西北岷江上遊地區,後來逐漸向南遷徙,秦漢時期雅礱江下遊地區成了笮人的聚居之地。
在鹽源出土的大量青銅器中,武器幾乎佔了百分之六十。光是青銅劍就有數種之分,還有各式三角援銅戈,鋒利無比的青銅鏃,鏤刻有精美花紋的銅臂鞴,還有種類繁多的銅鉞與銅矛等等精緻的武器。
很明顯,這群驍勇善戰的武士,為守護領土,一度過著金戈鐵馬、烽煙滾滾的日子。
笮人是一個開放的民族,笮文化是一種兼收並蓄的文化。他們利用當地盛產的鹽、銅、鐵、丹砂等礦產資源,一方面與其他部落交換所需,一方面憑藉豐富的想像力和精湛的手工藝,製作出生活中、戰鬥中一切用品。他們的青銅造型藝術,堪稱奇絕,既有來自生活的寫實,也有獨特的宗教色彩,既有自己民族的東西,也有不乏北方鄂爾多斯草原文化的風格,這些詭異的造型,有著神秘的含義,讓人匪夷所思。
當然,他們也有著自己的審美,例如,三女背水的青銅杖首,少女們頭戴尖頂小帽,身著齊膝筒裙,背水罐的皮帶勒在額頭,把笮人少女天真爛漫的形象表現得活靈活現。
從老龍頭髮掘的墓葬中,考古人員發現,笮人的喪葬與宗教習俗充滿了神秘感。他們的豎穴土坑墓墓頂全用巨石覆蓋。這些每塊重達數千斤的巨石來自距墓地數公裡的地方,笮人不辭辛勞將這些巨石從遠處搬來建構墓葬,必定受到某種意識形態的驅動。
根據墓室的大小,規格,陪葬品的數量可以看出,當時,笮人的社會結構已經發展出酋長、巫師、武士、平民、奴隸等幾個階層。而巫師的地位,僅次於酋長。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笮人也不例外,他們的巫師常常拄著杖舉行儀式,面前的蛇蛙銅案上,盛放著貴重的祭品,巫師的誠心祈願,帶來了豐收和戰捷。遠古時代的巫師,總是神通廣大,能通神,能同鬼神通話,能上達民意、下傳神旨;可預知吉兇禍福,除災祛病;還能從事徵兆、佔卜,施行招魂、驅鬼等巫術。他們是人與神之間的橋梁和媒介。
笮人把巫師奉為神明的通靈者,對巫師十分敬重。
巫師地位的提高,離不開宗教法器,而蛇蛙銅案因為有了巫師,在宗教儀式上有了舉足輕重的分量。巫師和蛇蛙銅案的關係正是如此密切,才會在去世時,把蛇蛙銅案帶在身邊。
西漢時期,中央王朝在鹽源設置了縣一級行政機構,當時鹽源的名字叫「定笮」。從縣名上看,生活在鹽源盆地的就是笮人,「定笮」就是平定笮人之意,這背後,是無數個笮人為了家園披巾掛帥戰死沙場的英勇畫面。
笮人的神秘,又何止如此,西漢之後,笮人漸漸淡出了所有史冊,消失在歷史畫卷中,他們的遺蹟遺物也在西漢末至東漢初基本消失。
有學者認為,《三國志》中記載當時的鹽源活動著若干剽悍民族,他們很可能是笮人的後裔,但那時已經不再叫「笮人」了。現在分布在鹽源和滇西北的納西族和摩梭人亦很可能與笮人有著血緣上的聯繫,這是許多學者還在探索的問題。
笮人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但他們的工匠最終用青銅鑄就了一部史書,寫下了他們的戰爭、祭祀、外交、貿易,乃至遠去的傳說。
蛇蛙銅案講述的,則是其中的祭祀。
西南地區巫風昌熾且歷史悠久,有「巫風野火出西南」之說。史稱南中夷人「一切信使鬼巫」、「好詛盟」。
青蛙和蛇能夠登上巫師的銅案,必然也與當時笮人的宗教信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古代的青銅器上,青蛙和蛇的出現,並不是偶然。廣西出土的銅鼓上鼓面邊緣就圍著青蛙,雲南出土的古滇國文物也發現了青蛙、蛇頭。
由張朝霞、章軍華兩位教授撰寫的《交感巫附--從江西金溪青蛙崇拜的起源折射南方古代民族青蛙信仰的交感點》中曾提到,中國南方民俗中有關青蛙信仰與崇拜的起源說法較多,大致可歸納為三種:一是稻作祈豐收,二是生殖崇拜,三是戲劇之神等,其中的稻作祈豐收說與生殖崇拜說得到較普遍的認同。
兩位教授認為,青蛙信仰起源於原始巫祭祈雨,至今仍盛行的江西省金谿縣青蛙崇拜現象,折射出南方古代民族青蛙信仰變遷過程中。
圖騰崇拜,在古代,是有著超脫意義的。
鹽源出土的巫師法器,還有一種呈「幹」字型的杖形器,主幹上滿飾雲雷紋,枝幹上飾以若干回首張望的老虎。
巫師的法器上,動物形象常見,而且與日常用具的造型並不相同,有人曾指出,這能增加巫術的神秘感,族群成員也愈加感到巫師的法力強大。
在笮人的遺物中,除了精良的武士裝備和巫師法器,馬具也是一個亮點。
笮人是馴馬好手,他們的馬稱為「笮馬」,善於爬山,與他族皆不相同。鹽源出土的青銅馬具十分豐富,是西南地區青銅文化中出土馬具最為豐富的區域,出土了馬銜、馬節約、馬頭飾等,有的馬具還鎏了金,能配上鎏金馬具的馬匹,身份也不一般。
笮人對馬的摯愛,還處處體現在青銅器上所鑄造出馬的形象,如枝形器和盒形器上栩栩如生的奔騰雙馬,還有墓葬內放置肢解了的馬頭和馬的四肢。用馬陪葬,證明了笮人與馬之間深厚的情誼。
尚武、尚巫、尚馬,笮人的青銅器在考古人員的手中甦醒,為我們復原出兩千年前他們的信仰、戰爭、貿易、滅亡的故事。讓我們有幸了解到這個古老又神秘的民族。研究工作還在繼續,未來還有多少關於笮人的故事被發掘,有多少謎團被解開,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