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偉大作家、思想家、哲學家阿圖爾·叔本華,是現代悲觀主義哲學、唯意志論的開創者。在現代哲學史上,叔本華有兩個開創,即「現代悲觀主義」和「唯意志論」。
在悲觀論方面,幾乎所有的哲學在某種意義上都是樂觀的,都是勸人向善、向上、向尚的,都是勸人「天天向上」的,但是叔本華卻與眾不同、特立獨行、我行我素,開創了「現代悲觀主義哲學」,成為這一新哲學體系的「開山祖師爺」。叔本華認為,人生無法擺脫悲劇命運。人的欲望得不到滿足,人就會痛苦;人的欲望得到滿足了,人就會無聊。人生就像擺鐘,搖擺於痛苦和無聊兩者之間。
在唯意志論方面,幾乎所有的哲學在某種意義上都是理性主義哲學,認為人的行為是具有理性的,人根據理性、根據自己的目的採取行動。但是,叔本華卻不這麼認為。在世界哲學史上,叔本華第一個提出了「非理性」的哲學觀點,認為人根據自己本性而非理性採取行動,一個人的行為,往往充滿了非理性的地方。
叔本華的哲學思想,集中體現在其《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叔本華認為,世界並不是別的什麼東西,世界的一面就是我所看見的「表象」,世界的另一面便是我的「意志」,作為表象的世界是外在的東西,而作為意志的世界才是世界的本質所在。
所有的哲學,在到達一定層級之後,都必須研究時間、空間是什麼的問題,時空觀是哲學的「上層建築」。關於叔本華的時空觀,也是令我們大為驚奇。叔本華認為,時間和空間並不是「自在之物」,時間和空間是並不存在的東西。這樣的觀點,令許多人實在是想不通的。
叔本華的現代悲觀主義哲學,對尼採、馮特、維根斯坦等哲學家產生重大影響。尼採著作《我的哲學老師叔本華》,從其書名便可看出叔本華對尼採影響之深遠。而且,尼採的著作當中到處充滿「叔本華教導我們說……,因此……」這樣的句子,說明叔本華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深居」尼採的頭腦,雖然尼採仿佛強調他的哲學和叔本華不同,也反覆批判叔本華的某些觀點,但在本質上,叔本華的思想的影子已經無法從尼採頭腦「清理」出去了。
維根斯坦創作《邏輯哲學論》而聞名遐邇,這個哲學家也深受叔本華的影響;在心理學界,開創精神分析學派的弗洛伊德,他曾經坦言他的「本我」、「超我」等心理學概念,首先就是由叔本華發現的。弗洛伊德認為,叔本華站在哲學的高度,輕而易舉就講出了需要心理學家進行長期探索和研究才能得到的結論。
叔本華是100多年以前提出「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叔本華作為偉大哲學家所佔據的高度,確實超乎人們的想像,他似乎是站在山之巔峰「一覽眾山小」,許多經濟領域、社會領域、心理學領域需要花費巨大時間成本和人力進行研究才能取得的結果,在偉大哲學家叔本華看來就像「小菜一碟」,輕而易舉就提出來,其開創意義實在是超乎我們的視野和想像。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提出了「非理性經濟人」的理察·塞勒,因為經濟學發展到這個高度,經濟學家們終於發現,人們的經濟行為並不是「理性」的,人們的許多經濟行為都是「非理性」的。這個諾貝爾獎獲得者提出的觀點,要比叔本華落後100多年。人家叔本華則直接認為,人所有的行為都是「非理性」的,作為人的核心行為之一的經濟行為當然是不能例外的了。
無論多麼高深的哲學、經濟學,只要我們觀察身邊的某些人便可證明。比如,「非理性哲學」、「非理性經濟人」,只要我們觀察那些盲目消費、瘋狂購物、網絡購物的女人,就可以得到滿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