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一個叫赫伯特的年輕人研發出一種無煙非香菸的裝置。這種設備的工作理念,是通過加熱尼古丁溶液,同時產生蒸汽氣體。
1965年,他的研發專利正式獲得批准,且這個理念首次在當時最流行的力學雜誌中被提到。而後的幾年,赫伯特輾轉多處,力求將他的專利交與有合作意願的公司投入生產,然而因為條件的種種阻礙,最後連這一概念也逐漸淡出公眾視線。這一概念被認為的電子菸的雛形。
半個世紀後,在今年的年底,世界最大的跨國菸草公司Altria Group 斥資128億美元收購了Juul 35% 的股權,使得Jull的估值上升到380億美元。被巨資收購的Jull,是美國電子菸市場的新貴。今年7月,剛剛完成一輪12億美元的融資,公司估值達到160億美元。
這筆交易有多貴?單說交易本身就躋身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十筆交易之一。而這筆交易更是使Juul成為比Airbnb,以及Elon Musk的航天航空企業SpaceX市值更高的企業。而兩三年前它在電子菸市場中才剛剛起步。
菲莫國際坐擁萬寶路、百樂門等知名國際品牌,是世界最大的跨國菸草公司,此番重金收購可謂是下了血本。能讓國際龍頭都加速布局,不敢輕視,那麼電子菸市場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電子菸與Jull 的異軍突起
電子菸是一種模擬傳統香菸工作的電子設備,傳統的煙油式電子菸,主要由霧化器、盛放尼古丁溶液的煙管、電池三部分組成。
至於它的工作原理,首先通過霧化器將煙管中含有尼古丁、丙二醇、甘油、香精等成分的煙油霧化,模擬吸菸時產生的煙霧,通過香精模擬吸菸口感,同時滿足菸民對尼古丁的攝入需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作為傳統香菸的替代品。
與傳統菸草相比,它的優勢會告訴你為何如此受歡迎。
最大的優點就是大家都關注的吸菸的危害性被大大降低。傳統菸草在燃燒時會產生焦油、一氧化碳等,據說燃燒後多達50種致癌物質。而且吐出來的煙霧擴散會產生大家深惡痛絕的二手菸危害。但是電子菸,僅含有5/6種單純成分,焦油、CO等致癌物質會降低,而且煙霧消散很快,不會對周圍人造成影響。
再者,不要看它這麼高科技,其實比傳統煙要划算。購買電子菸只需要繳納正常商品的稅收即可,無需承擔傳統煙的高昂稅額,這是其一。耐用更是它的優勢。有人算了一筆帳,一次性購買電子菸大約需要300元左右,後期的煙油價格在40元左右,能吸一周的量。平均每天花費5-10元。而一般菸民購買一包煙的價格在十到百元之間。
煙油電子菸長期佔據市場,近兩年加熱不燃燒電子菸崛起迅速。主要原因是加熱不燃燒電子菸在口感的滿足感要高於煙油電子菸。畢竟對於菸民來說,吸菸的口感還是考慮的最重要因素。
加熱不燃燒電子菸的工作原理與煙油電子菸不同。主要通過外部熱源加熱菸草而不點燃菸草。核心技術主要體現在加熱裝置、菸草配方與材料、控制系統等方面。
雖然極大程度的復原了香菸的口感,但是電池的續航時間是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畢竟大家再吸菸的時候不想時不時的去充電,攜帶也沒有煙油電子菸方便。
煙油電子菸的攜帶方便和加熱不燃燒的仿真口感,如果能強強聯合就好了。
Jull橫空出世快速打破了現有的電子菸格局。絕對優勢在於它正好聯合了二者的優勢。
作為煙油電子菸,Jull 最大的不同在於通過開創性的尼古丁配方和匹配的汽化器系統實現了對傳統香菸的高度仿真,而煙油配方是Jull 的核心專利。
2016年美國的電子菸還沒有它的身影,前幾名分布是雷諾的Vuse、帝國的Blu、日煙的Logic、菲莫美國的MarkTen。
而2017年Jull就佔到了47%,2018年預計進一步上升到70%,銷售額達15億美元。
不得不說,菲莫國際確實眼光獨到,下手穩準狠,重金收購的Jull可謂是異軍突起。
全球巨頭紛紛入局
全球菸草市場中,經過了長期的發展,格局已經基本穩定。菲莫國際、英美菸草、日本菸草、帝國菸草四大跨國公司佔有的市場達到66%,可謂是高度集中。
巨頭之所以為巨頭,其對市場的敏銳嗅覺和執行能力是十分優秀的。面對如此誘人的市場,四大公司早已經虎視眈眈,加速布局。
最先提到的菲莫國際,除了收購了Jull之外, 2008年以來就投資超過30億美元用於新型菸草的研發,有400名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用於電子菸的研發費用佔整體研發支出的74%,僅電子菸的業務部門就不斷增設至6個。
巨大的研發投入使得菲莫國際2014年推出了重磅產品IQOS,為電子菸的發展開闢了嶄新的道路。可以說是一場電子菸革命。
IQOS在日本試點,一經推出,憑藉口感接近真煙和減害90%的優勢迅速蔓延。17年末,IQOS佔日本捲菸銷量比例14%。
根據公司年報,菲莫國際目前4個系列的新品正在同步研發。其中加熱不燃燒總銷售額36億美元,佔公司銷售收入的12.5%。
緊隨其後的英美菸草也不會善罷甘休,旗下品牌VUSE、GLO在電子菸市場佔據重要地位。
英美菸草在2010年開始布局電子菸產品,先後收購了6家電子菸企業。旗下電子菸產品包括VUSE系列、glo系列等,其中glo為加熱不燃燒系列。研發費用上也是投入巨大,累計超過25億美元。2017年電子菸收入5億英鎊,佔公司總收入的2.5%。
日本菸草也在加快開發電子菸產品,通過在15年收購Logic進入電子菸市場。18年上半年的總營業收入達到21億日元。
旗下電子菸產品主要由兩個Logic和Ploom Tech兩個系列。Logic是美英兩大市場的強勢品牌。均佔有12%的市場份額,是排名美國第三的電子菸產品。
可見巨頭或是通過自己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生產電子菸,或是通過併購進入市場,再利用渠道和品牌運營的優勢將新產品投放市場。電子菸市場的競爭愈加激烈。
全球電子菸市場與中國在產業鏈中的投資機會
現代電子菸從正式投產到現在,也就十幾年的時間。不同國家的法律政策、文化、習慣等原因大不相同,導致目前電子菸在全球的發展還不太均衡。
目前電子菸最大的消費國是美國。2017年在美國的銷售額達到46.3億美元,佔到整體的43%。排名第二的英國銷售額達到17.8億美元。
電子菸在美國市場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復盤歷史我們會發現,政策放開是最主要的推動力。
2010年以前,FDA建議將電子菸當做藥物管理,並一度嚴禁從製造商進口、銷售電子菸。為此,電子菸的廠商將FDA告到美國聯邦法院,2012年下半年判定FDA敗訴。法院認定電子菸屬於菸草產品而非醫藥類產品,自此電子菸市場被迅速打開。
目前中國雖然菸民的基數龐大,但是政策監管依然較為嚴格,對於電子菸還沒有明確的定位,銷售也多以線上為主。對IQOS等加熱不燃燒菸草的監管態度更是全面禁止進口和銷售。考慮到菸草的稅收一直是我國稅收的重要來源,國家有關部門短時間內不會輕易放開管制。
暫時做不了電子菸消費大國,就無法從中賺錢嗎?
別忘了我們長期在全球產業鏈配置中的製造國地位。比如2011年成立的盈趣科技就是菲莫國際電子菸產品的二級供應商。公司負責生產電子菸精密橡膠部件,銷售給一級供應商Technocom,再由其進行組裝。從龐大的電子菸產業中分一杯羹。
而考慮到長期的發展潛力,在下遊的消費端,勁嘉股份、華寶國際、東風股份也開始了電子菸的布局。
其中國內煙標行業龍頭公司勁嘉股份2014年與合元科技合資成立合資公司,近期與小米產業鏈公司米物科技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新型菸草產品。其煙標客戶多為大型菸草公司,成功開發了中華、雲煙等知名客戶的包裝。有望憑藉菸草領域的長期地位,藉助小米產業鏈和平臺優勢成為國內電子菸龍頭。
結語
巨額收購將電子菸市場帶入了我們的視野當中,在國外,電子菸有代替傳統煙的趨勢,成為新一代潮流。國內短期還沒有看到明確的發展方向,從傳統煙到電子菸的消費習慣、理念還有待培養。
但是我國菸民的基數之大,哪怕有很小的轉化率,在全球電子菸市場中都將帶來巨大的增量消費。是國際巨頭們不可忽視的潛在重要市場。
北美市場政策放寬不到十年就迎來了爆發。或許,是時候提前布局,靜待時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