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五號「挖土」任務完成,準備啟程回家啦
原標題:嫦娥五號「挖土」任務圓滿完成,準備啟程回家啦摘要: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嫦娥五號月球「挖土」任務順利完成!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探測器傳回數據,仿真採樣區地理模型並全程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據。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華輿訊 據新華視點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紅色玻璃形式顆粒。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華輿訊 據新華視點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那麼,要去月球挖土的「嫦娥」,這一路將面臨哪些挑戰?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任務過程約23天,環環相扣不能有失誤 為何要去月球挖土? 一言以蔽之:為了更好地認識月球。挖土約2公斤,數量不算少 嫦娥五號探測器由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軌道器組成,在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軌道器攜帶返回器留軌運行,著陸器承載上升器擇機實施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軟著陸。著陸月球後,將在月面工作約兩天,這兩天裡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挖土。
-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那麼,要去月球挖土的「嫦娥」,這一路將面臨哪些挑戰?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任務過程約23天,環環相扣不能有失誤 為何要去月球挖土? 一言以蔽之:為了更好地認識月球。 挖土約2公斤,數量不算少 嫦娥五號探測器由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軌道器組成,在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軌道器攜帶返回器留軌運行,著陸器承載上升器擇機實施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軟著陸。著陸月球後,將在月面工作約兩天,這兩天裡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挖土。
-
「嫦娥」月球軟著陸,準備挖土!
接下來,她就準備在月球上挖土啦! 從上周開始,地月天宮,好不熱鬧。「胖五」火箭,「嫦娥」探測器,以中國探月工程為代表的民族之光,已然成為2020年最後幾周內,夜空中最亮的星。 11月24日4時30分,長五送嫦五,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啟程。
-
她打包了「土特產」,準備回家了!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 12月2日22時 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 嫦娥五號探測器 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 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為此,設計師們採用 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 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打包"完成!
(原標題:月球挖土,「打包」完成!)相關閱讀: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順利完成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郭超凱)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順利完成。
-
嫦娥五號如何回家,中國還會到哪些天體"挖土"?"嫦娥之父"解答
就在「嫦娥五號」即將完成首次月球「挖土」任務之際,中國探月工程科學應用首任首席科學家、被譽為「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院士接受了環球網記者的採訪,詳細解讀了中國探月工程的現在與未來。嫦娥五號返回器如何回到地球?歐陽自遠院士表示,軌返組合體與上升器分離後,在環月軌道停留幾天,等待月地轉移窗口。在實施月地轉移入射機動後,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嫦娥五號帶著月壤從月球起飛回家,這些上海載荷為「挖土」助力
除此之外,該所為嫦娥「挖土」研發的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能夠檢測表取採樣區的科學數據,為攜帶回國的月壤做分析比對。都卜勒雷射測速首次「上天」,速度測量精度達0.1米/秒去月球「挖土」,安穩落月是前提,而姿態控制則是安全落月的前提。
-
嫦娥五號發射倒計時,它將去月球「挖土」,為建造月球基地做準備
1994年,我國科學家認為有必要去月球進行探測活動,在研究可行性多年後,2000年11月,我國航天白皮書——《中國的航天》正式公布,月球探測工程也準備啟動。如今,多年過去了,我國探月工程進展如何呢?從2007年我國嫦娥一號月球探測器成功升空,並且順利完成一系列任務後,我國探月工程此後陸續發射了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四號等月球探測器,不僅在月球表面完成了各項勘測任務,而且嫦娥四號還首次為人類揭開了月球背面的真相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嫦娥五號從出發奔月到回歸地球共經歷了23天,其中8天完成從月球到地球的旅程,在月工作2天,再用13天返回地球,這樣算來,嫦娥五號的「通勤」時間要比正式「挖土」的工作時間長得多。嫦娥五號攜月壤回歸地球,意義重大,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裡程碑,也是人類在44年後重返月球獲取月球土壤的標誌性節點。
-
【雲關注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完成 嫦娥「五姑娘」,期待你回家!
「挖土」「打包」「升旗」「起飛」等一系列工作,攜月球「土特產」即將返回地球。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2月2日22時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升旗」 緊鑼密鼓地開展「挖土」「打包」工作之餘,嫦娥五號探測器還不忘在月球上進行一場神聖的「升旗儀式」。
-
「嫦娥」月球軟著陸,準備挖土!飛鶴相伴赴約廣寒
接下來,她就準備在月球上挖土啦! 從上周開始,地月天宮,好不熱鬧。「胖五」火箭,「嫦娥」探測器,以中國探月工程為代表的民族之光,已然成為2020年最後幾周內,夜空中最亮的星。 11月24日4時30分,長五送嫦五,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啟程。 11月24、25日,「嫦娥五號」完成第一、第二次軌道修正,繼續飛向月球。
-
「嫦娥」月球軟著陸,準備挖土!飛鶴相伴赴約廣寒
接下來,她就準備在月球上挖土啦!從上周開始,地月天宮,好不熱鬧。「胖五」火箭,「嫦娥」探測器,以中國探月工程為代表的民族之光,已然成為2020年最後幾周內,夜空中最亮的星。11月24日4時30分,長五送嫦五,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啟程。
-
農村大叔上山挖土,一鏟子下去挖到一種東西讓他樂壞了
農村大叔上山挖土, 一鏟子下去挖到一種東西讓他樂壞了鏟子遇到了阻礙前幾天有個農村大叔因為自己家裡需要用到不少泥土,所以就帶了幾個人一起上山去,找到一個沒人的荒地就開始挖土。他們在這裡挖了不少土準備帶回家裡去,正準備收工的時候,農民大叔一鏟子挖下去卻遇到了一些奇怪的東西。
-
嫦娥五號落月48小時匆忙挖土,只為不錯過回家的「末班車」
11月24日凌晨從地球出發,直至12月1日夜晚落地月球,開始為期兩天的挖土之旅。而事實上,只用了今天一天,挖土工作就宣告結束了。剩下的就是包裝好月壤,把它們完完整整的帶回來,任務已完成大半,還剩最後關鍵環節。
-
「繞、落、回」收官,更多探測陸續開啟——去月球挖土的「嫦娥...
那麼,要去月球挖土的「嫦娥」,這一路將面臨哪些挑戰?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任務過程約23天,環環相扣不能有失誤 為何要去月球挖土? 一言以蔽之:為了更好地認識月球。「將月壤樣品帶回地球,讓科學家進行系統、長期的實驗室研究,分析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可以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為和平利用空間資源貢獻中國智慧。」
-
亮出國旗,起飛回家
隨後,上升器將與環月等待的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將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後者將等待合適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準備。往期推薦「挖土」完畢,準備回家!
-
最新動態:嫦娥五號正在月面「挖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12月2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五號探測器目前正在月面「挖土」。 12月1日23時許,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 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據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