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裡旋轉沙塵帶逼近北方,太空可見!權威專家發出警告

2020-11-29 騰訊網

5月16日上午,從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在蒙古高原東部到我國華北北部地區有一個龐大的氣旋狀雲系形成,這看上去非常的特別。而在衛星雲圖上也可以看到,這個氣旋狀雲系內的不少雲層呈現出詭異的土黃色,這是這個氣旋狀雲系正在多地掀起沙塵的特徵,沙塵將雲層染成了怪異的顏色。

從衛星雲圖「沙塵模式」上看,今天上午我國北方已經形成了一道特別壯觀的沙塵帶(粉色),從西北內陸掃過我國華北多地最終一直延伸到外蒙古,距離超過1500公裡以上,相當驚人。

因此中央氣象臺的預測中已經明確指出,目前華北的沙塵正順風從西北向東南推進,接下來將全面影響北京,強度和影響面積都較大。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則指出,目前沙塵主體前鋒已行進影響至北京市西北上遊張家口地區,導致當地PM10(可吸入顆粒物)濃度迅速攀升,9時濃度已接近500微克/立方米。從5月16日午後開始,北京市將逐漸進入低壓系統後部地面轉為偏北氣流控制,沙塵將開始進入,因此北京局地PM10濃度短時可達到達到重度汙染級別以上。

而從500百帕層面天氣圖上看,這個巨大氣旋雲系的真面目是一個正在南下的大型冷渦,目前冷渦主體正在蒙古高原東部,這個冷渦內部攜帶著不少冷空氣,它目前正在有利大氣環境下逼近我國北方,接下來將持續南下,而在冷渦的推動下,目前大量冷空氣正飛速南下我國北方多地,因此不少地方正吹起大風,大風掀起浮土形成了大範圍的沙塵天氣。從目前來看,隨著冷渦主體南下到我國北方,除了沙塵以外,降溫和大風大雨也將在我國北方開始

相關焦點

  • 蒙古氣旋攜大風降溫猛攻北方,引爆大範圍沙塵太空可見!
    5月12日,龐大的逗點狀雲系現身我國北方,這是正攻入我國北方的蒙古氣旋。在蒙古氣旋南側,被甩下來的冷空氣正在我國北方引發強風,並且掀起了太空可見的大範圍沙塵天氣。我國風雲4號衛星觀測到的侵入北方的蒙古氣旋這次蒙古氣旋的威力不弱,它帶來的冷空氣降溫兇猛,風力強勁,以至於蒙古氣旋都被沙塵染成了異樣的顏色。受到這次蒙古氣旋的影響,沙塵天氣已經侵入了我國華北平原上的北京等地。從太空看龐大的蒙古氣旋隨著蒙古氣旋東移,接下來它將影響東北,帶去大風降溫和降水。
  • 釋新聞|北京PM10逼近兩千,什麼是沙塵或浮塵天氣?
    釋新聞|北京PM10逼近兩千,什麼是沙塵或浮塵天氣?據北京市氣象局資料,北京常年(1981-2010年)3月份平均沙塵日數為2.2天,同期歷史最多12天(1954年)。20世紀50年代,北京市沙塵最嚴重,春季沙塵日數平均達26天。2015年,北京市沙塵日數為4天,2016年為5天,比常年同期(10.1天)偏少。
  • 我國北方沙塵天氣已造成多地PM10重汙染
    1月10日以來,我國北方地區出現大範圍、高強度沙塵天氣。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及時組織專家分析,邀請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主任張碧輝對此次汙染的成因和發展趨勢進行解讀。  張碧輝表示,此次沙塵天氣是2021年首次沙塵天氣過程,也是自2002年以來出現時間最早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呈現出強度高、影響範圍大的特徵,沙塵途經之處空氣品質迅速轉差,首要汙染物為PM10,沙塵天氣將在13日、14日繼續發展,15日開始逐步緩解。  多個城市受沙塵影響出現空氣品質指數「爆表」。
  • 今春沙塵天氣次數強度低於近18年均值 3個月10次沙塵天氣源頭在哪裡?
    監測評估數據顯示,3月1日至5月31日,我國北方地區共發生10次沙塵天氣過程,包括強沙塵暴1次,沙塵暴2次,揚沙7次。沙塵天氣影響範圍涉及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地區15省(區、市)679個縣(市、區、旗),受影響國土面積約275萬平方公裡,人口約1.9億。
  • 北方迎來嚴重沙塵天氣 如何產生?如何防護?
    3月26日開始,北方地區迎今年以來最嚴重沙塵天氣過程。3月29日,北京地區持續6級嚴重汙染級別,部分地區的PM10小時濃度甚至超過3000。北京市氣象局3月28日早晨發布沙塵天氣預警。此次沙塵是何原因導致?
  • 北方迎今年最嚴重沙塵天氣 未來10天還有一次沙塵天
    新京報實習生 陳婉婷 攝  新京報訊 (記者鄧琦 實習生餘華尊)3月26日開始,北方地區迎今年以來最嚴重沙塵天氣過程。昨日,北京地區持續6級嚴重汙染級別,局地PM2.5小時濃度甚至超過3000。  影響面積約150萬平方公裡  3月26日至28日,北方地區出現今年以來第四次沙塵天氣。
  • 專家揭秘:大氣環流變化決定沙塵天氣發生頻次
    新華網蘭州4月7日電(記者馬維坤、汪訓波)在過去50年中,我國荒漠化面積呈加速趨勢,但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北方的強和特強沙塵暴發生頻數卻明顯減少。這種現象曾讓沙漠專家和氣象專家迷惑不解,而最新的一項研究成果則揭開了這個難解之謎。
  • 恰逢中國嫦娥五號返回之際,美國頒布最新太空指令,宋忠平發出警告
    據《歐亞時報》報導,隨著近年來,中國在太空領域中日益顯著的研究成果讓美國深感危機,為此,美國在近日頒布了一項《太空政策指令6》(SPD-6)的政策,而這項政策的頒布恰逢中國嫦娥五號完成月球採樣任務返回之際,不難看出美國在太空領域的針對中國航天業發展的意圖。
  • 為什麼沙塵天氣總發生在春天?
    本報訊(記者 王成琛 通訊員 凡衛)一場北來的寒風不僅帶來了寒氣,其捎帶來的北方沙塵更吹髒了江城的空氣。昨日,不少讀者向本報詢問:冬季寒潮多、北風大,卻不見有沙塵天氣,為何沙塵反倒在春天頻頻來襲,武漢出現的能算是「沙塵暴」嗎?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江城出現的沙塵天氣遠算不上『沙塵暴』,只能稱浮塵天氣。」
  • 我國北方沙塵天氣已造成多地PM10重汙染 汙染過程將於15日開始逐步...
    我國北方沙塵天氣已造成多地PM10重汙染 汙染過程將於15日開始逐步緩解 2021-01-14 14: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居民公園裡拍到罕見沙塵龍捲風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鏡報》3月23日報導,英國一個家庭「幸運」地在威爾特郡拍攝到通常發生在北美荒原的「魔鬼」沙塵龍捲風。當時曼迪夫婦和兩個孩子坐在車裡,目睹並記錄了沙塵龍捲風在汽車公園裡橫衝直撞的一幕。沙塵龍捲風不斷攪起塵土石礫,越來越強大,最後襲向了他們的汽車。幸運的是他們驅車避開了,沒有遭受損失。
  • 活著,在霧霾和沙塵裡
    PM2.5走了,PM10來了,因為大範圍盤踞北方的霧霾天氣散了,但鋪天蓋地的沙塵暴來了一個突然襲擊。京津冀多條高速公路為此關閉,張家口涿鹿縣能見度只有700米,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地汙染嚴重。  沒有霧霾的北方不是北方,沒有沙塵的春天不是春天。我們關於空氣、河流、天空等觸手可及的美好,基本上定格在回憶裡。
  • 太空國家向地球發出警告:小行星可能毀滅人類,世界應該予以重視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Asgardia是世界上第一個「太空國家」。 Asgardia的建立旨在為地球在外太空搭建研究試驗平臺並組建人類的太空艦隊,以此保護地球免遭來自外太空的威脅。近日,Asgardia的領導人(俄羅斯商人、科學家)Igor Ashurbeyli博士向各國發出警告:小行星有可能毀滅人類。Igor博士表示,在過去的100年裡,地球至少三次被來自外太空的大型物體撞擊,這種撞擊力度遠遠超過廣島原子彈。小行星撞擊地球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該加緊著手制定預案,以防小行星撞擊地球時人類毫無招架之力。
  • 西安5月沙塵天PM10數據削峰明顯 這是咋做到的?
    5月,西安共有三次沙塵過境。尤其是5月26日那次,來勢兇猛。不過西安市首次主動出擊後取得一定效果,為總結本次經驗,近日西安市環保局特意舉行了一次小型媒體、專家座談會。為了總結和再利用本次應對沙塵天氣的經驗,6月2日,西安市環保局局長劉軍開了一次小型媒體、專家座談會。  「以往面對沙塵天氣都是被動應對,但這次我們決心主動出擊。」劉軍說,看到天氣預報後,首先發出預警,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區(縣)政府、西鹹新區、各開發區管委會以及相關市級部門迅速行動,提前清潔道路,並對工地、土堆、渣土清運等採取抑塵措施,降低汙染濃度,縮短沙塵過境時間。
  • 氣象專家解析近日沙塵天氣成因及特點
    專家: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高工 張碧輝  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劉佳 崔國輝 新華網記者 郝多  新華網連結: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4此次天氣過程將一直持續到19日,隨著部分地區迎來小雨,沙塵天氣將得到抑制。  這次沙塵天氣具有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兩大特點。沙塵天氣前後共持續5天,影響範圍覆蓋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可以說是今年影響我國範圍最廣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
  • 「沙塵+霧霾」,最近天氣怎麼了?
    沙塵給北京連續幾天的霧霾「加料」,空氣品質令人擔憂。人們不禁質疑,前幾個月的藍天哪兒去了?最近的天氣怎麼了?這次沙塵天氣將持續多久?對此,人民日報經濟社會微信公號(ID:rmrbjjsh)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專家,為您帶來最新解讀。這次沙塵天氣有啥特點?何時結束?
  • 大火太空可見,NASA發出毒氣警告
    氣象學家對包括加利福尼亞州、內華達州、俄勒岡州和愛達荷州在內的大片地區發出警告:美國西部地區空氣嚴重汙染,毒氣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例如,隨著森林燃燒變成灰燼,土地也變得更加鬆散,因此NASA警告稱——加利福尼亞境內連綿起伏的丘陵可能將發生滑坡。為應對大火的蔓延,NASA的Terra衛星上還搭載著先進的星載熱發射和反射輻射儀(ASTER)。ASTER可利用近紅外掃描地球,使氣象學家能夠及時追蹤火勢,然後將最新火情傳遞至加利福尼亞的火警應急部門。
  • 小國秘密研製核武器,還利用地震帶偷偷做實驗,俄發出強烈警告
    導語:小國秘密研製核武器,還利用地震帶偷偷做實驗,俄發出強烈警告核武器是存在,是現代和平的保證,因為他的毀滅性可以讓人類文明滅亡,這樣的後果是誰都承擔不起的,假如有人敢攪動風雲,意圖發起戰爭,那麼通過核武器即可實施制裁,基本上大國小國都擋不住。
  • 塞北戈壁變成茫茫雪原,太空可見!分析:多方面的好事,利大於弊
    11月19日下午,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此前肆虐我國的溫帶氣旋如今仍然在我國北方地區肆虐,氣旋主體位於東北地區境內,受其影響,東北多地今天還在下雪,部分地區雪還下得很大。而對比起來,我國長城以北的內蒙古中部多地已經放晴,從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地面已經被積雪刷白,看起來特別壯觀。可以想見,塞北戈壁在經歷了溫帶風暴徹夜風雪後,變身茫茫雪海。來自內蒙古自治區氣象臺的監測數據指出,這一大片刷白和此前內蒙古的雪下得特別大有關。
  • 氣象局:今年4月全國平均氣溫偏高 北方沙塵天氣偏少
    氣象局:今年4月全國平均氣溫偏高 北方沙塵天氣偏少 2017-04北方地區共出現兩次揚沙天氣過程,沙塵天氣過程次數較2007-2016年同期平均值(3.4次)偏少。資料圖:四月末,隨著氣溫逐漸升高,甘肅永靖縣川塬區的梨花、油菜花在藍天白雲下競相綻放。郭紅 攝  張祖強介紹,4月全國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2017年4月(1日-27日),全國平均降水量42.3毫米,接近常年同期(39.7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