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一村民將過年放剩鞭炮存閣樓,被行政拘留

2020-12-05 燕南趙北

據保定市阜平縣警方發布的消息,自家房頂閣樓非法存放煙花爆竹,民警及時查獲消除安全隱患。6月9日,阜平縣公安局經工作依法查處一起非法儲存危險物質案,收繳煙花爆竹若干,違法人員孟某被行政拘留。

6月9日,該局臺峪派出所聯合危爆大隊在轄區開展危爆物品例行檢查時,在村民孟某家的庫房內發現了部分兒童煙花,民警通過進一步檢查,在其家中二樓房頂的閣樓內,又查獲非法儲存的二踢腳230個、大地紅鞭炮3盤、鞭炮8包、煙花1個。後經詢問,孟某供述這些煙花爆竹是春節時購買的,因當時沒有燃放完,便將剩餘的存放在自家房頂的閣樓內。

目前,違法人員孟某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警方提示:非法儲存煙花爆竹既違法又危險,特別是夏季天氣炎熱,極易引發爆炸事故,危及公共安全以及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要主動及時交由公安機關處置。廣大群眾如發現相關案件線索,請立即撥打110電話舉報,及時消除身邊的安全隱患。

相關焦點

  • 馮恩昌:小時過年放鞭炮
    雖說是窮人過年如過關,作為小孩考慮的不是那麼多。只知過年家裡生活有所改善,吃年糕,吃白饃,吃年夜飯,正月裡跑龍燈,看農家自演的小戲。進了臘月門,最盼年的是爺爺奶奶,盼著在外兒女回來闔家團圓,豈不知小孩子更盼年。那時我在本村上小學,過了臘八就盼放寒假了,放了假就像鳥出了籠,玩過歡天喜地不亦樂乎了。
  • 烈性炸藥自製鞭炮 被炸得屍骨無存
    大洋網訊因嫌大型廠家生產的鞭炮「聲音太小、威力不大」,貴州沿河自治縣後坪鄉一農民竟突發奇想,買來烈性炸藥自製鞭炮,準備在過年時好好熱鬧一番。哪知鞭炮未製成,反被炸了個屍骨無存,其妻子同時受害,兩小孩也受輕傷。  貴州都市報報導,1月14日夜9時許,沿河縣後坪鄉雙坪村刷帚背組忽然傳出轟的一聲巨響。
  • 祁門一男子禁漁期鞭炮炸魚被刑事拘留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祁門縣閃裡鎮村民吳某用鞭炮炸魚,被祁門縣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 「散文」過年話鞭炮,放完小鞭兒,最喜歡拽著滴滴金跑
    過年,得放鞭炮。鞭炮最初之意,是為了驅逐鬼神和迎接新春,但對於一般人而言,鞭炮中的文化內涵,是不去深究的,鞭炮就是一般人家過年的象徵,是過年最熱鬧歡樂的聲音。所以,儘管有不少人因鞭炮的噪音和汙染而反對放,而且,有一些城市還禁止過,但是,更多的人還是覺得大過年的,沒有一點兒鞭炮的響動,那還叫過年嗎?北京好多年前曾經禁止過,這幾年又恢復了,只是限制了時間和地點。對於過年的傳統而言,鞭炮和餃子的意義是同等重要的,一個聽在耳,看在眼的,一個吃在心。缺一不可。否則,年的味道就減少了。
  • 天津過年能放電子鞭炮嗎?警方回應!
    (詳情)不少網友表示:沒關係,我放電子鞭炮!廣播君再次提醒天津警方最新回復電子鞭炮也不能放!禁止使用電子鞭炮近日,市民孟先生在《政民零距離》欄目留言詢問:「過年期間,電子鞭炮能放嗎?」公安西青分局回覆:經查,天津市公安局於2019年2月5日下發了《關於做好電子鞭炮管控相關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要求居民禁止使用電子鞭炮。
  • 過年---鞭炮小玩意兒篇
    過年過節,大家都會放鞭炮來慶祝心中的喜悅吧。而過年,小孩子們也多多少少喜歡玩鞭炮,雖然比較危險,但畢竟也不失為一種樂趣。鞭炮的起源距離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最開始的人們是用火燒竹子,使之發出爆裂的聲音,意欲驅逐瘟神,不好的東西。
  • 回老家前放掛鞭炮!濟寧一男子禁放區內燃放鞭炮被罰500元
    1月17日上午11點,濟寧任興派出所民警與李營街道工作人員進行禁放巡查時,耳邊傳來噼裡啪啦的聲響,原來,市民張某在自家的倉庫門口先後燃放1000響鞭炮及煙花,民警到現場後,還查獲了張某未燃放的鞭炮一盤。
  • 大年初一放鞭炮,幾點放最合適?
    朋友說:在農村過年,大年初一要「開財門」,幾點鐘開始放鞭炮最好?看到這個問題卻讓我覺得莫名的有些傷感,小時候過年都是父親負責放鞭炮,現在父親都已經年過六旬了,而過年的時候也幾乎上是聽不到放鞭炮的聲音了,畢竟環保工作人人有責。
  • 趣新聞|過年不放鞭炮就沒意思?為了「聽響兒」居然有人用嘴……
    新年元旦這一天,山東的青島、濟寧等地將正式實施一項新政策——相關城區將全年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鞭好處多,比如減少空氣汙染、噪音汙染,降低人身傷害、安全隱患發生概率,等等等等。可也有人覺得,不讓放鞭炮,過年總覺得少了點年味,還有結婚迎親、接親,不放鞭炮也不熱鬧。
  • 老北京文化:春節期間,放鞭炮都有哪些習俗?
    在老北京,關於春節,有句俗話非常流行,那就是:「過年了,姑娘戴花,小子放炮。」可見咱們老北京人對春節放炮的重視,已經將放鞭炮當成過年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來操辦。說起北京城春節放鞭炮的歷史,史書上早有記載,清人百一居士就曾經在自己所著的《壺天錄》中提到過京城放鞭炮的事兒,他寫到:「京師人煙稠密,甲於天下。富家競購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貧乏家即謀食維艱索通孔,亦必爆響數聲,香焚一炷;除舊年之瑣卜來歲之蒸蒸,此習尚類然也。」由此可見,在清朝的時候,京城就已經過年放鞭炮的習俗了。
  • 農村過年都喜歡買鞭炮,你們每次都是買多少錢的鞭炮呢
    距離年關越來越近,人們購買年貨的熱情也越來越高,置辦年貨除了過年吃的雞肉、魚肉、豬肉,大人小孩的新衣服以外,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年貨之一,那麼你們都是在哪裡買的鞭炮呢?又會買多少錢的鞭炮呢?記得小時候,一進了臘月大集上賣鞭炮的就越來越多,但是最近幾年人們對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只有指定的地方可以買到煙花炮竹,我們村子有一戶人家平常就是賣一些白事上用的鞭炮,因為他家有銷售鞭炮的經營權,所以過年前都會在他家購買煙花炮竹。
  • 寒假安全篇:過年小孩子怎樣放鞭炮更安全呢?家長們別不在意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過年小孩子喜歡玩鞭炮,父母一定要教會他們這些事,才能避免意外要過年了,熱鬧的氣氛,總少不了鞭炮,即使城市裡,很多地方都不允許隨意放鞭炮,但是依舊有不少人會偷偷放鞭炮,而小朋友對此也樂此不疲,玩的不亦樂乎。但是每年春節,又有不少孩子在玩鞭炮的過程中,引發事故,釀成悲劇的。
  • 放鞭炮吃齋菜 舞醒獅拜大年
    他們會有哪些過年的習俗?據了解,大龍街坊每年初一必備的習俗是放鞭炮、吃齋菜和醒獅採青,雖然時代在不斷變遷,這些習俗聽起來也並非與眾不同,但繼續堅守祖祖輩輩留下來的習俗,不僅可以襯託出春節特有的歡慶氛圍,同時也更加體現人們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嚮往。
  • 熊孩子放鞭炮被炸飛,過年期間這種危險千萬要警惕!
    2018年12月28日,廣東省江門市,一男子在自家車庫廁所內點燃香菸時意外引發爆炸導致自身受傷,並造成鄰近車輛、商鋪和樓上住宅的門窗損壞……2015年2月26日,雲南省3個孩子放鞭炮,一人將鞭炮塞進井蓋下,附近的兩個井蓋瞬間被炸起,其中一女孩被氣流掀翻掉入一化糞池內,不幸身亡。
  • 中國人為何過年愛放鞭炮?
    興奮情緒會跟流感一樣在人群中傳染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放鞭炮僅僅是為了祭祀、狂歡、營造過年氣氛嗎?宋玉梅指出,在中國人看來,只有歡慶春節才算真正「除舊迎新」,人們積聚了一年的怨憤、不滿、晦氣,都希望能在這幾天通過一個實物得以釋放。     燃放煙花爆竹是中國千年來的傳統習俗,人們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爆竹正是那個能給自己帶來一年好運的事物,燃放煙花爆竹會讓自己感覺與眾不同。」
  • 兒時過年玩鞭炮趣事
    過年時,玩可是別有趣味。 只有過年時才能放鞭炮,放鞭炮時總有掉下來的、沒爆的,這些漏網之炮可就有得玩了。先得收集鞭炮了,最好的地方就是門前院壩裡,以及別人剛上過墳的墳頭上。 大年三十晚上十二點之時,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來辭舊迎新,放鞭炮的地點就是在堂屋門前。
  • 過年了!你們小時候都把鞭炮放在「哪裡響」?
    過年放鞭炮是家家戶戶都會做的事,而這些事很多時候都是交給我們這些熊孩子做的,我們也很樂意做這些事,因為我們可不會那麼乖很正經的去放鞭炮,我們放鞭炮的方法是令很多人都想不到的。記得我們小時候,小編是農村的,過年父母忙,我們放鞭炮父母基本也都不會管,在我們那個年代最常見的放鞭炮就是把鞭炮點著裝在瓶子裡,或者用東西把鞭炮扣在裡面然後想辦法點著
  • 過年燃放鞭炮禮花的確讓PM2.5升了點,但這四點好處呢?
    【我是支持放鞭炮禮花】燃放鞭炮禮花也有有利的幾個方面:1. 情感寄託人為啥過年,不就是想把過年當做一個節點,通過過年的一系列活動來總結忘卻過去一年,憧憬開始新的一年嗎?鞭炮一響,把過去一年所有的不快炸掉;禮花一放,將對新的一年的願望升了天,讓天知道。不讓放了,我們的情感何以宣洩和寄託?就憋於心,對人的身心傷害帶來的危害絕對會遠大於燃放時短暫吸收點PM2.5所帶來的危害。2.
  • 小區內鞭炮聲大作放炮賣炮均被拘留
    本報訊(記者詹偉志通訊員蔡小芳)昨日10時許,市區臨江街道一個小區裡面炮聲大作,放鞭炮的和賣鞭炮的都被行政拘留。當時,臨江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有人亂放鞭炮。民警趕到搬運宿舍小區時,只見小區道路上隨處可見鞭炮紙屑。
  • 家長拉橫幅「放鞭炮」慶祝開學,歡送「神獸」歸籠,比過年還熱鬧
    ,家長拉橫幅,放鞭炮慶祝開學,比過年還熱鬧。01「孩子交給您了!」家長拉橫幅「放鞭炮」慶祝開學,比過年還熱鬧「孩子交給您了!您辛苦了!家長拉橫幅放鞭炮慶祝開學,歡送「神獸」歸籠,這場景比過年還熱鬧。老師留心看可以發現,送孩子上學的家長步履輕快,甚至有的家長拉著孩子的手蹦蹦跳跳,給人感覺家長風放了,場面十分滑稽。「您客氣了,照顧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希望您以後能夠多多支持我們的工作。大家都容易,互相體諒。」老師受寵若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