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基因編輯技術,為什麼2位學者獲得諾獎,中國賀建奎被痛罵?!

2021-01-20 騰訊網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投資併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如果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合作:Xiaofu_Lu

2020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由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發明者,道納(Doudna)、彭蒂耶(Charpentier)兩位女性學者,獲此殊榮。

道納及彭蒂耶在2012年,發表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這項技術有著」上帝的手術刀「之稱,使科學家有辦法精準對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進行編輯。儘管8年過去,CRISPR仍在臨床階段,其廣泛的應用潛力,依舊獲得各界重視。

」上帝的手術刀「,可能治越癌症、復活滅絕生物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是利用細菌身上,能對外來基因片段產生」記憶「的後天免疫系統,瞄準特定基因進行編輯的生物技術,Cas9就是細菌身上,一種可以切割DNA的酵素。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被認為可用於治療遺傳性疾病、培育更能抵抗蟲害的農作物,或者使已滅絕的生物重現於世,都不無可能。

在CRISPR技術問世以前,基因編輯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大工程,並且編輯的精準度也堪憂,有傷害或改變其餘基因的風險。2012年兩人發表這項技術後,才找出使用上帝的手術刀,精準基因編輯的可能性。

為什麼中國學者賀建奎,被世人痛罵?!

但由於CRISPR-Cas9技術仍在發展階段,存有錯誤編輯,甚至」脫靶「的危險性,從而根本改變生物本質,而受到科學家謹慎對待。

也因此,2018年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宣稱通過基因編輯技術,修改了胚胎中的CCR5基因,使一對雙胞胎女嬰擁有HIV免疫力,才會在全球引發宣然大波。

賀建奎的研究,被多方科學家批評不負責任,去年麻省理工學院更揭密一份報告,指控這位中國學者只是沽名釣譽,他們的研究,無法實際為女嬰創造HIV免疫力,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

基因編輯技術,也有望協助新冠病毒篩檢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也可能對終結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有所貢獻。杜德納近期接受採訪時表示,CRISPR可用於檢測各種病毒,冠狀病毒也是其中之一。

道納認為,今年底以前,很可能就會有基於CRISPR的新冠肺炎篩檢工具問世,雖然初步可能會先出現在研究室,但也是她們研究方向。

相關焦點

  • 因諾獎爆火的「基因編輯」技術,還不值得我們大吹特吹
    又是諾獎季。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法國和美國的兩名科學家,以表彰她們「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獎項揭曉,基因編輯技術被熱炒,有關「長生不老」的話題引發廣泛討論。然而,基因編輯技術真的有這麼大魔力嗎?我們的吹捧是否過頭了?
  • 諾貝爾化學獎頒給2位歐美女生物學家,基因魔剪有望攻克醫學難題
    此次折桂的兩位學者均為女性,她們不僅成為第6和第7位女性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也首次創下由女性學者獨佔諾獎的紀錄。二人將共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3萬元)的獎金。在諾貝爾委員會公布此次化學獎獲獎名單前,基因編輯一直被視為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熱門競爭者,但一方面受「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影響,各國相繼對該技術施加限制,另一方面也因技術本身較「新」,因而有學者推測,這項「諾獎級」研究遲早會獲獎,但不會這麼快,更不會是榮獲化學獎。
  • 諾貝爾化學獎頒給2位歐美女生物學家,基因魔剪有望攻克醫學難題
    此次折桂的兩位學者均為女性,她們不僅成為第6和第7位女性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也首次創下由女性學者獨佔諾獎的紀錄。二人將共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3萬元)的獎金。在諾貝爾委員會公布此次化學獎獲獎名單前,基因編輯一直被視為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熱門競爭者,但一方面受「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影響,各國相繼對該技術施加限制,另一方面也因技術本身較「新」,因而有學者推測,這項「諾獎級」研究遲早會獲獎,但不會這麼快,更不會是榮獲化學獎。
  • 專家談諾獎:化學獎為什麼頒給了生物學工具「基因編輯」
    「理綜獎」為什麼又雙叕頒給了生物領域?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進展如何?頻頻被 cue 的張鋒,是否真的錯失諾獎?我們聯繫了幾位科學家,聽一聽他們對諾貝爾化學獎的看法。高寧:張鋒沒拿獎挺可惜,但也說得過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真快啊!
  • 斯坦福確認未與賀建奎合作 基因編輯嬰兒如何收場?
    中國學者賀建奎曾在去年11月公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可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由於實驗的倫理爭議,批評和質疑鋪天蓋地。賀建奎曾在2011年-2012年在史丹福大學做博士後訪問學者,自此與該校幾位學者有往來,史丹福大學也因此陷入「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漩渦。
  • 驅動中國昨夜今晨: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始末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昨天,據人民網報導,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該消息公布後,引發了包括整個科學界乃至基於倫理的全社會強烈關注。人民網在報導此事時表示,賀建奎團隊的研究成果標誌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甚至美聯社在報導此事也寫道,如果這一研究成果屬實,那麼無論在科學還是倫理上都是一次「意義深遠的飛躍」。
  •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論文手稿曝光
    · 基因編輯嬰兒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論文手稿曝光 12 月 3 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在官方網站曝光了賀建奎基因編輯研究論文手稿的部分片段。
  • 女科學家因基因編輯獲得諾貝獎,為何中國科學家卻因此被判刑?
    這項技術有著「上帝的手術刀」之稱,使科學家有辦法精準對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進行編輯。儘管8年過去CRISPR仍在臨床階段,其廣泛的應用潛力依舊獲得各界重視。對於獲得這份學界的最高榮譽,杜德納表示,「我真的非常開心,實在太令人震驚了。」
  • 基因編輯獲諾獎,幕後金主竟是李嘉誠
    賀建奎因此被科學界口誅筆伐,其本人也被處以3年有期徒刑,教職被撤銷。賀建奎所使用的技術,叫做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學界都在指責賀建奎的行為,會給人類的基因甚至是社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所以,這次的諾貝爾化學獎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同樣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既能讓科學家身陷囹圄,也能讓發現者獲得至高榮譽。
  • 眾望所歸:兩位女科學家因為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
    直到2003年,戴納·卡羅爾(Dana Carroll)等人利用鋅指蛋白解決了在特定位點引入雙鏈斷裂的問題,哺乳動物細胞的基因編輯才真正成為可以實現的技術。今天,CRISPR技術已經使基因編輯變得非常容易,但我們不應忘記,正是賈辛早期的工作使基因編輯成為可能。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 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
    面對基因編輯技術這一全新事物,我們不妨把問題剖開,看清其可能帶來的問題,才能更好地決定如何發展這一技術。CRISPR/Cas9:一把「鋒利」基因剪刀手想要完成一次基因編輯,只需要3步:1、找到要剪掉的DNA;2、剪掉它;3、把想要用的DNA安上去。整個過程就是這麼簡單。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
    CRISPR/Cas9的這一波操作堪稱教科書般的指導手冊,受此過程啟發,研究人員通過設計導向RNA,使之與細胞基因組的特定位點相結合,將Cas酶定位到該基因位點進行切開。DNA被切開後將引發DNA的修復,從而研究者可以將自身想要利用的DNA片段「粘貼」到這一點位,從而完成精準的編輯。
  • 基因編輯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華人科學家失之交臂
    (原標題:基因編輯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華人科學家失之交臂)
  • 基因編輯CRISPR技術共同發明人叢樂:張鋒為何與諾獎失之交臂?
    兩名女性科學家因共同發現了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而名聲鶴立,這一技術為人們在人體和其他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一時間,基因編輯這項專業技術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而同樣發明了基因編輯CRISPR技術的華裔科學家張鋒卻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科學界在為之感到遺憾和惋惜的同時,也熱議其為什麼沒有得到諾獎。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
    面對基因編輯技術這一全新事物,我們不妨把問題剖開,看清其可能帶來的問題,才能更好地決定如何發展這一技術。CRISPR/Cas9:一把「鋒利」基因剪刀手想要完成一次基因編輯,只需要3步:1、找到要剪掉的DNA;2、剪掉它;3、把想要用的DNA安上去。整個過程就是這麼簡單。
  • 華西盧鈾教授:「基因編輯」技術抗癌!中國人在基因編輯上跌了跤...
    基因編輯有個別稱叫做「基因魔剪」,形容的正是它具備的神奇魔力。如此重要的技術,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在卯足了勁加快研究速度,中國當然也不例外。然而,就在基因編輯技術研發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刻,一位來自中國的「瘋狂科學家」擅自將基因編輯技術用於人體胚胎,並誕下兩位「基因編輯」的胎兒。
  • 「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引發爭議,項目申請人賀建奎名下有多家...
    11月26日,人民網一則關於「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的消息引發了廣泛討論。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的副教授賀建奎宣布,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而這也是世界上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據介紹,這對雙胞胎嬰兒通過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將一個基因修改,在她們出生之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賀建奎一倫理建議論文被撤稿,期刊:與基因編輯嬰兒實驗相關
    開展基因編輯嬰兒實驗的原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的一篇研究論文日前被撤稿。該論文意在提出包括人類基因編輯在內的輔助生殖技術的倫理準則。在被英文學術期刊《The CRISPR Journal 》發表近5個月後,當地時間2月21日,該期刊發表公開聲明稱,雖然編輯在長達數周的時間裡多次與賀建奎交流,但在投稿期間,賀建奎始終未透露他當時已開展的基因編輯嬰兒實驗。這一實驗隨後被廣泛報導。前述學術期刊的公開聲明稱,該實驗「很可能違反了國際公認的生命倫理規範和地方法規」。
  • 特稿|追問諾獎:張鋒因何錯失化學獎?
    該酶可以在特定位點對 DNA 進行切割,從而進行 DNA 插入和編輯。諾獎組委會將 CRISPR/Cas9 稱作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它可以精確改變動植物和微生物的 DNA。相對於此前的基因技術,CRISPR/Cas9 更便捷、更便宜。基因編輯光環背後懸疑一地:明星科學家張鋒為何與諾獎擦肩而過?他究竟有沒有資格獲獎?
  • 賀建奎是誰為什麼製造基因編輯嬰兒?這個技術有何後果會危害人類嗎
    賀建奎是首先以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的,但很快,他的另一個身份被傳開,他是深圳瀚海基因的創始人兼董事長。在基本被外資公司壟斷的基因測序行業上遊,瀚海基因是少有的中國公司,據稱其於2017年成功研發出亞洲第一臺第三代單分子基因測序儀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