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偉的量子糾纏通信為什麼爭議這麼大

2021-01-09 騰訊網

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彩文章,分享最新科技資訊,從不同角度剖析資訊內容,劍走偏鋒是我的態度,茶餘飯後聊百味!各位讀者們老爺們好吖,我是文藝與氣質於一身實力派小編——小宸,這裡可以讓您看到最新最有趣的資訊內容,讓您感到不同凡響的科技資訊內容,會給大家帶來意外驚喜,好了不跟大家逗樂了,給大家呈現今天的精彩內容:

也有一些連薛丁格方程都不會寫的人說「量子加密」不是量子通信,潘建偉的是「量子加密通信」,不是量子通信。這樣的人是在篡改概念,量子通信是一個大的概念,涉及很多方面,加密方式也是屬於通信領域。量子加密用到了未知量子態的不可克隆等量子性質,當然可以叫量子通信。

總之,一個科學上的問題有沒有爭議不是聽市井大媽的,不是聽外行的,而是要看同行怎麼說,看經同行評審的學術期刊是怎麼說的。

原創作品,禁止侵權,侵權必究。

作者刁博系悟空問答籤約作者

今天資訊內容到此為止,大家積極探討資訊內容,給小編提更多寶貴意見,留下您的關注,小編將持續為大家更新更多的勁爆科技資訊內容,讓大家生活充滿樂趣。拜拜...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量子通信不可破解?中國量子之父潘建偉:量子通信面臨兩大挑戰
    對於物理學家而言,量子領域還存在很多令人困惑的難題沒有解答。最近幾年,量子通信愈發火熱,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很多爭議,有人甚至認為量子通信就是偽科學,畢竟現在沒有人能對量子通信進行很好的理解和解讀,所以公眾不免要對其產生懷疑。
  • 潘建偉:與量子糾纏的人生—新聞—科學網
    從潘建偉第一次認識到量子世界的詭譎離奇到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已過去20多年。為何會有量子疊加、量子糾纏這些奇異的現象尚無答案,他卻一直致力於利用奇異的量子特性來製造不可破譯的密碼,發展保密通信,研製強大的量子計算機……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從太空建立了迄今最遙遠的量子糾纏,證明在1200多公裡的尺度上,愛因斯坦都感到匪夷所思的「遙遠地點間的詭異互動」依然存在。
  • Nature 重磅:潘建偉團隊實現數十公裡遠程量子儲存器糾纏
    就像計算機中的硬碟驅動器一樣,量子儲存器存儲量子信息。它們是構建量子網際網路的必要部分,並將促進實現超安全的量子通信,允許遠程量子計算機一起工作。以前,科學家已經實現了相距 1200 公裡的單個光粒子糾纏,但是這種糾纏無法存儲,而量子儲存器糾纏之前最大物理距離只有一公裡之遙。
  • 潘建偉的量子通信,為什麼被質疑是偽科學?《自然》這樣回應!
    量子力學的發展確實伴隨著大量的矛盾與爭議,特別是在量子通信開始發展後,有部分「消息靈通」人士已經洞察了量子通信的「偽科技」本質,並且還再三指責科普量子通信的文章為偽科學站臺!這些詰問到底是科學的嗎?量子通信的原理還要問麼,不就是量子糾纏麼,傳說中的量子通信就是將糾纏中的兩個量子分開,即使相隔在宇宙的兩端,當A粒子的狀態發生改變時,B粒子也會隨之發生改變,這個通訊速度超越光速,距離再遙遠也是即時通信!
  • 量子通信歐美不玩?潘建偉:沒那麼回事
    從對撞機建否的觀點碰撞,到對量子通信的質疑,科學歡迎爭鳴、卻也分真假。2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主任潘建偉院士在上海參加「對話張江」活動時,對量子通信的一些問題作了解讀。
  • 量子糾纏記:量子通信,解決了人類保密通信巨大難題
    20世紀量子理論的出現,顛覆了人類對微觀世界的很多看法。特別是量子糾纏理論的實驗驗證:具有糾纏態的兩個粒子無論相距多遠,只要一個狀態發生變化,另外一個也會瞬間發生變化——這不就非常類似於「心靈感應」麼?!當然,這個實驗不是為「心靈感應」做驗證。但基於量子糾纏理論的量子通信,解決了人類保密通信的巨大難題。
  • 量子四重奏:量子論、量子力學、量子糾纏、量子通信
    然而矩陣力學卻又解釋不了測量前的狀態,這就尷尬了_(:D)∠)_玻爾為代表的哥本哈根學派唯有提出一個波函數坍縮的過程來連接兩套力學,並利用互補原理解釋兩套力學為什麼不能同時發揮作用。最後玻恩證明兩套力學是等價的。這種強行拼湊愛因斯坦當然是不賣帳了,連「被拼湊」的薛丁格也不賣帳,兩人先後提出EPR佯謬和薛丁格的貓來給哥本哈根學派的量子力學致命一擊,結果就引出了第三個玩意——量子糾纏。
  • 為何有些人會質疑潘建偉院士關於量子通信的技術?
    簡單說,之所以爭議如此大,主要原因還是對我國的量子通信技術不了解,或者了解的不夠透徹,只是了解了皮毛,於是被網絡上攻擊量子力學的種種言論「洗腦」然後隨波逐流,本能地質疑量子通信和量子力學!
  • 潘建偉團隊實現50千米的量子存儲器糾纏
    在一項發表於《自然》雜誌的研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團隊首次讓由50千米光纖相連的兩個量子存儲器實現糾纏,不僅大幅刷新了此前的紀錄,也為構建基於量子中繼的量子網際網路奠定了重要基礎。根據量子力學理論,兩個處於糾纏態的粒子無論相距多遠,都可以保持一種「幽靈般的超距作用」——兩個粒子的狀態密切相關,只要測定其中一個粒子,就能獲知另一個粒子在此刻的狀態。
  • 潘建偉的量子通信是真是假,到底該相信誰?
    潘建偉是中國量子科技的領軍人物,在量子計算及量子通信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尤其是量子通信,在他的帶領下,中國的量子通信在全世界處在領跑的位置。也許是跪久了不習慣處在領先位置;也許是人們更樂意相信陰謀論;也許是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亂,幾年前國內刮有一股妖風,說潘建偉的量子通信是騙局。直到今日,仍然有很多人咬定潘建偉的量子通信是騙局。你可能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量子力學》學習,但這不妨礙你判斷潘建偉的量子通信是不是騙局。
  • 潘建偉團隊:做世界「最牛」的量子研究—新聞—科學網
    量子科技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有多光子糾纏、光量子計算、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光晶格量子模擬、量子中繼器等諸多方向。這麼多學科方向,一個人不可能包打天下。從單槍匹馬到帶領一支近百人的團隊,潘建偉用了10多年時間。 本世紀初,量子科技在中國還頗為冷門。潘建偉也面臨著學科方向不被理解、申請經費四處碰壁的困境。
  • 「量子之父」潘建偉:十年左右量子通信「飛」入千萬家
    量子通信優勢  ◎量子通信每秒可以送五個G。應用作量子計算機,大數據分析時0.01秒就可以算完。  ◎量子保密通信的終端機未來可能降至萬元以下,進入家庭完全有可能,市場廣闊。  ◎量子密鑰具有不可克隆特質,如果密鑰在傳輸過程中遭遇竊聽,收發雙方就會知道。
  • 潘建偉:量子世界的領跑者
    「我們已經是一個有國際影響力的團隊,他們在這裡大有用武之地。」潘建偉領導的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研究部可謂人才濟濟,光是「青年千人計劃」教授、「百人計劃」教授就有十來個。
  • 潘建偉
    從大學時與「量子」結緣,潘建偉已和「量子」打了20多年交道。  要建立世界領先的量子光學實驗室  在中科大念本科時,潘建偉第一次接觸量子力學。畢業後,他留在中科大攻讀理論物理學碩士學位,研究量子基本理論。其間他意識到驗證量子理論的設想需尖端的實驗技術,而當時國內沒這個條件。
  • Nature:潘建偉團隊首次實現千公裡級無中繼糾纏量子密鑰分發
    魚羊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量子通信,又獲裡程碑式突破。這一次,依然來自潘建偉教授團隊——「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實現了1120公裡長距離無中繼糾纏量子密鑰分發。這是全球首次實現千公裡級基於糾纏的無中繼量子密鑰分發,不僅將以往地面無中繼量子密鑰分發的空間距離提高一個數量級,並且通過物理原理確保即使衛星被他方控制,依然能夠實現安全的量子密鑰分發。潘建偉教授表示:我的確認為不依賴可信中繼的長距離糾纏量子密鑰分發協議的實驗實現,是一個裡程碑。這一研究成果,登上了最新一期的Nature。
  • 中科大潘建偉團隊新突破,千公裡級量子密鑰分發,通信安全...
    由中科大潘建偉團隊主導的量子通信研究實現了重要突破,主要表現於兩個方面:一是首次通過物理原理確保了衛星傳輸密鑰的安全問題;二是將以往地面無中繼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間距離提高了一個數量級,實現了 1120 公裡無中繼糾纏量子密鑰分發;這同時也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基於糾纏的千公裡級量子密鑰分發。
  • 潘建偉團隊2017年實現多項世界領先的量子通信技術
    他所帶領的中國量子「夢之隊」,刷新了中國科研工作者在量子科學領域的國際顯示度。   「感謝新時代,感謝偉大的祖國;吾輩當繼續努力前行,不負眾望!」當選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量子通信科學衛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通過新華社發表感言說。   我們試圖走近這位微觀世界的探夢者,去琢磨和感悟這追夢無懼、潛心默守、踐諾傳承的「量子精神」。
  • 潘建偉量子加密通信可以獲諾貝爾獎嗎?可能很難,很難,很難
    有個問題本來不想回答的,但天天在眼前晃,還是忍不住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寫了一篇,不妥之處,敬請指正:大家認為量子力學之父潘建偉院士兩年之內會得諾貝爾獎嗎?量子通信不管是按中文意思還是英文意思,在全世界科學家心目中應該指的都是通過量子糾纏來實現信號在任意遠距離處的瞬間傳送,也就是說可以超光速傳送,這在目前的理論框架下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因此英文維基上至今沒有「Quantum communication」這個詞條,搜索這個詞也會跳到"Quantum
  • 潘建偉團隊量子通信新突破,美國因此不能監視全球?
    若論我國引領全球的技術領域,量子通信當仁不讓,而其中的翹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團隊,曾在2018年的美國科學大會上,被授予年度克利夫蘭獎,成為首個獲此殊榮的中國團隊。近日,該團隊在量子通信領域又做出重大突破!
  • 量子通信有爭議嗎?在科學上,根本沒有爭議
    再往前追溯,2018年底,美國頒布了《國家量子倡議法案》,宣稱絕不能容忍在量子科技領域落後。這些文件都表明,美國非常重視量子信息,決心用國家的力量大量投入。 我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基本圖景。量子信息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正如日常生活的信息技術包括手機這樣的通信技術與計算機這樣的計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