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揭示PD-L1在腫瘤焦亡中的新機制

2020-12-05 中國生物技術網

作為關鍵的免疫檢查點,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通過與其受體-細胞膜上的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相互作用來抑制抗腫瘤免疫。阻斷PD-L1/PD-1相互作用可顯著增強抗腫瘤免疫應答,是癌症治療的重大突破。但核PD-L1(nPD-L1)的功能和易位機制目前尚不明確。

Caspase-1、-4、-5或-11切割Gasdermin D(GSDMD)是典型的焦亡通路。最近的研究表明,選擇性地將活性的Gasdermin蛋白運送到癌細胞或在癌細胞中對Gasdermin B(GSDMB)和GSDME進行顆粒酶導向的切割可以誘導強大的抗腫瘤免疫,提示我們可通過誘導腫瘤細胞焦亡來進行抗癌治療。

2020年9月14號,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洪明奇(Mien-Chie Hung)課題組在Nature Cell Biology發表了題為PD-L1-mediated gasdermin C expression switches apoptosis topyroptosis in cancer cells and facilitates tumour necrosi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首次發現nPD-L1 / GSDMC / caspase-8介導癌細胞焦亡,從而導致腫瘤壞死。

DOI:10.1038/s41556-020-0575-z

為了研究nPD-L1的生理作用,研究人員篩選了可能影響nPD-L1在MDA-MB-231細胞中表達水平的刺激物,包括應激,自噬,細胞因子,臨床藥物和PD-L1抗體。結果表明,低氧處理72小時可誘導大量的PD-L1分子進入細胞核。

隨後,研究人員檢測MDA-MB-231細胞中p-Y705-Stat3與PD-L1之間是否有相互作用。發現p-Y705-Stat3與PD-L1發生物理相互作用,並且該相互作用需要PD-L1的胞內結構域參與。並且,Stat3-Y705F突變體穩定表達的細胞中,PD-L1的核易位明顯受損。儘管PD-L1和p-Y705-Stat3在胞質相互結合,但用importin α和β抑制劑伊維菌素處理可以抑制PD-L1核轉位。

MDA-MB-231細胞中的PD-L1 / P-Y705-Stat3相互作用

接下來,研究人員發現,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和卵巢癌以及黑色素瘤在內的多種癌細胞均可發生細胞焦亡,抑制磷酸化的Stat3可以有效的阻止PD-L1入核。另外,在缺氧條件下,在腫瘤細胞中nPD-L1與磷酸化的Stat3結合,將TNFα誘導的凋亡切換為焦亡。

nPD-L1將TNFα誘導的焦亡切換為焦磷酸化

研究人員量化了表達PD-L1-NES的MDA-MB-231細胞中所有六個gasdermins的mRNA水平,以確定gasdermin家族的成員是否參與nPD-L1介導的細胞焦亡。結果表明nPD-L1 / p-Y705-Stat3複合體在缺氧條件下與GSDMC啟動子的Stat3結合位點結合,從而轉錄激活GSDMC。TNF-alpha激活了腫瘤細胞中的Caspase-8,後者隨之在D365位胺基酸處切割GSDMC,被釋放的GSDMC氨基端自動整合於細胞膜上,形成的洞最終導致細胞漲破。

Caspase-8切割GSDMC誘導細胞焦亡

最後,體內實驗顯示,抑制核PD-L1介導的細胞焦亡通路可以顯著緩解腫瘤壞死症狀,並延長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研究人員還發現抗生素類化療藥可誘導nPD-L1和GSDMC的表達以及caspase-8的激活,從而導致癌細胞的焦亡,影響PD-L1 +或GSDMC +癌症患者的抗腫瘤免疫力和預後。

GSDMC,nPD-L1和caspase-8是TNFα引起的缺氧區域腫瘤壞死所必需的

迄今為止,大多數PD-L1的研究都聚焦在其免疫檢查點的功能。該研究首次闡明了腫瘤壞死需要nPD-L1、caspase-8和GSDMC的參與,揭示了與巨噬細胞焦亡截然不同的腫瘤細胞的焦亡通路。並提出抗生素類化療藥可在PD-L1 +或GSDMC +乳腺腫瘤的治療中增強抗腫瘤免疫力,為後續的腫瘤治療提供了重要參考。

參考資料:

[1] PD-L1-mediated gasdermin C expression switches apoptosis to pyroptosis in cancer cells and facilitates tumour necrosis.

來源:生物探索

相關焦點

  • 不僅是免疫檢查點 Nature子刊揭示PD-L1在腫瘤焦亡中的新機制
    Caspase-1、-4、-5或-11切割Gasdermin D(GSDMD)是典型的焦亡通路。最近的研究表明,選擇性地將活性的Gasdermin蛋白運送到癌細胞或在癌細胞中對Gasdermin B(GSDMB)和GSDME進行顆粒酶導向的切割可以誘導強大的抗腫瘤免疫,提示我們可通過誘導腫瘤細胞焦亡來進行抗癌治療。
  • 【課題套路】Nature子刊帶你翻新PD-L1研究思路
    在這篇論文中,作者發現在腫瘤細胞中,PD-L1能夠促進gasdermin C的表達,從而促進細胞焦亡和腫瘤發生。在介紹論文之前,不得不介紹一下本文的通訊作者Mien-Chie Hung教授。他是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終身教授、分子與細胞腫瘤學系主任,現任中國醫藥大學校長(中國臺灣)。
  • Nature:細胞焦亡在腫瘤化療中發揮重要作用
    細胞焦亡作為一種新的促炎程序性細胞死亡方式,與細胞凋亡在細胞形態學改變和發生機制上都有明顯區別,並與阿爾茲海默症和2型糖尿病等疾病相關。但目前有關細胞焦亡的具體分子機制及在腫瘤中的作用尚有很多空白。
  • 戴海明課題組揭示化療藥物誘導腫瘤細胞焦亡調控機制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健康與醫學技術研究所戴海明課題組在化療藥物誘導腫瘤細胞焦亡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人員不僅明確了線粒體外膜蛋白BAK/BAX在化療藥物誘導的細胞焦亡信號通路中的作用,而且首次報導了GSDME Cys407/Cys408棕櫚醯化修飾在化療藥物誘導的細胞焦亡過程中的作用。同時,該研究還發現了藥物誘導的細胞凋亡和細胞焦亡轉換的新機制。
  • Nature子刊:EBV編碼的microRNA BART1通過調控PTEN依賴的信號通路誘導了腫瘤轉移
    Nature子刊:EBV編碼的microRNA BART1通過調控PTEN依賴的信號通路誘導了腫瘤轉移 7
  • 蘇州大學黃建安/劉澤毅等揭示PD-L1入核後促進肺癌的新機制
    PD-L1 分子是 B7 協同刺激分子超家族的重要成員,其經典作用是可以通過受體 PD-1 傳遞抑制性信號使腫瘤局部微環境 T 細胞免疫效應降低,介導腫瘤免疫逃逸,促進腫瘤生長。雖然 PD-L1 分子可作為腫瘤免疫治療的有效靶點,但有一部分病人並不能從該分子的免疫治療中獲益,5年生存率沒有顯著改善。
  • Nature:比凋亡更快!邵峰院士團隊發現細胞焦亡新機制
    細胞焦亡發生機制(圖片來源:《Nature》)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NIBS)、同時也是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得主的邵峰院士首次揭示和闡明了細胞焦亡的機制他的團隊發現,半胱天冬酶(caspase)炎症小體下遊的 Gasdermin 家族蛋白可能在細胞焦亡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現已知,caspase-1/4/5/11 通過切割由 500 多個胺基酸組成的 Gasdermin 家族蛋白之一 GSDMD,使後者 N、C 兩端的結構域分開,進而釋放 N 端的片段。
  • 張志斌/劉志博/邵峰等揭示細胞焦亡在腫瘤免疫方面的全新功能
    該研究組曾於2016年在Nature發文報導GSDMD的膜穿孔活性,揭示細胞焦亡的分子機制【3】。之前的研究表明GSDME的啟動子在多種癌症細胞中被甲基化,這一表觀修飾抑制了GSDME在癌細胞中的表達【7】。這一觀察讓作者推測GSDME可能抑制腫瘤生長。
  • 細胞焦亡最新研究進展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1.Nature:細胞焦亡在腫瘤化療中發揮重要作用doi:10.1038/nature22393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邵峰院士課題組報導發現細胞焦亡的重要蛋白GSDME(DFNA5)。
  • 合肥研究院揭示化療藥物誘導腫瘤細胞焦亡調控機制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健康與醫學技術研究所戴海明課題組在化療藥物誘導腫瘤細胞焦亡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人員不僅明確了線粒體外膜蛋白BAK/BAX在化療藥物誘導的細胞焦亡信號通路中的作用,而且首次報導了GSDME Cys407/Cys408棕櫚醯化修飾在化療藥物誘導的細胞焦亡過程中的作用。同時,該研究還發現了藥物誘導的細胞凋亡和細胞焦亡轉換的新機制。
  • 院士論壇 | 邵峰院士:細胞焦亡與腫瘤免疫
    細胞死亡的方式有多種,如細胞壞死、細胞凋亡,當然還有細胞焦亡。細胞焦亡是什麼?細胞焦亡與凋亡有什麼區別?細胞焦亡與抗腫瘤之間又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此後,邵峰院士再介紹了他們在細胞焦亡領域取得的突破,揭示了另一種Gasdermin家族蛋白GSDME引起的細胞焦亡機制。GSDME僅能被caspase-3所切割,釋放出可致細胞膜穿孔的N端片段,Caspase-3可被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或化療藥物激活,引起細胞凋亡,若此時細胞中也存在GSDME蛋白,則會使細胞從凋亡迅速轉入焦亡。
  • 【三軍大Nature子刊】腫瘤微環境中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與腫瘤幹細胞...
    他們不僅揭示了CSC在腫瘤微環境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機制及其診療意義(2012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內容之一),而且發現免疫細胞和因子對CSC的誘導與調控作用以及CSC逃逸免疫而發生轉移的機制(J Immunol 2012, 189: 444-53; Cancer Res 2014, 74: 5746-57),拓展了腫瘤免疫微環境研究新領域,提出靶向CSC免疫微環境的治療新策略(Cell Stem
  • 細胞焦亡最新研究進展
    1.Nature:細胞焦亡在腫瘤化療中發揮重要作用doi:10.1038/nature22393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邵峰院士課題組報導發現細胞焦亡的重要蛋白GSDME(DFNA5)。
  • 中國科學家探究焦亡的抗腫瘤免疫功能
    中國科學家探究焦亡的抗腫瘤免疫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6 14:26:23 北京大學劉志博和中國醫學科學院邵峰課題組合作取得一項新突破。他們開發的生物正交系統揭示了焦亡的抗腫瘤免疫功能。
  • 高福院士團隊揭示PD-L1靶向性腫瘤治療抗體的作用機制
    近年來,免疫治療在腫瘤治療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以PD-1/PD-L1「免疫檢查點」抗體阻斷療法為代表的免疫治療在治療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等實體瘤的臨床應用中獲得了重大成功,顯著延長了腫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多個抗體藥物已經獲得美國
  •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反應和壽命 2020-09-21 0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Science子刊:重磅!我國科學家揭示CAR-T細胞觸發細胞因子釋放綜合...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鄭州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提供的證據表明,人類B白血病細胞和其他靶腫瘤細胞表達了足夠數量的GSDME,所表達的GSDME可被由CAR-T細胞釋放的顆粒酶B激活的caspase 3高效激活,從而導致靶細胞遭受細胞焦亡。
  • 沒事,邵峰組一樣繼續發Nature揭示細胞焦亡通路新發現丨Bio...
    沒事,邵峰組一樣繼續發Nature揭示細胞焦亡通路新發現丨BioArt特別推薦 BioArt按:5月1,Nature在線發布了NIBS邵峰院士組最新題為「Chemotherapy drugs induce pyroptosis through
  • 藥學院唐海東課題組發文揭示樹突狀細胞PD-L1抑制T細胞活化的新機制
    清華新聞網10月6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藥學院唐海東課題組針對樹突狀細胞的PD-L1分子削弱T細胞活化並調控免疫檢查點阻斷治療的應答開展研究並取得成果,成功揭示了樹突狀細胞上PD-L1分子在T細胞活化與腫瘤免疫治療中的關鍵作用。 近年來,腫瘤免疫療法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並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
  • 揭示腫瘤細胞胺基酸代謝異常新機制
    原標題:揭示腫瘤細胞胺基酸代謝異常新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華鳳課題組、高平課題組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宋立兵課題組以及中科院武漢物數所唐慧儒課題組等合作發現,在營養匱乏條件下,癌基因cMyc誘發的絲氨酸生物合成途徑的激活對於癌症的發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細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