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黃建安/劉澤毅等揭示PD-L1入核後促進肺癌的新機制

2020-11-10 生物世界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傳統手術、放化療等治療手段起效的同時,復發、轉移以及副作用接踵而來,人們期待更具優勢的治療手段出現。

近年來,以程序性死亡受體1PD-1/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為靶點的免疫治療發展迅速,已成為腫瘤治療領域的研究熱點。

PD-L1 分子是 B7 協同刺激分子超家族的重要成員,其經典作用是可以通過受體 PD-1 傳遞抑制性信號使腫瘤局部微環境 T 細胞免疫效應降低,介導腫瘤免疫逃逸,促進腫瘤生長。

雖然 PD-L1 分子可作為腫瘤免疫治療的有效靶點,但有一部分病人並不能從該分子的免疫治療中獲益,5年生存率沒有顯著改善。後續研究揭示了該分子可以不依賴機體免疫系統,單獨作為膜蛋白通過激活一系列腫瘤內源信號通路在多種腫瘤的增殖、轉移、耐藥、糖酵解等生物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調控作用。

PD-L1主要表達在細胞膜細胞漿中,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也可以進入細胞核。研究證實核PD-L1表達與腫瘤細胞耐藥及病人不良預後密切相關。而最新 Cell ResearchNature Cell Biology 研究也報導核PD-L1可以轉錄調控下遊靶基因表達並與腫瘤細胞焦亡、免疫療效相關

因此研究核PD-L1分子在腫瘤發生發展中的功能及潛在機制已成為了當前腫瘤研究熱點和難點,但在肺癌中目前尚無任何研究報導。

近日,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黃建安劉澤毅教授團隊在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IF=10.7)雜誌上發表題為:KPNB1-mediated 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PD-L1 promote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via the Gas6/MerTK signaling pathway 的最新研究論文。

該研究揭示了PD-L1分子入核通過激活Gas6/MerTK信號通路進而促進非小細胞肺癌細胞增殖的機制,不僅有助於闡明 PD-L1 分子的新功能,更有可能為肺癌免疫治療的優化提供新的視角

研究內容

研究人員首先發現,幹擾PD-L1表達非小細胞肺癌細胞增殖能力顯著減弱。為了明確潛在機制,研究者通過蛋白晶片發現幹擾PD-L1 表達可降低受體絡氨酸激酶家族 MerTK 的活化,而過表達PD-L1後MerTK活化明顯增強,提示PD-L1 表達可影響 MerTK信號通路的激活(圖1)。

圖1 肺癌細胞中幹擾PD-L1分子可影響p-MerTK的表達

蛋白質分子的亞細胞定位是蛋白發揮功能的重要體現。為了明確PD-L1如何激活腫瘤內源信號 MerTK通路,作者首先證實在NSCLC細胞株中存在核PD-L1的表達。接下來,作者進一步探究了PD-L1入核的分子機制。通過蛋白質質譜技術、蛋白核質分離分析發現幹擾KPNB1表達後,PD-L1入核減少;而過表達KPNB1則可促進PD-L1入核,導致核 PD-L1 表達增加。上述結果揭示我們KPNB1 可協助 PD-L1 發生核轉位過程(圖2)。

圖2 肺癌細胞中幹擾KPNB1可影響核PD-L1的表達

PD-L1入核後如何調控Gas6/MerTK通路呢?

MerTK活化的主要方式是通過與配體Gas6或者PROS1 結合。目前尚無研究證實PD-L1可作為單獨的轉錄因子調控靶基因的表達,那麼核PD-L1是否可作為轉錄共活化因子通過結合其他轉錄因子促進Gas6的轉錄及表達。為了驗證該猜想,作者通過ChIP、雙螢光素酶報告載體、野生型和突變型質粒構建等方法證實PD-L1可以與轉錄因子Sp1協同作用促進Gas6轉錄(圖3)

圖3 肺癌細胞中PD-L1與Sp1協同作用促進Gas6轉錄

文章總結

在肺癌中 PD-L1 高表達,高表達的PD-L1通過與入核蛋白KPNB1相結合進入細胞核,並與轉錄因子Sp1協同作用促進Gas6轉錄。

高表達的Gas6通過粘附在外泌體表面釋放至細胞外,通過與細胞膜上的MerTK受體結合,活化 MerTK及其下遊AKT、Erk信號通路,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能力,為克服部分PD-L1高表達的肺癌患者不能從PD-1/PD-L1免疫治療中獲益提供新的治療思路。

圖4 肺癌細胞中 PD-L1 核轉位激活 Gas6/MerTK通路的機制假說圖

該研究揭示了PD-L1分子入核通過激活Gas6/MerTK信號通路進而促進非小細胞肺癌細胞增殖的機制,不僅有助於闡明 PD-L1 分子的新功能,更有可能為肺癌免疫治療的優化提供新的視角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8-020-00651-5

相關焦點

  • 不僅是免疫檢查點 Nature子刊揭示PD-L1在腫瘤焦亡中的新機制
    2020年9月14號,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洪明奇(Mien-Chie Hung)課題組在Nature Cell Biology發表了題為PD-L1-mediated gasdermin C expression switches apoptosis topyroptosis in cancer cells and facilitates tumour necrosis的研究論文
  • Nature子刊:揭示PD-L1在腫瘤焦亡中的新機制
    2020年9月14號,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洪明奇(Mien-Chie Hung)課題組在Nature Cell Biology發表了題為PD-L1-mediated gasdermin C expression switches apoptosis topyroptosis
  • 復旦大學發現內耳幹細胞調控新機制—再登Stem Cells雜誌封面
    復旦大學發現內耳幹細胞調控新機制再登Stem Cells雜誌封面近日,最新出版的幹細胞領域重要期刊Stem Cells上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了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題為
  •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內質網蛋白Nogo-B促進肝臟炎-癌轉化新機制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內質網蛋白Nogo-B促進肝臟炎-癌轉化新機制 2019-07-31 生物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Nat Genet:揭示EBV通過重編程宿主表觀遺傳景觀促進胃癌新機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千葉大學、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和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揭示了EBV相關胃癌的新模式,即EBV病毒基因組直接改變宿主的表觀遺傳景觀,促進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參與正常細胞生長的基因,發生突變後可變為致癌基因)的激活和腫瘤發生。
  • 肺癌患者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靶向藥,這一篇全都總結到了!
    2019年12月9日,阿斯利康pd-l1單抗imfinzi(中文商品名:英飛凡)獲批實現上市,成為我國首個獲批的pd-l1單抗。很多肺癌患者應該明白它的上市對肺癌治療意味著什麼,它可以很好的緩解與治療晚期無法通過手術來有效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 【科技前沿】張宏團隊揭示自噬調控新機制:IPMK通過抑制轉錄因子...
    >2020年12月7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張宏課題組在Developmental Cell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Inositol polyphosphate multikinase inhibits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of TFEB to negatively regulate autophagy activity 的研究論文,該文揭示了肌醇多磷酸激酶
  • 研究揭示臨床背景下細胞衰老以及衰老相關分泌表型調控新機制
    研究發現,在大量的乳腺癌(BCa)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臨床病患樣本中,組化分析數據顯示相比於化療前階段,患者化療後階段病灶中Zscan4顯著上調,且Zscan4在患者癌組織中的表達,集中體現於腺體周邊的基質細胞,而非腺體內的上皮細胞。更有意思的是,Zscan4在腫瘤患者基質細胞中的表達水平越高,臨床預後越差,總體生存期越短,暗示Zscan4具有重要的臨床病理學意義。
  • Cell Death Dis:研究發現小細胞肺癌耐藥新機制
    2014年4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大約15%的肺癌是小細胞肺癌(SCLC),SCLC增長迅速,經常對化療產生耐藥性。然而,維吉尼亞聯邦大學Massey癌症中心研究人員現在發現了導致這種耐藥性的新機制,可能會導致更好的治療SCLC。化療通過介導Bcl-2家族蛋白來發揮治療作用,Bcl-2家族蛋白負責調控細胞死亡。
  • 乾貨|肺癌四大PD-1/L1究竟如何選?K藥、O藥、T藥、I藥用藥信息匯總...
    免疫療法正在逐漸成為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特效」藥物。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pd-1?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為各位肺癌病友整理了關於pd-1大家最關心的幾大問題,供大家參考。肺癌獲批了哪四大免疫治療藥物?四款免疫藥物治療肺癌的效果如何?關於PD-1,肺癌患者最關心五個問題是什麼?
  • 復旦大學研究團隊揭示人胚胎幹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新機制
    人民網上海3月15日電 (記者 姜泓冰)近日,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孟丹研究組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張書寧副主任醫師合作揭示了人胚胎幹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新機制。該研究首次揭示了一種關鍵的轉錄因子Bach1在調控人胚胎幹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中的重要作用及作用機制,可能為開發幹細胞治療人類疾病的新療法提供新思路。 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能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分化為體內任何種類的細胞,在器官再生和細胞替代治療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同濟大學醫學院癌症中心王平課題組揭示腫瘤幹細胞調控新機制
    同濟大學醫學院癌症中心王平課題組揭示腫瘤幹細胞調控新機制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19-01-02  瀏覽:
  • 南開大學團隊揭示B肝病毒轉錄複製調控新機制
    微小染色體組裝和表觀修飾模式圖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瑋光 記者 吳軍輝)記者獲悉,長期從事B肝、肝癌研究的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曉東教授團隊在B肝病毒轉錄日前,他們在生物醫學領域學術期刊《Theranostics》上發文,首次報導了「組蛋白乙醯轉移酶HAT1信號通路促進HBV cccDNA(B肝病毒共價環狀閉合DNA)微小染色體組裝和表觀遺傳修飾」的新機制,為臨床清除HBVcccDNA和治療B肝提供了新的潛在靶點。  B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慢性感染可導致肝炎、肝硬變和肝癌。
  • 聯合PD-1/PD-L1療法 哪些靶點受到關注?
    Retrieved November 18, 2020, from https://www.cancerresearch.org/scientists/immuno-oncology-landscape/pd-1-pd-l1-landscape
  • 上海交通大學團隊在細胞外小囊泡介導的肺癌轉移機制方面取得重要...
    近日,國際蛋白質組學領域權威期刊《分子與細胞蛋白質組學》(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美國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學會主要期刊)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肖華研究員課題組的研究論文《癌細胞分泌的細胞外小囊泡通過HGF/c-Met途徑促進受體細胞轉移》(Cancer cell derived
  • 新加坡國立大學俞皓教授團隊揭示父母本協同調控種子大小的新機制
    PLoS Biology | 俞皓教授團隊揭示父母本協同調控種子大小的新機制責編 | 逸雲種子大小決定了植物後代的競爭力通常認為由於親本資源有限,母本會抑制個體生長,而傾向於使其後代均等地獲取資源,使更多後代存活;相反,父本傾向於使自己的後代在競爭中獲取優勢,促進個體生長。
  • 山東農業大學李廈團隊揭示根分生區發育轉錄調控新機制
    Plant Cell | 山東農業大學李廈團隊揭示根分生區發育轉錄調控新機制責編 | 逸雲根尖分生區幹細胞的不斷分裂分化保證根的持續生長PLT1可以在細胞間移動,產生PLT1蛋白的濃度梯度,高濃度的PLT1抑制細胞分裂,維持根端幹細胞的穩態;中間濃度的PLT1促進細胞分裂;低濃度的PLT1促進細胞分化。儘管PLT1濃度梯度的建立已較為清楚,但是其上遊轉錄調控機制以及PLT1濃度梯度的維持機制尚不清楚。
  • 蘇州大學鄭慧團隊揭示線性泛素化調控IFN抗病毒信號的新機制
    近期,蘇州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鄭慧教授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發表了題為「Regulation of the linear ubiquitination of STAT1 controls antiviral interferon signaling」 的研究論文,鑑定了線性泛素化修飾的一個新的底物
  • 【課題套路】Nature子刊帶你翻新PD-L1研究思路
    在這篇論文中,作者發現在腫瘤細胞中,PD-L1能夠促進gasdermin C的表達,從而促進細胞焦亡和腫瘤發生。在介紹論文之前,不得不介紹一下本文的通訊作者Mien-Chie Hung教授。他是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終身教授、分子與細胞腫瘤學系主任,現任中國醫藥大學校長(中國臺灣)。
  • 【學術前沿】周軍團隊揭示血管新生調控的新機制
    【學術前沿】周軍團隊揭示血管新生調控的新機制 2020-11-24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