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汙泥培養:汙泥培菌的七大注意事項

2020-11-23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活性汙泥的培養與馴化活性汙泥有多種培養方法,但不同的方法所要求的培養時間和人力物力均不同。應根據廢水水質、氣候、實際許可的條件等情況來選擇培養方法。

1.培養前的準備工作

(1)各構築物建成,並經清池清除建築垃圾,靜壓試驗證明無滲漏,無下沉位移,最後按有關規程驗收合格。

(2)電器、機械、管路等全部設備建成並經單機試車、聯動試車正常。最後按有關規程(說明書)驗收合格。

(3)根據日後運行管理需要,有條件的汙水處理廠(站)需進行最基本的常規化驗測試,如pH、水溫、COD、DO、生物相等,用以指導活性汙泥的培養過程和日常運行。

(4)基礎數據的調查摸底,包括汙水流量晝夜變化情況,水質(pH、水溫、COD、BOD5/CODCr、含氮、含磷、有毒物質等)及其變化情況,各種設施和設備的技術參數。有條件的地方最好對受納水體(如接納排汙的河流等)本底水質調查備案,以便考察若干年後對受納水體的影響提供依據。

(5)根據處理水質狀況備足必需的營養物(碳源、氮源、磷源),以備缺什麼補什麼。採用接種培菌法還需備足汙水性質相似其他汙水處理廠(站)的幹(或濃縮)汙泥作為活性汙泥微生物培養用的菌種。

(6)操作人員應熟悉整個系統的管道布置和公用工程方面的情況,了解汙泥培養的基本過程和控制要求。

(7)人員到位,自培養和馴化後一般應使系統連續運行,不能脫人。

(8)編制必要的化驗和運轉的原始記錄報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從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較規範的組織和管理模式,確保啟動與正式運行的有序進行。

2.自然培菌,也稱直接培菌法。

它是利用廢水中原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步繁殖的培養過程。城市汙水和一些營養成份較全、毒性小的工業廢水,如食品廠、肉類加工廠廢水,可以考慮這種培養方法,但培養時間相對較長。自然培菌又可分為間歇培菌和連續培菌二種。

(1)間歇培菌。將曝氣池注滿廢水,進行悶曝(即只曝氣而不進廢水),數天後停止曝氣,靜置沉澱1h,然後排出池內約1/5的上層廢水,並注入相同量的新鮮汙水。如此反覆進行悶曝、靜沉和進水三個過程,但每次的進水量要比上次有所增加,而悶曝時間要比上次縮短。在春秋季節,約二、三周就可初步培養出汙泥。當曝氣池混合液汙泥濃度達到1克/升左右時,就可連續進水和曝氣。由於培養初期汙泥濃度較低,沉澱池內積累的汙泥也較少,回流量也要少一些,此後隨著汙泥量的增多,回流汙泥量也要相應增加。當汙泥濃度達到工藝所需的濃度後,即可開始正常運行,按工藝要求進行控制。

(2)連續培菌。先將曝氣池進滿廢水,然後停止進水,悶曝半天至一天後可連續進水。連續曝氣,進水量從小到大逐漸增加,連續運行一段時間(與間歇法差不多),就會有活性汙泥出現並逐漸增多。曝氣池汙泥量達到工藝所需的濃度時,按工藝要求進行控制。由於自然培菌法是用廢水直接培養活性汙泥,其培菌過程也是微生物逐步適應廢水性質並獲得馴化的過程。

3.接種培菌

接種培菌法的培養時間較短,是常用的活性汙泥培菌方法,適用於大部分工業廢水處理廠。城市汙水廠如附近有種泥,也可採用此法,以縮短培養時間。接種培養法常用的有如下二種:

(1)濃縮汙泥接種培菌。採用附近汙水處理廠的濃縮汙泥作菌種(種泥或種汙泥)來培養。城市汙水和營養齊全、毒性低的工業廢水處理系統的活性汙泥培養,可直接在所要處理的廢水中加入種泥進行曝氣,直至汙泥轉棕黃色時就可連續進汙水(進水量應逐漸增加),此時沉澱池也投入運行,讓汙泥在系統內循環。

為了加快培養進程,可在培養過程中投加未發酵過的大糞水或其它營養物。活性汙泥濃度達到工藝要求值即完成了培菌過程。從經濟上講,種泥的量應儘可能少,一般情況下控制在稀釋後使混合液汙泥濃度在0.5g/L以上。對有毒工業廢水進行培菌時,可先向曝氣池引入河水,也可用自來水(需先曝氣一段時間以脫去其中的餘氯),然後投入種汙泥和未經發酵的大糞水進行曝氣,直至汙泥呈棕黃色後停止曝氣,讓汙泥沉降並排掉一部分上清液,再次補充一定量的大糞水繼續曝氣,待汙泥量明顯增加後,逐步提高廢水流量。在培菌的後期,汙泥中微生物已能較好地適應工業廢水水質。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你了解活性汙泥培菌方法嗎?
    培菌方法所謂活性汙泥培養,就是為活性汙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長繁殖條件,即營養物,溶解氧
  • 【經驗】活性汙泥的培養方法與注意事項
    我們通過多個日處理萬噸的汙水處理設施的生化調試發現,在生化調試過程中,如果準備充分,正常氣溫下一般7~10d即可完成生化設施的培菌接種工作;10d後就可以對汙水進行馴化,20d左右便可進入正常運行。本文將分三方面對生化調試工作中需注意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為方便起見,文中所列數據均以生化池體積5000m3為基準。一.
  • 乾貨:活性汙泥的培養步驟和注意事項
    最先擔當淨化任務的是異氧菌和腐生性真菌,細菌特別是球狀細菌起著最關鍵的作用,優良運轉的活性汙泥,是以絲狀菌為骨架由球狀菌組成的菌膠團。沉降性好,隨著活性汙泥的正常運行,細菌大量繁殖,開始生長原生動物,是細菌一次捕食者。活性汙泥常見的原生動物有鞭毛蟲、肉毛蟲、纖毛蟲和吸管蟲。
  • 汙水處理行業關於活性汙泥的培養與馴化分析
    這種絮凝體就被稱為「活性汙泥」。在活性汙泥中,除了微生物外,還含有一些無機物和分解中的有機物。微生物和有機物構成活性汙泥的揮發性部分(即揮發性活性汙泥),它約佔全部活性汙泥的70%—80%。活性汙泥的含水率一般在98%—99%。它具有很強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機物的能力。活性汙泥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培養和馴化出來的。
  • 東道爾水技術:活性汙泥的培養與馴化
    在活性汙泥中,除了微生物外,還含有一些無機物和分解中的有機物。微生物和有機物構成活性汙泥的揮發性部分(即揮發性活性汙泥),它約佔全部活性汙泥的70%—80%。活性汙泥的含水率一般在98%—99%。它具有很強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機物的能力。 活性汙泥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培養和馴化出來的。
  • 厭氧顆粒汙泥的培養以及注意事項
    厭氧顆粒汙泥的培養以及注意事項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一、在培養厭氧顆粒汙泥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營養元素和微量元素在當廢水中N、P等營養元素不足時,不易於形成顆粒,對於已經形成的顆粒汙泥會發生細胞自溶,導致顆粒破碎,因此要適當加以補充。
  • 活性汙泥系統管理常見問題
    培菌方法1、所謂活性汙泥培養,就是為活性汙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長繁殖條件,即營養物,溶解氧,適宜溫度和酸鹼度。(1)營養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應保持100∶5∶1。(2)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環境溶解氧大於0.3mg/l,正常代謝活動已經足夠。
  • 厭氧微生物的培養、馴化及成熟汙泥的特徵
    厭氧消化系統試運行的一個主要任務是培養厭氧汙泥,即消化汙泥。厭氧活性汙泥培養的主要目的是厭氧消化所需要的甲烷細菌和產酸菌,當兩種菌種達到動態平衡時,有機質才會被不斷地轉換為甲烷氣,即厭氧沼氣。
  • 汙泥培養與馴化的實戰總結!
    二、汙泥培菌的調試1、自然培菌法也稱直接培菌法。它是利用廢水中原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步繁殖的培養過程。培菌過程也是微生物逐步適應廢水性質並獲得馴化的過程。由於培養周期過長,在前期運行過程中因產泥少,達不到一定的汙泥濃度,微生物較少,導致汙泥負荷過輕等因素,造成出水不達標。
  • 活性汙泥的培養與馴化
    針對於新建的汙水處理系統,在首次調試啟動時,活性汙泥的培養和馴化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如何培養和馴化活性汙泥。在活性汙泥的培養與馴化期間,必須滿足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的各種條件,而且要儘量理想化。
  • 生物膜法的培養與馴化的注意事項!
    使具有代謝活性的微生物汙泥在生物處理系統中的填料上固著生長的過程稱為掛膜。掛膜也就是生物膜處理系統膜狀汙泥的培養和馴化過程。
  • 活性汙泥是什麼?汙泥膨脹現象的原因和控制措施
    發生汙泥膨脹是活性汙泥處理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之一,其表觀現象是活性汙泥絮凝體的結構與正常絮凝體相比要鬆散一些, 體積膨脹, 含水率上升, 不利於汙泥底物對汙水中營養物質的吸收降解, 微生物大量消失, 並且影響後續構築物的沉澱效果。
  • 汙水處理活性汙泥膨脹問題
    影響絲狀菌汙泥膨脹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應該認識到的是活性汙泥是一個混合培養系統,其中至少存在著30種可能引起汙泥膨脹的絲狀菌。而絲狀菌在與活性膠團系統共生的關係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類重要微生物。它的存在對淨化汙水起著很好的作用。它對保持汙泥的絮體結構,保持生化處理的淨化效率,及在沉澱中起著對懸浮物的過濾作用等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 活性汙泥的性能指標是什麼?汙泥膨脹有幾種?活性汙泥法運行關注點...
    活性汙泥是具有很強吸附、分解能力的絮凝體。活性汙泥的核心在於一個「活」字。大家也知道,天然的河流都有自淨功能,這是因為水中生活著一群微生物,微生物吃掉了汙染物,所以水體會恢復乾淨。所以「活」就體現在微生物這個群體上。微生物是活性汙泥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活性汙泥還包括微生物代謝產生的殘留物,吸附在微生物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平時看到的曝氣池中的混合液就是活性汙泥在水中的形態。
  • 活性汙泥上浮的原因及控制思路!
    活性汙泥上浮的原因及控制思路!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目前,世界範圍內大多數城市汙水處理廠採用活性汙泥法處理工藝。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活性汙泥中的微生物會受到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使活性汙泥的比重降低而上浮飄走,不僅增加了出水中的懸浮固體量,而且會大大降低生物反應系統中活性汙泥的活性和數量。
  • 活性汙泥為什麼是帶負電荷的?t塗山環保
    活性汙泥表面帶負電荷,物化汙泥帶正電荷,是很多人知道的,所以生化產生的汙泥選擇陽離子絮凝劑,物化泥選用陰離子絮凝劑。但是活性汙泥為什麼帶負電荷?這跟活性汙泥的主要組成細菌有關係,細菌的電荷決定了活性汙泥的電荷,本文帶你全面解析細菌帶電荷的原理!
  • 活性汙泥十條經驗總結很全面
    活性汙泥法是水處理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於活性汙泥的10個基礎知識。 1.什麼是活性汙泥? 活性汙泥是一種具有很強吸附和分解能力的絮凝體。活性汙泥的核心在於「活」字。眾所周知,天然河流具有自我淨化的功能。
  • 食品廢水處理(出水渾濁)培菌使用情況
    案例概況:1、汙水狀況:河北省一年前的老客戶,因為冬天忙著生產,導致進水量大對生化池造成了衝擊,池子中微生物數量微乎其微,系統擱置了1個月時間,目前環保部門限期要求處理排放水指標超標問題,再次商議進行調試培菌。
  • 活性汙泥質量好壞的判斷標準!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水中呈膠體狀態的有機物首先被吸附到活性汙泥絮體上,並進一步被吸附到細菌表面附近才能被分解代謝;活性汙泥的生物活性是指汙泥絮體內的微生物分解代謝有機汙染物質的能力;只有沉降性能較好的活性汙泥才能在二陳池進行有效的泥水分離。只有活性汙泥具有良好的濃縮性能,才能在二沉池得到較高的排泥濃度和回流汙泥濃度。
  • 活性汙泥系統冬季運行指南
    汙泥的沉降 低溫條件下活性汙泥的沉速較小,常溫條件下活性汙泥的沉降性能明顯好於低溫條件下活性汙泥的沉降性能。主要原因如下,常溫條件下的中溫菌分泌的胞外聚合物較多,使汙泥的絮體結構密實、大小適中,容易形成大塊絮狀體沉澱下來,因此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而低溫條件下能夠代謝外源物質的中溫菌的數量少,活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