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爐「宇宙十年計劃」,將與美國合作小衛星組網,為啥?

2020-08-29 銀河航天

據媒體報導,日本內閣近日通過《宇宙基本計劃》修訂案,標誌日本未來10年太空大計劃正式形成。新版計劃包括增加與美聯合研發低軌小衛星、推動航天工業發展等內容,瞄準「自立航天大國」。


在新版《宇宙基本計劃》的序言中,日本開宗明義地表明了航天活動在國家安全、經濟、社會等多方面的重要性。日本認識到,航天在科技創新和經濟增長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甚至可以成為日本經濟發展的主要推手


據報導,根據新的《宇宙基本計劃》,日本將改變過去由政府主導的航天事業,放寬民間企業參與的限制,在未來10年,把日本航天產業的市場規模從當前的約1.2萬億日元擴大數倍。


瞄準「自立航天大國」

展示的日本「宇宙作戰隊」旗幟。(日本防衛省官網)

《宇宙基本計劃》是日本政府依據「宇宙基本法」制定的日本航天領域長期戰略計劃,自2009年制定以來,歷經多次修訂。今年6月,日本「宇宙開發戰略本部」再次推出修訂案,提交內閣審議。6月30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修訂案。


新版《宇宙基本計劃》強調,光通信、量子通信等航天領域技術飛速進步,環境的巨大變化使日本必須重新審視其發展戰略,作出相應調整。按照計劃,日本未來10年的航天領域發展目標是「建設自立的航天大國」。


日媒報導援引安倍晉三6月29日的話表示:「日本將在自身具備優勢的太空垃圾處理和量子通信等方面大膽投資,希望能夠全力以赴推進計劃的快速落實。」


為實現這一目標,文件要求日本未來緊跟世界趨勢,深研航天技術,推動技術及相關驗證成果出口,充分發揮政策和引導作用,最大限度激發民營資本和技術力量,同時強化與同盟、友好國家在航天開發上的合作,進一步提升「自立」能力。


與美國合作研發快速響應的小衛星組網

資料圖片:日本從種子島宇航中心發射H-2運載火箭資料圖。(日本防衛省官網)


與以往版本相比,新版《宇宙基本計劃》更重視安全,全文40多次提及「安全保障」,明確提出未來將強力推進「準天頂」衛星系統、X頻段軍事衛星通信網等項目建設,同時打造綜合性系統性衛星網絡,進一步提升定位、通信等能力。


此外,未來日本將在與美合作基礎上,研發能快速響應的小衛星進行組網,搭載複合傳感器。根據研發要求,這種小衛星質量約100千克,在軌高度約200千米,解析度高於0.4米,無需執行長期任務,需要時可迅速發射升空。


報導稱,「使用多顆衛星追蹤飛彈動向,可提高監視精度,即使某顆衛星發生故障,也可用其他衛星彌補」。日防衛省未來將就衛星發射和地面站的建設展開進一步研究。


深度參與美國登月計劃

NASA局長與日本文教科技大臣在雲籤署合作(圖片來自NASA官網)


另外,新版《宇宙基本計劃》特別強調日本將繼續深度參加美 「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重點發揮日本在航空器載人及空間站補給領域領先技術。


實際上,去年9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負責人就曾向日方拋出「橄欖枝」,鼓勵其參與美重返月球計劃,得到日方高層積極回應。目前,日本已確定參加美登月第一階段計劃,為美「門戶」空間站提供機器設備、燃料補給,以及共享月球表面信息數據等技術支持。


值得關注的是,7月9日,美日兩國政府發表了有關探月合作的共同宣言,其中包括了允許日本太空人首次登月的內容。登陸預計將在2020年代的後半段實現。


報導稱,美日共同宣言明確指出,美國將在繞月基地和月球表面「制定使日本太空人能夠有活動機會的安排」,將來會對著陸時間、人數、活動內容等進行詳細說明。


推動航天工業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動能


值得關注的是,新版《宇宙基本計劃》明確未來將採取建立出口主導市場機制、扶持民營航天研發等各種舉措,進一步擴大日本航天產業規模,在目前1.2兆日元(約786億元人民幣)規模基礎上實現翻番,藉以推動日本航天工業發展。


搶佔世界航天大市場的蛋糕,怎麼會少了日本?在新版《宇宙基本計劃》的序言中特別強調了新冠疫情對日本社會的衝擊,將新冠肺炎視為戰後最嚴重的社會經濟挑戰之一。在應對新冠的工作中,空間系統提供的定位、授時、遙感、通信等服務確實為日本的社會經濟做出了很大貢獻。


從日本航天技術的發展來看,在民用和商業通信衛星技術方面,日本也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但整體上還是在歐美之後。日本的導航衛星是區域導航衛星系統,還沒有實現全球覆蓋,比美國的GPS系統和歐洲的伽利略系統還有不足。


在偵察衛星方面,日本著力建設本國的光學和雷達情報搜集衛星系統,能力不斷提高,但其實與美國和歐洲相比在衛星性能、處理能力等方面,還有不足。


總體而言,日本一直想發展航天產業、擴大市場規模,獲得更多的收益,也是為本國航天發展提供更大的動力。


本圖製作信息來自於中新網


相關焦點

  • 日本「宇宙十年計劃」野心勃勃
    來源:中國新聞網輿論指出,日本在航空技術軍事化方面的野心,可見一斑。 從2020年到2030年,日本的太空探索「十年大計」近日正式出爐。在這份由內閣敲定的《宇宙基本計劃》修正案中,日本為未來10年的航天發展,定下基調。 安全保障、情報收集、飛彈監視、太空人登月、宇宙作戰隊……其中諸多內容似可窺見,這個國家在太空探索以及航空技術軍事化方面的戰略和野心。
  • 透視日本《宇宙基本計劃》
    作者:謝宗睿(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編輯中心副主任)2020年6月,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正式通過了新修訂的《宇宙基本計劃》,為日本未來十年的宇宙政策確定了方向。在《宇宙基本計劃》中,第一部分的第一個小標題就是《在安全保障領域,宇宙空間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在這一部分,日本明確提出,「如果缺少對太空的利用,現代的安全保障將無從談起。」為了對標美國,該計劃多次提到,美國已經將太空定義為「戰鬥領域」,並於2019年12月創設組建了獨立於傳統的海陸空及海軍陸戰隊之外的全新軍種——太空軍。
  • 美國也得服氣!天琴計劃正在緊張籌備,或將引領世界探索宇宙
    根據計劃,天琴項目的三顆衛星也會在2035年完成組網,並且已經於2019年12月20日完成了試驗星「天琴一號」的發射。    (圖片說明:天琴一號衛星)  天琴計劃  讀到這裡你可能已經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為啥這些天基引力波探測天文臺都要發射三顆衛星呢?
  • 日本醍醐寺啟動「宇宙寺院」計劃,送佛像上衛星「保衛宇宙」
    近日,日本京都市的醍醐寺宣布了「宇宙寺院」計劃,擬在2023年發射一顆擁有寺院功能的衛星。衛星中的寺院名為「淨天院劫蘊寺」,旨在保衛宇宙、維護地球和平和人類在宇宙活動中的安全。此外,醍醐寺還計劃在當地時間2月8日舉行首場「宇宙法事」,祈求宇宙的和平與安全。
  •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圖:NASA緊接著,5月8日,日本宣布成立「宇宙作戰隊」,初期任務是監視隕石、人造衛星和太空垃圾,「今後會繼續增加任務範圍」……一場21世紀的太空競賽2.0版本似乎正在形成,並有愈演愈烈之勢。根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預測,未來十年的商業火箭發射市場超過 250 億美元。據北方天空研究(NSR)的預測,未來十年裡,全球衛星訂單將達到 1955 顆,發射數達到 2356 顆。看起來,市場也沒有特別大對不對?
  • 日本正式成立"宇宙作戰隊" 計劃6年內發射監視衛星
    [文/觀察者網王世純]據日本共同社5月18日報導,5月18日,日本防衛省在東京都府中基地舉行儀式,宣布正式成立「宇宙作戰隊」。防衛省為該部隊舉行了授旗儀式。宇宙作戰隊隊旗 圖源:河野太郎推特  在隊旗授予儀式上,日本防衛相河野太郎訓示稱,「為了儘快適應新的安全保障環境,必須儘早構建太空情況監視等的體制」。
  • 透視日本宇宙基本計劃
    【透視日本宇宙基本計劃】2020年6月,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正式通過了新修訂的《宇宙基本計劃》,為日本未來十年的宇宙政策確定了方向。作為一份公開發布的政策文件,該計劃以軍用和民用為兩大立足點,面向全體日本國民,詳細闡述了太空開發事業在安全保障、國土防衛、科學研究、產業發展、防災救災、資源利用、人才培養、國際合作、國民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以期獲得民意支持和資金保障。 透過《宇宙基本計劃》可以看到,日本正試圖利用自身在經濟、科技、教育方面的傳統優勢,全力以赴要在未來世界各國的太空開發競賽中牢牢佔據前列。
  • 十年太空流浪之旅今年立項,連續借力兩顆行星
    推進航天築夢忙中國航天的確很忙,就在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第54顆組網衛星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它也是北鬥系統倒數第二顆衛星,待5月發射最後一顆靜止軌道組網衛星後,北鬥全球組網任務就將徹底完工。
  • 打破美國卡脖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成功,網友:美國難受
    文/超腦智能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成功!,也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任務完成後,意味著北鬥三號的30顆組網衛星全部到位,北鬥三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鬥將進入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時代。
  • 首份月球地質綜合圖「出爐」
    來自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月球行星研究所的科學家攜手合作,首次完整繪製出了這份整個月球表面的地質圖並進行了統一分類。新月球圖名為「月球統一地質圖」,以1∶5000000的比例顯示了月球的地質情況,是迄今月球表面地質情況的最終藍圖。
  • 林氏集團合作夥伴投資的OneWeb重組後計劃復產
    近年來,我國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兩大系統公布了各自的星座計劃,銀河航天、國星宇航以及吉利也在籌劃自己的星座計劃。尤其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明確衛星網際網路的「新基建」屬性後,各地政府對相關產業的熱情快速升溫。據泰伯網觀察,國內明確將衛星網際網路列入地方產業發展計劃的省市,目前至少有北京、上海、重慶、山東、河南、江蘇、四川、湖南、福建、廣東、海南等十幾個。
  • 北鬥衛星全球組網成正果 產業鏈共振效應將釋放
    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這也意味著我國的北鬥導航終於和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平起平坐」,「三分天下得其一」。隨著北鬥衛星全球組網修成正果,產業鏈共振效應也將釋放。
  • GPS將被取代?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迎來好消息,已有137國籤下合作
    導航衛星在軍事領域的價值有目共睹,如今我國的北鬥衛星系統完成了全球組網。據最新消息,我國最後一顆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疫情當前,我國在航天領域的步伐並沒有停止,反而多次進行發射任務,終於在6月23日完成了全球組網。隨後,好消息接踵而至,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137個國家與我國籤訂了合作協議,其中多數國家對我國北鬥系統的運用極為頻繁。
  • 俄羅斯衛星系統將併入北鬥系統,美國著急,印度人「痛心」
    俄羅斯與中國合作,格洛納斯系統將併入中國北鬥系統,美國知道後很著急,印度人心裡更是五味雜陳,這是為什麼呢?目前面臨的最急迫的問題是,俄羅斯必須儘快用新的衛星代替老化的衛星,使得該系統能夠正常運轉,但是該系統缺少在民用領域的運用計劃,完全沒有獲得利潤,加上俄羅斯經濟發展一直呈下降態勢,老化的衛星能否及時「更新換代」還是一個未知數。
  • 北鬥衛星全球組網將帶來什麼改變,為何蔡英文對此忌憚不已?
    作者:八月 隨著最後一顆北鬥組網衛星升空,中國獨立自主建設的全球第四個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完美收官,將為全球帶來精準定位和導航服務,已經足以和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並肩而立,並駕齊驅。
  • 北鬥組網成功,有兩個國家比我國還興奮!終於擺脫美國GPS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堪稱大國重器,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有能力建設,美國依靠GPS系統壟斷這一領域數十年,不過隨著我國北鬥系統全球組網成功,美國在這一領域的霸主地位遭受史無前例的動搖,我國北鬥系統建設成功之後,有兩個國家比我國還高興,立馬伸出橄欖枝要求合作。
  • 日本宇航局將對火衛一進行取樣返回計劃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本周宣布,火星衛星探測(MMX)任務已被批准向前推進,目標是在2024年發射軌道器、著陸器和樣本返回任務。在過去三年中,MMX一直處於JAXA所稱的項目前階段,重點是對潛在任務的研究和分析,例如模擬著陸以改進太空飛行器設計。
  • 北鬥組網衛星數量55顆,美國GPS卻只用24顆,兩者差距在哪?
    ,終於,隨著第55顆組網衛星的順利升空,北鬥系統實現全球覆蓋,未來將為各國的用戶提供精準制導等服務。值得高興的是,已經有很多國家與我國籤訂了民用方面的合作協議。,我國的北鬥和美國的GPS都是精準定位,但為什麼所用的衛星數量差距這麼大?
  • 日完善新宇宙基本計劃 2020前擬發射3顆衛星
    日本準天頂GPS輔助衛星資料圖  中新網9月25日電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日本政府將在新10年「宇宙基本計劃」中提出擴充「準天頂衛星」體制方針。「準天頂衛星」可對地面目標進行高精度定位,這一套體系被稱為日本版的全球定位系統(GPS),目前已有1顆衛星被發射升空。日本希望儘早形成7顆衛星的體制。在完成該體系建設後,日本將可以依靠自身的系統來覆蓋日本國內信息。同時還將在2015年度著手探討後續衛星的開發。  用人造衛星監視地面和海上目標時,從宇宙接收的高精度位置情報至關重要。目前,日本主要依賴美國的GPS。
  • 北鬥導航衛星組網成功意義重大,巴基斯坦的反應
    北鬥導航衛星組網成功後,巴基斯坦國是非常的高興,還直言:「我們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據巴媒消息說:巴基斯坦國將是除中國以外第一個使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一個國家。中國與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國和中國是相互合作的關係,而且也非常的友好。在這次疫情出現的時候,巴基斯坦國更是舉全國之力送來了許多口罩以及防護服等防疫用品。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在巴基斯坦出現了蝗蟲災害時,中國對此伸出了援手。兩國相互合作互惠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