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完善新宇宙基本計劃 2020前擬發射3顆衛星

2020-11-25 搜狐網

日本準天頂GPS輔助衛星資料圖

  中新網9月25日電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日本政府將在新10年「宇宙基本計劃」中提出擴充「準天頂衛星」體制方針。「準天頂衛星」可對地面目標進行高精度定位,這一套體系被稱為日本版的全球定位系統(GPS),目前已有1顆衛星被發射升空。日本希望儘早形成7顆衛星的體制。在完成該體系建設後,日本將可以依靠自身的系統來覆蓋日本國內信息。同時還將在2015年度著手探討後續衛星的開發。

  用人造衛星監視地面和海上目標時,從宇宙接收的高精度位置情報至關重要。目前,日本主要依賴美國的GPS。為防止受到攻擊等而無法使用,日本正加緊建立可獨自操控的定位系統。

  日本政府已決定在2015~2020年期間發射3顆準天頂衛星,形成4衛星體系。但4衛星體制仍需要與美國的GPS衛星配合才能正常運行,獨自在日本上空保持不間斷定位,至少需要7顆衛星。日本將在以2025年度為最終年度目標的新計劃中寫明7衛星體制,並力爭在該年度完成配備。

  在全球定位系統方面,除美國的GPS外,俄羅斯的格洛納斯(GLONASS)、歐洲的「伽利略」也在加緊建設當中。(曉雪)

news.sohu.com false 中國新聞網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4/09-25/6628914.shtml report 899 日本準天頂GPS輔助衛星資料圖中新網9月25日電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日本政府將在新10年「宇宙基本計劃」中提出擴充「準天頂衛星」體制方針。「準

相關焦點

  • 透視日本《宇宙基本計劃》
    作者:謝宗睿(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編輯中心副主任)2020年6月,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正式通過了新修訂的《宇宙基本計劃》,為日本未來十年的宇宙政策確定了方向。2020年2月,日本成功發射了一顆新型光學偵察衛星,使目前在軌的光學、雷達偵察衛星增至8顆。日本計劃在未來形成包括2顆數據中繼衛星在內的10星組網系統。另一方面,為自衛隊打造的專屬軍事通信衛星「煌」系列,已完成2顆衛星組網,計劃2022年發射第3顆。
  • 日本計劃發射7顆準天頂衛星 暫不設「宇宙廳」
    環球網記者王歡報導  據日本共同社9月30日消息稱,日本政府內閣會議30日決定,為構築精度更高的衛星定位系統(GPS),計劃在2010年代後半期發射4顆「引路」號準天頂衛星,未來力爭達到7顆。關於此前提出的太空開發機構整合問題,當天的會議決定暫不設立「宇宙廳」,而是由內閤府負責指揮調度。
  • 成功發射!SpaceX的58顆Starlink衛星和3顆行星衛星成功入軌!
    這是一個晴朗的早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站40號航天發射場發射臺上空只有幾朵雲彩。在美國東部時間6月13日早上5:21,旁觀者在黎明前的天空中看到了一個令人敬畏的景象——火箭引擎發出的光芒在飛行中很明顯。
  • 計劃發送 42000 顆衛星的星鏈計劃,被推測已發送的衛星已有 3% 失效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科學家說約 3% 失效了SpaceX 的星鏈計劃自誕生之初就引起了超高關注,熱度一直不減,不僅因為這項計劃的「大膽」屬性,還因為它預計發射的衛星總數量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字:42000 顆。
  • 俄計劃於10月16日發射「格洛納斯」系統的新一代衛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下屬列舍特涅夫信息衛星系統股份公司總經理尼古拉·捷斯託耶多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格洛納斯-K」新一代導航衛星的發射日期以確定,將於10月16日從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北鬥系統第五十四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貴陽...
    2020年3月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四顆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試驗評估,適時入網提供服務。北鬥系統建設先後經歷了北鬥一號系統、北鬥二號系統、北鬥三號系統三個階段,目前北鬥一號4顆試驗衛星已全部退役,從北鬥二號首顆星起算,我國已發射54顆北鬥導航衛星。
  • 日發射第二顆「準天頂」導航衛星
    [綜合消息]日本H-2A-202型運載火箭6月1日在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了「準天頂衛星系統」(QZSS)的第二顆衛星,即「準天頂衛星」(QZS)2,又稱「指路」2。
  • 病毒阻擋不了馬斯克的太空夢,SpaceX擬4月16日發射60顆星鏈衛星
    據外媒報導,埃隆·馬斯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日前宣布,該公司擬4月16日發射第七批60顆星鏈衛星,如發射成功,SpaceX在軌道上運行的星鏈衛星將達410顆。這可謂是開啟了衛星上網時代。根據SpaceX公司的計劃,到2024年將在太空搭建由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這一衛星網際網路項目建成後將從太空向地球提供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從而保障全球網絡「無縫隙覆蓋」。
  • 日共發射4顆嚮導衛星構建日版GPS 定位誤差縮小至幾釐米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隨著「嚮導4號」導航衛星10月10日發射成功,今後將有4顆衛星交替飛經日本上空,共同構建日本版定位系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名譽教授的川泰宣介紹了「嚮導4號」衛星發射成功將會給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 太極計劃,中國發射衛星探測宇宙引力波
    在最近的中國航天大會上,我國公布了「太極計劃」的最新進展,「太極計劃」就是發射三顆圍繞太陽運轉的衛星,用來探測宇宙空間中的引力波信息。第一顆衛星在2019年8月份已經發射升空,第二顆衛星預計在2024年發射升空,直到2033年將完成三顆衛星的部署。人類最是在2015年9月14日發現引力波這種時空漣漪的信息,通過地面上的大型引力波探測器LIGO探測到了引力波,這是一個值得被載入史冊的日子,並且這一年正好是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的一百周年整。
  • 「星鏈」發射將捎帶6顆「天星」衛星
    「天星」衛星效果圖《航天新聞》5月13日報導行星公司5月13日宣布,其接下來的6顆「天星」衛星將隨太空探索公司今夏晚些時候的「星鏈」組網發射任務發往低地軌道。這6顆衛星將作為拼單載荷分兩次上天,每次3顆。前3顆,即「天星」16~18,將隨擬在6月份進行的第9次「星鏈」發射任務升空,而另3顆,即「天星」19~21,則將在隨後發射(「天星」衛星單星重約120公斤——譯註)。兩次發射都將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站進行。行星公司現有15顆「天星」衛星在用。這些遙感衛星採集高分圖像,讓該公司能夠參與國家安全市場角逐。
  • 計劃發送 42000 顆衛星的星鏈計劃,可能已有 3% 失效變成太空垃圾
    01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科學家說約 3% 失效了 SpaceX 的星鏈計劃自誕生之初就引起了超高關注,熱度一直不減,不僅因為這項計劃的「大膽」屬性,還因為它預計發射的衛星總數量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字:42000 顆。
  • 計劃發送42000顆衛星的星鏈計劃 可能已有3%失效變成太空垃圾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科學家說約3%失效了SpaceX的星鏈計劃自誕生之初就引起了超高關注,熱度一直不減,不僅因為這項計劃的大膽屬性,還因為它預計發射的衛星總數量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字:42000顆。而根據歐洲航天局太空碎片辦公室(SDO)資料顯示,到2020年2月,地球軌道上大約有5500顆衛星。也就是說,僅一個星鏈計劃發射的衛星總量,就是之前在軌衛星總數的7倍多。
  • 日本第4顆導航衛星發射成功:系統初步成型
    10月10日,日本利用一枚H2A運載火箭,在日本南部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將「指路號」(Michibiki)導航衛星的4號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至此,日本的準天頂衛星導航系統(Quasi-Zenith/QZSS)基本成型,將從2018年4月1日開始運行。
  • SpaceX 搭載58顆星鏈衛星和3顆對地衛星的火箭發射升空
    SpaceX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成功發射了一枚新的「星鏈」共乘服務,一組「星鏈」網際網路衛星和三顆小型地球觀測衛星,隨後火箭在海上著陸。兩級獵鷹9號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40號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搭載58顆SpaceX星鏈衛星和位於加利福尼亞的影像公司Planet的三顆小型天星衛星。
  • 美企擬調整「星鏈」計劃 降低千餘顆衛星軌道高度
    新華社華盛頓11月9日電(記者周舟)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日前擬降低「星鏈」計劃中要發射的1500多顆衛星的軌道高度,稱這將有助於減少太空垃圾。  美國媒體援引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近日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提交的申請顯示,這家私企計劃將原定在地球上方1150千米高度運行的1600顆衛星減少到1584顆,軌道高度則降低至550千米。  此前有研究認為,小衛星數量眾多,會增加太空碰撞風險,因此它們一旦完成使命,應立即脫離軌道。
  • 2020年前後 我國將研製發射五顆科學衛星
    原標題:2020年前後 我國將研製發射五顆科學衛星   昨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我國「十三五」空間科學任務已全面啟動,預計在2020年前後將研製發射愛因斯坦探針等5顆科學衛星。
  • 日本成功發射「日版GPS」「準天頂」系統二號衛星
    6月1日,日本成功發射「準天頂」系統衛星「Michibiki2」。發射任務由三菱重工業和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負責,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實施,運載工具是著名的H2A火箭。H2A火箭已執行任務34次,連續發射成功28次,成功率超過97%。
  • 日本醍醐寺啟動「宇宙寺院」計劃,送佛像上衛星「保衛宇宙」
    近日,日本京都市的醍醐寺宣布了「宇宙寺院」計劃,擬在2023年發射一顆擁有寺院功能的衛星。衛星中的寺院名為「淨天院劫蘊寺」,旨在保衛宇宙、維護地球和平和人類在宇宙活動中的安全。此外,醍醐寺還計劃在當地時間2月8日舉行首場「宇宙法事」,祈求宇宙的和平與安全。
  • 中國北鬥服務全球:2020年前再發射12顆衛星
    12月27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宣布,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今日開始提供全球服務。今年11月19日,我國發射了第42顆、43顆北鬥衛星,也是北鬥三號的第18顆、19顆衛星,發射成功率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