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醍醐寺啟動「宇宙寺院」計劃,送佛像上衛星「保衛宇宙」

2021-02-25 衛星與網絡

近日,日本京都市的醍醐寺宣布了「宇宙寺院」計劃,擬在2023年發射一顆擁有寺院功能的衛星。

衛星中的寺院名為「淨天院劫蘊寺」,旨在保衛宇宙、維護地球和平和人類在宇宙活動中的安全。

此外,醍醐寺還計劃在當地時間2月8日舉行首場「宇宙法事」,祈求宇宙的和平與安全。

「淨天院劫蘊寺」宣傳圖 圖源:gounji.space

位於日本京都市伏見區的醍醐寺,是日本佛教真言宗醍醐派的總寺,並於1994年作為「古都京都的文物」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不過,這座日本「國寶級」名寺要拓展業務了,而且是宇宙級業務。

當地時間2月1日,醍醐寺宣布與京都市的一家人造衛星開發公司Terra Space達成合作,將啟動「宇宙寺院」計劃,以在低軌道衛星中建造寺院的方式,共同打造「淨天院劫蘊寺」。

衛星裡頭怎麼建寺院?

據醍醐寺介紹,這顆低軌道衛星是為6U立方衛星,裡面會搭載一尊佛像和曼陀羅畫等法器,如此一來就符合「寺院」的構成要素了。

據悉,這顆衛星的開發將從今年2月初開始,並預定於2023年完成發射,但發射地點尚未確定,項目資金也在籌集的過程中。

「宇宙寺院」內部將裝載有佛像和曼荼羅畫 圖源:日本《讀賣新聞》

目前,淨天院劫蘊寺已經有了官網(gounji.space),並發布了「宇宙寺院」計劃的基本信息與寺院的設立宗旨。

在醍醐寺看來,大日如來就是宇宙本身,是體現宇宙真理的佛祖,以大日如來為本尊的劫蘊寺作為「宇宙寺院」設立在衛星軌道上,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佛教用語中,「劫」和「蘊」,意味著時間的流動和人之存在的形成。

淨天院劫蘊寺官網表示,對於各方面已經全球化的人類社會而言,人們也需要從一位宇宙的視角來守護整個地球的佛祖。

基於此,這座「宇宙寺院」自稱將實現一種超越地域與國界的關懷,以維護人類在宇宙活動中的安全,例如載人航天飛行等。

Terra Space代表北川貞大(左)與醍醐寺座主仲田順和(右)

除了保護太空人,這座「宇宙寺院」還介紹了自己的其他作用。

淨天院劫蘊寺官網表示,將在未來嚴修「宇宙法要」,為宇宙和平、環境汙染、自然災害、疫病傳染等問題祈福。

至於祈福的方式,醍醐寺的總務部長仲田順英表示,衛星升空後,將「一邊看著宇宙的直播畫面,一邊舉行法事」。

醍醐寺稱,在未來會定期舉行「宇宙祈福」法事,雖然衛星還沒發射,但首次祈福已經定在了當地時間2月8日上午,以網絡直播的方式進行。

「宇宙祈福」法事示意圖 圖源:gounji.space

即使可以為生命而祈福,但淨天院劫蘊寺自身也是有「壽命限制」的。

淨天院劫蘊寺官網表示,人造衛星在數年到數十年後就會結束任務,墜落到地球上,這座「宇宙寺院」因此也只能存在5-10年,並在墜落時化作大氣層中的流星燃燒殆盡。

不過,在醍醐寺看來,這也是「宇宙寺院」和宇宙真正融為一體的過程。

衛星墜落時與大氣摩擦燃燒 資料圖

高科技與宗教文化的結合可能讓人難以想像,不過日本遊戲中有類似作品,例如《阿修羅之怒》。

在這部遊戲的劇情設定中,工業化現代文明與精神宗教文明相融合組成的神國「Trust Rim」成為了世界霸主。

遊戲裡的BOSS也大多都是漂浮在宇宙中的巨大佛身,隨時都能捏爆地球。

日本遊戲《阿修羅之怒》遊戲畫面

日本遊戲《阿修羅之怒》遊戲畫面

該遊戲發行時,有不少玩家被這種「科技化宗教」和「太空佛祖」的創意驚豔到了。

不過,遊戲歸遊戲,現實歸現實,日本這座「宇宙寺院」到底反響如何,還得等計劃完成後再看了。

相關焦點

  • 透視日本《宇宙基本計劃》
    作者:謝宗睿(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編輯中心副主任)2020年6月,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正式通過了新修訂的《宇宙基本計劃》,為日本未來十年的宇宙政策確定了方向。2020年2月,日本成功發射了一顆新型光學偵察衛星,使目前在軌的光學、雷達偵察衛星增至8顆。日本計劃在未來形成包括2顆數據中繼衛星在內的10星組網系統。另一方面,為自衛隊打造的專屬軍事通信衛星「煌」系列,已完成2顆衛星組網,計劃2022年發射第3顆。
  • 日本出爐「宇宙十年計劃」,將與美國合作小衛星組網,為啥?
    據媒體報導,日本內閣近日通過《宇宙基本計劃》修訂案,標誌日本未來10年太空大計劃正式形成。新版計劃包括增加與美聯合研發低軌小衛星、推動航天工業發展等內容,瞄準「自立航天大國」。在新版《宇宙基本計劃》的序言中,日本開宗明義地表明了航天活動在國家安全、經濟、社會等多方面的重要性。
  • 日本「宇宙十年計劃」野心勃勃
    來源:中國新聞網輿論指出,日本在航空技術軍事化方面的野心,可見一斑。 從2020年到2030年,日本的太空探索「十年大計」近日正式出爐。在這份由內閣敲定的《宇宙基本計劃》修正案中,日本為未來10年的航天發展,定下基調。 安全保障、情報收集、飛彈監視、太空人登月、宇宙作戰隊……其中諸多內容似可窺見,這個國家在太空探索以及航空技術軍事化方面的戰略和野心。
  • 日本正式成立"宇宙作戰隊" 計劃6年內發射監視衛星
    [文/觀察者網王世純]據日本共同社5月18日報導,5月18日,日本防衛省在東京都府中基地舉行儀式,宣布正式成立「宇宙作戰隊」。防衛省為該部隊舉行了授旗儀式。宇宙作戰隊隊旗 圖源:河野太郎推特  在隊旗授予儀式上,日本防衛相河野太郎訓示稱,「為了儘快適應新的安全保障環境,必須儘早構建太空情況監視等的體制」。
  • 透視日本宇宙基本計劃
    【透視日本宇宙基本計劃】2020年6月,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正式通過了新修訂的《宇宙基本計劃》,為日本未來十年的宇宙政策確定了方向。作為一份公開發布的政策文件,該計劃以軍用和民用為兩大立足點,面向全體日本國民,詳細闡述了太空開發事業在安全保障、國土防衛、科學研究、產業發展、防災救災、資源利用、人才培養、國際合作、國民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以期獲得民意支持和資金保障。 透過《宇宙基本計劃》可以看到,日本正試圖利用自身在經濟、科技、教育方面的傳統優勢,全力以赴要在未來世界各國的太空開發競賽中牢牢佔據前列。
  • 日完善新宇宙基本計劃 2020前擬發射3顆衛星
    日本準天頂GPS輔助衛星資料圖  中新網9月25日電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日本政府將在新10年「宇宙基本計劃」中提出擴充「準天頂衛星」體制方針。「準天頂衛星」可對地面目標進行高精度定位,這一套體系被稱為日本版的全球定位系統(GPS),目前已有1顆衛星被發射升空。日本希望儘早形成7顆衛星的體制。在完成該體系建設後,日本將可以依靠自身的系統來覆蓋日本國內信息。同時還將在2015年度著手探討後續衛星的開發。  用人造衛星監視地面和海上目標時,從宇宙接收的高精度位置情報至關重要。目前,日本主要依賴美國的GPS。
  • 美啟動百年星艦計劃 欲進軍宇宙建立殖民地(組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9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正在開展一項名為「百年星艦」的宇宙探索計劃,希望在百年內能夠讓人類衝出太陽系,抵達其他遙遠的星球。該計劃的第一個目標是火星,或是火星的兩個衛星。
  • 日本JAXA公開宇宙輻射帶探測衛星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9日在相模原市的設施向媒體公開了調查包圍地球的強輻射帶之謎的探測衛星「ERG」。
  • 普朗克衛星與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上)
    1965年,貝爾實驗室的彭齊亞斯和威耳遜在調試一個為回聲衛星計劃而建造的角形反射天線時,在射電波段意外發現了約為3.5K的過剩天線溫度。在排除了輻射來自天線內部或臨近環境的可能性後,他們肯定這一各向同性、非極化的、與季節無關的輻射是來自宇宙遠處的輻射信號。科學家認為,這就是CMB的信號。
  • 太極計劃,中國發射衛星探測宇宙引力波
    在最近的中國航天大會上,我國公布了「太極計劃」的最新進展,「太極計劃」就是發射三顆圍繞太陽運轉的衛星,用來探測宇宙空間中的引力波信息。第一顆衛星在2019年8月份已經發射升空,第二顆衛星預計在2024年發射升空,直到2033年將完成三顆衛星的部署。人類最是在2015年9月14日發現引力波這種時空漣漪的信息,通過地面上的大型引力波探測器LIGO探測到了引力波,這是一個值得被載入史冊的日子,並且這一年正好是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的一百周年整。
  • 火星發現巨大神秘佛像:宇宙中真有外星人存在?
    火星上有液態水痕跡都壓根不算什麼,又一巨型佛像驚現火星表面,這又引起UFO愛好者們的騷動,他們認為這一「重大發現」完全可以證明火星上存在外星生物,至少曾經有外星人在那個星球生活過。火星上這座佛像的被發現,是否就真的證明宇宙中存在外星人?NASA科學家似乎不太認同,他們認為UFO愛好者發現的火星佛像不過是幻想性錯覺,沒有實際意義。
  • 網易雲音樂上線「宇宙廣播臺」 活動 讓衛星帶著你的故事上太空
    500千米太空傳音 送聲音上宇宙硬核夢想成真  「風馬牛二號·音樂衛星」,是網易雲音樂與風馬牛傳媒、中國航天十二院聯合發射的衛星如今,在完成相應科考任務後,衛星將正式啟動關於衛星與地面的互動體驗服務。  即日起,在網易雲音樂APP中搜索「宇宙廣播臺」,通過H5頁面進入,即可觀看項目宣傳片,並通過Mlog錄製自己的聲音上傳。完成操作後,每位參與用戶還將獲得一張唯一編號的超酷「認證書」,上面印有用戶ID、頭像、Mlog發布時間,以及中國航天十二院的官方認證。
  • 日本計劃發射7顆準天頂衛星 暫不設「宇宙廳」
    環球網記者王歡報導  據日本共同社9月30日消息稱,日本政府內閣會議30日決定,為構築精度更高的衛星定位系統(GPS),計劃在2010年代後半期發射4顆「引路」號準天頂衛星,未來力爭達到7顆。關於此前提出的太空開發機構整合問題,當天的會議決定暫不設立「宇宙廳」,而是由內閤府負責指揮調度。
  • 日本計劃將人類首顆木製衛星送上太空:特點是非常環保
    京都大學研發的木製衛星示意圖(共同社)  海外網12月23日電當地時間23日,日本京都大學和住友林業公司聯合發布消息稱,計劃在2023年將人類首顆木製人造衛星送上太空,該衛星的特點是非常環保。  據日本共同社23日報導,該衛星為邊長為10釐米的立方體,所用木材是抗變形能力極強的日本厚樸。它將在和國際空間站相同軌道停留半年至一年,定期向地球發回木材的強度變形信息。  參與研究的土井隆雄教授稱,該衛星會在進入大氣層時燃燒殆盡,不會和金屬制一樣產生有害物質,對環境非常友好。(海外網 王西洛)  責編:王西洛、李萌
  • 日本將設「宇宙戰略室」指揮準天頂衛星開發
    環球網記者趙文杰報導,據日本共同社12月22日報導,日本官房長官藤村修22日上午在記者會上透露,將在內閤府內成立一個「宇宙戰略室」(暫定名),負責準天頂衛星開發等太空政策指揮工作。而《宇宙基本法》修正案等相關法案將在2012年的例行國會上提交。
  • 桑耶寺:一座象徵佛教宇宙組成基本單位「一世界」的寺院
    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佛教寺院。比較準確的表述應該是第一座「佛、法、僧」三寶齊全的佛教寺院。自佛教傳入藏區,用於供奉佛像的廟宇、拉康早於桑耶寺出現,由於沒有剃度出家的僧人住寺,這些廟宇從嚴格意義上不能稱為寺。
  • 日本成功發射韓國衛星 可用來監視朝鮮半島(圖)
    「阿里郎3號」是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研發的多用途衛星,搭載光學相機,能夠拍攝高解析度照片,用於地圖繪製、環境保護和農業等領域。(CFP供圖)  當地時間2012年5月18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三菱重工業公司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用H2A火箭發射了三顆衛星,其中一顆就是韓國的「阿里郎3」號衛星。
  • 火星發現巨大神秘佛像: 宇宙中真有外星人存在?
    火星上有液態水痕跡都壓根不算什麼,又一巨型佛像驚現火星表面,這又引起UFO愛好者們的騷動,他們認為這一「重大發現」完全可以證明火星上存在外星生物,至少曾經有外星人在那個星球生活過。火星上這座佛像的被發現,是否就真的證明宇宙中存在外星人?
  • 宇宙飛船簡筆畫:「雞蛋大」的衛星
    早在1958年5月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毛主席便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雄才大略,回顧過去,總結現在,規劃未來。17日下午,毛主席第二次在會上發表講 話。他面對麥克風,不時揮動他那富有號召力和感染力的手臂,一再談起人造衛星問題。他說:「蘇聯去年把衛星拋上了天,美國在幾個月前也把衛星拋上了天。那 麼,我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