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Res:癌細胞佔據血管進而擴增

2020-11-29 生物谷

2020年9月1日訊/生物谷BIOON/---近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揭示了癌細胞如何從原發性腫瘤擴散到體內遠處的關鍵步驟。

為了確定細胞群如何遷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科學家們利用組織工程技術來構建功能性的3D血管並在附近生長乳腺癌細胞。他們觀察到癌細胞伸向血管並佔據了細胞壁的一部分。由於這種附著在血管上的特徵,腫瘤細胞簇很容易釋放到血管中以傳播到遠處。癌細胞還能夠收縮血管,導致血管滲漏。

這項工作在線發表在《Cancer Research》雜誌上。


相關焦點

  • Cancer Discovery:癌細胞改造環境從而更容易抵達附近血管
    在小鼠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攜帶被稱為MenaINV(侵潤性)的特定版本Mena蛋白質的癌細胞,能夠改造它們的環境使其更容易遷移到血管中並擴散到整個身體。他們還表明,高水平的這種蛋白質與乳腺癌患者中的轉移和早期死亡相關。
  • Cancer Res:蛋白ROR1調控乳腺癌細胞上皮間質轉化
    2013年6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穆爾斯癌症中心研究人員最新證實在早期發育過程中胚胎細胞表達的一種蛋白,在許多不同類型的癌症中也存在,並且該蛋白作為一個「開關」調節癌細胞的擴散、轉移,研究結論發表在2013年6月15日的Cancer Research雜誌上。
  • Cancer Res:癌細胞缺氧導致癌症生長和轉移機制
    Theodorescu和同事們通過調整癌細胞樣品和模式動物中的HIF-1a和CD24水平而證實了這一點:讓HIF-1a保持較低水平,但人為讓CD24保持較高水平,癌細胞保持再生和轉移的能力;相反,讓CD24保持較低水平,但人為讓HIF-1a保持較高水平,癌細胞存活和增殖能力下降。
  • 微衛星不穩定性癌細胞中重複擴增賦予WRN依賴性
    微衛星不穩定性癌細胞中重複擴增賦予WRN依賴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 23:31:43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Andr Nussenzweig研究組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Cancer Cell:重大發現!科學家闡明癌細胞重編程血管促進癌症擴散的...
    ,而且血管的內皮細胞和癌細胞彼此能夠親密接觸,並且互相影響彼此,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Cancer Cell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和海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對內皮細胞和癌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了深入研究。
  • Cancer Res:推動卵巢癌轉移的」幫兇「
    這項研究在線發表在上周的Cancer Research雜誌上,該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治療方式來針對侵襲性卵巢癌,即通過破壞促使癌細胞茁壯成長的代謝過程。這種特定類型幹細胞被稱為大網膜脂肪基質細胞或O-ASCs,已經與卵巢腫瘤的增殖,遷移和耐藥性有關,但此類幹細胞的確切作用是未知的,研究論文首席研究員Rice's Deepak Nagrath說:我們發現,O-ASCs供給癌細胞產生一氧化氮所需要的代謝物,一氧化氮是已知增加血流量的重要信號分子。癌症研究人員在80年前發現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之間的代謝差異。
  • 科學家發現癌細胞的致命弱點,中心粒的異常擴增誘發癌症
    自從一個多世紀前中心粒被發現,便有科學家提出這些結構的數量的異常增加可能會誘發癌症的產生,不過在蛋白質組學及RNAi篩選技術出現以前,人們對這種異常擴增的發生率、後果以及起源的相關研究較少。然而,在不同的腫瘤中,對中心體的擴增起源和頻率的鑑定對臨床研究是至關重要的。
  • Cancer Res:新化療藥物可以特異性殺傷抗藥腫瘤
    利用具有基因毒性的小分子幹擾癌細胞的分裂是開發化療藥物的一個主要目標,但是存在DNA錯配修復缺陷的癌細胞會對大多數傳統化療藥物產生抵抗。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叫做baicalein的小分子能夠特異性殺傷存在DNA錯配修復缺陷的癌細胞。
  • Mol Cancer Res:增強癌細胞生成Baxdelta2促進其對化療藥物的敏感
    2014年6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日,伊利諾理工大學研究員Jialing Xiang最近發現更多關於Baxdelta2 (Baxdelta2是強大的腫瘤抑制基因,只有在變異的細胞中發現)導致癌細胞死亡的機制。研究論文刊登在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雜誌上。
  • 癌細胞入侵血管的方式實在是太霸道 | 科學大發現
    不過癌細胞的擴散和轉移,很多時候就是不講道理的,尤其是藉助人體血管進行遠處轉移這一點。到底是人體的血管投降太快,放癌細胞長驅直入,還是癌細胞自己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了呢?近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呈現了乳腺癌細胞是如何「操縱」人體血管的。在癌細胞面前,血管簡直就像一團橡皮泥一樣被揉捏,被癌細胞操縱著收縮、洩漏,一小部分癌細胞甚至會直接與血管融合在一起。
  • Researchers use high-res PET/CT to find lung cancer
    writerNovember 12, 2015 -- In this presentation, researche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will detail their use of a high-resolution lung reformatting technique with PET/C
  • Cancer Res:新型抗癌策略可動員機體先天性和適應性的免疫反應
    研究者Shin-ichiro Fujii教授指出,癌細胞對先天性免疫反應和適應性免疫反應有著不同的敏感性,因此同時靶向作用兩種免疫反應來有效清除癌細胞就顯得尤為重要,於是我們設計了一種特殊類型的修飾細胞aAVC來完成上述工作。
  • Cancer Cell:與惡魔共舞的活性氧自由基
    2015年7月6日/生物谷BIOON/--低濃度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可以觸發癌細胞的產生,但是因為這些氧自由基的存在,癌細胞也變得更加脆弱。在最新一期的《Cancer cell》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中,Harris和他的同事們,通過增加普通細胞內的氧自由基應激壓力,發現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產生和腫瘤的發展。
  • 休眠癌細胞的生命周期(Nature Reviews Cancer;IF:51.848)
    However, not all patients respond, drug resistance is common and many patients relapse owing to dormant cancer cells.
  • 陳根:癌細胞的突變需要什麼「先天努力」?
    癌細胞從出現到擴增,再到轉移,它們為了獲得生存空間爭奪養分,選擇了許多生命體無法實現的演化策略。 癌細胞的惡名昭著讓許多人認為,癌細胞在突變後能夠輕鬆奪取身體的控制權,進而成為「生命殺手」。但事實上,癌細胞想要獲得生命控制權,達到力壓其他細胞的程度,也需要很多先天「努力」和後天條件。
  • 「Nature」破碎的染色體為何會使癌細胞產生耐藥性?
    最近有研究人員發現破碎的染色體會使癌細胞產生耐藥性。該研究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和路德維希癌症研究所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組織,並於12月23日發表在《Nature》期刊上,題目為:「Chromothripsis drives the evolution of gene amplification in cancer」。
  • Cell Cycle:乳腺癌細胞耐藥性的分子機理
    研究者Kurokawa教授表示,目前大約有25%的乳腺癌會發生過表達,而且依賴於ERBB2來生存,當前的療法往往是通過利用靶向藥物如曲妥珠單抗或拉帕替尼來特異性地抑制ERBB2,但最終這些療法會隨著癌細胞產生耐藥性而失去作用。
  • 科學家發現癌細胞致命弱點 中心粒的異常擴增誘發癌症
    近日,來自葡萄牙古爾本涅西亞研究所(Instituto Gulbenkian de Ciencia ,IGC)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癌細胞的重要特徵:細胞內的微小結構--中心粒的數量和大小在最具侵襲性的亞型癌症中出現增加,這一發現將有助於臨床醫生更好的對抗癌症。研究結果3月28日在線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
  • Cancer Res:順鉑耐藥腫瘤細胞對PARP抑制劑敏感
    不幸的是,大多數病人只是對順鉑的治療起短暫反應,因為他們的的癌細胞會獲得耐藥性。Kroemer和他的同事們想確定順鉑耐藥的癌細胞中所發生的生化改變,希望能提供線索便於找到潛在的新療法。他們的研究集中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細胞中,因為非小細胞肺癌在世界各地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並且患者經常用順鉑治療。
  • Clin Cancer Res:IL-10基因裝備病毒有望更好治療胰腺癌
    一項由英國慈善胰腺癌症研究基金會資助的研究調查是否溶瘤牛痘病毒(經修飾以選擇性地感染和殺死癌細胞的病毒)通過裝備能調節機體免疫系統的一個基因後,能否更有效治療胰腺癌。雖然實驗研究表明組合後既可以殺死癌細胞,也可以提振針對癌症再生的免疫力。但溶瘤病毒在臨床試驗並沒有表現良好的治療功效,因為免疫系統在他可以發揮有效前會攻擊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