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Discovery:癌細胞改造環境從而更容易抵達附近血管

2020-11-29 生物谷

在最近發表於《Cancer Discovery》期刊的新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揭示了癌細胞在離開原發腫瘤位置時最初採取的步驟。這種擴散並稱為轉移(metastasis),負責90%的癌症死亡。

在小鼠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攜帶被稱為MenaINV(侵潤性)的特定版本Mena蛋白質的癌細胞,能夠改造它們的環境使其更容易遷移到血管中並擴散到整個身體。他們還表明,高水平的這種蛋白質與乳腺癌患者中的轉移和早期死亡相關。

找到方法來阻斷這種蛋白質可能有助於防止轉移,論文資深作者、MIT生物學教授、科赫綜合癌症研究所(Koch Institute for Integrative Cancer Research)成員Frank Gertler說道。

"我認為這將是非常有前途的,因為我們知道,當我們基因刪除MenaINV,腫瘤會變成非轉移性的"Gertler說道。

科赫研究所博士後Madeleine Oudin是論文的第一作者

為了轉移,癌細胞必須首先成為活動性的,然後爬過周圍組織抵達血管。在新的研究中,MIT研究團隊發現,癌細胞會跟隨纖連蛋白的足跡。纖連蛋白是"細胞外基質"的一部分,為周圍細胞提供支持。纖連蛋白在腫瘤邊緣和附近血管位置的濃度特別高。

"腫瘤環境中的癌細胞不斷面對纖連蛋白濃度的差異,他們需要能夠從低濃度移動到高濃度以抵達血管"Oudin說道。

MenaINV是正常Mena蛋白質的一種替代形式,在該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MenaINV包含一個正常版本中沒有的節段,這使其更強烈地結合到受體alpha-5整合素。alpha-5整合素存在於腫瘤細胞和附近支持細胞的表面,並識別纖連蛋白。

當MenaINV附著到這種受體,它會促進纖連蛋白結合到相同的受體。纖連蛋白通常是一種纏結蛋白質,但當它結合到細胞表面,則會伸展成為長束。這會刺激膠原組織(另一種細胞外基質蛋白)成為僵硬纖維,從腫瘤邊緣輻射出來。

這種在更惡性腫瘤中通常可見的模式,基本上為腫瘤細胞移動到血管鋪平了道路。

"如果是捲曲、盤繞的膠原蛋白,那麼會是好的結果。但是,如果被重新排列成這些直的長纖維,則會為細胞遷移提供高速公路"Oudin說道。

在小鼠研究中,攜帶侵潤形式Mena的細胞能夠更好地識別和爬向更高濃度的纖連蛋白,沿著膠原蛋白通路移動,而沒有MenaINV的細胞則沒有向更高濃度移動。

研究人員還查看了乳腺癌患者的數據,發現高水平的MenaINV和纖連蛋白與轉移和早期死亡相關。然而,正常版本的Mena和早期死亡之間沒有聯繫。

Gertler的實驗室之前開發出能夠檢測正常和侵潤形式Mena的抗體,現在正在開發用於測試患者活檢樣本。這些測試可以幫助醫生確定患者腫瘤是否可能會擴散,甚至可能指導對患者的治療。此外,科學家們也許能夠開發出抑制MenaINV的藥物,這可能有助於治療癌症或防止其轉移。

研究人員們現在希望研究MenaINV如何可能促進其他類型的癌症。初步研究表明,它在肺癌和結腸癌中扮演著類似於乳腺癌中的角色。他們也將研究如何調節兩種形式的Mena蛋白質,以及細胞外基質中的其他蛋白質如何可能促使癌細胞遷移。(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DOI: 10.1158/2159-8290.CD-15-1183 

Tumor cell-driven extracellular matrix remodeling enables haptotaxis during metastatic progression

Fibronectin (FN)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but its role in promoting metastasis is incompletely understood. Here we show that FN gradients elicit directional movement of breast cancer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Haptotaxis on FN gradients requires direct interaction between α5β1 integrin and Mena, an actin regulator, and involves increases in focal complex signaling and tumor-cell-mediated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remodeling. Compared to Mena, higher levels of the pro-metastatic MenaINV isoform associate with α5, which enables 3D haptotaxis of tumor cells towards the high FN concentrations typically present in perivascular space and in the periphery of breast tumor tissue. MenaINV and FN levels were correlated in two breast cancer cohorts, and high levels of MenaINV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tumor recurrence as well as decreased patient survival. Our results identify a novel tumor-cell-intrinsic mechanism that promotes metastasis through ECM remodeling and ECM guided directional migration.

 

相關焦點

  • Cancer discovery:一基因突變可增強癌細胞對藥物敏感性
    2015年6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德克薩斯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discovery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在許多種癌症中出現的
  • Cancer Res:癌細胞佔據血管進而擴增
    2020年9月1日訊/生物谷BIOON/---近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揭示了癌細胞如何從原發性腫瘤擴散到體內遠處的關鍵步驟。為了確定細胞群如何遷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科學家們利用組織工程技術來構建功能性的3D血管並在附近生長乳腺癌細胞。他們觀察到癌細胞伸向血管並佔據了細胞壁的一部分。
  • 癌細胞入侵血管的方式實在是太霸道 | 科學大發現
    不過癌細胞的擴散和轉移,很多時候就是不講道理的,尤其是藉助人體血管進行遠處轉移這一點。到底是人體的血管投降太快,放癌細胞長驅直入,還是癌細胞自己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了呢?近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呈現了乳腺癌細胞是如何「操縱」人體血管的。在癌細胞面前,血管簡直就像一團橡皮泥一樣被揉捏,被癌細胞操縱著收縮、洩漏,一小部分癌細胞甚至會直接與血管融合在一起。
  • Cancer Cell:重大發現!科學家闡明癌細胞重編程血管促進癌症擴散的...
    ,而且血管的內皮細胞和癌細胞彼此能夠親密接觸,並且互相影響彼此,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Cancer Cell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和海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對內皮細胞和癌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了深入研究。
  • 研究:母乳能殺死癌細胞
    瑞典研究人員在母乳中發現一種能夠殺死癌細胞的物質。經過治療的膀胱癌患者能夠將死亡的癌細胞通過尿液排出體外。cervical cancer.They also say it homes in on cancer cells while leaving healthy cells unharmed – so it has none of the debilitating side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研究人員還稱,這種物質能夠對準癌細胞攻擊,同時不傷害健康細胞。
  • 新研究:癌細胞初期具有「意識」,能根據環境改變形狀加速擴散
    雷丁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對周圍環境的敏感性是使少量癌細胞比腫瘤中的其他細胞更容易擴散的關鍵能力。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結合進化生物學和人工智慧技術的新方法,該方法可以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研究癌細胞的運動和形狀,以了解為什麼一些癌細胞可以更容易地移動到身體的不同部位並生長新的腫瘤。
  • 新研究:癌細胞初期具有「意識」,能根據環境改變形狀加速擴散
    雷丁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對周圍環境的敏感性是使少量癌細胞比腫瘤中的其他細胞更容易擴散的關鍵能力。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結合進化生物學和人工智慧技術的新方法,該方法可以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研究癌細胞的運動和形狀,以了解為什麼一些癌細胞可以更容易地移動到身體的不同部位並生長新的腫瘤。
  • 休眠癌細胞的生命周期(Nature Reviews Cancer;IF:51.848)
    However, not all patients respond, drug resistance is common and many patients relapse owing to dormant cancer cells.
  • Cancer Res:癌細胞缺氧導致癌症生長和轉移機制
    這似乎表明腫瘤不會屈服於缺氧,相反腫瘤過量增加血液供應,因而經常會導致缺氧,從而給腫瘤發送生長和轉移的信號以便尋找新的氧氣源。比如,缺氧性膀胱癌可能轉移到肺部,而這經常是致命性的。在一項刊登在Cancer Research期刊上的最新研究中,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癌症中心研究人員在詳細地描述了這些缺氧條件導致侵襲性癌症產生的機制。
  • Nature | 從基礎研究到藥物研發「癌症環境免疫療法」
    Li教授介紹,大多數免疫療法,包括免疫檢查點阻滯和CAR-T療法,都以致力於激活免疫系統直接殺傷癌細胞為抗癌手段。但是,腫瘤的生長繁衍也需要一個支撐環境,或者說是「避風港」。比如,它們需要血管組織來提供營養。那麼是否可以通過免疫靶向這些「避風港」來間接殺死癌細胞?Ming O. Li教授團隊的兩篇Nature論文告訴我們這種想法是可行的。
  • 讓癌細胞心甘情願服毒的秘訣竟然是脂肪細胞?
    它們會不斷為癌細胞提供能量,並且促進腫瘤血管生成,完全成為了癌細胞的「能源基地」。但科學家也看中了這一特性,往腫瘤周圍的脂肪細胞中添加藥物,這樣癌細胞也就會在吸收能量的過程中,吞下大量藥物。 撰文丨楊心舟 癌細胞擁有強大的生長能力,這主要是因為基因突變賦予了它們更加活躍的細胞周期,並讓癌細胞可以維持其端粒長度,即使不斷分裂也不會死亡。不過,為了支持其快速生長,癌細胞也會從周圍的微環境中獲取大量能量和營養物質,這也是為什麼腫瘤塊中血管特別發達的原因。
  • :科學家開發出抑制癌細胞在缺氧情況下生長的藥物
    2013年7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新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的文章稱,科學家發現一種能夠防止癌細胞在缺氧情況下生長的分子,有望能夠開發出新的治療癌症療法
  • Cancer Res:蛋白ROR1調控乳腺癌細胞上皮間質轉化
    2013年6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穆爾斯癌症中心研究人員最新證實在早期發育過程中胚胎細胞表達的一種蛋白,在許多不同類型的癌症中也存在,並且該蛋白作為一個「開關」調節癌細胞的擴散、轉移,研究結論發表在2013年6月15日的Cancer Research雜誌上。
  • 血管鄰近性決定腫瘤內代謝分帶及由此產生的表型多樣性
    他們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血管鄰近性決定的腫瘤內的代謝分帶和由此導致的表型多樣性。相關論文發表在2019年7月出版的《細胞—代謝》雜誌上。 該研究組利用一種方法,能夠根據腫瘤細胞與血管(BVs)的相對距離對功能齊全、無基質的腫瘤細胞進行追溯分類,從而揭示受到血管鄰近性影響的全基因圖譜、代謝圖譜和生物學特性圖譜。
  • 一舉兩得的發明:消滅癌細胞 搜集幹細胞
    研究歷程 1999-2001年間,當King還在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工作的時候,他的一個實驗室成員發現骨髓幹細胞比其他細胞(包括血細胞)更容易粘附到一種名為選擇素(selectin)的粘附蛋白(Adhesive  protein)上。
  • Cancer Cell:與惡魔共舞的活性氧自由基
    2015年7月6日/生物谷BIOON/--低濃度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可以觸發癌細胞的產生,但是因為這些氧自由基的存在,癌細胞也變得更加脆弱。在最新一期的《Cancer cell》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中,Harris和他的同事們,通過增加普通細胞內的氧自由基應激壓力,發現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產生和腫瘤的發展。
  • 科學家發明靶向 TGF-β 的「癌症環境免疫療法」,癌症治療或迎新曙光
    文中指出,與激活免疫系統從而殺死癌細胞的這種「正面迎敵」方法相比,通過 激活免疫細胞啟動癌細胞周圍組織傷口修復的這種迂迴方法同樣能夠有效治療癌症,期間滋養癌細胞的血管將被修剪掉,癌細胞由此缺氧並死亡。研究人員將這種方法稱為「 癌症環境免疫療法」,並設計了一種 基於抗體的藥物4T-Trap,已在小鼠體內成功遏制了癌症進展。
  • 來自日本醫療大師的一封親筆信-癌症並不可怕|癌細胞|癌症|日本|...
    一般來說,以下特徵的癌症更容易從放射治療中獲益,可以考慮採用以下方法。血管豐富且分布均勻的腫瘤腫瘤基質具有高致血管生成潛力的腫瘤腫瘤組織中的壞死物質容易被清除的腫瘤。當癌細胞侵入人體時,巨噬細胞會試圖將癌細胞帶入自己的體內,從而消化癌細胞。這就是所謂的吞噬作用。有些巨噬細胞不僅能攝取消化癌細胞,還能將癌細胞帶到體表附近,以便將癌細胞的信息傳遞給其他細胞。其他細胞,如殺傷性T細胞,會接收到這些信息,並繼續破壞癌細胞。換句話說,如果巨噬細胞在消化癌細胞的同時,沒有找到癌細胞並將這些信息傳遞給其他細胞,癌細胞就會迅速繁殖,所以巨噬細胞很重要。
  • 揭示癌細胞穿過血管壁發生轉移機制
    當單個癌細胞從原發性腫瘤中脫落下來,通過血液運行到達體內較遠的部位時,繼發性腫瘤(即轉移瘤)就會形成。為了做到這一點,它們不得不穿過小血管壁。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心臟與肺部研究所、法蘭克福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腫瘤細胞殺死血管壁中的特定細胞。這能夠讓它們離開血管和建立轉移瘤,而且這種過程是由一種被稱作死亡受體6(DR6)的分子所促進的。
  • 「紹興市民健康課堂」癌細胞能「偷竊」健康血管
    英國癌症研究所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聯合研究發現,癌細胞可通過「盜竊」人體其他部位的血流的方式而對抗癌藥物產生抗藥性。結果發現,一開始對治療有反應的腫瘤主要依靠自身血管生長而生存,但之後,腫瘤會通過主動「竊取」和利用肝臟正常的血管的方式產生抗藥性。研究指出,某些類型的腫瘤在自身血管被切斷後,能夠找到血液供應的替代途徑———「竊取」或「收編」其附近健康組織的血管為己所用,而不必依靠腫瘤本身血管。也就是說,當自身血管無法供血的時候,腫瘤就會「微移」擴大地盤,通過佔用其周邊健康血管而繼續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