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在大森林的邊上住著一個貧窮的樵夫,他妻子和兩個孩子與他相依為命。他的兒子名叫漢賽爾,女兒名叫格萊特。後來樵夫的妻子去世了,他又給孩 子們娶了一個後母。後母計劃把兩個孩子帶到森林的深處,然後趁他們睡著的時候跑掉。漢賽爾無意中知道了後母的計劃,於是偷偷地把一塊面包藏在了口袋裡。
在去森林的路上,漢賽爾悄悄地捏碎了他的麵包,並不時地停 下腳步,把碎麵包屑撒在路上。後母順利地趁孩子們睡著的時候溜掉了,漢賽爾和格萊特醒來已是一片漆黑。漢賽爾安慰他的妹妹說:「等月亮一出來,我們就看得 見我撒在地上的麵包屑了,它一定會指給我們回家的路。」但是當月亮升起來時,他們在地上卻怎麼也找不到一點麵包屑了,原來它們都被那些在樹林裡、田野上飛 來飛去的鳥兒一點點地啄食了。
這便是《格林童話》中所描述的與麵包屑有關的故事。麵包旅行的CEO彭韜解釋,自己這個產品一方面是引用這個格林童話中的故事,希望自己的旅途像撒麵包屑般的記錄旅行途中的過程,同時也希望自己的產品像旅途中的麵包,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必需品,「帶上麵包去旅行」也成為了產品的一句最常用的icon。
創業者彭韜的背景很亮麗,墨爾本大學博士學位、擁有兩項美國專利,典型高富帥。畢業後成功創辦了IntelliGuard,這是一家幫助用戶檢查網絡異常數據分析的公司,一度發展非常順利,在澳洲、亞太地區都有不錯的銷售業績。後08年因金融風暴,資金出現斷裂被逼關閉。這次的創業失敗後彭韜加入了麥肯錫,從中積累不少商業價值,「過去開發產品是想什麼做什麼,現在懂得去分析用戶需求了。」對移動網際網路大勢的判斷加上自身對旅行的愛好,很快便誕生了彭韜的第二個創業項目——麵包旅行。
麵包旅行像是旅行途中的閃爍點,珍珠一樣最後連成一條線,串起來成一個故事。整個產品最特別的地方是分享單位以trip story計算,給用戶完整的收集旅行的過程,這也是彭韜希望在垂直領域做的更專業的一個體現。這是一款很好的利用了手機的移動特性的產品。手機上的GPS記錄旅行的地理位置,回頭用戶把自己單眼相機的照片通過網頁同步,立馬時間地點都匹配出來,幫組用戶更好的組建自己旅行筆記。
雖然目前產品還在完善用戶體驗的階段,但彭韜已經對日後的商業模式心中有了設想:與旅遊目的地產品的結合、利用媒體平臺合作機票酒店的分成。彭韜稱,社區旅遊平臺最關鍵是堅持做創新,最主要是靠口碑宣傳,產品曾經一度上過蘋果的編輯推薦,也許對團隊努力最好的驗證。
「用心去做產品,本身便是成本的一種。」麵包旅行從頭至尾沒有在推廣上花過什麼費用。面對現在國內刷榜的壞風氣,彭韜也建議創業者最好能想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否則圈錢——砸用戶——再圈錢的模式,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國內用戶的品位在逐漸提升,好的產品大家始終會注意到你,有了一批忠實用戶,這種口碑相傳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國內這種單一的營銷模式,是很難出精品的,對國外APP熟悉的同學能很輕易發現,相比之下,咱們國內的產品素質要比對方低了幾個檔次,這便是專心做產品的區別。面對國內同行產品激烈的競爭,彭韜說道雖然自己的產品是國內目前把用戶旅行資料整合的最好的一款,但分毫不敢放鬆創新的步伐,即便對手抄襲,自己也要做得更好。
有不少同行看著彭韜的海歸背景,一直以為公司用的是矽谷的團隊。這種肯定實際也是一種悲哀,大家都不相信中國能出好的產品。「我從國外的學習過程中,創新的意識已經融入血液,如果回到國內還做簡單的抄襲,那將帶來不了任何價值。」這是彭韜當年歸國給自己提醒,也希望國內眾多創業者能共勉,做出用戶貼心的好產品。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持續跟進創業者團隊採訪,接洽產品報導,業界話題約稿。如果您希望您的產品與團隊有更多曝光的機會,歡迎聯繫:msso4u@gmail.com weibo:@Abeunt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