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氏家族】湖南各地周姓來源<一>
衡山周氏 始遷祖復通公,明成化22年(1486)自江西清江縣遷湖南衡山縣。1928年四修族譜,堂號汝南。清乾隆元年(1736)始修族譜,乾隆47年(1782)、道光5年(1825)、同治3年(1864)、光緒30年(1904)、1937年續修。班行:(自十一代始)文章開景運,方正贊昇平,作善承先志,傳家自顯榮。 衡山甘棠橋仁房周氏 始祖揆三公,明成祖永樂間由江西廬陵教授衡山,為湘(潭)衡(山)周氏始祖。
-
遂昌王氏族譜內驚現蘇軾《三槐堂銘並敘》
這是1000多年前蘇軾的千年之著《三槐堂銘並敘》,近日被發現在遂昌王氏族譜內。 《三槐堂銘並敘》裡記載了王氏先祖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不圖個人的名和利,並希望子孫後代能成為國家棟梁的良苦用心。王氏祖譜裡記載最早的王氏祖先就是王佑,王佑曾孫王鞏與蘇軾同朝為官時,蘇軾為王氏家族寫下了這篇著名的家譜敘文流傳至今。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楊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楊氏族譜2009-05-14 15:25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18上杭族譜館FJSH023龍巖楊楊氏重修族譜15上杭族譜館FJSH098龍巖楊八閩三楊匯譜·弘農楊時世系卷1
-
陝西首次揭示周氏虎鳳蝶的奧秘
本報訊 自從蝴蝶學專家壽建新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袁向群於2006年在陝西發現了周氏虎鳳蝶後,今年壽建新和蝴蝶收藏家雷生輝又發現了周氏虎鳳蝶的兩種形態,通過對卵、幼蟲、蛹、成蟲4個階段的觀察研究,壽建新首次發現並揭示了周氏虎鳳蝶的奧秘。
-
周氏兄弟:從洪荒曠野到世界之巔
———摘自北島文章《話說周氏兄弟》故事的開頭總是大同小異,和所有在異國他鄉發展的中國人一樣,周氏兄弟也經歷了最初的困頓,他們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來到芝加哥……《芝加哥之夢》1986年11月,連降大雪之後的芝加哥,廣闊的密西根湖和整個城市一片潔白。行人寥寥的湖濱大道上,每天都有兩位華人青年冒著嚴寒沿著湖岸散步。
-
海南日報數字報-周氏瞼虎隱含的生物密碼
這位非專業科班出身的自然愛好者,在海南島發現了一個瞼虎屬新種——「周氏瞼虎」。這是海南發現的第三種瞼虎屬物種,也是海南島首個由中國人獨立發現的瞼虎屬物種。日前,相關的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分類學期刊ZOOTAXA上正式發表。 夜晚裡的偶然「驚喜」 周潤邦和周氏瞼虎的「偶遇」,是在2015年的一個夜晚。
-
貴州納雍縣、織金縣GOU氏族譜大通考資料
1 貴州納雍縣、織金縣GOU氏族譜大通考資料 貴州省納雍縣、織金縣勾氏家族,由文望(納雍白泥屯支系)、文鑑(織金韋家屯支系)、聖文(納雍白泥屯-桐木寨支系)三公於清康熙年間同期從江西吉安府來黔,落業於鎮西畏上
-
周氏兄弟在哈佛大學中國論壇的演講:中國藝術——過去,現在和未來
周氏兄弟在論壇上周氏回答在場提問在與哈佛大學汪悅進教授及ARTNET出版人的對話中,周氏兄弟談及了兩人聯合創作的起點,彼時1973年,他們合作了人生中第一幅作品《波浪》,希望現實生活中很多實現不了的夢想,能在他們的藝術自信和夢想實現,自此形成聯體創作的風格,一發不可收。
-
山東滕州市:「以蟲吃蟲」釋放周氏齧小蜂 防治美國白蛾
百度新聞8月8日訊為有效防治美國白蛾,保護好森林資源安全,根據美國白蛾發生情況,8月5日,山東省滕州市林業發展服務中心對該市重點防治區域實施白蛾周氏齧小蜂生物防治美國白蛾措施,釋放1億多頭周氏齧小蜂,防治面積3000多畝。
-
湖南鳳凰村民疑為楊家將後人 族譜記載家族衍變
在村口的一間屋內,該村32歲的楊秀河自稱是楊業的第37代孫,並指著牆壁上根據族譜繪製的圖表作解說。據楊秀河介紹,其《楊氏族譜》載,北宋皇祐四年,南方苗民龍志高謀反,楊六郎後代奉命平南來到此地,見其地勢險要,便在此安營紮寨。後來,朝廷撥銀修建書家堂古堡,這裡漸成軍事要地和屯兵之所。此後,由於朝廷更替,楊氏後裔只好就此繁衍至今。至楊秀河,已是第37代。
-
海南島首個由中國人獨立發現的瞼虎屬物種 被命名周氏瞼虎
近日,海南島喀斯特地區發現生存有一種以前從未被記載過的瞼虎屬新種,這個新的瞼虎屬新種日前經過形態學和分子學分析鑑定確認,在國際權威分類學雜誌《ZOOTAXA》發布,並被正式命名為「周氏瞼虎」,拉丁學名「Goniurosaurus zhoui」。
-
惠州好的族譜印刷在哪裡_越順印刷
惠州好的族譜印刷在哪裡,越順印刷, 公司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才;為提高員工的技術水平,企業每年都會組織員工進行培訓。惠州好的族譜印刷在哪裡, 日前,由我院負責設計排版印刷的《方氏家乘》正式交付客戶,該譜採用宣紙印刷,紙張輕柔、便於長期保存。
-
壁虎科瞼虎屬再添新種「周氏瞼虎」,中國人獨立在海南島發現
A-D,周氏瞼虎成年正模標本的頭部、吻部背側、下頜以及洩殖腔區域的顏色和鱗序。E-F,周氏瞼虎成年副模標本前足和後足的鱗序和顏色。「瞼虎屬的物種全球之前發現17種,周氏瞼虎是第18種。海南島之前發現兩種:海南瞼虎和霸王嶺瞼虎。」論文的通訊作者、海南省林業科學研究所梁斌博士介紹說。
-
伍子胥族譜現身長沙 伍姓者本是一家人
他的這一推斷源於他收藏的28本全套伍氏族譜,該族譜泛黃的書頁生動地描述了一幅伍氏家族兩千多年來的變遷圖。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湖南省十大藏書家之一的何光嶽先生家,見到了這套珍貴的族譜。全套伍氏族譜共有28本,裝訂精美,全部用石印技術印刷。從印刷日期上看,這套族譜印刷於公元1918年,之前經歷了十多次修改。族譜記載了漢壽伍氏家族從東周末期到民國時期的家族全譜。
-
楊開慧家族族譜5萬起拍
女革命家楊開慧烈士的家族族譜———《楊氏族譜》6月將現身北京海王村拍賣公司舉行的拍賣會,起拍價5萬元。《楊氏族譜》共計32冊42卷,上下木板相夾,麻繩捆綁。版心上部印「楊氏族譜」4字,中部印有卷數、家族支系、頁碼及「民國二十四年修」等文字,下部所印「銅鈴堂」3字,應為印刷出版機構。
-
海南發現瞼虎屬新種 正式命名為周氏瞼虎
本報8月2日訊(記者龍易強)記者從省林業廳獲悉,近日,海南島喀斯特地區發現生存有一種以前從未被記載過的瞼虎屬新種,這個新的瞼虎屬新種日前經過形態學和分子學分析鑑定確認,在國際權威分類學雜誌《ZOOTAXA》發布,並被正式命名為「周氏瞼虎」,拉丁學名「Goniurosaurus zhoui」。
-
比螞蟻還小,是美國白蛾的天敵,3萬繭周氏齧小蜂到達東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崔立慧 8月28日,市溼地城市建設推進中心收到了3萬繭周氏齧小蜂。這批「小蜂」將投放在東城部分公園及居民小區,用於防治美國白蛾。美國白蛾是東營地區多發的蟲害,連續幾年使用周氏齧小蜂等生物防治措施,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
憑著熱情 大邑一群「門外漢」修族譜
1995年,從大邑縣誌辦退休不久的牟家貴(譜名牟志光)再也坐不住了,決定編修《大邑牟氏族譜》。牟家貴的想法,得到了牟氏族人中不少有識之士的響應。大家湊在一起合計,決定分工去搜集、調查資料。這個繁雜的工作,差不多用了兩年時間。1997年,族譜初稿成形。在初稿的基礎上,大家又根據最新的資料進行補充、修改。1998年10月,終於定稿待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