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慧家族族譜5萬起拍

2020-11-30 搜狐網

  女革命家楊開慧烈士的家族族譜———《楊氏族譜》6月將現身北京海王村拍賣公司舉行的拍賣會,起拍價5萬元。《楊氏族譜》共計32冊42卷,上下木板相夾,麻繩捆綁。版心上部印「楊氏族譜」4字,中部印有卷數、家族支系、頁碼及「民國二十四年修」等文字,下部所印「銅鈴堂」3字,應為印刷出版機構。

《楊氏族譜》從「洪武九年(1376)丙辰十月初一酉時」記起,記錄了500餘年楊氏家族變遷歷史,為研究楊開慧烈士及其家族提供了最原始、最翔實的資料。

  據北京娛樂信報

相關焦點

  • 杭州發現楊開慧家族族譜(圖)
    本報杭州今晨訊 「我失驕楊君失柳」是毛澤東為懷念楊開慧而作的詩句。最近,記載著當年楊開慧嫁給湘潭毛澤東內容的《楊氏族譜》被杭州一「舊書世家」收藏。  杭州知名舊書鑑賞家嚴寶善解放前後曾在杭州平海路開一舊書鋪,後併入新華書店古舊書店。他寫的《販書經眼錄》記錄了古籍鑑賞的心得。嚴近年與其孫子嚴晨老店重開,經營舊書籍字畫。
  • 毛澤東與楊開慧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一個柔情似水,一個痴心絕對!
    ——楊開慧《我的回憶》1929年6月20日,楊開慧在《我的回憶》中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通過這幾句話我們完全能夠看出,楊開慧對毛澤東的愛是認真而且嚴肅的。1914年,楊開慧的父親楊昌濟在毛澤東所就讀的一師任教,在與學生們談天下政治形勢的時候,毛澤東的獨到見解讓楊昌濟對他喜愛有加。當時,楊昌濟這樣在日記中寫到:「生毛澤東,……資質俊秀若此,殊為難得。
  • 熱烈祝賀涪陵胡氏家族與九親文化籤訂族譜印刷服務合同!
    籤訂家譜編修合作協議2020年7月27日,北京九親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經理郎鳳受邀前往重慶市涪陵區,與涪陵胡氏族譜負責人胡曉建交流網際網路家譜編修事宜並籤訂了家譜編修合作協議對於數位化家譜,涪陵胡氏宗親們還存在著不少的疑惑,但經過郞鳳對九親文化數位化家譜編修方式以及九親族譜人丁資料生產流程進行詳細的介紹後,涪陵胡氏家族的宗親們都看到了家譜數位化對於現代家譜編修的重要意義。對於家譜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緊隨時代是必然面對的選擇,九親文化對族譜編修的專注與專業也得到胡氏宗親們的高度認可。
  • 一個字的名字怎麼用族譜裡的字輩起名?蘇軾家族告訴你答案
    在中國4100多個姓氏形成的中華姓氏花紋裡,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成因和歷史,而這源遠流長的姓氏文化也通過族譜流傳了下來。而我們在翻閱家譜的時候經常能夠看到有一些一些同輩間的名字,會有一個字是一樣的。這就是家譜中的字輩,也叫做派語。
  • 伍子胥族譜現身長沙 伍姓者本是一家人
    東方新報訊 昨日,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院的何光嶽先生經過多年的研究,推斷出中華民族的伍姓家族中,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他們實際都有著共同的祖先伍子胥。他的這一推斷源於他收藏的28本全套伍氏族譜,該族譜泛黃的書頁生動地描述了一幅伍氏家族兩千多年來的變遷圖。
  • [附圖)千年周氏族譜驚現分水鎮
    一本刊行於清代道光年間、記載了中國第九大姓——周氏家族5000多年家族繁衍發展史的珍貴族譜,最近才被廣為人知。在安居區分水鎮大馬口村7組,69歲的卜孝良大娘和她的丈夫周俊明共同保有著這份珍貴的族譜。
  • 熱烈祝賀重慶秀山縣楊氏家族《秀山邑梅楊氏族譜-卷六》編印成功並...
    精美楊氏族譜2018年12月15日,九親文化為重慶市秀山縣邑梅楊氏家族編修的《秀山邑梅楊氏族譜-卷六》順利完成全部編修印刷工作,並成功交付。《秀山邑梅楊氏族譜-卷六》是秀山邑梅楊氏與九親文化重慶分公司的首次攜手合作成果,雙方自2017年12月23日籤訂族譜編修合作合同至今,歷時不到一年時間,就與廣大秀山邑梅宗親見面了。此次《秀山邑梅楊氏族譜-卷六》族譜編修,涉及秀山邑梅楊氏近10餘支族人相關信息,力求做到內容詳實、重點突出、世系清晰、編排合理、具有高品質的收藏價值。
  • 時隔93年「清代四川第一家」續修族譜
    2015年11月2日下午,蓬溪縣張鵬翮文化研究會正式成立,86歲的張清保被選為首任會長,是《遂寧張氏族譜(續修)》編輯委員會的編委主任。  張清保是張氏家族入川始祖張萬的第18世孫,出生於遂寧縣吉祥鄉(今蓬溪縣吉祥鎮)。1990年退休後,他時常追憶家庭和家族歷史變遷的情況,開始為張氏家族的事務奔波。
  • 惠州好的族譜印刷在哪裡_越順印刷
    日前,由我院負責設計排版印刷的《河南省獲嘉縣張氏族譜》正式交付客戶,該譜封面採用黃色綾絹布、高端大氣,內文採用仿宣紙印刷,整體古典典雅,頗受獲嘉縣張氏族人的好評。墓塋是記錄家族墳塋的位置。後記是記錄人們在進行修譜時候的心得與感想。上面介紹的這些是一個家族要印刷族譜的時候裡面需要包含的內容,內容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多的如果大家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諮詢專業的族譜印刷人員。
  • 古人起名字都要有字輩,你還願意按族譜字輩給小孩起名字嗎?
    字輩譜,又稱字派、行第、派序,用來表明同宗家族世系血緣秩序的命名字輩序列。我們的名字奉行傳統的「姓—名」形式,大多由一字姓與二字名所構成。姓為祖先遺傳;名字中的第一個字(如孔祥熙的「祥」字)是作為家族輩份的象徵,須按字輩譜所定;名字中的第二字(如孔祥熙的「熙」字)則按照父母的意願根據字輩譜自由選取為同宗族人所共有,大家都要按系譜取名,所以這類名字在民間又稱「族名」、「譜名」。
  • 劉強東尋祖找出來的族譜,到底靠不靠譜
    現存的族譜,通常要包含這樣一些內容:一、譜序;二、凡例和譜論;三、先世考與遺像、像讚(先世考就是考述本姓來源、本族的歷史淵源以及始祖、世派的分支遷徙情況);四、恩榮錄(歷代皇帝和政府給家族成員的表揚);五、族規;六、祠堂、墳塋;七、世系(表示家族血緣傳承的情況。
  • 湖南鳳凰村民疑為楊家將後人 族譜記載家族衍變
    楊家將一代接一代保家衛國,他們精忠報國的高尚情懷在人們心中樹起了一座豐碑。前日上午,第四屆海峽兩岸新聞媒體來湘聯合採訪團在鳳凰縣阿拉營鎮書家堂村採訪時,當地楊姓村民稱是楊家將的後裔,並表示繼續發揚忠義精神,將楊家發揚光大。     從鳳凰縣城出發,經過1個多小時的車程,就到了書家堂。
  • 一代名相陳廷敬祖籍地《陳氏族譜志》在臨漳問世
    近日,節鄲市臨漳縣八旬老人花費 11 年時間編撰的《陳氏族譜志》問世,這本書中給出了答案。相關資料顯示,陳姓人口在我國有七千餘萬人,是中國第五大姓。《陳氏族譜志》主編陳景嶽現年 82 歲,是臨漳縣孫陶鎮陳家堂村人。從 2007 年開始,為編撰陳氏族譜志,他多次騎自行車行程上百裡,跑遍了根在陳家堂的陳氏村落。
  • 假如兒子隨母姓,那族譜怎麼記錄,有什麼講究?
    在現代以後,族譜已經沒有原來受重視,甚至很多人已經不知道族譜,也就不知道本姓來歷,更何況族譜怎麼記載。歪史所知道的傳統家族族譜一般記載本堂男性人員,對於女性則一般不會有記載。而現在也有一部分的族譜會把女兒記載進去,但是隨著女兒出嫁沒有辦法維護,他們後裔也不能記載進去,嚴格的說,這一些後裔不是本堂的人,屬於外姓之人。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楊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楊氏族譜2009-05-14 15:25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18上杭族譜館FJSH023龍巖楊楊氏重修族譜15上杭族譜館FJSH098龍巖楊八閩三楊匯譜·弘農楊時世系卷1
  • 憑著熱情 大邑一群「門外漢」修族譜
    今起,《華西都市報·四川百家姓》版面推出全新欄目「百姓擺譜」。不管是新修的家譜,還是有一兩百年歷史的老譜,只要裡面有值得講述的故事,都可到這裡來擺一擺,讓更多人了解修譜的故事、譜書中記載的先祖故事。歡迎與我們聯繫,24小時新聞熱線電話028-96111。新譜如有電子版、老譜有照片,可發往huaxifukan@qq.com。
  • 世界級大師作序 93年後"清代四川第一家"續修族譜
    深入挖掘和研究張氏家族所承載的名人文化、移民文化、科舉文化、宗族文化、詩書畫文化等,成為張氏家族不少後人和當地文史界的一大要事。  一般說來,中國民間族譜只在族人內部發行,數量和範圍有限。即使是現在,絕大多數編修的族譜都是內部刊物,《遂寧張氏族譜(續修)》則是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公開出版並發行。
  • 淺談宗譜、族譜、家譜、支譜有什麼不同?
    譜,是記載一個以血緣關係為主體的家族世系繁衍和主要人物事跡的特殊圖書體裁,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它不僅記錄著家族的來源、遷徙的軌跡,還包羅了該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規、家約等歷史文化的全過程。
  • 《劉氏族譜》字輩大全, 看看你的輩分有多高?
    清康熙時,劉敏第十四世孫也即劉良臣的第七世孫劉士錫,再次重修《芮城劉氏家傳》…… 71、山西嶽陽一支 ……據清鹹豐時手抄本山西嶽陽《劉氏宗譜》記載,該支劉氏家族形成於明初,以劉美天為開基始祖。劉美天在洪武年間定居嶽陽縣金堆裡石佛疊,傳到第七世時分為四大房,分別居於嶽陽縣羅家山、弱柳、凌雲、鄧家山等地。清朝乾隆58年,四大房始合宗祭祖,創修族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