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陳廷敬祖籍地《陳氏族譜志》在臨漳問世

2020-12-01 澎湃新聞

一代名相陳廷敬祖籍地《陳氏族譜志》在臨漳問世

2018-10-11 1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代名相陳廷敬因廉潔奉公,不徇私情備受世人讚頌,但關於他的祖籍可能鮮為人知。近日,節鄲市臨漳縣八旬老人花費 11 年時間編撰的《陳氏族譜志》問世,這本書中給出了答案。

相關資料顯示,陳姓人口在我國有七千餘萬人,是中國第五大姓。《陳氏族譜志》主編陳景嶽現年 82 歲,是臨漳縣孫陶鎮陳家堂村人。從 2007 年開始,為編撰陳氏族譜志,他多次騎自行車行程上百裡,跑遍了根在陳家堂的陳氏村落。自費到山西陽城縣與皇城相府對接,參與陳廷敬三百年祭;與河南陳家溝聯絡,將先祖陳仲名的後代分支調查的詳詳細細,終於使這本書面世。" 族譜流淌著中國人的血脈,編寫族譜是一個家族的大事,關係到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 對於為什麼要編撰族譜,老人這樣回答。

《陳氏族譜志》內容包括 " 始遷祖宗派考 "" 陳家堂宗派 "" 南陳村宗派 "" 皇城相府宗派 "" 河南陳家溝宗派 "" 後野郭宗派 "" 始遷同支北陳村宗派 " 等共 18 卷 14 萬餘字,詳細介紹了陳姓家族的起始、發展和變遷。" 百姓家族是民族、社會、國家的基礎,族譜志書傳世是人類創造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載體,在教育今人,激勵後人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臨漳縣誌主編、縣地方志主編、縣作家協會主席黃浩介紹。

陳廷敬,明崇禎十一年(公元 1638 年)出生於澤州阜陽城(山西晉城市陽城縣),卒於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 1712 年)。他輔佐康熙皇帝達半個世紀之久,歷任工部尚書、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刑部尚書、吏部尚書,還是《康熙字典》總修官,著有《午亭文編》《河上集》等。

《陳氏族譜志》從六個方面介紹陳廷敬的祖籍。其中寫到," 目前保存於山西晉城皇城相府立於康熙三十三年(公元 1694 元)的墓碑上記載,陳廷敬是皇城村陳氏家族九代孫,其先祖叫陳仲名,陳仲名祖籍為河南省彰德府臨漳縣(今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 皇城相府《陳氏傳家集》記載,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 1388 年),由洪洞大槐樹移民局差撥,陳仲名協胞弟仲良、胞妹仲秀,徒步來年春(公元 1389 年)至河南彰德府臨漳縣。"" 陳仲名定居陳家莊,陳仲良定居孔家店。" 由此斷定,陳廷敬先祖陳仲名是臨漳縣人。

據了解,《陳氏族譜志》主編陳景嶽 1955 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後任學校教師、校長,擅長寫作,1971-1976 年曾受邀參加中小學教材編寫工作,1993 年任《臨漳教育志》主編,1997 年退休後熱心研究臨漳地方文化,考證陳廷敬祖籍地,弘揚古鄴文化。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楊氏族譜
    楊平和楊氏宗譜11漳州博物館漳博320漳州楊弘農楊氏平和譜11漳州博物館漳博346漳州楊臨漳楊氏族譜一上11漳州博物館漳博363漳州楊臨漳楊氏族譜一下11漳州博物館漳博364漳州楊臨漳楊氏族譜二上11漳州博物館漳博365漳州楊臨漳楊氏族譜二下11漳州博物館漳博366漳州楊平和幹官溪楊氏族譜11
  • 遂昌王氏族譜內驚現蘇軾《三槐堂銘並敘》
    這是1000多年前蘇軾的千年之著《三槐堂銘並敘》,近日被發現在遂昌王氏族譜內。  《三槐堂銘並敘》裡記載了王氏先祖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不圖個人的名和利,並希望子孫後代能成為國家棟梁的良苦用心。王氏祖譜裡記載最早的王氏祖先就是王佑,王佑曾孫王鞏與蘇軾同朝為官時,蘇軾為王氏家族寫下了這篇著名的家譜敘文流傳至今。
  • 瀏陽第一位女院士陳文新與父親陳章甫烈士及其家族瀏陽澗口陳氏
    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初修族譜,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續修,光緒十年(1884年)三修,1938年四修(陳迪光主修)。1938年時任湖南審計委員的陳迪光主修了瀏陽《澗口陳氏四修族譜》。1949年3月30日深受程潛器重的陳迪光出任長沙市市長,7月白崇禧撤離長沙市前,強迫程潛免去陳迪光市長職務(7月18日白崇禧迫令程潛將省主席一職交陳明仁代理),派軍統骨幹任建鵬為長沙市長。陳迪光去職後,曾任湖南省志編纂委員會委員。
  • 瀏陽柏樹邨陳氏光緒十五年己丑科進士陳長橿
    瀏陽柏樹邨陳氏(今湖南瀏陽文家市鎮)系出江州義門陳氏,自後唐莊宗同光二年甲申分派由江西徙居瀏陽南鄉第五都沙溪立業,初居瀏陽縣南何家坊。柏樹邨始祖陳智,字耆英,由何家坊遷居南市街,其曾孫陳敬廷、元孫陳君鬥,由南市街遷瀏陽興德鄉柏樹邨。族人多分布於柏村、碧溪及江西萍鄉等地。至1948年,已傳17代,男女丁口約2300餘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建宗祠於柏樹邨。
  • 福建陳氏了不起!99個福建陳氏之最!
    5、福建陳氏代數相見最多的家族——閩侯南港芹洲陳氏,共13代同堂。祠堂6、福建陳氏最早建造的祠堂——羅源曹灣陳氏宗祠,始建於五代梁開平三年(909)。7、福建陳氏最神奇的祠堂——漳浦舊鎮石柄石室宗祠,為天然石亭,天下無雙。8、福建陳氏最經典的祠堂楹聯——莆田玉湖祠堂的「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了解陳氏文化,關注陳氏在線公眾號。
  • 臨漳景色美如畫
    · 臨漳景色美如畫 文/許相國 三國故地數臨漳 六朝古都鄴文化 建安文學發祥地 佛都鬼谷傳天下 臨漳景色美如畫 古鄴八景美奇佳
  • 修水陳氏:一門五傑 文化世家
    發表《述植物名實圖考所記載報春之種類及植物名稱》、《雲南西北部及其鄰近之報春研究》、《報春種子的研究》、《中國報春研究補遺》、《中國珍珠菜屬植物的分類與分布》等文章,參與編著的《中國植物志》獲1993年度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福建陳氏之最
    ◎福建陳氏代數相見最多的家族——閩侯南港芹洲陳氏,共13代同堂。祠堂  ◎福建陳氏最早建造的祠堂——羅源曹灣陳氏宗祠,始建於五代梁開平三年(909)。  ◎福建陳氏最神奇的祠堂——漳浦舊鎮石柄石室宗祠,為天然石亭,天下無雙。  ◎福建陳氏最經典的祠堂楹聯——莆田玉湖祠堂的「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
  • 《耀粵名族廣東族譜珍藏展》11月22日在廣州圖書館開幕
    名稱:《耀粵名族廣東族譜珍藏展》  時間:2014年11月22日至2014年12月30日  地點:廣州圖書館9F廣州人文館  由廣州圖書館和文仕文化博物檔案館聯合主辦的《耀粵名族廣東族譜珍藏展》將於明天(22日)開幕,它共展出數十件清代、民國的廣東族譜原件,其中包括廣東趙氏、黃氏、陳氏、餘氏、伍氏等族譜,涉及的名人包括伍子胥、趙匡胤、文天祥、陳子壯、李濟森等。
  • 新一代中國區域地質志問世,提出中國大地構造板塊區劃新方案
    新一代中國區域地質志問世,提出中國大地構造板塊區劃新方案 2017-12-12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潁川陳氏伯萬公後裔 字輩錯亂探源
    陳氏文化 | 陳氏新聞 | 尋根問祖字輩,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於表示家族輩份的字。單一的每個字輩有其精深的含義;若干單一字輩合組成的四言、五言或七言等短句則類似於詩,皆宣揚忠孝節義,蓄含祈福和美好的願望。文化底蘊深厚的執筆者,其字輩的組合可謂絢麗多姿的詩篇!按字輩命名,始於漢,成於宋,盛於明。
  • 邯鄲臨漳柳元鎮正重新規劃光纖路徑
    國網邯鄲供電公司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做出回復表示,我公司已與河北廣電臨漳分公司溝通,該公司正在重新規劃光纖路徑,待其新架光纖投運後,即將搭掛在我公司電桿上的光纖拆除。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王營)近日,河北新聞網網友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反映「邯鄲臨漳柳元鎮部分村莊光纖線固定在高壓線上」的問題。
  • 《劉氏族譜》字輩大全, 看看你的輩分有多高?
    志、遠、宏、偉,繼、賢、盛、隆…… 16、睢寧凌城一支 ……其、業、宜、廣,維、士、則、良。詩、書、傳、奕、冀,恆、泰、慶、奇、逢;志、高、鴻、發、達,才、洪、涵、祚、昶。德、聲、榮、裕、遠,怡、方、添、正、剛;君、子、常、守、禮,儒、士、惟、文、章。
  • 【尋根問祖】尋廣東興寧贄公裔四世孫維新公脈族譜記載的外遷宗親
    弘揚陳氏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一世祖「陳贄」在元天曆二年從江西泰和縣柳溪村訓導循州,因紅巾烽起而解官還鄉,途遇幹戈擾亂又不得回,遂挽居興寧,至六世陳懷修譜時已發展為望族。至今,族裔已遍布全國乃至海外,有聯繫族裔達一百多萬人。
  • 《劉氏族譜》字輩大全,看看你的輩分有多高?
    詩、書、傳、奕、冀,恆、泰、慶、奇、逢;志、高、鴻、發、達,才、洪、涵、祚、昶。德、聲、榮、裕、遠,怡、方、添、正、剛;君、子、常、守、禮,儒、士、惟、文、章。三世劉雄,又作劉殳雄,夫人陳氏,生1子:劉完。自開基始祖劉元至劉希貢先生的傳遞世系如下:劉元—劉武—劉雄—劉完—劉儻—劉學禮—劉鈞—劉芳申—劉愷—劉培新—劉仕俊—劉永清—劉振方—劉玉珂—劉欣韶—劉性善—劉守辰—劉聚真—劉希貢。到今天,古滕劉氏最多的已傳到劉元的第27代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