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關乎人類生存命運的問題 拯救比解放更重要更緊迫

2020-09-05 拯救人類行動組織

世界面臨百年大變局,每一個地球人都被牽涉其中,無一倖免。

2020年開年並不平凡,轉眼時間過半,人類遇到的挑戰遠比想像中多得多。新冠疫情至今未見底,世界範圍內各種災難接踵而來,澳大利亞山火,東非蝗災,菲律賓塔爾火山爆發,冰封的加拿大、中國洪澇災害……有人調侃說,災難真會湊熱鬧,但這熱鬧的背後的真相卻是人類之前的種種過分行為層層疊加。

人類從起源發展今至,所面臨的威脅包括外在威脅、自我威脅、人性的威脅以及人類自我滅絕。此外還包括人類的自相殘殺、科學技術發展的困惑,特別是人類製造出的高科技武器造成強有力的反噬,都可稱得上是對人類生存潛藏的挑戰。

面對威脅與災難人類應該如何應對?為了生存人類應該做些什麼,如何避免災難降臨?

愛因斯坦曾說:人類是我們所稱的宇宙整體的一部分,是時間和空間有限的一部分。

地球,相對於人類所生存的138億年的宇宙來說,它是非常年輕的,而人類只有大約300萬年的歷史。人類的的祖先,經歷了冰河紀、洪水、乾旱等嚴酷的自然現象和人為的戰爭、動亂等等,但絲毫不能阻擋人類的不斷壯大。

誠然,人類生存是人類的第一本能,生存是排序第一的無可比擬的人類價值,沒有生存便沒有一切。幸福是人類永恆的追求,這是一個普遍的、基本的事實,幸福是人生的目的,人的一生都是在對幸福的追求中度過。

進一步將幸福的概念推廣到人類群體以至人類整體,也都有自己幸福的目標,且有些目標是可以調整的。一個民族希望獲得其他民族的尊重,一個國家希望稱霸世界。因為在他們看來,一個受尊重的民族可以使人揚眉吐氣,一個稱霸世界的國家可以獲得許多本不應該屬於自己的財富。因此,不論是人類的個體、群體還是整體,對幸福的追求都是永恆不變,與生俱來的。

人類追求的幸福目標是一致的,人類的命運亦是緊緊相連的。如果威脅與災難會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人類應如何自救?試問:真正災難來臨時,有哪一個個體、哪一個國家可以擁有桃花源、獨善其身呢?

拯救人類行動組織

以環境問題為例,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防止全球氣候繼續變暖,聯合國多次召開會議,要求各國減排,但阻力非常大,尤其是一些工業國家,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很長時間都消極對待全球氣候問題談判。

氣候學家卻有著基本共識:正是全球變暖,加大了各種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015年達成的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提出,在本世紀要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的升高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並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曾發布報告,如能實現「1.5攝氏度」控溫目標,全球缺水人口將減少一半;由高溫、霧霾和傳染病所致患病和死亡人數下降;經常遭遇極端高溫天氣的人口減少大約4.2億,遭遇異常高溫天氣的人口減少6400萬……

這需要全球共同攜手應對。

然而去年11月4日,美國政府宣布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程序。完成退出需耗時一年,美國將成為退出《巴黎協定》的唯一國家。

也是在當月,科學家們下了一道「最後通牒」——來自全球153個國家和地區共計超過11000名科學家集體發出嚴厲警告:地球已進入氣候緊急狀態。如果世界各國不採取重大減排行動,將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報告稱,在如今的環境下,各國的政策制定者「不再有迴旋餘地」。「氣候危機已經到來,增長速度超過了大多數科學家的預期。它比預期還要嚴重,威脅著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的命運。」

可惜的是,去年12月15日在馬德裡落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因談判各方分歧嚴重,未就《巴黎協定》第六條實施細則談判這項核心任務達成共識。

在探索協調各國立場,統一人類行動方面,人們曾經付出過並正在付出一系列艱辛的努力,這一系列努力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環境、軍事等等各個方面。但人類大統一不能寄希望於國際組織,有很多慘痛的教訓擺在眼前。

比如,統一全人類行動在歷史上兩次最大的努力,即成立國際聯盟和聯合國,其實踐都是失敗的。在國際組織的實踐中,國際聯盟沒有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聯合國沒有阻止二戰之後數以百次較大的局部戰爭,也沒有制止核彈頭的大量儲備,環境的不斷破壞,以及貧困問題依然嚴峻。

面對關乎人類生存命運問題,我們看到統一人類行動的緊迫性和必要性,要處理各種全球性重大問題,有且只有人類大統一這一條路可走。雖然這條路很難走,但必須要走,否則人類無法完成自救。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人類社會正以前所未有的緊密方式聯繫在一起,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當今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體。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和恩格斯談到過世界統一的問題,他們認為,共產主義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共產主義社會國家將消亡,而國家消亡的前提是階級已經不存在。因此,實現國家的消亡、世界的統一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2300年前,斯多噶學派的創立者芝諾便提出了「世界國家」的概念,他認為,人的理性是統一的、普遍的,因此人都是世界的公民,都是在順著共同的本性而生活,不應有種族、地位、區域的差別,世界上只有一種公民,即世界公民;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即世界國家。

在歷史上,提出過世界統一的思想家還有很多,如康德的「世界公民」思想,康有為的「大同世界」思想都包含有世界統一的主張。但是,不論是芝諾、馬克思和恩格斯,還是康德和康有為,他們對世界統一問題的設想,都是站在理想社會的角度提出的。

人類學家、拯救人類行動組織理事長胡家奇談到,這裡對大統一社會的提出其目的和動機完全不同,這裡的初衷並不是想去建立一個怎樣的理想社會,之所以最終選擇大統一社會,僅僅只是因為如果不作出這樣的選擇,人類就有滅絕的危險,為了人類的整體生存,我們只能實現全人類的大統一,建立世界政權。因為只有世界政權才能夠真正統一人類的行動,限制科學技術的發展,避免科學技術將全人類滅絕。

面對關乎人類生存命運的話題,如果不清醒理智地正視人類的生存現狀,如果不有效改善威脅人類的各種因素,如果不有效地採取自我保護甚至自我捍衛的革命性、全球性措施,切實善待人類,恐怕還沒等到解放全人類日子的到來,人類就已經滅絕了。

當下,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所以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世界歷史必然走向民族國家的聯合行動,必將建立真正的普遍交往,必將摧毀「虛假的共同體」,建立真正的共同體,這正是馬克思主義賦予世界歷史進程的方向、目的和價值。現在,它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稱呼出現,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同。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我們踐行多邊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說,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向「創造所有人幸福生活的人類共同理想」。

白俄羅斯前駐華大使託濟克說,當今世界應該是一個各國平等、能夠為人類美好未來共同努力的「大圓桌」,圍其而坐的世界各國都應認識到人類擁有共同命運,需要相互傾聽、相互信任。

人類追求理想社會的信念總是永恆存在的,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建立世界政權,實現人類的大統一,它既統治著全人類,又真正站在全人類的全局利益、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的角度考量一切。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共生共存,和而不同,深化全球治理,共建美好

相關焦點

  • 地球上3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關乎人類生存,科學家也無解!
    地球上3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關乎人類生存,科學家也無解!人類誕生至今已有了200萬年的歷史,逐漸成為地球上的主人,人類自認為對地球了解甚多,自真正走出地球之後,才深知自己了解的只是皮毛地球。在這浩瀚的宇宙中,如同滄海一粟,人類更不值得一提。
  • 地球隱藏的4大秘密,每一個都關乎人類命運,科學家也無解!
    地球隱藏的4大秘密,每一個都關乎人類命運,科學家也無解!從小時候上學的那一刻起,我們就知道了一個道理,知識改變命運,所以努力學習,希望考一個好成績,上一個好大學,再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直到長大之後,才深知改變命運的方式有多種,知識並不是唯一的途徑。每個人的命運需要通過自己奮鬥。人類是宇宙中最與眾不同的個體拋開這些不說,人類在地球上是獨立的個體,自認為對地球有很多的了解,等真正走出地球後,才深知自己了解到的只是皮毛。人類只能掌握當下的命運,未來的命運是無法控制的。
  • 地球上嚴峻的4大問題,關乎人類命運,背後真相令人害怕!
    地球上嚴峻的4大問題,關乎人類命運,背後真相令人害怕!無論地球還是宇宙,人類了解的只是皮毛,畢竟人類在地球上才不過幾百萬年的歷史,與地球在宇宙中的歷史相比,顯得微不足道。自科學技術有了全新的發展,人類對一些未解之謎都在潛心探討中。
  • 逆境中生存的突破比生存更重要
    從城市到荒島,這不僅是體能的考驗,更是莫大的寂寞,為了活下去,我們不僅要面對吃喝的挑戰,更要戰勝內心的恐慌。電影《荒島餘生》揭示了人們還活著動力,豆瓣得分8.6分,被評為勵志片,人人都應該看。由此可見,查克因為在城市的出色工作而獲得了公司的重要任務,許多重要的任務都將分配給他,因為他有強烈的時間感,他從來沒有想過明天哪個會是第一個,也不會有意外,他只是想按順序完成這項工作,結果,命運給了他暫停按鈕,在荒島上想念他的女朋友,想著發自內心給了他活下去的希望。
  • 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匯聚全球戰疫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要加強同世界衛生組織溝通交流,同有關國家特別是疫情高發國家在溯源、藥物、疫苗、檢測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共享科研數據和信息,共同研究提出應對策略,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戰勝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各國攜手,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匯聚全球戰疫合力,深化疫情防控國際合作。
  • 全球抗疫凸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性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全球抗疫凸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性□ 陳培永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結合中國抗擊疫情實踐經驗,就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穩定世界經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張,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
  • 誰是你生存最恐怖的敵人?硬核科學紀錄片《病毒星球》詮釋人類命運...
    在地球「戰疫」史詩中凝望人類未來命運在全球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當下,人們提到病毒可謂「談虎色變」。然而,早在人類出現之前,病毒就佔據了這顆星球。病毒在地球的生命演化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它是自然創造的冷血殺手,HIV、HPV、伊波拉、SARS,本來只攻擊猩猩、蝙蝠、老鼠或鳥類等,但自然演化無意之間也將人類寫進了病毒的黑名單。人類與病毒的戰爭從未停止,且將長期存在。然而,《病毒星球》並不僅僅是一部科普紀錄片。放眼全局,這更是一場關乎人類共同命運的大討論。
  • 霍金臨終前4大預言,關乎人類命運,最近一個將會在9年後實現!
    ,而我們今天這篇文章,就來給大家盤點霍金臨終前4大預言,關乎人類命運,最近一個將會在9年後實現!1、2026年常駐月球,在2006年的時候,霍金就曾表示,人類所賴以生存的地球將會迎來一場滅絕性的災難,而在面對這次災難的時候,人類將會在20年以內在月球常駐,因為到時候地球將無法繼續生存,所以人類必須要向外太空轉移,藉此來維繫人類繼續生存的關鍵。
  • 更致命的病毒或將到來 而命運的開關在人類自己手中!
    在近日發表的一篇新報告中,世界領先的野生動物和生物多樣性科學家警告說,除非我們停止對自然的猖獗破壞,否則未來還會有更致命的疾病。科學家們解釋說:我們的人類活動使更多的人與動物接觸——70%的人類新出現的疾病源於動物。目前的新冠病毒給「世界各地帶來了難以言說的人類苦難和經濟和社會停滯」,但它「可能只是個開始」。這些警告來自約瑟夫·塞特爾、桑德拉·迪亞茲和愛德華多·布羅迪齊奧教授,他們領導了2019年進行的全球環境健康檢查,該檢查結果發表在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上。
  • 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自己
    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自己,這樣的2020會給你什麼樣的思考?引言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有45億多年的歷史了,期間地球面臨過諸多毀滅性的災難,地球上的生物一次次瀕臨滅絕。三、2020年的環境問題已然不是單純的環境問題或許人類應該看的更遠一些,或是說我們應該看的更透徹一些, 譬如,2020年的環境問題已然不是單純的環境問題,它涉及了經濟、政治、科技、歷史等範疇,這一系列的問題是否源於大自然的責備,顯然,已經不再重要,因為每一位人類都需直面這些後果。
  • 崇王賤霸,天下大同——從孫中山大亞洲主義到人類命運共同體
    不僅是對當代人類命運的關切,更是對人類文明走向的追問。當我們恢廓的家園,成長為狹窄的地球村,如何容納現代文明的大爆發?綻放世界民族的百花園?文明道路的選擇,關乎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不能沒有中國答案,不能沒有東方智慧。畢竟,這裡有締造文明的中心,乃萬物生發的地方。打開世界文明的版圖:恢廓的亞洲家園,東臨浩瀚的太平洋與新大陸隔海相望,西與古老的亞非兩大洲水陸相接。
  • 疫情之後再看未來,馬雲:今天解決地球的問題更緊迫
    在談到對未來技術的看法時,遠程參會的馬雲不無憂慮地提醒,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對自己的陌生,對地球的陌生,相比對外探索,人類對自身的探索顯得更難也更加重要。馬雲馬雲說,「我想人類現在最重要的是解決好自己的問題
  • 拯救北極熊生存危機 或由人類餵養
    拯救北極熊生存危機 或由人類餵養圖片來源:Shutterstock世界頂尖的北極熊科學家上周發布研究報告稱,目前應考慮採取嚴厲措施來拯救這些標誌性的動物,包括無冰期由人類補充餵養,將一些分布在南方的種群遷往更高緯度的北極重新安置等。
  • 科學回答人類前途命運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是習近平總書記以大國領袖的責任擔當,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入思考「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關乎人類前途命運重大課題過程中,提出的重要新理念,構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 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美麗清潔的世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目標,體現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願望和美好追求。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人類命運與共的高度,以高遠的世界眼光和博大的人類情懷,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不僅體現了對人類未來的深刻思考和人文關懷,而且為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共同威脅提出了中國方案,為人類社會實現共同發展、持續繁榮和長治久安指明了方向。
  • 地球還能供人類生存多久?科學研究表明,或關乎太陽壽命!
    地球還能供人類生存多久?科學研究表明,或關乎太陽壽命!人類是地球上進化最為成功的智慧生物,擁有獨立思考的大腦,具備創造產物的能力。經過200多萬年的演化,有了不少分支,包含直立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等等,人類屬於智人,智人在這極為殘酷的競爭中,毅然而然的倖存下來,人類被統稱為是智人的後代。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也不短了,樹立牢固的根基。很多人一直有一個疑問,人類在地球上究竟還能生存多久呢?
  • 同樣是拯救人類,《流浪地球》和《星際穿越》哪個更靠譜?
    也有兩個計劃:A計劃是由太空人庫珀駕駛飛船尋找新星球,等到他回來教授就能夠解決重力的技術問題,從而能夠帶領地球上的人類到達新的星球;B計劃則是讓飛船帶著5000個人類的受精卵到新星球建立殖民地。這種計劃和《流浪地球》中的領航者號的「火種」計劃很像。
  • 霍金生前的3個建議,可能會關乎人類命運,你是否也贊同呢?
    霍金生前的3個建議,可能會關乎人類命運,你是否也贊同呢?科技水平能夠發展到如今的這種情況,離不開很多科學家的奉獻,比如黑洞的出現,就離不開某位科學家的努力,他就是霍金。就連科學家也曾表示,霍金留下的這三條警告,有可能會在未來全部變成現實,最終可能會影響人類的生存。人工智慧背後的危險我們不難發現,人工智慧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隨著技術的突破,人工智慧的研究也越來越高深,不少的智能設備被賦予人類的智慧。霍金可能預見了這種情況背後的危機,才會多次在演講中,勸告人們對人工智慧的開發一定要有節制。
  • 鍾南山:疫情面前 人類更需摒棄分歧共同面對
    鍾南山表示,在新冠和其它各種未來可能暴發的疫情面前,人類更需要摒棄分歧共同面對。這不是一般的漂亮話,而是需要長久堅持的、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是必須要建立的一個牢固信條。
  • 人類為了解放雙手做了哪些犧牲?
    人類為了解放雙手,可謂是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痔瘡、難產、奔跑速度慢等都是人類為了解放雙手而做出的犧牲。奔跑速度慢我們知道,人類的遠古祖先是猿類,生活在高大的樹上。由於很多食肉動物無法攀援到幾十米的大樹上,所以當時的猿類天敵非常少,食物競爭也沒那麼激烈,生活的可謂是非常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