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給孩子說唐詩:和流行文化競爭,讓孩子自願讀詩

2020-12-05 澎湃新聞

在唐朝誰的七言絕句可以對飆李白?唐代詩壇的第一個「男子天團」有誰呢?李白杜甫在當時就是「天王巨星」嗎?以說讀金庸行走江湖的六神磊磊現在投入大量時間說讀唐詩,特別是給小朋友們說唐詩。

9月21日,自媒體人六神磊磊攜新作《給孩子的唐詩課》做客中信書店上海仲盛店,還與「混子曰」創始人陳磊(二混子)展開對談。

自媒體人六神磊磊攜新作《給孩子的唐詩課》做客中信書店上海仲盛店,還與「混子曰」創始人陳磊(二混子)展開對談。攝影 黃顥

專門為孩子寫的唐詩課

《給孩子的唐詩課》是六神磊磊專門為孩子量身打造的唐詩課程。他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沿著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軌跡,帶領孩子去探尋唐詩的世界。

六神磊磊說:「這本書書名裡有個 『課』。在我的理解中 『課』和 『書』不是一回事, 『課』不能只講故事,把孩子逗開心就算了。既然是 『課』就要有知識點,要讓小孩學東西。所以,做一本 『課』對我有不一樣的要求,對我而言也是挑戰。」

他表示,具體挑戰在三個方面。一是要有儀式感,讓孩子覺得是要學知識的。二是有互動,比如他會在書裡給孩子們出課後「作業」。三是要設計好知識點,而且是靠譜的知識點。「例如我的課程裡引用了一段網上的流行語,唐詩可以基本總結為—— 『田園有宅男 ,邊塞多憤青 ,詠古傷不起,送別滿基情』。網上都是 『送別滿基情』,但是你給孩子講這個就不合適,所以我就改成 『送別假惺惺』。給孩子看的東西,你要區分好什麼合適,什麼不合適。」

在這本《給孩子的唐詩課》之前,六神磊磊已經寫過《六神磊磊讀唐詩》。他笑言,給孩子寫其實難度更大。比如給孩子介紹宋之問、杜審言、沈佺期,這幾個初唐時期的詩人和律詩的形成息息相關,不能不講。但孩子對他們不熟,那怎麼講?

「我們就想到一個角度,從一個驛站開始講。這幾個詩人都在朝裡做過官,在政治上遭到排擠和打壓,全部被流放,也都先後經過了這個小小的驛站,在驛站的牆壁上題了詩。」六神磊磊就從這個故事入手,寫了一課《唐詩裡,有一個讓人嘆息的驛站》,通過這個驛站讓孩子們親近這幾個詩人。

唐詩五萬首,如何做篩選?

《給孩子的唐詩課》由果麥文化與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翻開《給孩子的唐詩課》,這本書選擇了30餘名詩人的60餘首詩歌,包括膾炙人口的《杜少府之任蜀州》《將進酒》等名篇,也包括孩子平時較少接觸到的王績《山中敘志》、李百藥《送別》等詩歌。

「目前我們有5萬多首唐詩,這5萬多首裡也有水平不高的。所以歷代人都要去做一件事——篩選,才會有一個著名的選本叫《唐詩三百首》。」六神磊磊說,《給孩子的唐詩課》的詩作選擇主要考慮三點,一是經典,二是篇幅與深度適合孩子,三是能啟迪孩子的思路。

「比如李白有篇著名作品《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我專門設計了一課叫《李白之前,他的〈關山月〉超紅》。李白之前有一位詩人叫崔融,也寫過《關山月》—— 『月生西海上,氣逐邊風壯。萬裡度關山,蒼茫非一狀。漢兵開郡國,胡馬窺亭障。夜夜聞悲笳,徵人起南望。』」

六神磊磊表示,崔融的《關山月》好像藝術造詣與名氣都沒有李白的高,但是能拓展孩子的思路,告訴孩子們原來唐詩是同題競爭。「同一個題目,兩個不同的詩人來寫,風格完全不一樣。我還可以告訴孩子們,崔融的詩押的是仄聲韻,短促向下。李白押平聲韻,符合李白仙氣飄逸的感覺。所以這也是我選詩的思路。」

「現在的孩子都很厲害。如果他覺得你說的東西沒有內容,幾分鐘就會給判死刑。要講到他服你了,那才行。」六神磊磊說,「而且我現在對寫作這個事情更慎重了。最開始在網上寫文章的時候,看不見對象,自己寫得開心就完了。可是寫唐詩,收到的反饋越來越多,我就知道這個事還要慎重。因為老師會拿你的書去給孩子講,把你的書當作讀物推薦給孩子,孩子也會在上面記筆記、劃槓槓,這個時候我就覺得不是開玩笑的,你要負責任。」

我們現在教唐詩的很多方法是錯的

六神磊磊。攝影 古小朵

六神磊磊直言,現在很多詩詞教學方法其實是錯的。「古代教育可以填鴨,但現在不一樣,孩子學的東西太多了,憑什麼要求他們死記硬背這麼多詩詞。所以我覺得教詩詞的人先要有一個競爭意識。」

「和什麼競爭呢?和流行文化競爭,和遊戲競爭,和其他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競爭。講詩詞的人不要一上來就說,那些東西低俗、帶壞孩子,你先要競爭過人家,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坐過來,打開一本詩詞書去讀。」

他說,另一點很重要的是詩詞教學應符合孩子的學習規律。「 我們拿流行歌曲來做比方。我們喜歡周杰倫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先是無意中聽到了他的一首歌,覺得好聽,然後就想要了解周杰倫這個人,想看他長什麼樣,為什麼吐字不清,有沒有什麼八卦,然後你會對他更感興趣,一首又一首地聽他的歌。這也是一個孩子喜歡東西的基本規律。」

「我們設想一下,如果老師把孩子關在教室裡,說今天我們學習《龍捲風》,大家一起跟我讀 『 愛像一陣風,吹完它就走。這樣的節奏,誰都無可奈何。』然後要求孩子背誦全文,那誰會喜歡周杰倫?」

六神磊磊也說,當然唐代詩人沒法跟今天的流行明星對比,人們不可能像現在追星那樣去追李白。「但是我們能不能有所借鑑,比如給孩子們講講李白這個人有什麼故事?人生有什麼際遇?為什麼會寫這樣的詩?讓孩子全面立體地了解這個人,被這些偉大詩人的人格感動,這才符合學習的規律。」

相關焦點

  • 古詩文已佔浙江高中語文新教材半壁江山 六神磊磊在杭州講詩詞
    昨天,因解讀金庸、唐詩聞名的六神磊磊來杭州講詩詞課,現場名額瞬間秒光,可見古詩詞的熱度。昨天(9月7日),六神磊磊帶著新書《給孩子的唐詩課》現身博庫書城文二路店。面對底下黑壓壓的家長和孩子,六神磊磊說:「我們傳統的教孩子詩詞的方式,實際是違反學習規律的。打個比方,你把一群人圈在屋子裡,給他們逐字逐句念周杰倫的歌詞,你覺得還有誰會喜歡周杰倫的歌?
  • 專訪新晉奶爸六神磊磊:金庸武俠宇宙中,藏著養兒育女的哲學
    作為自媒體人,六神磊磊先後創立了「六神磊磊讀金庸」和「六神磊磊讀唐詩」。作為作家,六神磊磊著有《你我皆凡人》、《六神磊磊讀唐詩》、《給孩子的唐詩課》等作品。其中,《給孩子的唐詩課》於昨日——8月8號正式出版發售。
  • 我們問了「六神磊磊」 80 個問題,他說了唐詩、金庸和這個平行的世界
    2013 年底,新華社重慶分社記者王曉磊註冊微信公號「六神磊磊讀金庸」,並發布了第一篇文章《教主最不虔——讀之一》。連發 7 篇類似文章後,他的《金庸、古龍、魯迅會怎麼寫「爸爸去哪兒」》被「爸爸去哪兒」節目組轉載,點擊量首次衝高。到 2016 年,「六神磊磊讀金庸」已經有超過 200 萬粉絲,年度廣告收入過百萬。
  • 「黨員」六神磊磊:我做不了江湖大俠
    「六神磊磊讀金庸」公共號 踩線的藝術  說尋常,卻不尋常。六神磊磊的說書事業,看起來格外需要「左右互搏」。 長期習慣於被審核,人所掌握的話語和文體容易被僵化異化。王曉磊是在用六神磊磊抵抗著這種可能的僵硬和異化嗎?在後者的江湖裡,他用另一套招式行走。  「磊磊,我愛你這麼犀利又這麼委婉。」十萬加文章《請用管我讀金庸的勁頭來管疫苗》下面的有這樣一條熱評。  此文一發出,最贊熱評是「如果這篇文章不刪,我給你發五百元紅包!」——文章後來竟然沒有刪。犀利之外,委婉所建之功不小。
  • I have a dream 向著唐詩奔跑
    當然閒暇之餘呢總要放鬆一下,然後就聽了一個叫六神磊磊讀唐詩的專欄,當然人家確實也出了一本書,不過呢,我沒買,還是比較喜歡語音。說起詩詞可能離自己有一定的距離了,畢竟記得從學校出來後,就在也沒有原來那麼喜歡背誦詩詞了,也不怎麼用像原來那麼裝了。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有點好笑,感覺上學的時候背誦詩詞,都是為了課堂上裝那麼一把,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心思。
  • 六神磊磊扒皮周衝,我卻想扒皮周衝的讀者
    周衝洗稿,六神磊磊扒皮。這個事情,我的值班編輯問,要不要也寫一寫?我當時就很衝動地拒絕了。我當然是支持六神磊磊的。只不過同樣的話我已經說了很多次,再說也不過是重複。愛惜原創,支持原創,別讓真正的原創作者寒心。
  • 學區房和書房,真的是單項選擇題嗎
    作者:小確幸來一打(富書籤約作者)01針對目前各大城市屢屢爆出的學區房大熱,學區房房價屢創新高的新聞,六神磊磊寫了一篇文章《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裡的書房》,一時間全網大熱。六神磊磊告訴我們,金庸讀的小學是鄉鎮中心小學,讀中學遇到抗戰爆發,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好像打遊擊。用今天的話說,金庸輸在了起跑線上。
  • 一首被《全唐詩》拒之門外的詩,讀起來讓人笑掉大牙,卻講透了世間...
    這20個字,既不合格律詩的轍,又不押普通話的韻 (韻腳是入聲韻裡的「十藥」,和新韻差別很大,所以讀著會很彆扭) ,除了字數能對得上之外,看起來真是跟我們認知中的「唐詩」沒有一毛錢的關係。事實上,你在《全唐詩》裡真的找不到這首詩,或者說,找不到這個作者的任何一首詩。這位名叫王梵志的白話詩人,因為太過「不走尋常路」,被《全唐詩》這部官方典籍拒之門外了。
  • 給孩子做國學啟蒙,只知道三字經唐詩宋詞?中華最美童謠了解一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國學經典,蘊藏著古人的智慧精髓。現如今,很多家長對於學習國學的意識提高了,甚至在孕期就開始了國學胎教,一出生就開始給孩子誦讀唐詩宋詞,在會說話之後就開始教孩子背誦了。
  • 有一種讀詩的方法,掌握以下五點,讓你的孩子從骨子裡發出詩歌美
    或深受文化和水墨的影響,《百家講壇》流行講師,《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常駐嘉賓楊雨教師。相信無論是誰,他們都充滿詩意,氣質高雅,古典美的形象深深烙印在觀眾心中。幾季過後,我們都對古詩詞的魅力深感驚訝,看著臺上孩子們自信而從容地讀著詩,我們不禁想到:詩歌不僅僅是簡單的讀幾句就能有詩,有美感,而是一個長期積累和不斷提高、加深理解的過程,很多孩子讀詩歌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只需要背誦。很多孩子只知道詩歌的本質,卻不知道為什麼。自然,孩子們很難掌握詩歌的美感,也很難理解詩歌的意境。所以問題是,孩子們怎樣才能有淡定冷靜的氣質,雄辯的才華?
  • 學生讀此詩問「下雪哪有大雁」?不是孩子挑刺,當年華羅庚都不懂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位家長,遇到的問題,我覺得是非常有難度的。我們先來看看孩子讀的是哪首詩:《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唐.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首詩雖然沒有被廣泛地納入小學課本,但也是不少老師推薦的唐詩,很多兒童古詩選本中都收錄了它。詩的作者名叫盧綸,是大曆十大才子之一,《塞下曲》系列是他最拿得出手的作品之一。這第三首是《塞下曲》系列中最為人所推崇的一首,作為一首五言絕句,它的工整度和俊朗意境都為後世所稱道。
  • 孩子幼時學古詩,長大就忘沒意義,常讀90首古詩,大腦留下潛意識
    文|凝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都知道教孩子古詩很有好處,但是要讓我們說出到底有什麼好處,卻又一時語塞。很小的孩子會背詩,確實被人冠以「聰明」的稱號,但是很多媽媽發現,孩子小時候能背幾十首詩,到了上學的時候,遇到見過的詩還要重新背。除了那些天賦異稟的能去詩詞大會,普通人也去不了。所以對幼兒學詩,又感到是無用功,浪費時間,有這功夫還不如出去散散步。
  • 薦書| 泰戈爾寫給孩子的詩:詩和遠方,滋養孩子,美到入魂
    從《生如夏花》到《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泰戈爾的詩影響了眾多中國人。生活,要有詩和遠方。讀詩的意義無需贅言,孩子幼年時讀過的詩歌,會在TA心底紮下根。詩裡的美好、溫暖和感動,都將化為他們進步的力量。這本書是亞洲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泰戈爾,專門為孩子寫的詩。
  • 雨雪四季,都是孩子眼中的詩
    >這是 貝可成長記第259篇推送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胖了十斤的可可,都不敢露正臉了■雨雪四季,都是孩子眼中的詩文|lilya(貝可媽)昨天發了兩篇可可寫的小詩,很多人問可可還有沒有其他詩可以看看。月光明媚(未)太陽陽如知和(何)為(未)到夏季?
  • 一首詩訓練孩子的數學敏感度,這比「聰明」更重要
    說實話,數數是件挺無聊的事,難怪有不少孩子通過數數睡前助眠。古代的小朋友也是這麼認為的,而古人為了教孩子數數,同樣想出了不少辦法。比如大家熟悉的《三字經》,裡面有這樣的句子: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 如果孩子的名字來自一首詩? 哪個最霸氣,哪個最有詩意?
    每個人的名字都是一首詩的話,那麼就是不同的詩,代表了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就像《人生第一次》裡有一個鏡頭,每個人寫出未來希望做怎樣的父母,然後讀出來,有人希望做一個自私的母親,有人希望做像大海一樣的父親,有人希望做無私的母親.......
  • 童詩中國丨螢火蟲提著燈籠+鴿子花集——給孩子「為你讀詩07」
    詩人是上天派來的赤子童詩則是赤子心靈深處最真誠的呼喊本期讀詩的小朗讀者非常小一個6歲,一個8歲如此小的年紀即有了這麼強的表現力鴿子花集——給孩子童詩中國:鴿子花集來自公眾號:臥榻先生說詩詞 00:0002:04把你白嫩嫩的小手伸過來伸過來吧,我的小鴿子花當你搖動著小手伸開那五瓣花似的手指
  • 如何陪孩子讀古詩詞?三位北大古代文學博士來教你
    近日,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推出的一套《陪孩子讀古詩詞》亮相上海國際童書展,這個系列的作品從孩子日常生活最熟悉、容易感知的植物、動物、自然現象等幾大主題入手,匯聚廉萍、馬東瑤、周劍之三位北京大學古代文學博士選詩解詩,帶孩子讀懂詩中之意,並由中央美院葉媛媛採用繪本式構圖,帶孩子看見詩中之境。除了內容上的匠心獨運,還特邀央視主播楊海波配樂朗讀,帶孩子聽見詩中之韻。
  • 唐詩300首取名:範閒殿前背唐詩,300個美名如斯焉!
    很多人看到《慶餘年》裡的範閒在殿前鬥詩被深深的震撼。不是為範閒,而是為華夏千年千古風流。在那個世界裡沒有漢唐,更沒有李白杜甫,也沒有唐詩宋詞。卻有著我們上千年文化的記憶。這不僅僅是唐詩宋詞,還有《楚辭》和《詩經》,誰也不能否認,比唐詩宋詞更唯美,更經典的是《詩經》,是詩的源頭,是美的嚮往。但本文的主角是《唐詩300首》裡,有著千載風流、文採耀目的世界,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記憶裡。那麼從範閒背的唐詩300首裡,有哪些適合取名字呢?這些名字,可謂美名如斯焉。
  • 黃玉峰校長:拒絕「內卷」,用詩性教育喚醒孩子...
    為了分數,學校被捆綁,家長被捆綁,孩子被捆綁,內卷的危害很大。」上海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黃玉峰說,追求詩性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師生找到終生幸福。 近日,第五屆「君子養成大會」在上海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舉行,會議主題為「詩性生活與君子養成」,滬上教育名家一起撥開「焦慮」的迷霧,重新喚回孩子的詩性世界。